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轮胎胎坯的帘布层翻卷装置以及相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7574发布日期:2019-01-05 09:0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轮胎胎坯的帘布层翻卷装置以及相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轮胎的胎坯的帘布层翻卷。

轮胎的胎坯的制造包括帘布层翻卷步骤,所述帘布层翻卷步骤涉及在轮胎胎体胎坯的胎侧上施用一层生橡胶。该步骤的目标一方面是将生橡胶层固定在胎体胎坯的每个胎侧上,而另一方面是束缚胎圈线,所述胎圈线用于改善轮胎的机械性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知这样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轴柱、支持件、臂和引导机构,所述支持件安装为可以相对于轴柱滑动,所述臂铰接至支持件,所述引导机构固定至轴柱以引导所述臂的自由端部。

这样的装置以如下方式工作。将胎体的胎坯安装在轴柱上。驱动机构使得支持件在胎坯的方向上滑动,因此同样使得臂在胎坯的方向上滑动,所述驱动机构例如由气缸形成。当臂的自由端部与引导机构发生接触时,引导机构迫使臂相对于支持件转动,以使得臂沿着胎坯的胎侧滑动,从而施用生橡胶层。具体地,通过支持件的滑动而控制臂的转动。这种装置具有若干缺陷。

具体地,通过气缸驱动臂平移和转动。由此无法控制臂施加在生橡胶层上的压力。因此,有着在橡胶层上施加不足的压力或过大的压力的危险;不足的压力可能会损害在胎坯上的良好固定,而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橡胶层会被压延而劣化。

此外,难以设想根据希望实现的轮胎胎坯的类型而调整臂的轨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标是改善在帘布层翻卷时橡胶层的施用。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制造轮胎胎坯的装置,其包括:

-轴柱,

-支持件,其安装为相对于所述轴柱滑动,

-臂,其铰接至所述支持件,以及

-驱动机构,无论臂相对于胎坯的位置如何,所述驱动机构能够独立于支持件相对于轴柱的滑动而驱动臂相对于支持件转动。

这样,无论支持件的速度和位置如何,即便在支持件相对于轴柱保持不动时,帘布层翻卷装置也能够控制臂的转动。因此,无论支持件的位置和速度如何,都能够使臂转动,这使得能够独立于支持件的位置和速度而控制臂的位置以及在臂与生橡胶层发生接触后在生橡胶层上施加的压力。这还使得能够在帘布层翻卷工序中根据要实现的轮胎胎坯的类型而调整臂的轨迹。具体地,不同形状和/或不同尺寸的胎坯需要不同的臂的轨迹。因此使帘布层翻卷工序增加了灵活性。臂的滑动和转动与臂相对于胎坯的位置独立,这能够进一步改善帘布层翻卷的可重复性,从而改善其质量。最后,对位置和压力的控制能够改善帘布层翻卷的可重复性,从而改善所制造的轮胎的总体质量。

有利地,装置进一步包括:

-环,其安装为能够绕着轴柱的主要轴线相对于支持件转动,

-转换机构,其将环的转动转换为臂相对于支持件的转动。

因此,借助于转换机构,环的转动能够使所有臂同时相对于支持件转动。这样,简化了臂的转动控制。

有利地,转换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螺旋状斜面,其形成在支持件的外表面上,

-至少一个滑轮,其抵靠斜面并固定至环。

有利地,对于每个臂,转换机构包括将臂连接至环的连杆。

转换机构因此由简单的机构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驱动机构包括装置组,所述装置组包括:

-电机,

-联结机构,所述联结机构能够通过电机产生的力矩驱动环绕着主要轴线相对于支持件转动。

这样,要使臂相对于支持件转动,只需要借助于装置组使环相对于支持件转动。

优选地,环在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锯齿,所述锯齿优选仅设置在外表面的一部分上,装置组的联结机构由与环上的锯齿啮合的齿轮形成。

联结机构因此由简单的机构形成。此外,仅在环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锯齿,这能够简化环的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驱动机构包括:

-轴柱电机,其能够驱动轴柱绕着主要轴线相对于装置的支架转动,

-阻挡机构,其能够阻止环相对于轴柱的转动。

这样,要使臂相对于支持件转动,只需要使轴柱相对于支架转动。得益于阻挡机构,环保持相对于支架静止。因此环相对于支持件转动。

优选地,阻挡机构包括:

