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8443发布日期:2019-07-17 05:2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管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管包括有ppr管、pe管和pvc管等,一般是以合成树脂制成的塑料颗粒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在挤出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

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6738747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5月3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材生产工艺》。该配料池的配料为pe材料,在温度范围为80-90℃下去湿,然后经过热风干燥器干燥后进入到挤出机进行挤压加工。

但是在配料存储在配料池的过程中,因配料池在本领域中一般为裸露的,使得在配料池中的配料长时间存储后,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落在配料池内,从而造成加工后的塑料管内混合有灰尘等杂质,影响塑料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在上料过程中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吸附配料中的灰尘,从而提高塑料管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上料:将多种经过配比后的原料混合后输送到挤出机的混料箱内;

(2)静电除尘:通过静电吸附装置对位于混料箱内的多种原料中的杂质进行静电吸附;

(3)挤出成型: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后得到塑料管;

(4)成型牵引:通过牵引机对成型后的塑料管进行牵引;

(5)切割:对塑料管进行切割;

(6)冷却:对塑料管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螺旋设置在混料箱的混料箱体内壁上的金属线圈、垂直悬置在混料箱体中部的阴极线、正极与金属线圈相连且负极与阴极线相连的电源。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静电吸附装置还包括抽风机、设置在抽风机的进风口和混料箱体之间的吸尘管、设置在混料箱体的出风口的出风管、设置在出风管上的除尘布袋、设置在混料箱体的顶部且具有覆盖进风口的第一过滤网。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电吸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混料箱体的外壁上的振动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箱体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进风分管,所述混料箱体顶部的周侧外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进风分管相通的进风总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向三通阀,所述进风总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向三通阀的阀口;所述吸尘管与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换向三通阀,所述第二换向三通阀的阀口上还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1)中,多种原料预先置于原料桶内且通过真空上料机实现按比例同步输送到混料箱内,所述真空上料机包括:

真空料斗,所述真空料斗设置在混料箱的混料箱体上,所述真空料斗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真空料斗分隔成多个吸料腔的分隔组件;

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设置在真空料斗的底部且用于同时开闭多个所述吸料腔;

吸料组件,所述吸料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与吸料腔的侧壁相连通的吸料管道、安装在多个吸料管道上且用于分别吸取多个所述原料桶内的原料的吸料嘴;

真空组件,所述真空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与吸料腔的顶部相连通的真空分管、设置在真空分管中部的电动调节阀、与多个真空分管同时相连通的真空总管、与真空总管相连通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控制器电连接;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吸料腔的顶部且覆盖真空分管的覆膜滤筒。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料斗的底部形成有下料口,所述真空料斗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覆盖所述下料口且与所述混料箱体的顶部相连接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组件包括铰接在真空料斗的底部且用于抵紧在所述下料口的下表面实现封闭的翻板、设置在所述翻板的一侧且通过重力使得所述翻板抵紧所述下料口的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中部的下料阀门;当所述翻板处于封闭所述下料口的状态时,所述分隔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翻板的上表面相抵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位于翻板与下料阀门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混料箱体内设置静电除尘装置,当接通电源后,在金属线圈和阴极线之间形成电场,当实际的电场强度和空气的击穿电场相近时空气发生电离,形成大量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随着电场向正极漂移,在偏移过程中与杂质中的中性分子或者颗粒发生碰撞,这些杂质吸附电子后形成了荷电粒子,继续朝向金属线圈所在的正极移动,最终使得杂质吸附在金属线圈上,从而使得对原料中的杂质进行静电吸附,提高塑料管的成品质量;同时可通过抽气机将吸附在金属线圈上的杂质抽吸后收集在除尘布袋内;

2、在对原料进行配料时,先对不同的电动调节阀的流量进行调节,使得空气压缩机对不同吸料腔内的抽取空气的效率不同,使得多个吸料嘴对多个原料桶内的原料的吸取力度不同,从而使得多种原料能在单位时间内按配比吸取到真空料斗内,最终在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并打开下料组件时,使得多种原料进入到混料箱体的过程中实现混合,重复以上操作多次,使得混料箱体内能储存大量经过混合的多种原料,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

3、在打开下料组件而使得原料落到混料箱体的过程中,原料先落在下料管的螺旋片内,多种原料在螺旋片处发生碰撞后能提高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位于真空上料机和混料箱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位于真空上料机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位于混料箱和静电吸附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原料桶;21、真空料斗;211、分隔组件;2111、分隔板;212、下料口;213、下料管;2131、螺旋片;22、下料组件;221、翻板;222、配重块;223、下料阀门;23、吸料组件;231、吸料管道;232、吸料嘴;24、真空组件;241、真空分管;242、电动调节阀;243、真空总管;244、空气压缩机;2441、控制器;25、过滤组件;251、覆膜滤筒;3、吸料腔;41、金属线圈;42、阴极线;43、电源;44、抽风机;45、吸尘管;46、出风管;47、除尘布袋;48、第一过滤网;49、振动器;51、进风分管;52、进风总管;53、第一换向三通阀;54、第二换向三通阀;55、进风管;56、第二过滤网;6、混料箱体;61、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上料:将多种经过配比后的原料混合后输送到挤出机的混料箱内;

(2)静电除尘:通过静电吸附装置对位于混料箱内的多种原料中的杂质进行静电吸附;

(3)挤出成型: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后得到塑料管;

(4)成型牵引:通过牵引机对成型后的塑料管进行牵引;

(5)切割:对塑料管进行切割;

(6)冷却:对塑料管进行冷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步骤(1)中,原料具有四种且分别为塑料颗粒、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四种原料预先分别存储在四个原料桶1中且通过真空上料机实现按比例同步输送到混料箱中,真空上料机包括真空料斗21、下料组件22、吸料组件23、真空组件24和过滤组件25。

