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9784发布日期:2019-01-28 12:5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是很常用的了,只是我们可能还在以为压缩袋就是以前的那种食品的真空袋,更想不到我们的衣物棉被也可以像食品一样保管。压缩袋由袋体和排气配件组成,排气配件包括排气阀和、凹凸封条和锁片。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真空压缩袋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01210500703.1;公开号:cn102993588b】。这种真空压缩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2%氯化聚乙烯、0.1—0.5%三嗪-5、0.5—1.0%硬脂酸镁、0.1—0.5%亚磷酸三苯酯、余量为聚苯乙烯混合并粉碎为颗粒;(2)用吹膜机将步骤(1)的颗粒制成塑料薄膜;(3)采用步骤(2)的塑料薄膜生产真空压缩袋。

该专利中公开的制造方法虽然可使用较长的时间,但是,该制造方法的步骤过于简单,没有相关排气配件的制造方法,因此,设计出一种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生产快速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排气配件包括排气阀、凹凸封件和划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75-85%、玻璃纤维5-10%、植物纤维粉末3-5%、增塑剂1.5-3.5%和添加剂3-8%,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b、搅拌:将聚乙烯、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粉末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5-25min,再将增塑剂和添加剂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6-12min,得到混合料;

c、造粒:将混合料放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制得颗粒料;

d、注塑:将颗粒料放入到注塑装置中注塑,制得坯体,坯体在模具中加热加压固化,压力为1.2-6.8mpa,温度为120-150℃,保温时间为1-3min,冷却至完全固化后,脱模;

e、修整:将坯体进行去毛边,即可得到成品的排气阀、凹凸封件和划片。

采用以上方法,通过取料、搅拌、造粒、注塑和修整等操作,就可实现其配件的生产作业,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生产快速。

所述步骤a中的植物纤维粉末为稻草粉末、秸秆粉末、玉米芯粉末中的一种。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增加植物纤维粉末等成分,对其进行充分再利用,避免出现焚烧现象。

所述步骤a中的添加剂为氧化式生物降解添加剂。

所述搅拌机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搅拌桶,搅拌桶上部具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一,搅拌桶下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二,搅拌桶内竖直设置有辅助杆,辅助杆上套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定位环和连接架相连,连接架上设置有输送筒,且输送筒套设在辅助杆上,输送筒还与一能使其转动的驱动结构相连,输送筒内固定有螺旋叶片,输送筒、螺旋叶片与辅助杆三者之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筒外固定有若干搅拌叶片,输送筒上部具有若干导料孔一,输送筒下部具有若干导料孔二。

搅拌机的原理如下: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加入到搅拌桶内,通过驱动结构带动输送筒正转,输送筒带动螺旋叶片正转,螺旋叶片使输送筒下端处的原料由下至上从输送筒上端处输出,输送筒也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或通过驱动结构带动输送筒反转,输送筒带动螺旋叶片反转,螺旋叶片使输送筒上端处的原料由上至下从输送筒下端处输出,输送筒也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移动结构带动定位环上下移动,定位环带动连接架上下移动,连接架带动输送筒上下移动,输送筒可将搅拌处上中下各处的原料向上输送或向下输送,并配合搅拌叶片转动,将原料快速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立柱、推杆电机一、导杆、导套、升降座和振动电机,立柱固定在搅拌桶上,导杆竖直固定在立柱上,导套设置在导杆上,推杆电机一固定在立柱上,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端部和导套相连,定位环通过连杆和升降座相连,升降座通过弹簧和导套相连,振动电机固定在升降座上。

当需要使输送筒上下移动时,控制推杆电机一的推杆上下移动,推杆电机一的推杆带动导套沿着导杆上下移动,导套通过弹簧带动升降座上下移动,升降座带动定位环上下移动,定位环带动输送筒上下移动,从而可使输送筒上下移动;由于升降座和导套之间通过弹簧相连,且在升降座上固定有振动电机,从而振动电机可使输送筒产生上下抖动。

所述导杆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限位块可对导套在导杆上移动时进行限位,使其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移动。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呈环形的导轨、滑块、齿轮和齿圈,导轨固定在连接架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滑块和输送筒相连,齿圈固定在连接架上,驱动电机固定在滑块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齿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与齿圈相啮合。

