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体整形装置及块状体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824发布日期:2019-08-16 21:4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块状体整形装置及块状体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块状体整形装置及块状体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橡胶是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硅橡胶属于橡胶的一种,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硅橡胶由于质地较软,硅橡胶初步挤压成型形成胶块,成型的胶块便于运输和保存,能作为多种产品的生产的原料;但是,胶块随着生产线的移动容易变形,变形后的胶块不能自然的放置进包装箱内,对生产线后续的自动打包工序有重要影响。

目前为了将变形的胶块顺利装箱打包,多通过操作人员辅助打包的方法,操作人员对不能实现自动打包的胶块进行分拣,并进行手动打包,手动打包后的胶块在箱体的固定作用下可恢复正常形状。

但是,手动打包工作效率低、占用了多余的劳动力资源,不符合自动化生产要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状体整形装置及块状体加工设备,以缓解了不能对胶块自动整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固定支架、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和第三整形机构;

固定支架设置于输送装置上,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和输送装置之间围设有整形区域,输送装置用于将胶块移动至整形区域内;

第一整形机构沿胶块移动方向设置于固定支架的两侧,第一整形机构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上下移动,以防第一整形机构影响胶块进入到整形区域内;

第二整形机构设置于固定支架上,且第二整形机构与固定支架连接,第二整形机构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

第三整形机构与固定支架的顶部连接,以对胶块远离输送装置的一侧进行整形。

进一步的,第一整形机构包括第一整形组件、第二整形组件和高度调节组件;

第一整形组件和第二整形组件沿胶块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的两侧,且第一整形组件和第二整形组件均通过高度调节组件与固定支架连接,高度调节组件分别用于调整第一整形组件和第二整形组件与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滑轨和驱动部;

滑轨与固定支架靠近第一整形组件的一侧连接,第一整形组件设置于滑轨上,驱动部与固定支架的顶部连接,且驱动部的驱动轴与第一整形组件连接,以带动第一整形组件沿滑轨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整形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滑动部和第一整形部;

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滑轨上,驱动部的驱动轴与第一滑动部连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一滑动部远离第一整形部的一侧连接,且第一驱动部的传动轴穿过第一滑动部与第一整形部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带动第一整形部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整形组件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滑动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滑动块;

滑动块设置于滑轨上,第一连接部与滑动块连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一整形部的一侧连接,驱动部的驱动轴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整形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

第一导向部包括固定部和导向轴,固定部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上,且固定部套设于导向轴上,导向轴伸出固定部的一端与第一整形部连接,以使第一整形部通过导向轴沿固定部移动。

进一步的,第二整形机构包括两个横向整形组件;

两个横向整形组件均与固定支架连接,两个所述横向整形组件沿垂直于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分布,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横向整形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二连接部、第二整形部和第二导向部;

第二连接部与固定支架连接,第二驱动部与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二整形部的一侧连接,且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输出轴穿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整形部连接,第二导向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上,且第二导向部的一端与第二整形部连接,第二驱动部用于带动第二整形部沿第二导向部向靠近或远离胶块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第三整形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部、第三连接部、第三整形部和第三导向部;

第三连接部与固定支架的顶部连接,第三驱动部设置于第三连接部上,第三驱动部的驱动轴穿过第三连接部与第三整形部连接,第三导向部设置于第三连接部上,且第三导向部的一端与第三整形部连接,第三驱动部用于带动第三整形部沿第三导向部向靠近或远离输送装置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块状体加工设备,包括块状体整形装置。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固定支架、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和第三整形机构;固定支架设置于输送装置上,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和输送装置之间围设有整形区域,输送装置用于将胶块移动至整形区域内;第一整形机构沿胶块移动方向设置于固定支架的两侧,第一整形机构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上下移动,以防第一整形机构影响胶块进入到整形区域内;第二整形机构设置于固定支架上,且第二整形机构与固定支架连接,第二整形机构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三整形机构与固定支架的顶部连接,以对胶块远离输送装置的一侧进行整形;通过第一整形机构沿胶块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的两侧,第二整形机构与固定支架连接,且第二整形机构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三整形机构与固定支架的顶部连接,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和第三整形机构能够分别对胶块的不同侧面进行自动整形,缓解了不能对胶块自动整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胶块的自动整形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第一整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横向整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第三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输送装置;200-固定支架;300-第一整形机构;310-第一整形组件;311-第一驱动部;312-第一滑动部;3121-第一连接部;3122-滑动块;313-第一整形部;314-第一导向部;3141-固定部;3142-导向轴;320-第二整形组件;330-高度调节组件;331-滑轨;332-驱动部;400-第二整形机构;410-横向整形组件;420-第二驱动部;430-第二连接部;440-第二整形部;450-第二导向部;500-第三整形机构;510-第三驱动部;520-第三连接部;530-第三整形部;540-第三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视角为正视于输送装置100;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第一整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横向整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第三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块状体整形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输送装置100、固定支架200、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和第三整形机构500;固定支架200设置于输送装置100上,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第三整形机构500和输送装置100之间围设有整形区域,输送装置100用于将胶块移动至整形区域内;第一整形机构300沿胶块移动方向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第一整形机构300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200上下移动,以防第一整形机构300影响胶块进入到整形区域内;第二整形机构400设置于固定支架200上,且第二整形机构40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第二整形机构400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三整形机构500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连接,以对胶块远离输送装置100的一侧进行整形。

