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装饰盖的热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377发布日期:2019-05-03 19:1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装饰盖的热压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饰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装饰盖的热压模。



背景技术:

热压成型是塑料加工业中简单、普遍之加工方法,主要是利用加热加工模具后,注入试料,以压力将模型固定于加热板,控制试料之熔融温度及时间,以达融化后硬化、冷却,再予以取出模型成品即可。

目前,汽车的装饰盖多采用聚乙烯等塑料材质热压成型制成,市场上的热压成型模具一般包括下模和与下模适配的上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内腔,由于汽车装饰盖形状不规则,装饰盖的表面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的凸起和凹陷,装饰盖在热压成型模具内成型后容易吸附在模具内,工人很难讲产品从模具内取出,因而现有的汽车装饰盖热压模还存在着产品脱模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装饰盖的热压模,具有热压成型产品脱模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汽车装饰盖的热压模,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成型汽车装饰盖的模具组以及用于按压模具组成型装饰盖的压合组件、用于加热模具组的加热件;所述模具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下模和与下模凹凸配合的上模,所述下模顶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下成型半腔,所述上模底面形成有向上凹陷的上成型半腔,所述下成型半腔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连通有气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下成型半腔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的内壁上,且所述下成型半腔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的内壁的凹陷处均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且竖直设置的导向柱、滑动插接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压合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柱上用于驱动压合板沿导向柱上下滑动以使压合板按压或者脱离上模的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的顶面设有多个定位杆,所述压合板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杆插接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启动的触发开关,当所述定位杆的顶端抵接触发开关时,所述加热件启动对模具组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冷却上模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设有呈S型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冷却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件包括设置在下模上的电磁加热圈,所述电磁加热圈围绕于下成型半腔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采用在下成型半腔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底座上设置有气泵,气泵设有多个导气管与通气孔相连通,热压成型时,启动气泵对成型腔吸气,可以使熔融状态的试料填充于成型腔的每一个角落,模具产生的次品率低,脱模时,启动气泵对成型腔吹气,通气孔中吹出的高压气体有助于装饰盖脱离下成型半腔和上成型半腔,方便脱模;

其二,采用在上模顶面的设置多个定位杆,压合板的底面开设多个与定位杆插接适配的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启动的触发开关,当压合板在液压缸的驱动下下压上模,定位杆插接到定位孔里,定位杆的顶端抵接触发开关时,加热件启动对模具组进行加热,如果压合板和上模之间存在错位,压合板在液压缸的驱动下下压上模时,定位杆将不能插接到定位孔里,加热件将不会启动,成型腔内的试料将不会被融化,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其三,采用电磁加热圈对工件试料进行加热,相比于电阻丝加热,加热效率高,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板、上模及冷却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模具组;21、下模;211、下成型半腔;22、上模;221、定位杆;222、上成型半腔;3、压合组件;31、导向柱;32、压合板;321、定位孔;322、触发开关;33、液压缸;34、固定板;4、电磁加热圈;5、通气孔;6、冷却板;61、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用于汽车装饰盖的热压模,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成型汽车装饰盖的模具组2以及用于按压模具组2以成型装饰盖的压合组件3、用于加热模具组2的加热件。模具组2包括下模21和上模22,下模21固定在底座1上,下模21顶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下成型半腔211(参照图2),上模22底面形成有向上凹陷的上成型半腔222(参照图3);下模21和与下模21凹凸配合以使下成型半腔211和上成型半腔222形成用于成型汽车装饰盖成型腔(图中未视出)。下成型半腔211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222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参照图2),底座1上设置有气泵(图中没有展现),气泵设有多个导气管与通气孔5相连通。