当需要使输送筒转动时,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逐渐与齿圈相啮合,使滑块沿着导轨转动,滑块带动输送筒转动。

所述搅拌桶上还设置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推杆电机二和辅助环,推杆电机二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搅拌桶上,推杆电机二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二的推杆端部和升降杆相连,升降杆和辅助环相连,辅助环位于搅拌桶内,且辅助环靠近搅拌桶的内壁,辅助环由上至下包括辅助部一、辅助部二和辅助部三,辅助部一的截面呈波浪形,辅助部二的截面呈弧形,且辅助部二上还具有过料孔,辅助部三的截面呈锯齿形。

采用以上结构,在输送筒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时,控制推杆电机二的推杆上下移动,推杆电机二的推杆带动辅助环上下移动,将辅助环移动到所需位置,由于辅助环包括辅助部一、辅助部二和辅助部三,可根据需要改变搅拌桶该处内壁的结构,使搅拌叶片在该处形成不规则的液流,从而可使搅拌叶片能够产生规则和不规则的液流,减少各原料搅拌所需的时间,辅助效果好。

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控制器,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二和驱动电机均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器可控制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二和驱动电机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所述连杆包括杆体一和杆体二;搅拌桶内还具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包括驱动条一、驱动条二、摆动板、拨动块一、拨动块二、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驱动条一上竖直固定在杆体一上,驱动条一上具有驱动齿一,驱动条二上竖直固定在杆体二上,驱动条二上具有驱动齿二,摆动板中部通过转轴和辅助杆上端转动连接,摆动板一端和拨动块一的上端相铰接,拨动块一的下端具有拨动部一,且拨动部一能与驱动齿一相配合,摆动板另一端和拨动块二的上端相铰接,拨动块二的下端具有拨动部二,且拨动部二能与驱动齿二相配合,拨动块一的中部和拨动块二的中部通过弹性的连接绳相连,且拨动块二的长度大于拨动块一的长度,导流板一倾斜固定在摆动板一端上,导流板一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一,且导流孔一的截面呈圆台状,导流板二倾斜固定在摆动板另一端上,且导流板二与导流板一两者形成八字形结构,导流板二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二,且导流孔二的截面呈倒圆台状。

采用以上结构,在输送筒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杆带动驱动条一和驱动条二上下移动,驱动条一使拨动块一来回摆动,驱动条二使拨动块二来回摆动,由于拨动块一与拨动块二的长度不相同,使摆动板会产生上下往复摆动,摆动板带动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往复摆动,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对搅拌桶上部的原料进行反复拍打,从而可加快原料搅拌,且无需对摆动板配制额外的动力源,导流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该优点:通过取料、搅拌、造粒、注塑和修整等操作,就可实现其配件的生产作业,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生产快速;且该排气配件能够实现较好的降解,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生产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搅拌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搅拌机拆去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搅拌机拆去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搅拌桶;2a、进料口;2b、出料口;3、辅助杆;4、电磁阀二;5、输送筒;5a、导料孔一;5b、导料孔二;6、搅拌叶片;7、连接架;8、定位环;9、连杆;9a、杆体一;9b、杆体二;10、导杆;11、导套;12、立柱;13、推杆电机一;14、弹簧;15、振动电机;16、升降座;17、电磁阀一;18、螺旋叶片;19、控制器;21、滑块;22、导轨;23、齿圈;24、齿轮;25、驱动电机;26、辅助环;27、升降杆;28、支撑杆;29、推杆电机二;31、连接绳;32、驱动条二;33、拨动块二;34、导流板二;34a、导流孔二;35、摆动板;36、导流板一;36a、导流孔一;37、拨动块一;38、驱动条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可降解压缩袋中排气配件的生产方法,排气配件包括排气阀、凹凸封件和划片,包括如下步骤:

a、取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75-85%、玻璃纤维5-10%、植物纤维粉末3-5%、增塑剂1.5-3.5%和添加剂3-8%,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在本实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82%、玻璃纤维7%、植物纤维粉末4%、增塑剂2%和添加剂5%;