如图2所示,真空料斗21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在真空料斗21的底部形成有下料口212,在真空料斗21底部的外壁上还一体设置有覆盖下料口212的下料管213,下料管213的底部连接混料箱的混料箱体6(见图1)。同时在真空料斗21内设置有用于将真空料斗21分隔成四个吸料腔3的分隔组件211;分隔组件211包括有四块沿着真空料斗21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分隔板2111。

如图2所示,下料组件22包括通过销轴(图中未标注)铰接在真空料斗21的底部且用于抵紧在下料口212的下表面实现封闭的翻板221、一体设置在翻板221的一侧且通过重力使得翻板221抵紧下料口212的配重块222、安装在下料管213中部的下料阀门223。当翻板221因配重块222的作用而处于自然状态时,翻板221的上表面与下料口212的下表面以及多个分隔板2111的下表面相抵紧,且配重块222位于下料管213的内部。同时在下料管213的内壁上焊接有螺旋片2131,螺旋片2131位于翻板221与下料阀门223之间。

如图1所示,吸料组件23包括四个分别与四个吸料腔3的侧壁相连通的吸料管道231、安装在四个吸料管道231上且用于分别吸取四个原料桶1内的原料的吸料嘴232。

如图1和图2所示,真空组件24包括四个真空分管241、四个电动调节阀242、真空总管243、空气压缩机244。四个真空分管241与四个吸料腔3的顶部相连通;电动调节阀242安装在真空分管241的中部,该电动调节阀242与空气压缩机244的控制器2441电连接;真空总管243同时与四个真空分管241相连通,且真空总管243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244相连接。

如图2所示,过滤组件25包括四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吸料腔3的顶部且覆盖真空分管241的覆膜滤筒251。

步骤(1)的操作实施过程:通过空气压缩机244的控制器2441对四个真空分管241的电动调节阀242的流量进行调节,使得空气压缩机244对不同吸料腔3内的抽取空气的效率不同,使得四个吸料嘴232对多个原料桶1内的原料的吸取力度不同,从而使得四种原料能在单位时间内按配比吸取到真空料斗21内;然后当真空料斗21内的原料达到预定量时,关闭空气压缩机244,此时翻板221因受到四种原料的重力后克服配重块222的重力向下翻转,使得多种原料落在下料管213的螺旋片2131中,四种原料在螺旋片2131流动过程中增加了混合路线,使得四种原料的混合程度增加,并打开下料阀门223,使得多种原料落在挤出机的混料箱的混料箱体6内;最终重复以上操作多次,使得混料箱的混料箱体6内能储存大量经过混合的原料,从而不必预先对多种原料进行搅拌处理,提高了配料的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步骤(2)中,静电除尘装置包括金属线圈41、阴极线42、电源43。金属线圈41呈螺旋状固定连接在挤出机的混料箱的混料箱体6的内壁上;阴极线42沿着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混料箱体6内且位于混料箱体6的中部,电源43固定连接在混料箱体6的外壁上,且电源43的正极与金属线圈41的上端相连且负极与阴极线42上端相连接。

如图2所示,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抽风机44、吸尘管45、出风管46、除尘布袋47、第一过滤网48、振动器49。在混料箱体6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61,第一过滤网48安装在混料箱体6的顶部且覆盖进风口61;抽风机44位于地面上;吸尘管45连接在混料箱体6底部的侧壁上,且吸尘管45和抽风机44之间安装有第二换向三通阀54,该第二换向三通阀54的剩余阀口上还连接有进风管55,且在进风管55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56;出风管46和抽风机44的出风口处通过第一换向三通阀53连接,且在第一换向三通阀53的剩余阀口上连接进风总管52,在进风总管52上连接有多个进风分管51,多个进风分管51远离进风总管52的一端连接在混料箱体6的顶部,且多个进风分管51呈圆周阵列分布;除尘布袋47安装在出风管46远离第一换向三通阀53的一端上;振动器49安装在混料箱体6的外壁上。

步骤(2)的操作实施过程:在四种原料经过下料阀门223且进入到混料箱的混料箱体6内,先接通电源43,使得在金属线圈41和阴极线42之间形成电场,当实际的电场强度和空气的击穿电场相近时空气发生电离,形成大量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随着电场向正极漂移,在偏移过程中与杂质中的中性分子或者颗粒发生碰撞,这些杂质吸附电子后形成了荷电粒子,继续朝向金属线圈41所在的正极移动,最终使得杂质吸附在金属线圈41上,从而使得对塑料颗粒中的杂质进行静电吸附。

同时通过改变第一换向三通阀53和第二换向三通阀54的流向,使得进风管55和抽风机44的进风口61相通,进风总管52和抽风机44的出风口相通,此时打开抽风机44,抽风机44通过进风总管52、进风分管51将空气抽到混料箱体6内,此时对下落的原料具有吹散的效果,使得在原料吹散并下料后,在原料的杂质不易快速下落,从而提高金属线圈41杂质的吸附作用;同时原料在吹散的过程中能增加混合均匀性。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较多的杂质吸附在金属线圈41上,在对金属线圈41上的杂质进行处理时,先通过改变第一换向三通阀53和第二换向三通阀54的流向,使得吸尘管45和抽风机44的进风口61相通,出风管46和抽风机44的出风口相通,此时打开抽风机44,使得杂质随着空气流通进入到除尘布袋47中进行收集;同时在此过程中打开振动器49,使得吸附在金属线圈41上的杂质容易脱离,从而便于抽风机44进行收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