-轨道,其固定至装置的支架并平行于主要轴线而延伸,

-杆,其第一端部安装为在轨道上滑动,第二端部固定至环。

阻挡机构因此由简单的机构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支持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安装为相对于轴柱滑动;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安装为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滑动;臂一方面铰接至第一连接构件,另一方面铰接至第二连接构件。

这样,要使臂相对于支持件转动,只需要使第二连接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滑动。

优选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各自包括至少一个套筒。

连接构件因此由简单耐用的机构实现。

优选地,第二连接构件安装在第一连接构件上。

这样,第二连接构件容易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而设置。

优选地,装置进一步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能够使第一连接构件相对于轴柱滑动,并且能够使第二连接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滑动。

推动机构通过施加轴向力而使任一个连接构件滑动。由此理解,推动机构能够由简单的机构形成并且适合帘布层翻卷的装置的结构。

优选地,推动机构与轴柱相独立。

这样,能够独立于推动机构而使轴柱转动,这对使用帘布层翻卷装置提供了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造轮胎胎坯的装置,其包括:

-轴柱,

-支持件,其安装为相对于所述轴柱滑动,

-臂,其铰接至所述支持件,

-驱动机构,无论臂相对于胎坯的位置如何,所述驱动机构能够独立于臂相对于支持件的转动而驱动支持件相对于轴柱滑动。

有利地,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能够控制驱动机构以控制臂的位置。

这样,能够在该控制构件中装载预定的轨迹,所述轨迹适合希望实现的轮胎胎坯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翻卷轮胎胎坯帘布层的方法,其中,

-将胎坯安装在轴柱上,

-支持件向胎坯的方向相对于轴柱滑动,

-独立于支持件相对于轴柱的滑动,驱动机构使铰接至支持件的臂转动,从而使得臂与胎坯发生接触。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翻卷轮胎胎坯帘布层的方法,其中,

-将胎坯安装在轴柱上,

-使铰接至支持件的臂转动,

-独立于臂相对于支持件的转动,驱动机构使支持件向胎坯的方向相对于轴柱滑动,从而使得臂与胎坯发生接触。

与上文中所提出的相同,胎坯的转动与支持件的滑动之间的独立性使得能够控制臂的位置以及在臂与生橡胶层发生接触后在生橡胶层上施加的压力。

有利地,控制构件控制驱动机构,从而使得臂沿着预先限定的各个轨迹移动。

有利地,每个臂在初始位置至最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初始位置处臂的自由端部远离胎坯,所述最终位置处自由端部到达胎坯的胎侧的上端部。

这样实现完整的胎坯帘布层翻卷。

有利地,每个臂的移动使得,在臂的轨迹的一部分中,其自由端部具有平行于轴柱的主要轴线而远离胎坯的中心的运动分量。

由此可以使该方法适用于具有称为“欧米伽”轮廓的胎坯的帘布层翻卷,也即在其两个胎侧中的每一个上具有浮凸花纹;在帘布层翻卷过程中,当某些臂在经过对应于胎坯的部分时,这种轮廓迫使所述臂部分地后退。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随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三个实施方案,所述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轮胎胎坯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装置在不同的角度下并且臂的构型不同的视图;

-图3和图4显示了图1的装置的铰接臂的转动;

-图5是在放大尺度下显示了图1的装置的某些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显示了图1的装置的支持件;

-图8显示了图1的装置的环;

-图9和图10显示了图1的装置的支持件的滑动;

-图11和图12是描绘图1的装置所允许的臂的两个轨迹的曲线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轮胎胎坯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4和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的轮胎胎坯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6和图17是图15的装置在不同构型下的纵向截面图;

-图18是图14的装置在不同的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19至图21是图1的装置在不同构型下的纵向截面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方案的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23是图22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4至图26显示了图22的装置的基部的滑动;

-图27至图29显示了图22的装置的主要连接构件的滑动;

-图30至图32显示了图22的装置的次要连接构件的滑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轮胎胎坯制造装置2。该装置用于实现轮胎胎坯3的帘布层翻卷,所述轮胎胎坯3设置有胎冠4和两个胎侧5,所述胎侧5位于胎冠4的两侧。装置2能够制造任何类型的轮胎。

