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9232发布日期:2018-12-07 21:49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PIN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



背景技术:

冲压金属PIN针在注塑过产生金属丝导致产品短路,是困扰着汽车行业精密注塑工艺中的一大难题。因为这种金属丝非常细,肉眼无法识别,一般需要在10倍放大镜下才能清晰识别;同时这种金属丝并非固定式搭连,而是会活动的,这意味着这种缺陷有时候可以“逃过”耐高压的性能测试,而在后道的运输震动,封胶加温,高电流等工艺过程中使得相邻两PIN针之间产生搭连而产生短路,导致产品的功能失效。

冲压过程中产生金属毛刺或金属丝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冲压模具生产送料时压模,导致模具内部零件受损,产品毛刺过高,容易产生铜屑;冲压模具下模刀刃与下料冲子不锋利,磨损严重,容易产生毛刺;冲压模具下料冲子薄弱处容易缺角,极易产生毛刺;冲压生产时模具跳废料,导致产品压伤,受到挤压,容易产生金属丝;模内切筋产品,其模具与设备精度不够,容易产生毛刺;冲压件与注塑封胶配合端间隙小,容易产生金属丝;相邻金属PIN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在后道加工处理过程中经过摩擦,有产生金属丝的潜在可能性;压模具的保养和维护是否合理,是否定期清理和更换易损件。

可见如果要除冲压金属PIN针在注塑过产生金属丝的问题,则需要对金属PIN针本身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结构简单,通过增加圆角过渡和避空通槽来避免了金属PIN针在注塑过程中产生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包括中部针体和边部针体,所述的边部针体对称布置在中部针体的两侧,所述的中部针体的上端面两侧边缘位置布置有圆弧倒角部,所述的边部针体的外侧侧壁上布置有避空通槽,所述的避空通槽的位置与金属PIN针外部包裹的塑料件上的冲切口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避空通槽的截面呈圆弧形,其槽深为0.1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弧倒角部的圆弧半径为0.1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结构简单,通过在注塑的主要部位增加圆弧过渡来防止边缘产生金属丝在注塑的时候被刮下来,还增加的避空通槽来使金属PIN针冲切工艺切口的时候刀口不会剐蹭到金属PIN针,也避免了金属丝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中部针体;2、圆弧倒角部;3、边部针体;4、避空通槽;5、阻尼环;6、连接支架;7、球头部;8、卡扣台阶;9、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止金属丝产生的金属PIN针结构,包括中部针体1和边部针体3,所述的边部针体3对称布置在中部针体1的两侧,所述的中部针体1的上端面两侧边缘位置布置有圆弧倒角部2,所述的边部针体3的外侧侧壁上布置有避空通槽4,所述的避空通槽4的位置与金属PIN针外部包裹的塑料件上的冲切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避空通槽4的截面呈圆弧形,其槽深为0.1mm,可以有效避空冲切刀。

所述的圆弧倒角部2的圆弧半径为0.1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注塑的主要部位增加圆弧过渡来防止边缘产生金属丝在注塑的时候被刮下来,还增加的避空通槽来使金属PIN针冲切工艺切口的时候刀口不会剐蹭到金属PIN针,也避免了金属丝的产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