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自动拼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0372发布日期:2018-09-07 23:5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薄膜自动拼接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5所示,目前棉花收割机用于打包棉花的耗材使用不粘膜与粘膜拼接的包装薄膜,为保证包装薄膜良好的包装效果,需要完成对薄膜进行打标、切割、拼接、瘦腰等一系列的工艺处理。

申请号为:20162156388.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工艺过程的一种自动薄膜拼接设备,该设备生产效率较低,稳定性低,将两种薄膜通过贴双面胶和热封的形式进行拼接,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有:1、传动系统:气动夹爪和电缸传动,速度慢;2、计米系统:计米轮,误差比较大;3、薄膜瘦腰系统:切入不够美观,切入角度不可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自动拼接系统,可以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自动拼接系统,用于对由粘膜和不粘膜组成的包装薄膜进行加工处理,包装薄膜上设置有二维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夹送机构、标签传感器、输送装置以及收卷机;

所述夹送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上夹棍和下夹棍;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之间安装有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第二输送机与第三输送机之间安装有薄膜瘦腰机构;

所述标签传感器用于识别设置在包装薄膜上的二维码,二维码到包装薄膜的粘膜和不粘膜的分界线的距离固定;

所述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用于沿粘膜不粘膜分界线对包装薄膜进行切割,并沿切割方向通过双面胶带将包装薄膜的粘膜不粘膜拼接为整体;

所述薄膜瘦腰机构用于对包装薄膜拼接位置的两侧边沿进行剪切。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现有产品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全自动完成包装薄膜的加工处理,生产效率提高,并且相对现有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采用二维码识别系统,保证包装薄膜长度计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一端的机架上安装贴标签机构,用于在包装薄膜上贴合便于棉花收割机识别的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均采用链板输送机、链板输送机的输送链板上设置有吸风孔,链板输送机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吸风箱,吸风箱的一侧设置有吸风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吸风链板传动,速度快,稳定性增加,包装薄膜不会跑偏。

夹送机构的安装支架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上夹棍两端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安装支架的上端连接有两台分别用于驱动滑块沿对应滑动槽滑动的气缸,夹送机构上还安装有驱动下夹棍转动的驱动机构。

包装薄膜输送过程中设置在上夹棍和下夹棍之间,同时通过下夹棍向前输送包装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包括呈上下对应布置的成品膜下压模块和贴胶带模块;

所述成品膜下压模块包括成品膜下压机架,成品膜下压机架的两端连接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用于下压薄膜的吸风下压板,吸风下压板呈方形,吸风下压板的四周设置有薄膜端部压紧气缸,同一端的薄膜端部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压杆;

贴胶带模块包括贴胶机架,贴胶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设置有沿行走轨道行走的贴胶带小车,贴胶带小车上设置有用于沿小车行走方向切断薄膜的第一刀片,第一刀片通过第一升降气缸可升降地安装在贴胶带小车上,所述贴胶带小车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支架之间转动安装有气涨轴、胶带压辊、废料剥离杆、废料收卷轴,废料收卷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器,气涨轴用于设置双面胶带,废料收卷轴用于卷绕双面胶带的废料,废料剥离杆通过推动气缸活动安装在支架上,废料剥离杆同时分离式地贴合在胶带压辊上,胶带压辊通过第三升降气缸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架之间,气涨轴、胶带压辊、废料剥离杆、第一刀片沿贴胶带小车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

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可以按照工艺要求,先通过第一刀片自动完成薄膜的切断,再通过胶带压辊与吸风下压板配合自动将双面胶带贴合在包装薄膜上。

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可以自动化地完成薄膜的切断、贴胶带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废料收卷轴设置有两根,分别为第一废料收卷轴、第二废料收卷轴;

双面胶带包括薄膜层,薄膜层上设置有可移双面胶层和不可移双面胶层,可移双面胶层和不可移双面胶层并排贴合在薄膜层的内侧端面上,可移双面胶层和不可移双面胶层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离心纸;

胶带压辊与废料剥离杆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过渡辊,双面胶带的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一过渡辊后贴合在胶带压辊上并通过废料剥离杆压紧;废料剥离杆与第一废料收卷轴、第二废料收卷轴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过渡辊,可移双面胶层的离心纸依次绕过废料剥离杆、两个第二过渡辊后卷绕在第一废料收卷轴上,不可移双面胶层的离心纸依次绕过废料剥离杆、两个第二过渡辊后卷绕在第二废料收卷轴上,第一废料收卷轴、第二废料收卷轴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可移双面胶层和不可移双面胶层的离心纸的宽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

