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泡沫板原料发泡冷却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3972发布日期:2019-12-24 14:3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泡沫板原料发泡冷却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泡沫板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泡沫板原料发泡冷却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泡沫板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原料先进行发泡处理,之后再对发泡后的原料进行冷却,经过模压后成型为泡沫板。但现有的加工中,发泡和冷却分别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需要由人工将物料由发泡设备输送至冷却设备处,工作效率低,人工和设备投入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工作效率高、设备和人工投入小的用于泡沫板原料发泡冷却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泡沫板原料发泡冷却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包括

呈上下设置的发泡室和冷却室;

用于连通发泡室和冷却室的过渡筒,该过渡筒由隔温材料制成;

发泡搅拌装置,设于发泡室,用于对发泡室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冷却装置,设于冷却室,用于对发泡室排入至冷却室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处理;

出料装置,用于控制发泡室内的物料排入至冷却室内;

出气口,设于发泡室上,其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抽气件;

进料口,设于发泡室上;

安全防护装置,用于控制出气口与进料口同步开启,且实现进料口处的空气被抽向至出气口处并由出气口向外排出;

进气管,与发泡室下部相连,其内设有进气单向阀。

本发明中通过将发泡室和冷却室设置为上下分布,且将两者通过过渡筒进行导通,使得发泡完成后的物料能够直接向下掉落至冷却室内,并在冷却室内完成冷却操作,进而通过一个设备即可同时实现物料的发泡和冷却的加工,工作效率高,且设备的投入成本降低,人工投入也可得到减少;再者,由于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使得进料口被打开时,出气口也会被同步打开,并且同时进料口处的气体还会被引导至出气口处被出气管引导至处理废气的设备上,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由进料口处向外排出而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影响。

所述发泡搅拌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于发泡室内的搅拌桨、与搅拌桨上端相连的气缸、与气缸相连的电机、设于发泡室上对电机进行支撑的撑架;气缸可在电机驱动搅拌桨发生搅拌的过程中驱动搅拌桨进行上下动作,实现对物料的充分搅拌,保证物料在发泡室内实现均匀受热,发泡效果更好。

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设于发泡室上部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的条形开口、设于条形开口侧壁上的滑槽和与该滑槽相连通的容置槽、嵌设于滑槽内且可移动至容置槽内的移动板、用于在搅拌桨向上移动时驱动该移动板移动至容置槽内以打开进料口的第一驱动部件、可上下翻动的连接于该发泡室上部的闭合板、用于在搅拌桨向上移动时驱动该闭合版向下翻动以打开出气口的第二驱动部件嵌设于闭合板上的微动开关及与出气管相连的至少两导气管道;该种结构下,通过搅拌桨的移动即可实现进料口和出气口的打开,无需另外上设置独立的动力源,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微动开关可在闭合板离开发泡室上壁的同时驱动抽气件启动,对发泡室内的气体进行抽气,进而保证进料口被开启的同时,其周边的气体即可被抽气件抽动至出气管内,保证了有害气体始终不会从进料口处向外溢出,实现了工作环境的安全。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搅拌桨上的套筒、设于套筒其中一侧侧壁上的第一齿条、与该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设于所述移动板下表面上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的多个凸齿;所述发泡室上部固设有四个限位柱,所述套筒上设有供限位柱穿过的通槽,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与套筒相抵的环形凸部;当搅拌桨向上移动时,环形凸部将带动套筒一同向上移动,使得套筒上的齿条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移动板发生移动以打开进料口,配合稳定;且通过限位柱的设置,保证了套筒不会在搅拌桨转动的过程中跟随搅拌桨发生转动,保证齿条与齿轮之间始终保持在啮合的状态上,故障率低。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套筒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二齿条、与该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与该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一端与该第四齿轮相连一端与闭合板相连的拉紧件及固设于发泡室上部并具有供该拉紧件穿过的通孔的定位座;采用拉拽的方式带动闭合板进行翻动,对闭合板的翻动控制更为快速精准,即使长期使用后也能够保证闭合板始终维持在贴紧发泡室上壁的状态,避免发泡室内的热气在加工过程中向外泄漏,降低能源损坏。