装置2包括轴柱6,此处轴柱6大致形状为圆柱形,具有主要轴线8。装置2的形状大致为绕着该轴线8旋转对称。轴柱6安装为可以绕着主要轴线8相对于装置2的支架10转动。轴柱6在外表面上具有支座12,所述支座12用于接收胎坯3以进行其帘布层翻卷。轴柱6为具有轴线8的圆柱形鼓的一部分,所述鼓用于如下制作轮胎胎坯:相继设置增强或未增强的不同基于弹性体的层以及胎圈的环状元件。这种鼓包括可径向延伸的周向接收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接收胎体胎坯的胎圈以及公知类型的元件,从而使其成型。

装置2包括支持件14,支持件14安装在轴柱6上,与轴柱6共轴并相对于轴柱6滑动。可以通过在轴柱6上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16驱动支持件14在轴柱6上滑动。此处,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气缸,在该示例中为环状气缸。该气缸在图3和图4中示出。然而,可以考虑将该环状气缸替换为能够使支持件14相对于轴柱6滑动的任何其它驱动机构。例如在图3和图4中以及在图9和图10中显示了支持件14的滑动。

在图7中更详细地显示了支持件14。其具有大致形状为圆柱形的外表面18。在支持件14的外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螺旋形状的沟槽19。此处,沟槽19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形成三重螺旋。每个沟槽19具有两个斜面20,下文将解释其作用。

装置2包括环22,所述环22安装为能够绕着主要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此处,该环22位于支持件14周围。在图8中更详细地显示了环22。其在外表面24上具有锯齿26。此处,锯齿26在外表面24的至少四分之一上延伸。下文将解释锯齿26的作用。

环22包括固定在环22的内表面30上的滑轮28。滑轮28在支持件14的各个螺旋状沟槽19中延伸,并且能够抵靠在斜面20上。这样,当环22绕着主要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滑轮28抵靠在每个沟槽19的第一斜面20上,而环22平行于主要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平移移动。并且,当环22绕着主要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向相反方向转动时,滑轮28抵靠在每个沟槽19的第二斜面20上,而环22平行于主要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反向平移移动。下文将看出为何这种运动转换是有利的。

装置2包括第二驱动机构32,此处,第二驱动机构32由这样的装置组形成,所述装置组安装为可以平行于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平移。在图5和图6中更详细地显示了该装置组。其包括的电机34和联结机构36,所述联结机构36能够通过电机34产生的力矩而驱动环22绕着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此处,联结机构36由电机34的轴的齿轮形成,所述齿轮与环22的锯齿26啮合。

装置2包括铰接在支持件14上的多个臂38。每个臂38具有自由端部39,所述自由端部39用于与待施用至轮胎胎坯3的生橡胶层发生接触。此处,自由端部39设置有滚轮40;当施用生橡胶层时,所述滚轮40辊压(rouletter)生橡胶层。特别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臂38安装为可以绕着垂直于主要轴线8的轴而相对于支持件转动。为此目的,此处将每个臂38通过臂足41直接铰接在支持件14上,所述臂足41在垂直于臂38的主要部分的方向上延伸。因此,通过使支持件14滑动,同样使臂38平行于轴线8而滑动。可以理解,无论臂38的位置如何,臂38都可以进行滑动。每个臂38还通过连杆42与环22相连;所述连杆42一方面直接铰接在臂38上,另一方面铰接在环22上。因此,当环22相对于支持件14滑动时,其借助于连杆42驱动臂38转动。更具体地,当环22远离臂38时,其使得臂38升高而远离轴线8。

由此,能够理解:

-得益于联结机构36,由电机34产生的力矩驱动环22相对于支持件14而转动;

-得益于抵靠在斜面20上的滑轮28,环22的转动使其能够相对于支持件14而滑动;

