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70053发布日期:2019-05-15 22:5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提高注塑机注射成型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模内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需要组装或带有二次加工部件的注塑件,往往需要多台或单台注塑机以及多套模具单一生产,然后进行人手或机械化组装。尽管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多物料多色注塑机可以一次成型多种物料或多色注塑,但仍无法进行那些需要第二次加工,特别是需要熔接不同部件制品的工序。这样需要更多的设备或人手进行二次加工组装,消耗了人力物力以及厂房空间,增加了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简单的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其可以把某些需要二次工序熔接的不同制品部件;设计在模具内执行,塑胶件在离开模腔时已是最终的成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包括动模,子模驱动装置,子模,发热熔接装置,定模以及所生产的半边制品,半边制品;其特征是:动模,子模,定模合模完成后,注塑机进行注射动作,注射完成后开模至需要距离,动模通过子模驱动装置驱动子模匹配下一工位,接着发热熔接装置进入模区,加热原来分开的不同部件制品,然后发热熔接装置退,最后注塑机进行合模动作,将原来分开的不同部件制品熔接在一起,完成模内熔接二次加工、组装塑胶制品目的。本发明把某些需要第二次加工的工序,尤其是需要熔接的部件;设计在模具内执行,塑胶件在离开模腔时已是最终的成品,提高了产品装配质量稳定性以及配合紧密性,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厂房空间。

所述的子模驱动装置可以由旋转油马达驱动,或电动马达驱动,或油缸驱动;需要熔接的制品可以是对称或相等的制品,也可以是不对称或不相等的制品,成型的塑胶件可以为不同物料相同颜色的制品,或为相同物料不同颜色的制品,或为不同颜色不同物料的制品,或为相同颜色相同物料的制品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可以把某些需要第二次加工的工序,尤其是需要熔接的部件;设计在模具内执行,塑胶件在离开模腔时已是最终的成品,提高了产品装配质量稳定性以及配合紧密性,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的主结构原理图。

图中标记为:1.动模;2.子模驱动装置;3.子模;4.发热熔接装置;5.定模;6.半边制品;7.半边制品。

图2是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的作业流程示意图,从图2-1至图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包括动模(1),子模驱动装置(2),子模(3),发热熔接装置(4),定模(5)以及所生产的半边制品(6),半边制品(7);其特征是:动模(1),子模(3),定模(5)合模完成后,注塑机进行注射动作,注射完成后开模,动模(1)通过子模驱动装置(2)驱动子模(3)匹配下一工位,接着发热熔接装置(4)进入模区,加热半边制品(6)和半边制品(7),然后发热熔接装置(4)退,最后注塑机进行合模动作,将半边制品(6)和半边制品(7)熔接在一起,完成模内熔接二次加工、组装塑胶制品目的。

所述的一种多物料模内组装方法,其特征是:子模驱动装置(2)由旋转油马达驱动,或电动马达驱动,或油缸驱动;成型的塑胶件可以为不同物料相同颜色的制品,或为相同物料不同颜色的制品,或为不同颜色不同物料的制品,或为相同颜色相同物料的制品组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某些需要第二次加工的工序,尤其是需要熔接的注塑部件;设计在模具内执行,塑胶件在离开模腔时已是最终的成品。为了便此模内组装技术核心能获得审查委员及熟悉此技术领域者,进一步了解分析,图式例则以一件需要二次熔接加工工序的圆形浮球塑胶件进行详述,但并非限定此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技术。

如图2-1所示,动模(1),子模(3),定模(5)相对齐整,子模(3)位于中位,设为工位一,此时合模动作完成后;然后注塑机进行注射动作,注射可以是一个注射装置注射,也可以是多个注射装置同时或分别注射不同的物料。

如图2-2所示,冷却完成后,注塑机进行开模至需要距离,然后子模驱动装置(2)驱动子模(3)后滑,转到第二工位。

如图2-3所示,发热熔接装置(4)进入模区,加热半边制品(6)和半边制品(7)至需要温度,然后发热熔接装置(4)退。

如图2-4所示,再次合模,使半边制品(6)和半边制品(7)有效的熔接在一起。

如图2-5所示,开模,然后顶出,周期动作完成。

工作原理

该发明一种多物料模内组装方法,动模(1),子模(3),定模(5)合模完成后,注塑机进行注射动作,注射完成后开模,动模(1)通过子模驱动装置(2)驱动子模(3)匹配下一工位,接着发热熔接装置(4)进入模区,加热半边制品(6)和半边制品(7),然后发热熔接装置(4)退,最后注塑机进行合模动作,将半边制品(6)和半边制品(7)熔接在一起,完成模内熔接二次加工、组装塑胶制品目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包括动模,子模驱动装置,子模,发热熔接装置以及定模;其特征是:动模,子模,定模合模完成后,注塑机进行注射动作,注射完成后开模至需要距离,动模通过子模驱动装置驱动子模匹配下一工位,接着发热熔接装置进入模区,加热原来分开的不同部件制品,然后发热熔接装置退,最后注塑机进行合模动作,将原来分开的不同部件制品熔接在一起,完成模内熔接二次加工、组装塑胶制品目的。本发明把某些需要第二次加工的工序,尤其是需要熔接的部件;设计在模具内执行,塑胶件在离开模腔时已是最终的成品,提高了产品装配质量稳定性以及配合紧密性,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厂房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昶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