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减震垫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3630发布日期:2018-12-28 21:42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减震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楼板大多数为钢筋混凝土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差,传统隔音方法是铺玻璃棉或油毡布,但是使用玻璃棉的隔音减振板因为玻璃棉不耐压,减振效果弱,不被市场接受;使用油毡布的隔音减振板由于其中加入的沥青不环保,而且有毒,制备的产品隔音效果差,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对楼板隔音性能提出较高要求,以满足人们居住私密性、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制备隔音垫时,将可以铺在楼板上形成板呸,再用滚筒碾压板坯,然后静置至粘结剂固化,形成密实层隔音板。或者在承重底板上湿涂隔音材料,形成连续的涂层后进行干燥再覆盖上底板。为了使得墙具有隔音效果,常采用灌浆方法。然而这样的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厚度不均,不利于回收再利用,根据需求选择隔音垫的密度,并且制备相对的厚度需要不停的检测,无法做到一次性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隔音减震垫及其制备方法,实现节能环保和简化工艺制作。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音减震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弹性材料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形成颗粒;

步骤二,将颗粒放入搅拌机中,同时加入粘结剂进行搅拌,获得混合物;

步骤三,将混合物放入模具桶,采用压桶机将模具桶内的混合物压实并静置一段时间,得到筒状隔音体;

步骤四,使用圆切机将筒状隔音体切成片材,形成隔音减震垫。

具体的,弹性材料选自废弃的瑜伽垫、废弃的橡胶轮胎、空调或冰箱中废弃不用的弹性塑料管,或者在生产过程瑜伽垫、橡胶轮胎、空调或冰箱使用的弹性塑料管留下的废料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具体的,弹性材料是丁腈橡胶、聚苯乙烯、聚氨酯材料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对废旧塑料品进行二次利用,有效节省资源,环保无毒害,并且制备出的隔音减震垫隔音和减震效果均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阐释。

本发明的隔音减震垫的材料选择生产过程中留下的废品,例如生产瑜伽垫遗留的废料,或者废弃轮胎,或者空调和冰箱生产过程中留下的废弹性塑料管。其成分是丁腈橡胶,聚苯乙烯尤其是发泡聚苯乙烯,聚氨酯材料,热塑性材料等弹性材质,环保无毒害。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隔音减震垫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弹性材料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形成颗粒。颗粒的尺寸一般不易太大,在2.0cm之下,优选的,颗粒的粒径不超过1.2cm。进一步的,搅拌过程选择筛子将大颗粒排除,大颗粒被继续破碎,使其满足尺寸。弹性材料是废弃的瑜伽垫、废弃的橡胶轮胎、空调或冰箱中废弃不用的弹性塑料管,或者在生产过程瑜伽垫、橡胶轮胎、空调或冰箱使用的弹性塑料管留下的废料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弹性材料可以是丁腈橡胶、聚苯乙烯、聚氨酯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聚苯乙烯是发泡的聚苯乙烯。

步骤二,将颗粒放入搅拌机中,同时加入粘结剂进行搅拌,获得混合物。搅拌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粘结剂优选为硫化剂,低温或者常温硫化剂。粘结剂使得颗粒之间相互胶接,不易分散,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8%-92%,粘结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12%。搅拌时间在10分钟以上。

步骤三,将混合物放入模具桶,采用压桶机将模具桶内的混合物压实并静置一段时间,得到筒状隔音体。在本发明中,一般而言模具桶中心可拆卸的固定有圆柱体,混合物倒在圆柱体与模具的桶身之间的空间,使得被压桶机压实后形成筒状隔音体,根据需要制备的隔音减震垫的宽度,选择不同高度的模具桶。混合物放入模具桶内后,使用桶盖盖住,压桶机下压桶盖,压制混合物成型,形成筒状隔音体。模具桶身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插销孔,定位销插设于插销孔进入桶身内部压住桶盖,对桶盖进行定位,放置已压成型的成型体回弹,静置一段时间,形成筒状隔音体,静置的时间一般在8小时以上为宜,确保颗粒之间粘结牢固,确保产品质量,不再回弹。