b、搅拌:将聚乙烯、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粉末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5-25min,再将增塑剂和添加剂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6-12min,得到混合料;在本实施例中,将聚乙烯、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粉末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8min,再将增塑剂和添加剂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7min,得到混合料;

c、造粒:将混合料放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制得颗粒料;

d、注塑:将颗粒料放入到注塑装置中注塑,制得坯体,坯体在模具中加热加压固化,压力为1.2-6.8mpa,温度为120-150℃,保温时间为1-3min,冷却至完全固化后,脱模;在本实施例中,将颗粒料放入到注塑装置中注塑,制得坯体,坯体在模具中加热加压固化,压力为3.6mpa,温度为140℃,保温时间为2min,冷却至完全固化后,脱模;在本实施例中,注塑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置有定模板和动模板,定模板和动模板通过拉杆相连,动模板和定模板闭合构成用于成型排气阀、凹凸封件和划片的模腔,对于注塑装置的其余结构均采用的是现有技术;

e、修整:将坯体进行去毛边,即可得到成品的排气阀、凹凸封件和划片。

采用该方法,通过取料、搅拌、造粒、注塑和修整等操作,就可实现其配件的生产作业,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生产快速。

步骤a中的植物纤维粉末为稻草粉末、秸秆粉末、玉米芯粉末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的植物纤维粉末为稻草粉末。

采用该结构,通过增加植物纤维粉末等成分,对其进行充分再利用,避免出现焚烧现象。

步骤a中的添加剂为氧化式生物降解添加剂,在本实施例中,氧化式生物降解添加剂为epi氧化式生物降解添加剂。

如图2-图5所示,搅拌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搅拌桶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搅拌桶2;搅拌桶2上部具有进料口2a,进料口2a处设置有电磁阀一17,搅拌桶2下部具有出料口2b,出料口2b处设置有电磁阀二4,搅拌桶2内竖直设置有辅助杆3,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杆3下端和搅拌桶2底部相连;辅助杆3上套设有定位环8,定位环8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定位环8和连接架7相连,连接架7上设置有输送筒5,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筒5可相对连接架7周向转动;且输送筒5套设在辅助杆3上,输送筒5还与一能使其转动的驱动结构相连,输送筒5内固定有螺旋叶片18,输送筒5、螺旋叶片18与辅助杆3三者之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筒5外固定有若干搅拌叶片6,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6的数量为三个;输送筒5上部具有若干导料孔一5a,在本实施例中,导料孔一5a的数量为二十个;输送筒5下部具有若干导料孔二5b;在本实施例中,导料孔二5b的数量为二十个。

移动结构包括立柱12、推杆电机一13、导杆10、导套11、升降座16和振动电机15,立柱12固定在搅拌桶2上,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搅拌桶2上;导杆10竖直固定在立柱12上,导套11设置在导杆10上,推杆电机一13固定在立柱12上,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电机一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12上;推杆电机一13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一13的推杆端部和导套11相连,定位环8通过连杆9和升降座16相连,升降座16通过弹簧14和导套11相连,振动电机15固定在升降座16上。

导杆10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0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固定有限位块;采用该结构,通过限位块可对导套11在导杆10上移动时进行限位,使其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移动。

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25、呈环形的导轨22、滑块21、齿轮24和齿圈23,导轨22固定在连接架7上,滑块21设置在导轨22上,滑块21和输送筒5相连,齿圈23固定在连接架7上,驱动电机25固定在滑块21上,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竖直向上,齿轮24固定在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24与齿圈23相啮合。

搅拌桶2上还设置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推杆电机二29和辅助环26,推杆电机二29通过支撑杆28固定在搅拌桶2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8固定在搅拌桶2上,推杆电机二29固定在支撑杆28上;推杆电机二29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二29的推杆端部和升降杆27相连,升降杆27和辅助环26相连,辅助环26位于搅拌桶2内,且辅助环26靠近搅拌桶2的内壁,辅助环26由上至下包括辅助部一、辅助部二和辅助部三,辅助部一的截面呈波浪形,辅助部二的截面呈弧形,且辅助部二上还具有过料孔,在本实施例中,过料孔的数量为一百个;辅助部三的截面呈锯齿形。

