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以及中空物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55583发布日期:2020-04-10 23:1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以及中空物品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颈部的内表面(内侧)具有螺纹部(内螺纹部)的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以及中空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许多用于收纳饮料等的容器在颈部的外表面(外侧)具有螺纹部(外螺纹部),利用在该具有外螺纹部的颈部的外侧所安装的盖子来封闭容器。另外,作为容器,不仅有具备外螺纹部的容器,也有在颈部的内表面(内侧)具备螺纹部(内螺纹部)并利用安装于颈部内的盖子进行封闭的容器。

另外,不仅仅是容器,内部具有空间的各种中空物品也有在颈部的内侧形成有内螺纹部的情形。该内螺纹部会成为所谓的咬边(undercut),因此,在使具有内螺纹部的中空物品成型时,存在难以使颈部从形成内螺纹部的模具脱模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通过注射成型形成了预成型件后对该预成型件进行吹塑成型从而形成容器等中空物品。在该情况下,颈部的内螺纹部在注射成型预成型件时形成。并且,颈部既有在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之后(吹塑成型前)从形成内螺纹部的模具脱模的情况,也有在利用吹塑成型形成中空物品之后从形成内螺纹部的模具脱模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采用内外双重构造的轴颈模,其具有形成颈部的外表面的外方轴颈模和形成包含内螺纹部的颈部的内表面的内方轴颈模。并且,在注射成型预成型件时,形成具有内螺纹部的颈部,在由内方轴颈模保持着颈部的内表面的状态下,吹塑成型预成型件,形成作为中空物品的容器。然后,使辊抵接于容器的主体部来使容器旋转,也就是使容器自身旋转,从而使颈部从内方轴颈模脱模。

采用这样的方法使颈部从内方芯模脱模,从而能够抑制内螺纹部的变形,并且能够使容器等中空物品良好地从内方轴颈模脱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3505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利用上述那样的方法使中空物品旋转的情况下,当辊所抵接的中空物品的刚性较低时,中空物品有可能变形,另外,伴随着该变形,有可能无法使颈部恰当地从内方轴颈模脱模。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在使具有内螺纹部的中空物品成型时能够使中空物品良好地从形成内螺纹部的轴颈模脱模的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以及中空物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该中空物品具有一端侧开口的颈部和与该颈部相连的主体部,在所述颈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该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内螺纹部在内的所述颈部的内表面被内方轴颈模保持着的状态下使所述中空物品成型之后,将顶出杆向所述中空物品内插入并使该顶出杆卡合于所述中空物品的内表面,使所述中空物品与该顶出杆一同旋转,从而使所述中空物品从所述内方轴颈模脱模。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中空物品具有小径部,该小径部以比所述颈部小的内径形成并与所述颈部和所述主体部相连接,在该情况下,使所述小径部形成为非圆形的开口形状,通过使具有与所述小径部的开口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的所述顶出杆向所述小径部插入,使该顶出杆卡合于所述中空物品。

并且,优选的是,使所述小径部形成为多边形的开口形状或者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凸部的圆形的开口形状。

另外,优选的是,在利用所述顶出杆使所述中空物品旋转时,使该顶出杆的顶端面抵接于所述中空物品并对该中空物品进行按压。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物品的成型装置,该中空物品具有一端侧开口的颈部和与该颈部相连的主体部,在所述颈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该中空物品的成型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成型部,其在包含所述内螺纹部在内的所述颈部的内表面被内方轴颈模保持着的状态下使所述中空物品成型;以及取出部,其使所述中空物品从所述内方轴颈模脱模,所述取出部具有顶出杆,该顶出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向所述中空物品内插入,所述顶出杆具有在旋转时卡合于所述中空物品的内表面的卡合部。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卡合部构成为,在使所述顶出杆向一侧进行了旋转时,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中空物品的内表面。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顶出杆具有顶端面抵接于所述中空物品并能够在该顶出杆的轴向上移动的顶出件、和对该顶出件向所述顶出杆的顶端侧施力的施力构件。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顶出件具有所述卡合部。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物品,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物品具有:颈部,其一端侧开口,并在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主体部,其与所述颈部相连;以及小径部,其以比所述颈部小的内径形成,并与所述颈部和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小径部的开口形状为非圆形。

更具体而言,优选的是,所述颈部的开口形状为多边形或者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凸部的圆形。