压桶机的施加压力不同,得到的筒状隔音体的密实程度也不同,压力越大,柱状物的密度越大,压力越小,柱状物密度越小。通常,有的客户需要密度小的隔音垫,有的客户需要密度大的隔音垫,根据客户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制备出合适的密度。筒状隔音体的密度在300-1000kg/m3,优选的,密度为500kg/m3、800kg/m3。另外,可以选择高度不一的模具桶,制备出宽度不一的隔音垫。

步骤四,使用圆切机将筒状隔音体切成片材,形成隔音减震垫。筒状隔音体的宽度优选的在1m-1.2m之间。可以根据情况切成合适的厚度和长度,厚度一般在1mm-10mm之间。

本发明通过如上步骤制备的减震隔音垫,制作工艺简单实用,将其他厂商生产的废弃物品进行二次利用,环保健康,节约资源,不仅隔音减震效果好,选择软硬合适的隔音减震垫铺在地板下,走起路感觉也很舒服。此外,制备的隔音减震垫可以直接塞入腔体内部和地板下,便于拆去,十分方便。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隔音减震垫是一种单层结构,然而当客户需要密度较小的隔音减震垫时,在切片或者后续运输以及使用等情况下会导致隔音减震垫容易被损坏。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旨在形成一种不易被损坏的三层减震隔音垫。第二种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弹性材料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形成颗粒。优选的,颗粒的粒径不超过1.2cm。进一步的,搅拌过程选择筛子将大颗粒排除,大颗粒被继续破碎,使其满足尺寸。弹性材料是废弃的瑜伽垫、废弃的橡胶轮胎、以及空调或者冰箱中废弃不用的弹性塑料管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弹性材料可以是丁腈橡胶、聚苯乙烯、聚氨酯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聚苯乙烯是发泡的聚苯乙烯。

步骤二,将颗粒放入搅拌机中,同时加入粘结剂进行搅拌,获得混合物。搅拌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粘结剂优选为硫化剂,低温或者常温硫化剂。粘结剂使得颗粒之间相互胶接,不易分散,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8%-92%,粘结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12%。搅拌时间在10min中以上。

步骤三,将混合物分两批放入中心固定有圆柱体的模具桶,采用压桶机对模具桶内的混合物加压并静置一段时间,压桶机对第一批混合物施加的压力大于对第二批的混合物施加的压力,从而得到两批筒状隔音体,其中,第一批筒状隔音体质量密度大于第二批筒状的质量密度。优选的,第一批筒状隔音体的质量密度是第二批筒状隔音体的质量密度的2-6倍。压桶机向混合物施压压实后静置8小时以上,确保颗粒之间粘结牢固。

步骤四,使用圆切机将筒状隔音体切成片材,第一批筒状隔音体切成第一片材,第二批筒状隔音体切成第二片材,其中,切出第一片材厚度比第二片材的厚度薄。优选的,第一片材的厚度是第二片材厚度的1/2-1/8。

步骤五,将依次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第一片材贴合粘结形成三层结构的隔音减震垫。以此制备的隔音减震垫质量变轻,符合需要。并且外层有密度更厚的薄型片材保护,不容易被损坏。在此方法中,制备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材料相同。然而,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材料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片材是橡胶材质或者高密度聚苯乙烯,第二片材是发泡聚苯乙烯等。因此在上述步骤中,将橡胶或者高密度聚苯乙烯等高密度弹性材料进行破碎搅拌形成第一类的混合物,用压桶机施压和圆切机上切成第一片材,将发泡聚乙烯等低密度弹性材料破碎混合,用压桶机施压和圆切机上切成第二片材,通过贴合粘结得到不易破损的隔音减震材料。

在本发明中,圆切机优选的可以使用泡棉圆切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