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818发布日期:2018-09-14 22:46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瓶的生产检验的指标是瓶体本身的透光率,而透光率与塑料吹瓶机型坯壁厚相关,型坯壁厚太薄可能造成瓶体成型过程中瓶壁破裂或瓶体强度达不到要求,型坯壁厚过厚会使制品过重,影响到瓶体的透光率,并造成原料的浪费。现有技术型坯壁厚的控制是通过人手调整芯轴控制,在生产中往往由于型坯的自重,使型坯拉伸,造成产品不良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能实现对塑料吹瓶机壁厚的准确控制,提高了良品率,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包括送料装置和连接所述送料装置的吹瓶装置,所述吹瓶装置包括定位模具、与所述定位模具配合的推动臂和控制所述推动臂工作的吹瓶控制器,所述推动臂伸入所述定位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头,所述模头连接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定位模具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吹瓶控制器;所述吹瓶控制器连接操作终端,所述操作终端通过所述吹瓶控制器控制所述推动臂的工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瓶控制器和所述推动臂之间还连接有高频响比例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定位模具的内周和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头为喇叭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臂采用液压缸或气缸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加热装置和送料带,所述送料带连接所述吹瓶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带采用伺服电机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终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或WIFI或蓝牙与所述吹瓶控制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终端为PC或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采用设有压力传感器的定位模具和带有吹瓶控制器的推动臂配合的吹瓶装置,与送料装置配合,模头设有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的数据能实时反馈到吹瓶控制器,通过吹瓶控制器反馈调节推动臂的动作,且吹瓶控制器还连接操作终端进行远程控制,能实现对塑料吹瓶机壁厚的准确控制,提高了良品率,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包括送料装置1和连接送料装置 1的吹瓶装置2,送料装置1包括进料口11、加热装置12和送料带 13,送料带13连接吹瓶装置2,送料带13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吹瓶装置2包括定位模具21、与定位模具21配合的推动臂22和控制推动臂22工作的吹瓶控制器23,优选的,推动臂22采用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推动臂22伸入定位模具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头221,模头221为喇叭状结构,连接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22,定位模具2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1,位置传感器222和压力传感器211电连接吹瓶控制器23,压力传感器211和位置传感器222的数据能实时反馈到吹瓶控制器23,通过吹瓶控制器23反馈调节推动臂22的动作;吹瓶控制器23连接操作终端3,操作终端3通过吹瓶控制器23控制推动臂22的工作,能实现对塑料吹瓶机壁厚的准确控制,提高了良品率,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吹瓶控制器23和推动臂22之间还连接有高频响比例阀20,可以实现瓶型的记忆和推动臂22的闭环控制。进一步优选的,压力传感器211安装在定位模具21的内周和底部,使检测数据更加精确全面。

此外,操作终端3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简称CAN总线)或 WIFI或蓝牙与吹瓶控制器23连接,优选的,操作终端3可以是PC 或手机或平板电脑,便于控制和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塑料吹瓶机壁厚控制系统,采用设有压力传感器211的定位模具21和带有吹瓶控制器23的推动臂22配合的吹瓶装置2,与送料装置1配合,模头221为喇叭状结构,设有位置传感器222,压力传感器211和位置传感器222的数据能实时反馈到吹瓶控制器23,通过吹瓶控制器23反馈调节推动臂22的动作,且吹瓶控制器23还连接操作终端3进行远程控制,能实现对塑料吹瓶机壁厚的准确控制,提高了良品率,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高;吹瓶控制器23和推动臂22之间还连接有高频响比例阀20,可以实现瓶型的记忆和推动臂22的闭环控制;压力传感器211安装在定位模具21的内周和底部,使检测数据更加精确全面。

以上具体结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者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