通过双面胶带可以将包装薄膜的粘膜和不粘膜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气涨轴、胶带压辊之间的贴胶带小车上还设置有压板以及滑台缸,压板通过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贴胶带小车上,滑台缸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切断胶带的第二刀片。

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通过压板与第二刀片相配合,可以在胶带粘贴完成后,自动将胶带切断。

进一步地,薄膜瘦腰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布置在机架两端的滑动架,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驱动滑动架沿轨道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滑动架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至滑动架的下方、并连接有用于对薄膜接口处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进行切割的刀具组件。

薄膜瘦腰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薄膜的自动瘦腰,自动化程度较高,本实用新型的刀具组件切入角度灵活调整,增加了薄膜产品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圆形下切刀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刀片,圆刀片和圆形下切刀呈上下对应设置、并且刀口之间相互贴合。

刀具组件工作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圆刀片正转,圆刀片带动圆形下切刀反转完成薄膜的切割。

所述刀具组件分别配合设置有废料吸风回收装置,废料吸风回收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废料吸风回收装置包括吸风口朝下的吸风机,吸风机的吸风口配合设置有吸风挡板,吸风挡板与滑动架连接;

当安装在两端滑动架上的刀具组件分别向内侧移动至切割位置时,带动吸风挡板一起向内侧移动,使吸风机的吸风口打开,当切割完成后,刀具组件移动至外侧,带动吸风挡板关闭吸风机的吸风口。

薄膜瘦腰机构的废料吸风回收装置可以在切割的同时,实现废料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送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成品膜下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成品膜下压模块的侧视图;

图6为贴胶带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A—A向剖视图;

图9为安装在安装座上的胶带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安装有第二刀片的滑台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双面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薄膜瘦腰机构的主视图;

图13为薄膜瘦腰机构的俯视图;

图14为薄膜瘦腰机构的侧视图。

图15为包装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包装薄膜通过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包装薄膜通过薄膜瘦腰机构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自动拼接系统,用于对由粘膜20和不粘膜21组成的包装薄膜23进行加工处理,包装薄膜23上设置有二维码22,二维码22到包装薄膜23的粘膜20和不粘膜21的分界线的距离固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设置的夹送机构8、标签传感器9、输送装置10以及收卷机24,标签传感器9连接在夹送机构8上。

夹送机构8包括安装支架8.1,安装支架8.1上安装有上夹棍8.2和下夹棍8.3,安装支架8.1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8.4,上夹棍8.2的两端通过滑块8.5滑动安装在滑动槽8.4内,安装支架8.1的上端连接有两台分别用于驱动滑块8.5沿对应滑动槽8.4滑动的气缸8.6,夹送机构上还安装有驱动下夹棍8.3转动的伺服电机8.7。

输送装置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10.1、第二输送机10.2、第三输送机10.3,第一输送机10.1一端的机架上安装贴标签机构11,第一输送机10.1和第二输送机10.2之间安装有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12,第二输送机10.2与第三输送机10.3之间安装有薄膜瘦腰机构13。

第一输送机10.1、第二输送机10.2、第三输送机10.3均采用链板输送机、链板输送机的输送链板上设置有吸风孔,链板输送机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吸风箱10.4,吸风箱10.4的一侧设置有吸风口10.5。

贴标签机构11在现有技术中应用广泛,用于在包装薄膜23上贴合便于棉花收割机识别的标签,在此不再赘述结构。

如图3-11所示,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12包括呈上下对应布置的成品膜下压模块1和贴胶带模块2。

成品膜下压模块1包括成品膜下压机架1.1,成品膜下压机架1.1的两端连接有下压气缸1.2,下压气缸1.2的输出端分别铰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之间连接有用于下压包装薄膜23的吸风下压板1.4,吸风下压板1.4的两端同时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第一滑块1.7滑动安装在成品膜下压机架1.1上,在吸风下压板1.4呈方形,吸风下压板1.4的四周设置有薄膜端部压紧气缸1.5,同一端的薄膜端部压紧气缸1.5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压杆1.6,

上述吸风下压板1.4为现有常用技术,具有有封闭的吸风腔、并且下端面均布有吸风孔,上端面设置有吸风口。

贴胶带模块2包括贴胶机架2.1,贴胶机架2.1上设置有行走轨道2.2以及齿条2.4,行走轨道2.2上设置有沿行走轨道2.2行走的贴胶带小车2.3,胶带小车2.3上安装有伺服驱动电机2.5,伺服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箱2.40,齿轮箱2.40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条2.4啮合的齿轮2.41。