-得益于连杆42,环22的平移移动驱动所有臂3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

-无论臂38的位置如何,臂38都可以进行转动。

也就是说,装置2包括的转换机构能够将环22相对于支持件14的转动转换为臂38相对于支持件14的转动;此处这些转换机构由螺旋状斜面20、滑轮28和连杆42形成。

根据环22应当滑动的总行程,选择每个沟槽19的螺旋倾斜角度、其节距以及环22的外表面24的锯齿26所延伸的外表面的角度范围。将螺旋的节距记为p,角度范围(以弧度)记为α,所希望的行程记为d;这三个参数应当满足以下不等式:

d≤2.π.p/α

因此,第二驱动机构32(即装置组)能够与支持件14相对于轴柱6的滑动相独立地驱动臂3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同样地,第一驱动机构16(即电动缸)能够与臂38相对于支持件14的转动相独立地使支持件14相对于轴柱6滑动。这样,臂38具有两个相对于支架10移动的自由度,这两个自由度相互独立,从而使得能够容易地相对于臂38沿着轴线8的位置和速度而自由地控制臂38的位置以及臂38施加在生橡胶层上的压力。

装置2包括的控制构件44能够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和第二驱动机构32以控制臂38的位置。在下文中说明如何使用该控制构件44。

现在将描述通过装置2实施的帘布层翻卷工序。为了简化工序的介绍,将仅介绍在两个胎侧5中的一个上施用生橡胶层。工序以相同的方式对称地在胎坯3两侧施用。

首先将胎坯3安装在轴柱6的支座12上。在此阶段,其为轮胎胎体胎坯。每个臂38占据初始位置,其中臂38的自由端部39远离胎坯3。如图2和图3所示,臂38位于最接近轴线8的构型并且平行于轴线8。

将闭合环形式的橡胶层设置在臂上,从而使得橡胶层的端部面对臂38的自由端部39。

为了将橡胶层施用在胎侧5上,随后通过启动电动缸16使支持件14在胎坯3的方向上相对于轴柱6滑动并通过启动装置组32的电机34使臂3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

通过控制构件44控制气缸16和电机34的启动,从而使得每个臂38的自由端部39遵循预定的轨迹。这是可能的,因为臂的自由端部的位置由气缸16的位置以及由电机34致动的齿轮36的位置而决定。预定的轨迹从初始位置开始,在最终位置结束,所述最终位置处每个臂38的自由端部39到达胎坯3的胎冠4,也就是说此时橡胶层完全覆盖胎坯3的胎侧5。

可以通过相互不同地控制的两个移动装置组而设置装置2的两侧,也就是支座12的两侧。装置2因此能够对具有不对称的不同轮廓的轮胎胎坯进行帘布层翻卷。

在图11中显示了预定轨迹的第一个示例46,其中,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了臂38的自由端部39的位置的变化,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支架10的一点,轴线分别为主要轴线8和径向于轴线8的轴线。在臂38的自由端部39的运动过程中,该端部39在其持续远离轴线8的期间持续前进,两个运动为单调(monotone)的。

在图12中显示了预定轨迹的第二个示例46’。其与第一个示例的不同在于,在臂38的轨迹的一部分中,其自由端部39具有远离胎坯3的中心(平行于主要轴线8)的运动分量。该中心例如为胎坯3的重心。该运动分量对应平行于主要轴线8的后退移动。该部分通过两条虚线52界定。换句话说,在其运动过程中,端部39前进,然后后退,再之后沿着该轴线8重新前进。在端部39以单调的方式远离轴线8时发生以上过程。该轨迹用于需要进行帘布层翻卷的胎坯的类型有需求时,例如在涉及称为“欧米伽”的胎坯时。

在图13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轮胎胎坯制造装置2'。在下文中,将仅仅介绍与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的装置不同的元件。

装置2'不具有移动装置组。

其包括的轴柱电机54能够驱动轴柱6绕着主要轴线8相对于装置2'的支架10转动。考虑到支持件14安装为可以相对于轴柱6滑动,当轴柱6绕着轴线8转动时,支持件14本身也如同轴柱6同时绕着轴线8转动。

装置2'包括的阻挡机构能够阻止环22相对于轴柱6转动。此处,这些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至装置2'的支架10的轨道56。该轨道56为直线的,并且具有平行于主要轴线8的引导方向。阻挡机构还包括杆58,杆58的第一端部安装为在轨道56上滑动,第二端部固定至环22。

