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温度控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245发布日期:2019-07-19 21:5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模具温度控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



背景技术:

模具温度控制机(即,模温机)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滚轮、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传统的模温机每次只能对一个公模或一个母模进行加热或冷却,即,当需要同时对公模以及母模进行加热或冷却时,则需要两台模温机。这无疑会导致能耗以及加工成本的提高,而且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占据工厂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一热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一冷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冷介质输入段以及一冷介质输出段;以及两个相互独立的管路分支,分别用于连接一公模以及一母模,每一管路分支上连接有一第一二通阀以及一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入段通过一第一三通阀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通过一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两个管路分支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接通时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以对所述公模以及所述母模同时加热,所述冷介质输入段、所述两个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接通时共同形成一冷却回路以对所述公模以及所述母模同时冷却。

优选地,所述热介质输入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一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连接一介质储存箱,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还连接有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循环泵用于驱动流体介质从所述介质储存箱流经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流体介质进行加热以形成热介质,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还连接有一第一压力开关、一第一压力表以及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表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临近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所述加热器上连接有一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开关用于感测自所述第一循环泵流出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并当所感测的压力达到一第一预设压力时接通,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经所述加热器加热后的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压力表用于感测进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热介质的压力,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进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热介质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冷介质输入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五端部以及一第六端部,所述第五端部连接冷介质源,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于所述第五端部与所述第六端部之间还连接有一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用于驱动所述冷介质进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所述第六端部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冷介质输出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七端部以及一第八端部,所述第七端部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端部形成冷介质回流口。

优选地,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于所述第五端部与所述第六端部之间还连接有一第二压力开关以及一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开关用于感测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中的冷介质的压力,并当所感测的压力大于一第二预设压力时接通,所述第二压力表用于感测进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冷介质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之间还连接有一旁通段,所述旁通段上设有一第二二通阀,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旁通段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旁通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与所述冷介质输出段之间还连接有另一旁通段,所述旁通段上设有另一第二二通阀,所述冷介质输入段、所述另一旁通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另一旁通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汇合形成一第一连接段,所述两个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汇合形成一第二连接段,所述热介质输入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所述冷介质输入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入段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连接,所述热介质输出段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所述冷介质输出段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一热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一冷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冷介质输入段以及一冷介质输出段;以及三个相互独立的管路分支,分别用于连接一公模、一母模以及一滑块,每一管路分支上连接有一第一二通阀以及一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入段通过一第一三通阀连接所述三个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通过一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三个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三个管路分支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接通时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以对所述公模以及所述母模同时加热,所述冷介质输入段、所述三个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接通时共同形成一冷却回路以对所述公模以及所述母模同时冷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使用一台模具温度控制机便可同时对所述公模以及所述母模进行加热以及冷却,或同时对所述公模、所述母模以及所述滑块进行加热以及冷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小能耗,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模具温度控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模具温度控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100。所述模具温度控制机100包括一热介质供应管路10、一冷介质供应管路20以及两个管路分支30。

所述热介质供应管路10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11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12。

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端部111以及一第二端部112。

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的所述第一端部111连接一第一循环泵13,所述第一循环泵13连接一介质储存箱(图未示)。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于所述第一端部111与所述第二端部112之间还依次连接一第一压力开关14、一加热器15、一第一压力表16以及一第二温度传感器17。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表16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7临近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的所述第二端部112设置。所述加热器15上连接有一第三温度传感器18。

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相互独立。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的所述第二端部112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的输入端。其中一管路分支30依次连接一第一二通阀31、一公模1以及一第一温度传感器32。另一管路分支30依次连接另一第一二通阀31、一母模2以及另一第一温度传感器32。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二通阀31的位置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做变更,如,所述第一二通阀31还可位于所述公模1/母模2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之间。

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三端部121以及一第四端部122,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的所述第三端部121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端部122连接至所述第一循环泵13。

从而,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所述加热循环回路用于同时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进行加热以使其达到工作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之间还连接有一旁通段40。所述旁通段40连接于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的端部可位于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的所述第二端部112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7之间。所述旁通段40连接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的端部位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的所述第三端部121与所述第四端部122之间。所述旁通段40上设有一第二二通阀41。从而,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所述旁通段40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共同形成一旁通循环回路。

所述冷介质供应管路20包括一冷介质输入段21以及一冷介质输出段22。

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五端部211以及一第六端部212。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的所述第五端部211连接冷介质源。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于所述第五端部211与所述第六端部212之间还依次连接一第二压力开关23、第二循环泵24以及一第二压力表25。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的所述第六端部212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的输入端。

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七端部221以及一第八端部222。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的所述第七端部221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端部222形成冷介质回流口。