发明的效果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在使具有形成有内螺纹部的颈部的中空物品成型时,能够使中空物品良好地从模具脱模。尤其能够使中空物品的颈部良好地从形成包含内螺纹部在内的颈部的内表面的内方轴颈模脱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中空物品的容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用于吹塑成型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容器的预成型件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吹塑成型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模具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顶出杆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顶出杆的剖视图,且是与图6的a-a′线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取出部的取出容器的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容器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卡合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中空物品的容器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取出部的取出容器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在颈部的内表面(内侧)具有螺纹部(内螺纹部)的中空物品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以及中空物品。在此,中空物品是指在内部具有空间的物品,例如,除了收纳饮料等的容器之外,还包括封闭容器的盖子、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预成型件等。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物品是指用于收纳例如液体等的容器。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中空物品的容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的(a)为俯视图,图1的(b)为纵剖视图。图2是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预成型件的纵剖视图。

图1所示的中空物品即容器10由例如聚丙烯或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材料形成,以能够收纳液体等的方式形成为中空。该容器10具有一端侧(上端侧)开口的筒状的颈部11、与颈部11相连的筒状的主体部12以及自主体部12连续的底部13。另外,容器10具有小径部14,该小径部14与颈部11的底面(沿内径方向延伸的缩径部)11a相连接,且该小径部14的内径比颈部11的内径小。主体部12以比小径部14大的内径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2以比颈部11大的内径形成。此外,主体部12的内径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主体部12也可以以比颈部11小的内径形成。

另外,在颈部11的内表面11b形成有阴螺纹即内螺纹部16。即,在颈部11的内表面11b以螺旋状设有构成内螺纹部16的螺纹牙(突部)17,且该螺纹牙(突部)17向颈部11的内侧突出。通过在该颈部11安装具有阳螺纹即外螺纹部的安装构件,容器10被封闭,不过省略了以上情形的图示。

另外,在颈部11的底面11a形成有突起部18。突起部18从颈部11的底面11a朝向开口侧(图中上方)突出,并在颈部11的整个周向上连续地设置。

在安装构件(未图示)安装于颈部11时,突起部18抵接于该安装构件,作为用于封闭该安装构件与容器10的间隙的密封件发挥功能。另外,突起部18从颈部11的底面11a不是以直线状而是以曲线状(例如波形)突出地设置。突起部18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发挥作为密封件的功能的形状即可。

在此,容器10的小径部14的外径形成为比颈部11小,另外,其开口形状(小径部14的内径的横截面形状)非圆形(除圆形之外的形状),例如形成为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14形成为其开口形状为八边形。

这样的形状的容器10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首先通过注射成型来形成预成型件,并通过对该预成型件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这时,通过预先使小径部14形成为上述那样的开口形状,在使容器10成型时,能够使容器10良好地从模具脱模。

如图2所示,用于吹塑成型容器10的预成型件20由一端(上端)侧开口的颈部21、与颈部21相连续的主体部22以及与主体部22相连续的底部23构成。

此外,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是与作为最终产品的容器10的颈部11共通的部分,并具有同一形状。即,容器10的颈部11实质上是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11)的底面21a(11a)形成有突起部24(18),在内表面21b(11b)形成有内螺纹部25(16)。

另外,容器10的小径部14实质上也是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的。即,在预成型件20中作为相当于小径部14的部分的、主体部22和颈部21之间的连接部20a与小径部14为同一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形状形成为八边形。

接着,说明使作为中空物品的容器10成型的成型装置即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注射吹塑成型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4是表示注射成型模具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吹塑成型模具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吹塑成型装置30为所谓的1步法(热型坯方式)的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其具有注射成型部50、温度调整部60、吹塑成型部70以及取出部80。

如图4所示,注射成型部50具备连接注射装置100的注射成型模具51,使用该注射成型模具51注射成型上述的预定形状的预成型件20。

注射成型模具51具有轴颈模52、注射腔模53以及注射芯模54。由该轴颈模52、注射腔模53以及注射芯模54形成注射空间55。经由设于注射腔模53的底部中央的浇口56向该注射空间55内填充作为原材料的树脂材料,从而形成预定形状的预成型件20。此外,包括注射装置100在内的用于注射树脂材料的结构为既有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轴颈模52由内方轴颈模构成,该内方轴颈模形成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的内表面。详细而言,轴颈模52形成包含内螺纹部25在内的颈部21的内表面21b和底面21a的一部分(外周部)(参照图2)。