装置2'以如下方式工作。在借助于轴柱电机54使轴柱6转动时,支持件14与轴柱6同时转动。环22则通过杆58连接至轨道56。考虑到轨道56平行于轴线8引导杆58,轨道56阻止环22同样被驱动绕着轴线8相对于支架10转动。由此,环22不相对于支架10转动,因此绕着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换句话说,阻挡机构能够将轴柱6绕着轴线8相对于支架10转动转换为环22绕着轴线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因此,正如在第一个实施方案中:

-得益于螺旋状斜面20和滑轮28,环22的转动使得环22能够相对于支持件14滑动;

-得益于连杆42,环22的平移移动驱动所有臂38相对于支持件14转动。

在第一驱动机构(即电动缸16)驱动支持件14滑动时,得益于轨道56平行于滑动方向(即轴线8)的引导,轨道56使得杆58不会妨碍支持件14和环22的滑动。

可以通过两个组件来设置装置2'的两侧(也就是支座12的两侧);所述组件包括轴柱电机、轨道和杆,所述组件彼此不同地被控制。装置2'因此能够对具有不对称的不同轮廓的轮胎胎坯进行帘布层翻卷。

在图14至图21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的轮胎胎坯制造装置2"。在下文中,将仅仅介绍与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的装置不同的元件。

支持件14此处包括第一连接构件60(称为主要连接构件),其安装在轴柱6上,与轴柱6共轴并相对于轴柱6滑动。

称为主要肋61的环状肋在主要连接构件60的整个圆周上从主要连接构件60的表面径向延伸。

支持件14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62(称为次要连接构件),其安装在主要连接构件60上,与主要连接构件60共轴并相对于主要连接构60滑动。次要连接构件62也在主要连接构件60周围延伸。然而如图14中所能看到的那样,次要连接构件62平行于轴线8的长度小于主要连接构件60的长度,从而使得次要连接构件62仅部分地覆盖主要连接构件60。

此处,主要连接构件60和次要连接构件62分别由轴线平行于轴线8的套筒形成。主要连接构件60将被称为“主要套筒”,而次要连接构件将被称为“次要套筒”。

称为次要肋63的环状肋在次要套筒62的整个圆周上从次要套筒62的表面径向延伸。次要肋63比主要肋61离支座12更近。下文中将看到主要肋61和次要肋63的作用。

每个臂38通过臂38的臂足41直接铰接在主要套筒60上,而与此相独立地通过连杆42与次要套筒62相连;所述连杆42直接铰接至臂38和次要套筒62。特别地,臂38与套筒的铰接可以在图16和图17上看到。

装置2"的驱动机构32包括电机驱动站64,所述电机驱动站64与轴柱6独立,或位于轴柱6外部。这意味着能够在不使用电机驱动站64时将电机驱动站64与轴柱6分离。

电机驱动站6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叉66,所述第一叉66称为主要叉,能够覆盖主要肋61并使其沿着轴线8的方向移动。电机驱动站3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叉68,所述第二叉68称为次要叉,能够覆盖次要肋63并使其移动。

此处,主要叉66为两个,并且通过电机驱动站64的第一支撑板70承载。同样,次要叉68为两个,并且通过电机驱动站64的第二支撑板72承载。在图15上显示了叉66、叉68以及支撑板70和支撑板72。可以考虑使每个支撑板70、72设置有多于两个的数量的叉,从而强化主要肋61和次要肋63的夹持。

此处,支撑板70和支撑板72各自具有环形的扇区的形状,在垂直于轴线8的平面中在小于18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此处,所述扇区在包括在150°至180°之间的角度范围上延伸。在每个环状扇区上,两个叉位于环状扇区的自由端部处。通过这种方式,叉实质上相对于轴线8在直径上相对,这能够使得主要肋61和次要肋63的夹持最优。

第一支撑板70刚性固定至电机驱动站64。第二支撑板72则安装为平行于轴线8相对于第一支撑板70滑动。

电机驱动站64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能够使第一支撑板70平行于轴线8而相对于支架10滑动,并且能够使第二支撑板72平行于轴线8而相对于第一支撑板70滑动。如图18所述,使第一支撑板70滑动的是与通过垫靴80引导的齿条78相联接的第一电机76,而使第二支撑板72滑动的是电机组82,此处电机组82包括第二电机、减速装置和螺丝螺母机构(这些未示出)。推动机构通过在支撑板70、72上施加轴向力而使支撑板70、72滑动。

