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586发布日期:2019-04-20 02:5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塑料制品越来越花样繁多,随之而来的对注塑机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些复杂的塑料制品需要二次注塑才能成型,而目前在立卧式注塑机的双工位之间需要人工搬运半成品,极为不方便且效率低下,因此设计一种可自动在双工位之间搬运产品的立卧式注塑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搬运产品的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和气液输送机,所述的气液输送机包括支柱、液压组件和吸盘组件,所述的支柱位于注塑机本体两侧,所述的支柱之间设有液压组件和吸盘组件,所述的液压组件包括活塞杆、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所述的活塞杆两侧分别连接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所述的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分别设有左输出活塞和右输出活塞,所述的左输出活塞和右输出活塞分别设有左输出活塞杆和右输出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外套设有吸盘组件,所述的吸盘组件包括吸盘基板和至少两个吸盘。

作为改进,所述的左输出活塞杆和右输出活塞杆上均设有夹具。

作为改进,所述的夹具包括第一机械臂和可分离的第二机械臂。

作为改进,所述的吸盘基板上设有与吸盘相配合的安装槽。

作为改进,所述的吸盘的数量为5个。

作为改进,所述的气液输送机位于注塑机本体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实现产品自动化的在两个工位之间搬运,结合气压和液压技术搬运和吸附产品,缩短搬运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注塑机本体;2、气液输送机;3、液压组件;4、吸盘组件;5、夹具;31、活塞杆;32、左液压腔;33、右液压腔;34、左输出活塞;35、右输出活塞;36、左输出活塞杆;37、右输出活塞杆;41、吸盘基板;42、吸盘;43、安装槽;51、第一机械臂;52、第二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双工位立卧式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和气液输送机2,所述的气液输送机2包括支柱21、液压组件3和吸盘组件4,所述的支柱21位于注塑机本体1两侧,所述的支柱21之间设有液压组件3和吸盘组件4,所述的液压组件3包括活塞杆31、左液压腔32和右液压腔33,所述的活塞杆31两侧分别连接左液压腔32和右液压腔33,所述的左液压腔32和右液压腔33分别设有左输出活塞34和右输出活塞35,所述的左输出活塞34和右输出活塞35分别设有左输出活塞杆36和右输出活塞杆37,所述的活塞杆31外套设有吸盘组件4,所述的吸盘组件4包括吸盘基板41和至少两个吸盘42,所述的左输出活塞杆36和右输出活塞杆37上均设有夹具5,所述的夹具5包括第一机械臂51和可分离的第二机械臂52,所述的吸盘基板41上设有与吸盘42相配合的安装槽43,所述的吸盘42的数量为5个,所述的气液输送机2位于注塑机本体1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气液输送机2安装在注塑机本体1前端,利用液压组件3带动夹具5夹起产品,吸盘基板41上的吸盘42可吸附产品,然后旋转180°将产品送出,实现自动化的在双工位之间搬运产品,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