底座1上还固定有控制器19,推杆电机一13、推杆电机二29和驱动电机25均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19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9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其控制电机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采用该结构,通过控制器19可控制推杆电机一13、推杆电机二29和驱动电机25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连杆9包括杆体一9a和杆体二9b;搅拌桶2内还具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包括驱动条一38、驱动条二32、摆动板35、拨动块一37、拨动块二33、导流板一36和导流板二34,驱动条一38上竖直固定在杆体一9a上,驱动条一38上具有驱动齿一,驱动条二32上竖直固定在杆体二9b上,驱动条二32上具有驱动齿二,摆动板35中部通过转轴和辅助杆3上端转动连接,摆动板35一端和拨动块一37的上端相铰接,拨动块一37的下端具有拨动部一,且拨动部一能与驱动齿一相配合,摆动板35另一端和拨动块二33的上端相铰接,拨动块二33的下端具有拨动部二,且拨动部二能与驱动齿二相配合,拨动块一37的中部和拨动块二33的中部通过弹性的连接绳31相连,且拨动块二33的长度大于拨动块一37的长度,导流板一36倾斜固定在摆动板35一端上,导流板一36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一36a,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一36a的数量为三十个;且导流孔一36a的截面呈圆台状,导流板二34倾斜固定在摆动板35另一端上,且导流板二34与导流板一36两者形成八字形结构,导流板二34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二34a,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二34a的数量为三十个;且导流孔二34a的截面呈倒圆台状;采用该结构,在输送筒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杆9带动驱动条一38和驱动条二32上下移动,驱动条一38使拨动块一37来回摆动,驱动条二32使拨动块二33来回摆动,由于拨动块一37与拨动块二33的长度不相同,使摆动板35会产生上下往复摆动,摆动板35带动导流板一36和导流板二34往复摆动,导流板一36和导流板二34对搅拌桶2上部的原料进行反复拍打,从而可加快原料搅拌,且无需对摆动板35配制额外的动力源,导流方便;由于导流板一36和导流板二34为倾斜布置,且两者呈八字形,在摆动板35上下往复摆动时,导流板一36和导流板二34可将搅拌桶2上部的原料倾斜向下推送。

搅拌机的原理如下:将原料通过进料口2a加入到搅拌桶2内,控制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4正转,齿轮24逐渐与齿圈23相啮合,使滑块21沿着导轨22正转,滑块21带动输送筒5正转,输送筒5带动螺旋叶片18正转,螺旋叶片18使输送筒5下端处的原料由下至上从输送筒5上端处输出,输送筒5也带动搅拌叶片6转动,搅拌叶片6对原料进行搅拌,或控制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4反转,齿轮24逐渐与齿圈23相啮合,使滑块21沿着导轨22反转,滑块21带动输送筒5反转,输送筒5带动螺旋叶片18反转,螺旋叶片18使输送筒5上端处的原料由上至下从输送筒5下端处输出,输送筒5也带动搅拌叶片6转动,搅拌叶片6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控制推杆电机一13的推杆带动导套11沿着导杆10上下移动,导套11通过弹簧14带动升降座16上下移动,升降座16带动定位环8上下移动,定位环8带动连接架7上下移动,连接架7带动输送筒5上下移动,输送筒5可将搅拌处上中下各处的原料向上输送或向下输送,并配合搅拌叶片6转动,将原料快速搅拌均匀,与此同时,在输送筒5带动搅拌叶片6转动时,控制推杆电机二29的推杆带动辅助环26上下移动,将辅助环26移动到所需位置,由于辅助环26包括辅助部一、辅助部二和辅助部三,可根据需要改变搅拌桶2该处内壁的结构,使搅拌叶片6在该处形成不规则的液流,从而可使搅拌叶片6能够产生规则和不规则的液流,减少各原料搅拌所需的时间;由于升降座16和导套11之间通过弹簧14相连,且在升降座16上固定有振动电机15,振动电机15可使输送筒5在转动时也可产生上下抖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