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588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塑机是用于形成合成树脂材料等产品的装置。通常注塑机以融化的片或粉末的方式形成产品并将其放入具有预先确定形状的模具。从小型机器到大型机器,存在各种种类的注塑机。

注塑机在压铸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对应模具,现有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与注塑机的配合不紧密且脱模困难,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通过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与注塑机配合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它包括定位支架、定位腔室、与定位腔室相适配的活动腔室、和与活动腔室相适配的脱模单元;所述定位腔室上设有导向柱;所述活动腔室设于液压升降柱的端部;所述定位腔室和活动腔室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定位腔室固定于活动腔室上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液压升降柱,活动腔室上设有定向环,所述导向柱与定向环相适配,所述导向柱的外径与定向环的内径比为1:1。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支架与活动腔室之间设有加强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腔室上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支架为铸铁材质的定位支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径或定向环的内径为1-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液压升降柱带动活动腔室向定位腔室移动,此过程中导向柱与定向环影响移动的轨迹,最终活动腔室与定位腔室合体,形成注塑成型腔体。当需要脱模时,通过利用重力作用和复位弹簧作用,完成脱模工序。本发明的装置能够与注塑机紧密配合,整体装置设计合理,可避免能源浪费,且

本技术:
合理利用重力作用和复位弹簧,便于脱模效果优于现有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支架,2-定位腔室,3-活动腔室,4-导向柱,5-液压升降柱,6-定向环,7-加强板,8-保温层,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它包括定位支架1、定位腔室2、与定位腔室2相适配的活动腔室3、和与活动腔室3相适配的脱模单元;所述定位腔室2上设有导向柱4;所述定位支架1上设有液压升降柱5,所述活动腔室3设于液压升降柱5的端部;所述定位腔室2和活动腔室3之间通过复位弹簧9连接;所述定位腔室2固定于活动腔室3上方。活动腔室3上设有定向环6,所述导向柱4与定向环6相适配,所述导向柱4的外径与定向环6的内径比为1:1。所述定位支架1与活动腔室3之间设有加强板7。所述活动腔室3上设有保温层8;所述保温层厚度为1-3cm。所述定位支架1为铸铁材质的定位支架。所述导向柱4的外径或定向环6的内径为1-10c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它包括定位支架(1)、定位腔室(2)、与定位腔室(2)相适配的活动腔室(3)、和与活动腔室(3)相适配的脱模单元;所述定位支架(1)上设有液压升降柱(5),所述活动腔室(3)设于液压升降柱(5)的端部;所述定位腔室(2)和活动腔室(3)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定位腔室(2)固定于活动腔室(3)上方。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与注塑机紧密配合,整体装置设计合理,合理利用重力作用和复位弹簧,便于脱模效果优于现有技术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年;杨永维;刘红军;程月青;崇庆春;杨继春;张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蓝博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