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托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719发布日期:2019-01-18 19:1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托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托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托叶活动型鼻托是常见的一种眼镜鼻托,其通常包括托臂及托叶,现有托叶在注塑生产过程中,通常都是需要人力对托臂进行单个排版,单个取出,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托注塑模具,实现多个托臂的取放、注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托注塑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一纵杆及至少两根横杆,所述纵杆穿过所述横杆的中部,所述横杆两端部均固设有托臂,所述模具主体包括母模和公模,所述公模设有与支撑件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母模设有浇注口和流道,所述浇注口与流道连通,所述母模和公模对应设有母模鼻托槽和公模鼻托槽,所述流道与母模鼻托槽均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口位于母模与公模贴合面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根数为8根。

进一步的,所述公模与母模贴合面上设有定位凹台,母模对应设有与定位凹台相匹配的定位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托臂设于支撑件上,在托叶注塑过程中,便于多个托臂的取放、注塑,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支撑件在注塑过程中对托臂还具有固定作用,其有利于托叶的注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件,11-纵杆,12-横杆,20-托臂,30-母模,31-定位凸台,32-母模鼻托槽,33-流道,34-浇注口,35-定位孔,40-公模,41-定位凹台,42-公模鼻托槽,43-固定槽,44-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托注塑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和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包括一纵杆11及至少两根横杆12,本实施例中横杆12的根数为8根,所述纵杆11穿过所述横杆12的中部,8根横杆12均布纵杆11上,所述横杆12两端部用于固定托臂20,其优选的固定方式为在托臂20注塑过程中将支撑件10与托臂20一体成型,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模具主体包括母模30和公模40,所述公模40与母模30贴合面上设有定位凹台41,母模30对应设有与定位凹台41相匹配的定位凸台31,所述的定位凹台41和定位凸台31均为四个,对应设于公模40和母模30的四个角落,所述母模30上还设有定位孔35,所述定位孔30为四个且分别设于定位凸台31旁侧,公模40上对应设有与定位孔35相匹配的定位柱44,注塑时通过定位孔35、定位柱44来定位合模,所述公模40设有与支撑件10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母模30设有浇注口34和流道33,所述浇注口34与流道33连通,本实施例中浇注口34位于母模30与公模40贴合面的中部,所述固定槽和流道33相互错开,以便后续注塑,所述母模30和公模40分别设有母模鼻托槽32和公模鼻托槽42,母模鼻托槽32和公模鼻托槽42对应形成鼻托注塑槽,所述流道33与母模鼻托槽32均相通。

具体注塑托叶时,将固定有托臂20的支撑件10放入固定槽,托臂20对应被放入公模鼻托槽42,合上母模30,即可对托臂20进行注塑托叶,浇料从浇注口34注入模具,通过流道33流入母模鼻托槽32和公模鼻托槽42从而实现托叶的注塑,当注塑完成时,将注塑好的支撑件10及鼻托整体取下,其实现了多个托臂20的取放、注塑,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支撑件10在注塑过程中对托臂20还具有固定作用,其有利于托叶的注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