所述导气管道包括设于发泡室内的第一导气管和与该第一导气管相连并穿出至发泡室外与出气管相连的第二导气管,该第一导气管的进口端延伸至进料口侧部,且第一导气管进口端上设有滤网;通过该种结构下,能够保证进料口处的热气和有害气体不会有进料口中排出,而是通过第一导气管进口端被抽吸至出气管内,保证进料口处不会存在有害气体排出的情况;且抽气状态下还会在进料口处进行一定程度的负压,使得物料更为快速的排入至发泡室内;或者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其他添加剂时,也能够加快其他添加剂的投料速度;并且由于投料速度的提升,使得发泡室内气体向外排放的时间也得到缩短,进而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发泡室内热量的损失,从而在对发泡室重新加热时的能耗降低,实现节能减耗;滤网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物料被吸入至导气管道内,优选的,滤网与导气管道的连接处可设置橡胶或波纹管等,使得滤网具有前后浮动的空间,使得吸附在滤网上的物料能够被抖落下来。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于过渡筒内的转轴、设于转轴上的挡料板、与转轴通过多个l型撑脚相连的转盘、设于转盘上圆形通槽、设于圆形通槽内壁上的多个卡齿及设于所述搅拌桨下部可插入至该圆形通槽内的驱动齿轮;所述挡料板包括多块可相对滑动的板体,且位于端部的板体与过渡筒内壁固连,位于尾部的板体与转轴固连;上述结构下,当搅拌桨在转动的过程中向下移动时,驱动齿轮将插入至圆形通槽内,且穿入的过程中始终维持着转动,进而带动转盘发生转动,转盘转动带动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连接的挡板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使得多块挡板转动至堆叠至一起的状态,过渡筒同时被打开,发泡室内的物料向下掉落至冷却室内;且多块挡板相互堆叠至一起的同时,搅拌桨也移动至离开转盘所在位置的状态,进而挡板不会再发生移动,而搅拌桨依旧发生转动,在出料过程中对发泡室内剩余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的出料速度加快,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且该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采用左右移动的隔板封堵的方式而言,无需在过渡筒的侧部设置驱动隔板动作的动力源,动力源投入少;且也无需在过渡筒侧部预留供隔板移动的空间,设备空间占用小;而相对于传统的两翻板下翻开启出料口的方式而言,搅拌桨需要向下移动的运动行程小,出料口开启更为快速,并且本发明的中挡板的设置方式下,多块挡板能够堆叠成一个挡板的大小,进而保证了出料口基本被完全打开,落料快速;而采用两翻板下翻的方式下,难以实现出料口被完全打开。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于冷却室侧壁上且与冷却室连通的罩壳、设于罩壳端面上的滤布、可转动的设于罩壳内的风扇、与风扇同轴设置的第一传递齿轮、与该第一传递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递齿轮、通过皮带与该第二传递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三传递齿轮、与第三传递齿轮同轴设置的驱动轴、与驱动轴相连的输送带及设于输送带上的多个翻搅件;采用吹风配合搅动的方式对发泡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冷却速度快,效果显著。

本发明通过一个设备即可同时实现物料的发泡和冷却的加工,工作效率高,且设备的投入成本降低,人工投入也可得到减少;再者,由于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由进料口处向外排出而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正视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7为图6中沿b-b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发泡室的仰视图。

图10为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用于泡沫板原料发泡冷却一体的自动化加工系统,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发泡室1和冷却室2、过渡筒3、发泡搅拌装置、冷却装置、出料装置、出气口、进料口13、进气管14以及安全防护装置;所述过渡筒3用于连通发泡室1和冷却室2,且优选的,过渡筒3由隔温材料制成,可采用玻璃钢、玻璃纤维或石棉等材料制成;所述发泡搅拌装置设于发泡室1,用于对发泡室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冷却装置设于冷却室2,用于对发泡室1排入至冷却室2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出料装置用于控制发泡室1内的物料排入至冷却室2内;所述出气口设于发泡室1上,其上连接有出气管11,出气管上设有抽气件12;所述进料口13设于发泡室1上;所述安全防护装置用于控制出气口与进料口同步开启,且实现进料口处的空气被抽向至出气口处并由出气口向外排出;所述进气管14,与发泡室1下部相连,其内设有进气单向阀。