注射腔模53形成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和底部23的外表面。另外,注射腔模53包围轴颈模52的外侧地设置,形成颈部21的外表面。也就是说,利用注射腔模53对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和底部23的外表面赋形,并且对颈部21的外表面赋形。

注射芯模54形成预成型件20的内表面。具体而言,注射芯模54配置于轴颈模52的内侧,形成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的内表面,并且形成颈部21的底面21a的一部分(中央部:内周部)。另外,在注射芯模54和轴颈模52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空间部59,该空间部59构成注射空间55的一部分,用于形成上述的突起部24。

在此,如上所述,容器10的小径部14的开口形状形成为八边形,相当于小径部14的预成型件20的连接部20a的开口形状也形成为八边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的开口形状形成为圆形。

在注射成型部50中,使用这样的注射成型模具51将预成型件20注射成型。然后,将注射腔模53和注射芯模54从预成型件20拉开。也就是说,使预成型件20从注射腔模53和注射芯模54脱模。然后,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处于被轴颈模52保持的状态。预成型件20以该状态从注射成型部50向温度调整部60输送。

在温度调整部60中,将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的温度调整为适合吹塑成型的预定温度。然后,调整为预定温度后的预成型件20在此也以被轴颈模52保持的状态从温度调整部60向吹塑成型部70输送。

吹塑成型部70具有例如图5所示的吹塑成型模具71。吹塑成型模具71是用于吹塑成型预成型件20的模具,该预成型件20由与注射成型模具51通用的轴颈模52保持,该吹塑成型模具71具有吹塑腔模72、底模73以及吹塑芯模74。

吹塑腔模72由一对分型模构成,具有用于收纳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的空间即吹塑空腔75。底模73形成吹塑空腔75的底部。也就是说,底模73与预成型件20的底部23相对应地设置,形成容器10的底部1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吹塑腔模72具有用于收纳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的凹部76,收纳于凹部76内的颈部21的外表面被吹塑腔模72支承。即,吹塑腔模72包围颈部21的外侧地设置,在轴颈模52抵接于吹塑腔模72而被定位的状态下,颈部21的外表面被吹塑腔模72支承。

此外,在轴颈模52抵接于吹塑腔模72而被定位的状态下,也可以在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的外表面与吹塑腔模72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吹塑芯模74具有用于向预成型件20内供给吹塑空气的供给孔77,该吹塑芯模74配置于轴颈模52的内侧。通过该吹塑芯模74插入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内,颈部21被轴颈模52和吹塑芯模74封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塑芯模74形成为能够插入预成型件20的颈部21和连接部20a。

另外,在由一对分型模构成的吹塑腔模72形成有供给温度调整介质或冷却介质的供给路,在配置于吹塑空腔75内的预成型件20被延伸处理并与吹塑腔模72的内壁面相接触时,被调整(例如冷却)为预定温度,不过省略了以上情形的图示。

在吹塑成型部70中,经由吹塑芯模74的供给孔77向配置于这样的吹塑成型模具71内的预成型件20的内部供给高压空气(吹塑空气),从而使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沿纵轴方向和横轴方向延伸。由此形成容器10的主体部12。即,作为最终产品的预定形状的容器10成型(参照图1)。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吹塑芯模74的供给孔77中贯穿延伸杆(未图示)并沿纵轴方向驱动该延伸杆(未图示)。

然后,在吹塑成型部70中,使吹塑成型的容器10从吹塑腔模72和吹塑芯模74脱模。接着,在由轴颈模52保持着容器10的颈部11的内表面的状态下,将容器10从吹塑成型部70向取出部80输送。

在取出部80中,使作为中空物品的容器10从轴颈模52脱模,将其向注射吹塑成型装置30的外部取出。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取出部80具有顶出杆81。顶出杆81能够利用升降装置升降,不过省略了该升降装置的图示,顶出杆81构成为,从轴颈模52的上方下降,向容器10内插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出杆81具有棒状的杆构件82,并且具有安装于该杆构件82的顶出件83和施力构件84。在杆构件82的顶端侧形成有直径比其他部分的直径小的安装部85,顶出件83和施力构件84安装于该安装部85。

顶出件83具有卡合于容器10的内表面的卡合部86和抵接于颈部11的底面11a的抵接部87。卡合部86以能够在小径部14内间隙配合的程度形成为与容器10的小径部14的开口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例如八边形)。抵接部87构成为,以比小径部14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其顶端面87a抵接于颈部11的底面11a。此外,在将容器10脱模时需要较大的力的情况等中,也可以使卡合部86形成为抵接(卡合)于小径部14的程度的大小。