具体的,固定支架200固定于输送装置100的上部,输送装置100设置为输送带,输送带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平台,固定支架200设置为方管焊接而成的方形结构,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第三整形机构500和输送装置100之间围设有整形区域,输送装置100将胶块从生产线的上一工位输送至整形区域内,胶块在整形区域内完成整形;第一整形机构300沿胶块在输送装置100上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固定支架200的两侧,且第一整形机构300固定在固定支架200上,且第一整形机构300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200上下移动,当胶块需要移动至整形区域内时,第一整形机构300上移,当第一整形机构300需要对胶块施加整形力时,胶块整体下移,第一整形机构300用于对胶块的长度边和高度边围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整形;第二整形机构400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连接,且第二整形结构的输出轴与胶块在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垂直,也即第二整形机构400沿垂直于胶块在输送装置100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第二整形机构400用于对胶块的宽度边和高度边围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整形;第三整形机构500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连接,以对胶块远离输送装置100的一侧表面进行整形,也即对胶块的长度边和宽度边围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整形。

此外,当输送装置100将胶块移动至整形区域内后,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和第三整形机构500的工作顺序并不固定,也即可以根据工艺需求变更对胶块各侧面的整形顺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00、固定支架200、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和第三整形机构500;固定支架200设置于输送装置100上,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第三整形机构500和输送装置100之间围设有整形区域,输送装置100用于将胶块移动至整形区域内;第一整形机构300沿胶块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且第一整形机构30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第一整形机构300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200上下移动,以使胶块进入到整形区域内;第二整形机构400设置于固定支架200上,且第二整形机构40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第二整形机构400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三整形机构500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连接,以对胶块远离输送装置100的一侧进行整形;通过第一整形机构300沿胶块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第二整形机构40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且第二整形机构400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三整形机构500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连接,第一整形机构300、第二整形机构400和第三整形机构500能够分别对胶块的不同侧面进行自动整形,缓解了不能对胶块自动整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胶块的自动整形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第一整形机构300包括第一整形组件310、第二整形组件320和高度调节组件330;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沿胶块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且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均通过高度调节组件33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高度调节组件330分别用于调整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与输送装置100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对称布置,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沿胶块在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高度调节组件330设置为两个,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分别通过两个高度调节组件33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两个高度调节组件330分别用于调整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距离输送装置100的高度,较佳的,处于生产线上游的设置为第一整形组件310;首先,高度调节组件330带动第一整形组件310上移,以使胶块沿输送装置100从生产线的上一工位移动至整形区域内,而后高度调节组件330带动第一整形组件310下移,随后,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均朝向靠近胶块的方向移动,以将胶块夹设于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之间,以完成对胶块两个侧面的整形,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远离胶块,且高度调节组件330带动第一整形组件310上移,以使输送装置100带动胶块从整形区域移动至生产线的下一工位。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组件330包括滑轨331和驱动部332;滑轨331与固定支架200靠近第一整形组件310的一侧连接,第一整形组件310设置于滑轨331上,驱动部332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连接,且驱动部332的驱动轴与第一整形组件310连接,以带动第一整形组件310沿滑轨331移动。

具体的,如图4所示,以与第一整形组件310配合的高度调节组件330为例,滑轨331设置为直线导轨,驱动部332可设置为气缸和驱动电机的任一种,较佳的,驱动部332设置为气缸;滑轨331固定于固定支架200靠近第一整形组件310的一侧,第一整形组件310设置于滑轨331上,驱动部332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且驱动部332的驱动轴也即气缸的输出轴与整形组件连接,驱动部332用于带动第一整形组件310沿滑轨331移动;与第二整形组件320配合的高度调节组件330的结构和上述结构相同,且安装位置对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整形组件310包括第一驱动部311、第一滑动部312和第一整形部313;第一滑动部312设置于滑轨331上,驱动部332的驱动轴与第一滑动部312连接,第一驱动部311与第一滑动部312远离第一整形部313的一侧连接,且第一驱动部311的传动轴穿过第一滑动部312与第一整形部313连接,第一驱动部311用于带动第一整形部313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整形组件320的方向运动。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部311设置为驱动气缸,第一滑动部312与滑轨331相配合,驱动部332的驱动轴通过螺钉与第一滑动部312连接,第一驱动部311固定于第一滑动部312远离第一整形部313的一侧上,第一整形部313设置为长方体金属板,驱动部332通过第一滑动部312带动第一驱动部311沿滑轨331上下移动;第一滑动部312上设置有通孔,第一驱动部311的传动轴穿过第一滑动部312上的通孔与第一整形部313连接,第一驱动部311用于带动第一整形部313向靠近或者远离胶块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对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的整形过程。

