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5177发布日期:2019-04-05 21:4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



背景技术:

铝合金模具主要用于小批量产品的打样开模之用,其使用周期一般不长,但同时由于其制造简单、成本低廉,也深受模具企业的喜爱。铝合金模具的其中一个不足之处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弯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刚性问题所致,另一方面,主要由于其散热不够迅速所致;而且在模具注塑过程中模具的温度对注塑成形的制品也有影响,模具表面温度太低通常会导致成型零件外观不良,还会引致高温度下使用制品时发生尺寸变小;模具内不均匀的热分布会导致不同的收缩,导致制件尺寸超标,严重时会导致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当制作大型制品时需要保持模具处于一定的温度,这样才能确保制作出来的制品不会出现充填不足或应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解决了上述模具的温控和散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包括铝合金下模体和铝合金上模体、模具内腔和温控管,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组合后内部形成模具内腔,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控管;还包括电动阀门、控制器、输送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输送管的一端与温控管连接,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动阀门;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动阀门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到铝合金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温度通过电动阀门来控制温控管内的水或油的流速和流量来间接的控制铝合金模具的温度,保证了铝合金模具在生产制品时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各设置有3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采用其平均值,所监测到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温度。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匀的分布在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的内部,增加检测到温度的准确性。

进一步,还包括管道分叉接头,所述的温控管和输送管之间设置有管道分叉接头,保证了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内温控管所通入的液体的物理性一样。

进一步,还包括智能热水器,所述的电动阀门通过输送管连接有智能热水器,所述的智能热水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以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控制温控管内水的温度;智能热水器输出水的温度范围为-5℃~100℃。

进一步,所述的温控管注入的是水或油,通入的水或油的温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进一步,所述的温控管盘旋设置在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的内部,辐射了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各个部位,控温时铝合金模具的整体温度统一改变。

进一步,所述的温控管采用5系铝合金制作,5系铝合金为常用铝合金,成本低且满足需求。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监测灵敏,故障少。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在制品的注塑过程中控制器根据写入的注塑温度参数通过控制电动阀门进而实现控制温控管内水或油的流速与流量来控制铝合金模具的温度,实现了铝合金模具的散热、加热和控温;2.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比较强,适合大规模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的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包括铝合金下模体1和铝合金上模体2、模具内腔3、温控管4、电动阀门5、控制器6、输送管7和温度传感器8,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1和铝合金下模体2组合后内部形成模具内腔3,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1和铝合金下模体2的内部分别盘旋设置有温控管4,温控管4用于注入水或油,通过水或油的流动促进铝合金模具的散热、对铝合金模具加热或保持铝合金模具温度,水或油的温度依模具制品的注塑加工工艺而定。所述的输送管7的一端与温控管4连接,输送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动阀门5;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1和铝合金下模体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铝合金上模体1和铝合金下模体2各设置有3个温度传感器8且均匀分布在铝合金上模体1和铝合金下模体2的内部;所述的电动阀门5和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控制器6接收到温度传感器8的监测数值时会运算取其平均值,并与控制器6内写入的程序的基础参数作对比得出结果,进而根据结果控制电动阀门5的动作来控制温控管4内水的流速和流量,以此实现对铝合金模具温度的自动控制。

为了使本发明的方案更完善,还包括管道分叉接头9和智能热水器10,所述的温控管4和输送管7之间设置有管道分叉接头9,管道分叉接头9作用在于保证了输送到铝合金上模体1和铝合金下模体2内的水或油的物理性一样,这里所说的物理性为温度;所述的电动阀门5通过输送管7连接有智能热水器10,所述的智能热水器10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智能热水器10输出水的温度可以控制在-5℃~100℃,控制器6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智能热水器10输出水的温度。为了节约制作成本,所述的温控管4采用5系铝合金制作,5系铝合金为常规铝合金,成本低且导热性质好,耐用不易损坏。为了监测温度的准确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8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在使用前先根据所要制作的制品的注塑工艺编写控制器6的写入程序,主要为注塑过程中对铝合金模具各个阶段的温度参数,并确定铝合金模具的是采用水控温还是油控温,假如采用水控温的话电动阀门5与智能热水器10连接,假如采用油控温的话电动阀门5与油泵连接。当往铝合金模具内注塑时就打开控制器6,控制器6会根据温度传感器8监测到的温度进行运算得出结果(得出的结果一般有3种分别是:对铝合金模具降温散热、升温加热或保持温度);控制器6会根据结果控制电动阀门5动作来实现对温控管4内水的流速和流量,若控制温控管4内水的流速和流量还不能实现所需要的效果时,控制器6会控制智能热水器10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此过程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现了精准的铝合金模具温度控制,缩短了制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但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但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温度铝合金模具,包括铝合金下模体和铝合金上模体、模具内腔、温控管、电动阀门、控制器、输送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控管;输送管的一端与温控管连接,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动阀门;铝合金上模体和铝合金下模体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动阀门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在制品的注塑过程中控制器根据写入的注塑温度参数通过控制电动阀门进而实现控制温控管内水或油的流速与流量来控制铝合金模具的温度,实现了铝合金模具的散热、加热和控温;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比较强,适合大规模投入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冰;庞兴志;黄春燕;陈慧;余宗棉;钟尚育;林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1.02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