其中,上述提及的抽气件为抽气泵,进气单向阀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的单向阀,发泡室侧壁内嵌设有加热件,加热件可选用加热片或加热管,原理不做赘述。

所述发泡搅拌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于发泡室内的搅拌桨21、与搅拌桨上端相连的气缸22、与气缸相连的电机23、设于发泡室上对电机进行支撑的撑架24,搅拌桨可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电机和搅拌桨可在气缸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设于发泡室上部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的条形开口31、设于条形开口侧壁上的滑槽和与该滑槽相连通的容置槽32、嵌设于滑槽内且可移动至容置槽内的移动板33、用于在搅拌桨向上移动时驱动该移动板移动至容置槽内以打开进料口的第一驱动部件、可上下翻动的连接于该发泡室上部的闭合板34、用于在搅拌桨向上移动时驱动该闭合版向下翻动以打开出气口的第二驱动部件嵌设于闭合板上的微动开关35及与出气管相连的两导气管道36;其中,闭合板为金属板,且一端与发泡室的上壁为枢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搅拌桨上的套筒41、设于套筒其中一侧侧壁上的第一齿条42、与该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43、与该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44及设于所述移动板下表面上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的多个凸齿45;其中,齿条通过焊接固连在套筒侧部上,上述提及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为金属齿轮;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室1上部固设有四个限位柱46,而套筒41上则设有四个通槽411,且位置与四个限位柱46的位置对应,四个限位柱46的下部分别穿入至四个通槽411内;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环形凸部211,该套筒的下端与该环形凸部211相抵。

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套筒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二齿条51、与该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三齿轮52、与该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53、一端与该第四齿轮相连一端与闭合板相连的拉紧件54及固设于发泡室上部并具有供该拉紧件穿过的通孔的定位座55;其中,第二齿条同样通过焊接固连在套筒上,且与第一齿条为左右对称设置;另外,上述提及的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为市面上采购的金属齿轮,结构不再赘述;拉紧件为钢丝绳,具有一定的强度,该拉紧件的一端与闭合板活动的一端固连,另一端穿过定位座后与第四齿轮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道36包括设于发泡室内的第一导气管361和与该第一导气管相连并穿出至发泡室外与出气管相连的第二导气管362,该第一导气管361的进口端延伸至进料口侧部,且第一导气管361进口端上设有不锈钢制成的滤网363。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于过渡筒内的转轴61、设于转轴上的挡料板62、与转轴通过多个l型撑脚67相连的转盘63、设于转盘上圆形通槽64、设于圆形通槽内壁上的多个卡齿65及设于所述搅拌桨下部可插入至该圆形通槽内的驱动齿轮66;所述挡料板62包括多块可相对滑动的板体621,且位于端部的板体621与过渡筒内壁固连,位于尾部的板体621与转轴固连;所述板体之间可通过滑块和滑槽配合实现滑动,且滑块与滑槽之间为防脱配合,保证拉动的过程中相邻两板体之间不会相互脱离。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于冷却室侧壁上且与冷却室连通的罩壳71、设于罩壳端面上的滤布72、可转动的设于罩壳内的风扇73、与风扇同轴设置的第一传递齿轮74、与该第一传递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递齿轮75、通过皮带与该第二传递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三传递齿轮76、与第三传递齿轮同轴设置的驱动轴77、与驱动轴相连的输送带78及设于输送带上的多个翻搅件79;作为优选,风扇、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第三传递齿轮均设置为两组,电机与其中一个风扇相连,上述提及的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第三传递齿轮均为市面上采购得到的金属齿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