进一步的,第一滑动部312包括第一连接部3121和滑动块3122;滑动块3122设置于滑轨331上,第一连接部3121与滑动块3122连接,第一驱动部311与第一连接部3121远离第一整形部313的一侧连接,驱动部332的驱动轴与第一连接部3121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3121设置为长方体金属连接板,滑动块3122设置为多个,多个滑动块3122均与滑轨331相配合,且多个滑动块3122均通过螺钉与第一连接部3121连接;第一驱动部311与第一连接部3121远离第一整形部313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部3121上设置有通孔,第一驱动部311的传动轴穿过第一连接部3121上的通孔与第一整形部313连接,驱动部332的驱动轴通过螺钉与第一连接部3121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整形组件310还包括第一导向部314;第一导向部314包括固定部3141和导向轴3142,固定部3141固定于第一连接部3121上,且固定部3141套设于导向轴3142上,导向轴3142伸出固定部3141的一端与第一整形部313连接,以使第一整形部313通过导向轴3142沿固定部3141移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佳的,固定部3141设置为直线法兰轴承,固定部3141套设在导向轴3142侧外表面上,导向轴3142与固定部3141相配合,导向轴3142可沿固定部3141的内壁做直线运动;其中,固定部3141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连接部3121上,导向轴3142伸出固定部3141的一端与第一整形部313连接,以使第一驱动部311带动第一整形部313沿固定部3141移动;第二整形组件320的结构和第一整形组件310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通过高度调节组件330分别调整第一整形组件310和第二整形组件320距离输送装置100的高度,高效实现了胶块进出整形区域,同时实现了对胶块的长度边和高度边围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自动整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中的第二整形机构400包括两个横向整形组件410;两个横向整形组件410均与固定支架200连接,两个所述横向整形组件410沿垂直于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分布,且相对设置。

具体的,两个横向整形组件410沿垂直于胶块在输送装置100上移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固定支架200的两侧,且两个横向整形组件410均与固定支架200连接,两个横向整形组件410关于胶块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横向整形组件410包括第二驱动部420、第二连接部430、第二整形部440和第二导向部450;第二连接部430与固定支架200连接,第二驱动部420与第二连接部430远离第二整形部440的一侧连接,且第二驱动部420的输出轴与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垂直,输出轴穿过第二连接部430与第二整形部440连接,第二导向部45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430上,且第二导向部450的一端与第二整形部440连接,第二驱动部420用于带动第二整形部440沿第二导向部450向或远离胶块方向移动。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部420较佳的设置为驱动气缸,且第二驱动部420的选型和第一驱动部311相同,以保证对胶块的不同侧面提供相同的整形力;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佳的,第二连接部430、第二整形部440、第二导向部450的结构分别与第一连接部3121、第一整形部313、第一导向部314的结构设置为相同,第二驱动部420带动第二整形部440沿第二导向部450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整形区内的胶块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对胶块宽度方向的自动整形。

进一步的,第三整形机构500包括第三驱动部510、第三连接部520、第三整形部530和第三导向部540;第三连接部520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连接,第三驱动部510设置于第三连接部520上,第三驱动部510的驱动轴穿过第三连接部520与第三整形部530连接,第三导向部540设置于第三连接部520上,且第三导向部540的一端与第三整形部530连接,第三驱动部510用于带动第三整形部530沿第三导向部540向靠近或远离输送装置100的方向移动。

具体的,第三驱动部510、第三连接部520、第三整形部530、第三导向部540的结构也分别和第一驱动部311、第一连接部3121、第一整形部313、第一导向部314的结构设置为相同;如图6所示,第三连接部520固定于固定支架200的顶部,第三驱动部51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三连接部520上,第三驱动部510的驱动轴穿过第三连接部520与第三整形部530连接,第三驱动部510带动第三整形部530沿第三导向部540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输送装置100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对胶块高度方向的自动整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通过第二整形机构400实现了对胶块的宽度边和高度边围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自动整形,第三整形机构500实现了对胶块的长度边和宽度边围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自动整形,显著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加工设备,包括块状体整形装置。

具体的,块状体加工设备可设置为胶块的自动化生产线,胶块的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胶块的挤压成型装置、胶块的装箱打包装置以及包装箱的自动码垛装置等;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块状体加工设备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提供的块状体整形装置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