贴胶带小车2.3上设置有用于沿包装薄膜的宽度方向切割包装薄膜的第一刀片2.6,第一刀片2.6通过第一升降气缸2.7可升降地安装在贴胶带小车2.3上,贴胶带小车2.3的两侧设置有支架2.8,支架2.8之间转动安装有气涨轴2.9、胶带压辊2.10、废料剥离杆2.11、第一废料收卷轴2.12、第二废料收卷轴2.13,第二废料收卷轴2.13、第一废料收卷轴2.12、气涨轴2.9、胶带压辊2.10、废料剥离杆2.11、第一刀片2.6沿贴胶带小车2.3的前进方向(即图7中的B向)依次设置,第一废料收卷轴2.12、第二废料收卷轴2.13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驱动马达2.14。

胶带压辊2.10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 15上,安装座2.15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板2.42,连接板2.42上分别设置有滑槽2.17,废料剥离杆2.11穿置在两侧连接板2.42的滑槽2.17内,支架2.8上设置有推动废料剥离杆2.11沿滑槽2.17滑动的推动气缸2.18,废料剥离杆2.11在推动气缸2.18的作用下可以与胶带压辊2.10接触或分离;安装座2.15两端的连接板2.42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第二滑块2.16滑动安装在两侧支架2.8上,贴胶带小车2.3上还安装有推动安装座2.15上下滑动的第三升降气缸2.30,

气涨轴2.9上卷绕有双面胶带2.44,双面胶带2.44包括薄膜层2.45,薄膜层2.45上设置有可移双面胶层2.46和不可移双面胶层2.47,可移双面胶层2.46和不可移双面胶层2.47并排贴合在薄膜层2.45的内侧端面上,可移双面胶层2.46和不可移双面胶层2.47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离心纸2.48。

胶带压辊2.10与废料剥离杆2.1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过渡辊2.23,双面胶带2.44的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一过渡辊2.23后贴合在胶带压辊2.13上并通过废料剥离杆2.11压紧;废料剥离杆2.11与第一废料收卷轴2.12、第二废料收卷轴2.13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过渡辊2.31,可移双面胶层2.46的离心纸2.48依次绕过废料剥离杆2.11、两个第二过渡辊2.31后卷绕在第一废料收卷轴2.12上,不可移双面胶层2.47的离心纸2.48依次绕过废料剥离杆2.11、两个第二过渡辊2.31后卷绕在第二废料收卷轴2.13上,第一废料收卷轴2.12、第二废料收卷轴2.1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可移双面胶层2.46和不可移双面胶层2.47的离心纸2.48的宽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2.25。

气涨轴2.9、胶带压辊2.10之间的贴胶带小车2.3上还设置有压板2.19以及滑台缸2.20,压板2.19通过第二升降气缸2.21安装在贴胶带小车2.3上,滑台缸2.20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切断双面胶带2.44的第二刀片2.22。

如图12-14所示,薄膜瘦腰机构13包括瘦腰机构机架14,瘦腰机构机架14上安装有导轨15,导轨15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布置在瘦腰机构机架14两端的滑动架3,瘦腰机构机架14上还安装有驱动滑动架3沿导轨15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4,行走驱动机构4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1两端的皮带轮4.1以及驱动左端的皮带轮4.1转动的第三伺服电机4.2,皮带轮4.1之间通过皮带4.3传动连接,左端的滑动架3安装在外侧皮带4.3上,右端的滑动架3安装在内侧皮带4.3上。

滑动架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至滑动架3的下方、并连接有用于对包装薄膜23接口位置的两侧边沿进行切割的刀具组件6,刀具组件6包括支架6.1,支架6.1上安装有圆形下切刀6.2和第二伺服电机6.3,第二伺服电机6.3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刀片6.4,圆刀片6.4和圆形下切刀6.2呈上下对应设置、并且刀口之间相互贴合。

刀具组件6分别配合设置有废料吸风回收装置7,废料吸风回收装置7安装在机架1上,废料吸风回收装置7包括吸风口朝下的吸风机7.1,吸风机7.1的出风口用于连接废料收集箱,吸风机7.1的吸风口配合设置有吸风挡板7.2,吸风挡板7.2与滑动架3连接。

