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合紧力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999发布日期:2019-01-15 22:1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合紧力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合紧力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近些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一个设计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代替多个传统金属件。工业产品和日用产品塑料化的趋势不断上升。

但是,传统的塑胶模具并没有设置合紧力检测装置,模具在长时间的生产后,模具因压力过大容易出现变形和裂缝,严重时容易出现模具爆裂,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合紧力的塑胶模具,它可以实时检测注胶时的模具合紧力,并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避免塑胶模具因注塑机压力过大或不合理造成模具的损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塑胶机7,它还包含上固定板1、上模2、下模3、下固定板4、合紧力检测装置5、控制器6,所述的上模2垂直固定连接在上固定板1的正下方,下模3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4的正上方,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4的正上方左右两侧,且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分别位于下模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合紧力检测装置5包含固定套51、底板52、回力弹簧53、压力传感器54、垫板55、直杆56、连接板57,所述的固定套51为圆形中空构件,底板52位于固定套51的内侧底部,底板52的正上方设置有回力弹簧53,回力弹簧53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与垫板55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4,直杆56的一端套接在固定套51的内部,且直杆56的一端与垫板55连接,控制器6与压力传感器54和塑胶机7液压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软垫541,支撑软垫541由耐高温材质制成的支撑软垫。

所述的固定套51与底板52、回力弹簧53、压力传感器54、垫板55、直杆56、连接板57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同轴连接。

所述的直杆56的上方设置有圆弧角561,圆弧角561的表面涂覆有抗磨涂层。

所述的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在下模3左右两侧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高温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可以实时检测注胶时的模具合紧力,并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避免塑胶模具因注塑机压力过大或不合理造成模具的损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6与紧力检测装置5和塑胶机7的连接结构示意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合紧力检测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塑胶机7、上固定板1、上模2、下模3、下固定板4、合紧力检测装置5、控制器6、固定套51、底板52、回力弹簧53、压力传感器54、垫板55、直杆56、连接板57、圆弧角561、支撑软垫54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塑胶机7,它还包含上固定板1、上模2、下模3、下固定板4、合紧力检测装置5、控制器6,所述的上模2垂直固定连接在上固定板1的正下方,下模3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4的正上方,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4的正上方左右两侧,且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分别位于下模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合紧力检测装置5包含固定套51、底板52、回力弹簧53、压力传感器54、垫板55、直杆56、连接板57,所述的固定套51为圆形中空构件,底板52位于固定套51的内侧底部,底板52的正上方设置有回力弹簧53,回力弹簧53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与垫板55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4,直杆56的一端套接在固定套51的内部,且直杆56的一端与垫板55连接,控制器6与压力传感器54和塑胶机7液压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软垫541,支撑软垫541由耐高温材质制成的支撑软垫。所述的固定套51与底板52、回力弹簧53、压力传感器54、垫板55、直杆56、连接板57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同轴连接。所述的直杆56的上方设置有圆弧角561,圆弧角561的表面涂覆有抗磨涂层。所述的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在下模3左右两侧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高温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4的正上方左右两侧,且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分别位于下模3的左右两侧,在模具上塑胶机7进行安装调试时,通过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可检测上模2、下模3的对称受力度,所述的合紧力检测装置5包含固定套51、底板52、回力弹簧53、压力传感器54、垫板55、直杆56、连接板57,所述的固定套51为圆形中空构件,底板52位于固定套51的内侧底部,底板52的正上方设置有回力弹簧53,回力弹簧53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与垫板55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4,直杆56的一端套接在固定套51的内部,且直杆56的一端与垫板55连接,在生产时,上模2和下模3在塑胶机7液压装置的作用下,直线往复运动,在注胶时,上模2同时压向两个合紧力检测装置5上的两个直杆56,直杆56的上方设置有圆弧角561,圆弧角561的表面涂覆有抗磨涂层,两个直杆56向下直线运动,压向压力传感器54,控制器6与压力传感器54和塑胶机7液压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54将模具合模是的合紧力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特定的算法程序对塑胶机7液压装置进行压力调节,在注胶完成后,上模2后退,回力弹簧53复位,将压力传感器54和直杆56推向原始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可以实时检测注胶时的模具合紧力,并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避免塑胶模具因注塑机压力过大或不合理造成模具的损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