另外,顶出件83以不会相对于杆构件82旋转而是在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该杆构件8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杆构件82的安装部85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边形(例如四边形)。在顶出件83形成有供该安装部85插入的通孔88,且该通孔88形成为与安装部85相配的多边形(例如四边形)的开口形状。由此能够限制顶出件83相对于杆构件82的旋转。

另外,在杆构件82的顶端部附近以固定销89向安装部85的外侧稍微突出的状态安装该固定销89,顶出件83向下方的移动被该固定销89限制。

施力构件84由例如螺旋弹簧等构成,安装于安装部85的比顶出件83靠上方侧的位置,对顶出件83向顶出杆81的顶端(下方)侧施力(按压)。如上所述,在顶出件83中,抵接部87的顶端面87a抵接于颈部11的底面11a。这时,该施力构件84的作用力经由顶出件83向容器10传递。即,当顶出件83插入容器10内时,在施力构件84的作用力下,容器10被向下方施力。

参照图8说明具有这样的顶出杆81的取出部80的取出容器10的方法。

当在容器10的颈部11由轴颈模52保持着的状态下将该容器10从吹塑成型部70向取出部80输送时,如图8的(a)所示,使顶出杆81下降并向容器10内插入。详细而言,使顶出杆81下降,使顶出件83的卡合部86在容器10的小径部14内间隙配合,或者使该顶出件83的卡合部86抵接(卡合)于小径部14的内表面。

这时,在抵接部87的顶端面87a抵接于颈部11的底面11a的时刻,顶出件83的下降停止,但继续使杆构件82下降,如图8的(b)所示,在杆构件82的顶端部到达预定位置的时刻,停止杆构件82的下降。即,在施力构件84对顶出件83和容器10施加的作用力成为期望大小的位置,停止杆构件82的下降。

当在顶出件83抵接于颈部11的底面11a的状态下使杆构件82进一步下降时,顶出件83相对地向杆构件82的上方侧移动。伴随着该移动,螺旋弹簧即施力构件84收缩。其结果是,对顶出件83和容器10的作用力增加。

然后,在容器10这样被施力构件84施力的状态下,使顶出杆81旋转。这时,顶出件83的卡合部86卡合于小径部14的内周面,容器10也一起旋转。也就是说,容器10沿着颈部11的内螺纹部16旋转。由此,容器10从轴颈模52向下方侧移动,最终从轴颈模52脱模。

利用这样的方法使容器10从轴颈模52脱模,从而能够抑制内螺纹部16的变形,并且能够使容器10良好地从轴颈模52脱模。即,在使具有成为咬边的内螺纹部16的容器10成型时,能够抑制内螺纹部16的变形,并且能够使容器10良好地从轴颈模(内方轴颈模)52脱模。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边对容器10向下方施力,一边使该容器10旋转,因此,能够使容器10更良好地从轴颈模52脱模。当然,即使在不对容器10向下方施力的状态下使该容器10旋转,也能够使容器10从轴颈模52脱模。

此外,顶出杆81例如优选地构成为,在马达与顶出杆之间借助多个带轮张设环形带,以马达为驱动源进行旋转,不过省略了以上情形的图示。

为了使容器10从轴颈模52脱模,需要使顶出杆81旋转多次,但通过使用环形带,能够比较容易地使该顶出杆81旋转。另外,在一次使多个容器10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环形带使多根顶出杆81同时旋转。

当然,用于使顶出杆81旋转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了齿轮齿条副等的动力传递机构来使顶出杆81旋转。不过,为了使顶出杆81旋转多次,有可能导致例如齿条较长等装置大型化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容器10的颈部11形成为其开口形状为八边形,但小径部14的开口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小径部14的内周面设置向内侧突出的凸部19。即,小径部14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凸部19的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小径部14的内表面以90度间隔设有4个凸部19。另外,各凸部19在小径部14的整个深度方向上连续地设置。此外,也可以是,在小径部14中,仅上端附近(底面11a的附近)的开口形状(小径部14的内径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边形。另外,各凸部19也可以仅设于小径部14的上端附近(底面11a的附近)。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相对于这样的小径部14间隙配合或卡合的顶出件83的卡合部86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为与小径部14的开口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并且,例如,如图10所示,卡合部86a也可以构成为在使顶出杆81向一侧进行了旋转时,该卡合部86a卡合于凸部19。