在成型腔内填充制造装饰盖的试料,然后使上模22和下模21凹凸适配在一起,启动压合组件3和加热件进行热压成型,压合组件3对模具组2施加压力的同时加热件对模具组2加热以使试料达到熔融状态,接着启动气泵吸气,气泵通过通气孔5抽出装饰盖表面与成型腔内壁之间的空气,避免加工完成后的装饰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或者成型不完整。待成型的装饰盖冷却后,启动气泵吹气,从通气孔5中吹出的高压气体有助于装饰盖脱离下成型半腔211和上成型半腔222,方便脱模。相比于使用多块模具爆炸式脱模的方法,该方案可以减少汽车装饰盖表面的接痕数量,提高汽车装饰盖的美观性。

具体地,参照图2,为了避免成型后的汽车装饰盖表面出现不属于模具成型的凸块,通气孔5的直径小于1mm。多个通气孔5均匀分布在下成型半腔211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222的内壁上,避免加工完成后的装饰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同时,在下成型半腔211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222的内壁的凹陷处均设有通气孔5,以方便热压时试料可以进入到成型腔内壁凹陷的地方,使试料成型完整。

参照图1,压合组件3包括四个导向柱31、压合板32和液压缸33。四个导向柱31分别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端两侧,每侧两个;压合板32与四个导向柱31滑动插接;四个导向柱31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板34,液压缸33固定在固定板34的下端面上,液压缸33的活塞杆与压合板32固定连接,液压缸33可驱动压合板32沿导向柱31上下滑动以使压合板32按压或者脱离上模22。这里采用四个导向柱31为压合板32导向,使压合板32在液压缸33的驱动下下压更加平稳,使试料成型更加精确。

结合图1和图3,为了避免压合板32在液压缸33的驱动下下压上模22时,压合板32和上模22之间可能存在错位,热压成型后产生汽车装饰盖的次品,在上模22顶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定位杆221,压合板32的底面开设有六个与定位杆221插接适配的定位孔321,其中一个定位孔32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启动的触发开关322,当压合板32在液压缸33的驱动下抵压上模22,定位杆221插接到定位孔321里,定位杆221的顶端抵接触发开关322时,加热件启动对模具组2进行加热。如果压合板32和上模22之间存在错位,压合板32在液压缸33的驱动下下压上模22时,定位杆221将不能插接到定位孔321里,加热件将不会启动,成型腔内的试料将不会被融化,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优选地,上模22的上端还安装有用于冷却上模22的冷却板6,冷却板6内设有呈S型的冷却管61,冷却管61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冷却板6,可以在冷却管61的两端连接输水管对冷却管61通水,进而对模具组2进行降温,冷却管61呈S型,延长了冷却水在冷却板6里的流动时间,提高冷却效率。

如图2所示,加热件包括安装在下模21上的电磁加热圈4,电磁加热圈4围绕于下成型半腔211的四周。采用电磁加热圈4对工件试料进行加热,相比于电阻丝加热,加热效率高,节约电能。

工作原理:首先,在成型腔内填充制造装饰盖的试料,使上模22和下模21凹凸适配在一起;然后,启动压合组件3和加热件进行热压成型,压合组件3对模具组2施加压力的同时加热件对模具组2加热以使试料达到熔融状态;接着,启动气泵吸气,气泵通过通气孔5抽出装饰盖表面与成型腔内壁之间的空气,避免加工完成后的装饰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或者成型不完整;最后,等熔融的试料填满成型腔后,往冷却管61内通水对模具组2降温,待成型的装饰盖冷却后,启动气泵吹气脱模。从通气孔5中吹出的高压气体有助于装饰盖脱离下成型半腔211和上成型半腔222,方便脱模。相比于使用多块模具爆炸式脱模的方法,该方案可以减少汽车装饰盖表面的接痕数量,提高汽车装饰盖的美观性

综上,采用在下成型半腔211的内壁和上成型半腔222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底座1上设置有气泵,气泵设有多个导气管与通气孔5相连通,热压成型时,启动气泵对成型腔吸气,可以使熔融状态的试料填充于成型腔的每一个角落,模具产生的次品率低;脱模时,启动气泵对成型腔吹气,通气孔5中吹出的高压气体有助于装饰盖脱离下成型半腔211和上成型半腔222,方便脱模。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