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瓶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8532发布日期:2018-07-13 17:4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吹塑设备,具体为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瓶吹塑机。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高密度聚乙烯是塑料瓶的主要材料。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其中挤出吹塑工艺由5步组成:1.塑料型胚(中空塑料管的挤出);2.在型胚上将瓣合模具闭合,夹紧模具并切断型胚;3.向模腔的冷壁吹胀型培,调整开口并在冷却期间保持一定的压力;4.打开模具,卸下被吹的零件;5.修整飞边得到成品。

吹塑工艺中在塑料成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来实现冷却效果。现有的冷却水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温度增高,需要更换冷却水,造成水源的浪费;同时换水过程需要暂停吹塑机,也降低了吹塑效率;更换冷却水时还需考虑水温是否合适,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严重影响塑料成型,胚模的不同区域内的冷却水的温差会造成导致塑料的厚薄不均。

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控制冷却水温度的高密度聚乙烯瓶吹塑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瓶吹塑机,冷却效果好,冷却水分布均匀,实现对塑胚的均匀冷却,成型的塑料瓶薄厚均匀一致。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瓶吹塑机,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模具、设置在机台下方的传送结构,所述模具包括左模、右模、上注模;所述上注模内设有冷却水腔室,所述机台一侧设有冷却水室,所述冷却水室内设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器,制冷器、加热器、控制器,所述冷却室通过循环水进水通道连接冷却水腔室;所述冷却水腔室为蛇形结构;所述冷却水腔室通过循环水出水通道连接冷却水室,所述循环水出水通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水进水通道和所述循环水出水通道均设有电磁阀。

蛇形的冷却水腔室可以在模具内为塑模提供更好的冷却周期和冷却效果,在冷却水室内设有的温控装置能有效的控制水温,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影响冷却水对胚模造成影响;同时采用循环水通道循环使用冷却水,减少冷却水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吹塑机的模具上方设有挤料器,所述吹塑机机台一侧设有切割器,所述挤料器、切割器均连接控制器。挤料器实现自动挤料、切割机实现自动切割吹塑成型的塑料瓶的瓶口及外表打磨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室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设置在冷却水室的底部。活性炭层可良好的净水除味,避免冷却水室产生异味。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室的一侧设有液位计。液位计可检测冷却水室内的液位,方便监控冷却水室的水位。由于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损失,液位计可有效的检测液位,方便增加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下方还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吹塑机,可实现对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快速吹塑成型,制造速度快,由底部的输送带直接输送,减少人力操作,实现快速生产;

(2)本发明的吹塑机,实现快速循环水冷却,有效调节循环水温度,保持最佳循环水水温,冷却效果好,冷却水分布均匀,实现对塑胚的均匀冷却,成型的塑料瓶薄厚均匀一致;

(3)本发明的吹塑机,实现智能控制,减少人力操作,同时减少冷却水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冷却水腔室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台1、模具2、左模21、右模22、上注模23、传送结构3、冷却水腔室4、冷却水室5、出水通道52、进水通道51、循环泵53、电磁阀54、活性炭层55、液位计56、温度检测器61,制冷器62、加热器63、控制器64、支撑架7、挤料器8、切割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瓶吹塑机,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上的模具2、设置在机台下方的传送结构3,模具包括左模21、右模22、上注模23;上注模内设有冷却水腔室4,机台一侧设有冷却水室5,冷却水室内设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器61,制冷器62、加热器63、控制器64,冷却室通过循环水进水通道51连接冷却水腔室;冷却水腔室为蛇形结构;冷却水腔室通过循环水出水通道52连接冷却水室,循环水出水通道上设有循环泵53;循环水进水通道和所述循环水出水通道均设有电磁阀54。其中出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采用PE管。

冷却水室设有活性炭层55,活性炭层设置在冷却水室的底部。

冷却水室的一侧设有液位计56,液位计连接控制器,由控制器的显示屏显示液位。

机台下方还设有支撑架7。

在本实施例中,吹塑机的模具上方设有挤料器8,吹塑机机台一侧设有切割器9,挤料器、切割器均电性连接控制器,由控制器实现对切割器、挤料器的智能控制。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