具体而言,该卡合部86a在其外周部具有卡合于各凸部19的多个爪部86a。这些爪部86a相对于顶出件83的径向以预定角度倾斜地设置。由此,仅在顶出杆81向一侧进行了旋转时,卡合部86的爪部86a才啮合于小径部14的凸部19。因而,容器10与顶出杆81一同旋转。

此外,在顶出杆81向另一侧进行了旋转时,卡合部86的爪部86a抵接于凸部19,但不会卡合于凸部19,而是越过该凸部19。因而,容器10不会与顶出杆81一同旋转,仅顶出杆81旋转。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顶出杆81使容器10更恰当地旋转,使该容器10从轴颈模52脱模。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使容器10从轴颈模52脱模时,使顶出件83的抵接部87抵接于容器10的颈部11并对容器10向下方施力,但顶出件83所抵接的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预先在小径部14的下端附近设置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使顶出件83(卡合部86)的顶端面抵接于该突出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容器10的小径部14以比颈部11小的外径形成的结构,但颈部11的外径的大小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容器10a的小径部14以与颈部11大致相同的外径形成。在该情况下,预成型件20的连接部20a也以与颈部21大致相同的外径形成,不过省略了以上情形的图示。

此外,只要顶出杆81能够卡合,则小径部14的长度(图中纵向的长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图11所示的容器10a的小径部14的长度比图1所示的容器10的小径部14的长度短。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注射成型模具51具有作为内方轴颈模的轴颈模52的结构,但注射成型模具5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2所示,注射成型模具51a是具有如下构件的结构:轴颈模52a,其由外方轴颈模57和内方轴颈模58构成;以及注射腔模53a,其形成预成型件20的主体部22。也就是说,也可以利用构成轴颈模52a的外方轴颈模57替代注射腔模53来对颈部21的外表面赋形。

另外,在该情况下,利用注射成型部50形成的预成型件20以颈部21被构成轴颈模52a的外方轴颈模57和内方轴颈模58保持着的状态,被向温度调整部60和吹塑成型部70输送。并且,利用吹塑成型部70吹塑成型的容器10也以颈部11被外方轴颈模57和内方轴颈模58保持着的状态,被输送到取出部80。

在取出部80中,如图13所示,在颈部11被外方轴颈模57和内方轴颈模58保持着的状态下,如上所述那样使顶出杆81旋转。由此,容器10从内方轴颈模58向下方侧移动,最终从内方轴颈模58脱模。另外,伴随着该旋转动作,容器10同时也从外方轴颈模57脱模。

此外,外方轴颈模57也可以由多个分型模(例如一对分型模)等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同于容器10从内方轴颈模58脱模的时刻,例如也可以在取出部80中使顶出杆81旋转之前,使容器10从外方轴颈模57脱模。即,也可以在使顶出杆81旋转之前,使由一对分型模构成的外方轴颈模57开模,使容器10的颈部11先于内方轴颈模58地从外方轴颈模57脱模。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注射吹塑成型装置,例示了使一个容器成型的结构,但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当然也可以是一次性使多个容器成型的结构。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注射吹塑成型装置具有温度调整部的结构,但注射吹塑成型装置根据需要具有温度调整部即可,也可以不必具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利用取出部使容器从轴颈模脱模,但当然也可以是利用吹塑成型部使容器从轴颈模脱模。即,吹塑成型部也可以兼作取出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容器作为中空物品的一个例子,但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各种中空物品及其成型。例如,中空物品也可以是用于吹塑成型作为最终产品的容器的预成型件。即,本发明也能够在使预成型件从注射成型模具脱模时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容器;11、颈部;12、主体部;13、底部;14、小径部;16、内螺纹部;18、突起部;19、凸部;20、预成型件;21、颈部;22、主体部;23、底部;24、突起部;25、内螺纹部;30、注射吹塑成型装置;50、注射成型部;51、注射成型模具;52、轴颈模;53、注射腔模;54、注射芯模;55、注射空间;56、浇口;57、外方轴颈模;58、内方轴颈模;59、空间部;60、温度调整部;70、吹塑成型部;71、吹塑成型模具;72、吹塑腔模;73、底模;74、吹塑芯模;75、吹塑空腔;76、凹部;77、供给孔;80、取出部;81、顶出杆;82、杆构件;83、顶出件;84、施力构件;85、安装部;86、卡合部;87、抵接部;88、通孔;89、固定销;100、注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