收卷机24为现有常用设备,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为:1)包装薄膜23穿过上夹棍8.2和下夹棍8.3之间并支撑在输送装置10上,下夹棍8.3、输送装置10将包装薄膜23向前方运送,同时吸风箱10.4吸风,带动包装薄膜23贴合在输送装置10上;2)标签传感器9识别到包装薄膜23上的二维码22,确定包装薄膜23的粘膜不粘膜的分界线位置;3)包装薄膜23向前方移动到设定距离后,贴标签机构进行贴标动作;4)如图16所示,继续向前,当包装薄膜23的粘膜不粘膜的分界线位置移动至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12时,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12将薄膜沿粘膜不粘膜的分界线切开,并且贴上双面胶带2.44;5)如图17所示,包装薄膜23继续向前方移动,薄膜瘦腰机构13对包装薄膜23的接口位置的两侧边沿进行切割,同时通过废料吸风回收装置7对切割废料进行清理;如此循环,6)包装薄膜23的自由端通过收卷机24收卷绕装。

薄膜切断及贴胶带机构12的工作原理:

包装薄膜23在输送装置10的输送下由成品膜下压模块1和贴胶带模块2之间穿过,下压气缸1.2带动吸风下压板1.4向下吸附包装薄膜23,安装薄膜23在吸风板1.4的吸附力下展平,压紧气缸1.5带动压杆1.6压住包装薄膜23,压杆1.6压力比较大,可以防止在贴双面胶带2.44时,包装薄膜23被双面胶带2.44带起来。

贴胶带小车2.3在伺服驱动电机2.5带动下,沿行走轨道2.2运行至包装薄膜23靠近切割位置的始端时,第一升降气缸2.7带动第一刀片2.6上升开始对包装薄膜23进行切割,第三升降气缸2.30带动胶带压辊2.10抬起向上与吸风下压板1.4配合、将剥离离心纸2.48的双面胶带2.44贴合在包装薄膜23的切割位置的始端,推动气缸2.18带动废料剥离杆2.11与胶带压辊2.10分离,同时使不可移双面胶层2.47贴到包装薄膜23的不粘膜一侧,有可移双面胶层2.46贴到包装薄膜23的粘膜20一侧。

贴胶带小车2.3继续向前带动第一刀片2.6沿贴胶带小车2.3前进方向对包装薄膜23继续切割,剥离离心纸2.48的双面胶带2.44在胶带压辊2.10的作用下沿包装薄膜23的切割方向向前贴合,同时驱动马达2.14驱动第一废料收卷轴2.12、第二废料收卷轴2.13转动分别对可移双面胶层2.46、不可移双面胶层2.47的离心纸2.48进行收卷。

当第一刀片2.6切割至包装薄膜23设定的末端切割位置时,推动气缸2.18带动废料剥离杆2.11压紧胶带压辊2.10上的双面胶带2.44,同时第三升降气缸2.30带动胶带压辊2.10下降至初始位置、第一升降气缸2.7带动第一刀片2.6下降至初始位置,第二升降气缸2.21推动压板2.19向上与吸风下压板1.4配合压紧在包装薄膜23上贴合的双面胶带10末端,同时滑台缸2.20启动通过第二刀片2.22沿末端将贴合在包装薄膜23上的双面胶带10切断。

第二升降气缸2.21带动压板2.19回位,同时驱动贴胶带小车2.3回到初始位置。

薄膜瘦腰机构13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时,滑动架3以及安装在滑动架3上的第一伺服电机5、刀具组件6处于包装薄膜23的外侧,并且刀具组件6的圆形下切刀6.2和圆刀片6.4与包装薄膜23的输送方向垂直。

包装薄膜23通过输送装置由滑动架3之间向前输送,第三伺服电机4.2带动皮带4.3旋转,皮带4.3带动两端的滑动架3向内侧位移至切割位置,同时带动吸风挡板7.2一起向内侧移动,使吸风机7.1的吸风口打开;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刀具组件转动来调节刀具组件6的切割角度、第三伺服电机4.2转动调节刀具组件6位于薄膜8宽度方向的位置,第二伺服电机6.3驱动圆刀片6.4正转,圆刀片6.4带动圆形下切刀6.2反转,使包装薄膜23按设定的轨迹沿包装薄膜23输送方向对包装薄膜23接口处的两侧边进行切割,实现瘦腰。切割完成后,第二伺服电机6.3停止转动,第三伺服电机4.2带动皮带4.3旋转,带动滑动架3以及安装在滑动架3上的第一伺服电机5、刀具组件6复位,并驱动圆形下切刀6.2和圆刀片6.4旋转至与包装薄膜23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