现在将描述装置2"如何运转。

首先将胎坯3安装在轴柱6的支座12上。在此阶段,其为轮胎胎体胎坯。每个臂38占据初始位置,其中臂38的自由端部39远离胎坯3。臂38位于最接近轴线8的构型并且平行于轴线8。

将闭合环形式的橡胶层74设置在臂38上,从而使得该层设置为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构型,并且使得该橡胶层74的轴向端部面向臂38的自由端部39。于是装置2"处于图19中显示的构型。

为了将橡胶层74施用在胎侧5上,借助于滑动机构(未示出)而同时使电机驱动站64在胎坯3的方向滑动并且使第二支撑板72向第一支撑板70的方向滑动,也就是说使其远离胎坯3。

通过控制构件44控制两个滑动移动,从而使得每个臂38的自由端部39遵循预定的轨迹。这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臂的自由端部的位置取决于第一支撑板70和第二支撑板72的位置。具体地,得益于臂足41和连杆42,第二支撑板72相对于第一支撑板的移动驱动臂38转动,而第一支撑板70向胎坯3的方向的滑动驱动臂38向胎坯3的方向滑动。因此变为图20中显示的构型,其中橡胶层74部分地施用在胎坯3的胎侧5上。

通过继续两个滑动移动,最终形成图21所示的构型,其中橡胶层74完全覆盖胎侧5。

得益于电机驱动站64在轴柱6外部并与其独立,能够在装置2的两侧(也就是说支座12的两侧)设置两个彼此不同地控制的电机驱动站。装置2"因此能够对具有不对称的不同轮廓的轮胎胎坯进行帘布层翻卷。

在图22以及之后的图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方案的帘布层翻卷装置2"'。在下文中,将主要介绍与根据第三个实施方案的装置不同的元件。如图22和图23所述,装置2"'的区别例如在于分别驱动臂38滑动和转动的机构容纳在轴柱6的内部。这能够减小装置的体积。

带有与前述实施方案相同附图标记的元件(至少在功能上)是等同的。

装置2"'包括基部84,此处基部84为套筒的形式,安装为在轴柱6上滑动。胎坯3的胎侧5之一固定至基部84。支持件14安装为在基部84上滑动。轴柱6则安装为相对于装置2"'的支架10枢转。

与之前的实施方案相似,支持件14包括主要连接构件86,所述主要连接构件86安装为平行于主要轴线8而相对于基部84滑动。支持件14还包括次要连接构件88,所述次要连接构件88安装为平行于轴线8而相对于主要连接构件86滑动。

帘布层翻卷臂38安装为在主要连接构件86上枢转。其还通过连杆42连接至次要连接构件。

参考图24至图26,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9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0能够使基部84平行于轴线8相对于轴柱6滑动。所述驱动机构90位于轴柱6的内部。

参考图27至图29,装置2"'包括第二驱动机构9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92能够使主要连接构件86平行于轴线8相对于轴柱6滑动。其效果在于让帘布层翻卷臂38平行于轴线8滑动,以使其靠近或远离胎坯3。

参考图30至图32,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机构9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94能够使次要连接构件88平行于轴线8相对于轴柱6滑动。其效果在于让帘布层翻卷臂38得益于连杆42而转动,以使其靠近或远离轴柱6。

驱动机构90、92、94分别通过杆91、93、95而固定至基部84、主要连接构件86和次要连接构件88,所述杆91、93、95在轴柱6的孔中延伸,在图23中可以看到一个孔。如图22所示,杆设置为不妨碍其各自的移动。

此处,驱动机构90、92、94各自通过螺丝-螺母机构形成。所述驱动机构90、92、94联接至电机(未示出),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架10上,或者在一个变体方案中设置在轴柱6的内部。电机相互独立。

可以想到,通过在向电机供电的电连接器处设置旋转密封件(jointstournants)而在帘布层翻卷的同时驱动轴柱6转动。

当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脱离其范围。

在上文描述的驱动机构可以由电动机构形成。电动机构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控制,从而能够在任意时刻更好地控制臂的位置以及臂施加在橡胶层上的压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