从而,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共同形成一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用于同时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的输入端汇合形成一第一连接段33,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的输出端汇合形成一第二连接段34。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33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33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所述第一连接段33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通过一第一三通阀5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34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34连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所述第二连接段34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通过一第二三通阀60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器15为加热管。所述第一二通阀31以及所述第二二通阀41均为气动二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50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60均为气动三通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

在需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同时加热时,断开所述冷却回路以及旁通循环回路以及接通所述加热循环回路。具体地:首先通过所述第二二通阀41关闭所述旁通段40,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50接通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所述第一连接段33以及关闭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并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60接通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段34并关闭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使得所述加热循环回路接通并开始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泵13为所述加热循环回路提供动力,从而驱动流体介质(如:常温的水)依次从所述介质储存箱流经所述第一压力开关14以及所述加热器15。其中,所述第一压力开关14用于感测自所述第一循环泵13流出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并当所感测的压力达到一第一预设压力时接通。所述加热器15对介质进行加热以形成热介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8感测经所述加热器15加热后的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压力表16用于感测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段33的热介质的压力。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7用于感测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段33的热介质的温度。

然后,热介质进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从而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分别用于感测对应管路分支30中流经所述公模1或所述母模2后的热介质的温度,当所感测的温度达到所述管路分支30所设定的一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二通阀31关闭以阻止所述管路分支30中的热介质继续流通。如,当对所述公模1进行加热的管路分支30中热介质的温度已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如,公模1的工作温度)时,表明所述公模1已经加热完成,便可关闭所述第一二通阀31,此时,不影响另一管路分支30对所述母模2继续进行加热。可以理解,由于所述公模1与所述母模2的工作温度可能不同,因此,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所设定的第一预设温度也可能不同。

在需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同时冷却时,接通所述冷却回路以及旁通循环回路以及断开所述加热循环回路。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二二通阀41接通所述旁通段40,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50接通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段33并关闭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阀60接通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段34并关闭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使得所述冷却回路接通并开始工作。

其中,冷介质(如:冷却水,可使用工厂的冰水)进入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所述第二压力开关23用于感测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中的冷介质的压力,并当所感测的压力大于一第二预设压力时接通。所述第二循环泵24为所述冷却回路提供动力,从而驱动所述冷介质依次进入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段33。所述第二压力表25用于感测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段33的冷介质的压力。此时,由于所述旁通循环回路接通,所述热介质在所述旁通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从而防止所述加热循环回路断开后因所述第一循环泵13继续循环作业而导致管路崩裂。

然后,冷介质进入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从而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进行冷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分别用于感测对应管路分支30中流经所述公模1或所述母模2后的冷介质的温度,当所感测的温度达到所述管路分支30所设定的一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二通阀31关闭以阻止所述管路分支30中的冷介质继续流通。如,当对所述公模1进行冷却的管路分支30中冷介质的温度已经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如,常温)时,便可关闭所述第一二通阀31,此时,不影响另一管路分支30对所述母模2继续进行冷却。可以理解,由于所述公模1与所述母模2的冷却温度可能不同,因此,所述两个管路分支30所设定的第二预设温度也可能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200。与上述模具温度控制机100不同的是:所述模具温度控制机200可用于同时对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以及一滑块3进行加热或冷却。

其中,所述管路分支30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独立,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以及所述滑块3。每一管路分支30也均设有所述第一二通阀31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

在需对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以及所述滑块3同时加热时,通过相同的操作方法断开所述旁通循环回路以及所述冷却回路并接通所述加热循环回路。加热过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分别用于感测对应管路分支30中流经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或所述滑块3后的热介质的温度,当所感测的温度达到所述管路分支30所设定的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二通阀31关闭以阻止所述管路分支30中的热介质继续流通。此时,不影响其它管路分支30的作业。

在需对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所述滑块3同时冷却时,通过相同的操作方法接通所述旁通循环回路以及所述冷却回路并断开所述加热循环回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分别用于感测对应管路分支30中流经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或所述滑块3后的冷介质的温度,当所感测的温度达到所述管路分支30所设定的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二通阀31关闭以阻止所述管路分支30中冷介质继续流通。此时,不影响其它管路分支30的作业。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与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之间还可连接有另一旁通段(图未示)。所述旁通段上设有另一第二二通阀。从而,所述冷介质输入段21、所述另一旁通段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22共同形成另一旁通循环回路。所述另一旁通段在所述冷却回路断开时接通,使得所述另一旁通循环回路接通,所述冷介质在所述另一旁通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从而防止所述冷却回路断开后因所述第二循环泵24继续循环作业而导致管路崩裂。

综上所述,所述管路分支30分别连接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或所述滑块3,且所述管路分支30相互独立并可单独工作,因此,使用一台模具温度控制机100,200便可同时对所述公模1以及所述母模2进行加热以及冷却,或同时对所述公模1、所述母模2以及所述滑块3进行加热以及冷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小能耗,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空间。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