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3771发布日期:2020-05-20 03:0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生产中,为了方便取出产品并分离流道,通常会采用三板模进行注塑,但三板模开模时经常无法分离支撑板和下模板,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取出,需要人工辅助开模,影响生产效率,导致产能低下,因此需要能够辅助开模的机构帮助分离支撑板和下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无需人工辅助开模,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相互配合形成腔体,注塑机向腔体内注胶冷却形成塑料产品,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下端,其进一步包括有辅助脱模机构,所述辅助脱模机构固定于所述下模组件的外侧,所述辅助脱模机构辅助所述下模组件开模时将所述下模板与所述支撑板分离。

优选地,所述辅助脱模机构包括有顶块、滑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所述顶块内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顶块形成相对固定。

优选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推板和顶针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顶针板的下端,所述顶针板和所述推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辅助脱模机构进一步包括有螺钉,所述顶块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顶针板和所述推板固设,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支撑板固设,所述滑块可移动设于所述下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顶块上设有供所述固定块移动的导槽。

优选地,所述顶块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滑块卡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可供所述滑块容置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呈斜面设置,所述滑块的侧面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匹配。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设有可供所述滑块移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辅助脱模机构设有两组,两组辅助脱模机构分别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模具结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能够辅助分离支撑板和下模板,方便塑料产品脱模,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对模具正常开合模产生影响,提高生产效率;滑块卡设于顶块内,使下模板随着推板移动,进而使下模板与支撑板分离,滑块可沿容置槽的侧壁脱离固定块,避免滑块卡在容置槽内,滑块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弹簧,方便滑块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及辅助脱模机构3,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相互配合形成腔体,注塑机向腔体内注胶冷却形成塑料产品,辅助脱模机构3固定于下模组件2的外侧,其中:

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板21、支撑板22、模脚23、顶针板24、推板25和底板26,支撑板22位于下模板21的下端,支撑板22通过模脚23与底板26固设,底板26固设于注塑机上,推板25位于顶针板24的下端,推板25和顶针板24可在支撑板22与底板26之间移动,注塑机推动推板25和顶针板24移动,顶针板上设有顶针241,顶针241将下模板21与支撑板22分离并使塑料产品分离出模具,辅助脱模机构3辅助下模组件2开模时将下模板21与支撑板22分离,保证下模板21与支撑板22能够分离。

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辅助脱模机构3为两组,两组辅助脱模机构3分别位于下模板21两侧,保证脱模的稳定性。辅助脱模机构3包括顶块31、滑块33、固定块32及螺钉34,固定块32在顶块31内滑动,滑块33与顶块31形成相对固定,顶块31通过螺钉34与顶针板24和推板25固设,固定块32通过螺钉34与支撑板22固设,滑块33可移动设于下模板21上,顶块31上设有导槽311,固定块32可沿导槽311在顶块31内滑动,避免固定块32产生偏移。

顶块31上设有固定槽312,滑块33卡设于固定槽312内,使下模板21与推板25和顶针板24相对固定,开模时,注塑机推动推板25和顶针板24移动,通过顶块31与滑块33相对固定,带动下模板21与支撑板22脱离。

固定块32上设有可供滑块33容置的容置槽321,容置槽321的侧壁呈斜面设置,滑块33的侧面与容置槽321的侧壁匹配,方便滑块33脱离固定块32,避免滑块33与固定块32无法分离导致该模具无法分模。

下模板21设有可供滑块33移动的滑槽211,滑块33与下模板211之间设有弹簧331,当滑块33与固定块32接触,滑块33被固定32压入滑槽211内,使滑块33无法卡设于固定块32内,避免下模板21与支撑板22无法分离;滑块33与固定块32分离后,弹簧331将滑块33复位,使滑块33重新与顶块31卡设,保证下模板21能够与支撑板22分离。

请继续结合参考图2和图3所示,上述模具结构在合模状态时,容置槽321与固定槽312基本重合,滑块33位于容置槽321与固定槽312中,使辅助脱模机构3不会对正常注塑时产生影响;分模时,注塑机顶出推板25和顶针板24移动,由于底板26固定在注塑机上,使支撑板22不会随着推板25和顶针板24移动,导致固定块32不会发生移动,以至于顶块31与固定块32发生相对移动,固定块32沿导槽311移动,使滑块33与容置槽321的侧壁接触,滑块33沿容置槽321的侧壁移动,同时弹簧331被压缩,滑块33沿滑槽211移动,使滑块33脱离固定块32,滑块33与固定块32分离后,弹簧331复位将滑块33回位至固定槽312中,保证顶块31与滑块33相对固定,使推板25和顶针板24带动下模板21移动,使下模板21与支撑板22分离,顶针241将塑料产品顶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和所述下模组件(2)相互配合形成腔体,注塑机向腔体内注胶冷却形成塑料产品,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板(21)和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位于所述下模板(2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辅助脱模机构(3),所述辅助脱模机构(3)固定于所述下模组件(2)的外侧,所述辅助脱模机构(3)辅助所述下模组件(2)开模时将所述下模板(21)与所述支撑板(22)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脱模机构(3)包括有顶块(31)、滑块(33)和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在所述顶块(31)内滑动,所述滑块(33)与所述顶块(31)形成相对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2)还包括推板(25)和顶针板(24),所述推板(25)位于所述顶针板(24)的下端,所述顶针板(24)和所述推板(25)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22)的下方,所述辅助脱模机构(3)进一步包括有螺钉(34),所述顶块(31)通过所述螺钉(34)与所述顶针板(24)和所述推板(25)固设,所述固定块(32)通过所述螺钉(34)与所述支撑板(22)固设,所述滑块(33)可移动设于所述下模板(2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31)上设有供所述固定块(32)移动的导槽(3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31)上设有固定槽(312),所述滑块(33)卡设于所述固定槽(312)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2)上设有可供所述滑块(33)容置的容置槽(3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21)的侧壁呈斜面设置,所述滑块(33)的侧面与所述容置槽(321)的侧壁匹配。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1)设有可供所述滑块(33)移动的滑槽,所述滑块(33)与所述下模板(21)之间设有弹簧(33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脱模机构(3)设有两组,两组辅助脱模机构(3)分别设于所述下模组件(2)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辅助脱模机构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相互配合形成腔体,注塑机向腔体内注胶冷却形成塑料产品,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下端,其进一步包括有辅助脱模机构,所述辅助脱模机构固定于所述下模组件的外侧,所述辅助脱模机构辅助所述下模组件开模时将所述下模板与所述支撑板分离。上述模具结构具有辅助脱膜机构,能够辅助分离支撑板和下模板,方便塑料产品脱模,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对模具正常开合模产生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亿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