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5031发布日期:2018-06-12 21:2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工艺中抽芯脱模过程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与注塑周期,抽芯行程大的抽滑块机构常常用于生产较长的产品,初始抽芯力大的抽滑块机构能够使得产品脱模容易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抽芯行程大、初始抽芯力大的抽滑块机构常采用油缸抽芯或2个角度导滑板抽芯。前者会延长产品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后者会导致注塑模具占用空间大,加工成本高,且影响模具的装夹。在倡导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现今工业中,提出一种抽芯行程大、初始抽芯力大且加工简单、操作灵活、不影响注塑生产周期的抽滑块机构对注塑工业的进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具有大的抽芯行程和大的初始抽芯力,且能够避免使用油缸对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比单角度斜导柱的抽芯力大,占用空间小,对模具装夹不影响,加工简单,使用比较灵活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包括滑块型芯、前模仁、后模仁、前模板、后模板和导向机构,所述前模仁设于前模板上,所述后模仁设于所述后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和滑块座,滑块座中设有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所述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与所述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相配合;所述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紧接于前模板上,所述滑块型芯紧接于所述滑块座上。

本实用新型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的导向机构包括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和滑块座,滑块座中制作有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与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相配合,以便于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能够用相应的两种角度抽动滑块座;开模时,前模板带动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在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中滑动,带动滑块座在延长滑道上的运动,实现脱模;而两个角度的设置可使初始抽芯时的滑块座远离滑块型芯的速度不同于后续抽芯时时的滑块座远离滑块型芯的速度,且制作简单,操作便捷,不影响码模。

优选地,所述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制作有角A和角B两个角度,所述滑块座内设有角A与角B两个角度的斜导孔,所述角A的度数小于角B的度数。先用小角度角A抽芯是为了赋予抽滑块机构大的初始抽芯力,使得产品容易脱松,降低脱模导致的产品损坏几率;后用大角度B抽芯是为了在前模板升高相同高度时获得更大的抽芯行程,产品脱离滑块型芯的速度较快,产品注塑周期不受影响。

优选地,所述角A的角度在5°~ 30°范围内,所述角B的角度在20°~45°范围内。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抽芯行程大的同时,不影响码模,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占用大空间。

优选地,在所述滑块座的一侧设置有延长滑道,所述延长滑道通过杯头螺丝固定于后模板上。延长滑道的设置能够避免大的占用空间和复杂的码模工序,而延长滑道固定在后模板上则能够抽滑块机构抽芯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滑块座底部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延长滑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配合的第一凹部,所述滑块座与所述延长滑道滑动连接;第一凸部与相应的第一凹部的设置是为了使滑块座在延长滑道上的运动容易而且稳定。

优选地,所述滑块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凹部,所述延长滑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部相配合的第二凸部,所述滑块座与所述延长滑道滑动连接;第二凸部与相应的第二凹部的设置是为了使滑块座在延长滑道上的运动容易而且稳定。

优选地,在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设置是为了限制滑块座在延长滑道上运动而不致滑离延长滑道,保证抽芯过程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螺钉固定在所述延长滑道的末端。限位块的设置是为了能够便捷地固定抽芯行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前模仁、后模仁与滑块型芯间形成有塑件型腔。塑件型腔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原料熔体成型为与型腔形状相同的产品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包括滑块型芯和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和滑块座,滑块座中制作有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所述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与所述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相配合。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的设置是为了与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相配合,以便于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能够用相应的两种角度抽动滑块座。先用小角度抽芯的设置赋予抽滑块机构以大的初始抽芯力,后用大角度抽芯的设置赋予抽滑块机构以较大的抽芯行程,且能够避免使用油缸对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比单角度斜导柱的抽芯力大,占用空间小,对模具装夹不影响,加工简单,使用比较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滑块抽第一个角度角A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滑块抽第二个角度角B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抽滑块机构的第一实施例,滑块型芯1、前模仁2、后模仁3、前模板4、后模板5和导向机构,前模仁2通过杯头螺丝固定设于前模板4上,后模仁3通过杯头螺丝设于后模板5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导向机构包括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和滑块座7,滑块座7中制作有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且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与两个角度方形斜导孔相配合;滑块型芯1通过杯头螺丝固定于滑块座7上,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通过杯头螺丝收紧在前模板4上。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开模时前模板4的运动可带动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的运动,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通过抽动滑块座7带动滑块型芯1运动至脱离产品。

其中,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制作有角A和角B两个角度,滑块座7内设有角A与角B两个角度的斜导孔,角A的度数小于角B的度数。如图2所示,先用小角度角A抽芯,这是为了赋予抽滑块机构大的初始抽芯力,使得产品容易脱松,降低脱模导致的产品损坏几率;如图3所示,后用大角度角B抽芯,这是为了在前模板4升高相同高度时获得更大的抽芯行程,产品脱离滑块型芯1的速度较快,产品注塑周期不受影响。本实施例中角A的度数为18°,角B的度数为30°。

另外,在滑块座7的一侧设置有延长滑道8,延长滑道8通过杯头螺丝固定于后模板15上,延长滑道8的设置能够避免大的占用空间和复杂的码模工序。滑块座7底部设置有第一凸部,延长滑道8上设置有与第一凸部相配合的第一凹部,滑块座7与延长滑道8滑动连接。前模板4上通过杯头螺丝固定有前模仁2,后模板5上通过杯头螺丝固定有后模仁3,前模仁2、后模仁3与滑块型芯1间形成塑件型腔9。塑件型腔的设置便于原料熔体成型为与型腔形状相同的产品。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前模仁2通过杯头螺丝固定于前模板4上,将延长滑道8通过杯头螺丝固定于后模板5上,将后模仁3通过杯头螺丝固定在后模板5上,将滑块型芯1通过杯头螺丝固定在滑块座7上,将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穿过滑块底座7后通过杯头螺丝收紧在前模板4上,在后模板5下方布置若干方铁,然后用上夹板与下夹板压紧固定整个注塑模具装置。

开模时,前模打开过程中,如图2所示,前模板4带动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先利用小角度角A抽动滑块座7,滑块座7带动滑块型芯1脱松产品;前模继续打开,如图3所示,前模板4带动两个角度方形斜导杆6利用大角度角B抽动滑块座7,滑块座7带动滑块型芯1脱离产品,完成滑块抽芯1的整个脱模动作。开模动作完成后,注塑机顶出机构顶出产品。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滑块座7底部设置有第二凹部,延长滑道8上设置有与第二凹部相配合的第二凸部,滑块座7与延长滑道8滑动连接。

经过以上步骤可以使得抽滑块机构具有大的抽芯行程和大的初始抽芯力,在产品注塑过程中抽芯对生产周期的影响甚微,且占用空间小,加工简单,不影响模具的装夹,使用比较灵活方便,对注塑工业的进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