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计量混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618发布日期:2020-04-17 18:1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自动计量混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生产装备领域,特别涉及自动计量的混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中,主料以及微量原料是按配方分别通过计量设备计量后,再以人工方式将计量好的主料及微量原料投入混料机进行混合。尚没有出现能够将主料和微量原料从计量设备直接投入混料机进行混合的装置系统,而人工方式投料不但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且可能因人工投料精度的差异而造成混合料的不合格,致使最终产品不达标而出现损失,所以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深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计量混料系统,主料及微量原料的计量及投料均自动完成,无需人工,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自动计量混料系统,包括机架,还包括计量桶、暂存桶和混料机,所述计量桶通过重量传感器一与机架连接,所述暂存桶与机架固定连接,计量桶的底部与混料机柔性连通,暂存桶的底部通过计量装置与混料机连通;在混料机上设有卸料口。

所述计量装置包括设有重量传感器二的下料桶,下料桶以悬空状态设于暂存桶的下方,下料桶通过重量传感器二与机架连接。

所述下料桶的顶部与暂存桶底部的出料口一柔性连通,下料桶的底部设有与混料机柔性连通的出料口二,在出料口二处还设有阀门一。

所述阀门一包括门板、气缸和t形连杆,门板固定在t形连杆的前端一侧,t形连杆的后端两头分别与气缸的伸缩杆的前端和下料桶的外壁转动连接。

所述下料桶的底部呈倒锥形,所述出料口二倾斜设置于下料桶底端的一侧。

所述重量传感器二为平行梁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二的前端与下料桶侧壁固定连接,重量传感器二的末端通过水平支架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计量装置还包括保护桶,所述保护桶围在下料桶外,保护桶与下料桶无接触,保护桶的顶部与暂存桶的底部固定连接,保护桶的底部的出料口三与混料机连通;暂存桶的出料口一设于保护桶内,下料桶的出料口二位于保护桶出料口三的上方。

所述混料机的上部设有进料口一和进料口二,所述计量桶底部的出料口四与进料口一连通,保护桶底部的出料口三与进料口二连通,所述下料桶的出料口二与进料口二隔空相对。

所述计量桶和暂存桶的底部分别水平设有螺旋供料装置,螺旋供料装置包括设有螺旋叶片的送料管,驱动螺旋叶片转动的电机,电机设于送料管的一端,出料口四与出料口三分别设于送料管上与电机相对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料及微量原料从计量设备直接自动投入到混料机的装置系统,填补了行业空白,以提高微量原料配方的计量、输送、投料的自动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并消除了人工方式投料可能产生的错投原料配方造成损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阀门一关闭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阀门一结构示意图(阀门一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还包括计量桶2、暂存桶3和混料机4,结合图2,机架1为矩形框状结构,计量桶2和暂存桶3并列地设在机架1的上部,其中,所述计量桶2是通过重量传感器一20与机架1连接,而所述暂存桶3则与机架1固定连接。

计量桶2的底部与混料机4柔性连通。

柔性连通,这里指的是用非刚性的连通构件,以互相不会有作用力的方式,来实现两者的连通。当两者之间进行物料转移的时候,其中一个出现位移、抖动等情况,完全不会有作用力影响到另一个。比如通过以柔软、轻质的,在某些情况下不会传递力的材料制成的管道进行连通。

由于计量桶2需要通过重量传感器一20来测量桶内的物料重量,重量传感器一20通常选用平行梁传感器,其原理是根据计量桶2的重量变化,引起传感器上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其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的阻值也发生变化,然后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可以得出重量变化。

为了让计量桶2不受外界影响,所以计量桶2需要与混料机4柔性连通,比如使用轻质的布管作为连通接头21。而如果周围环境允许,如洁净无污染,或者是不怕污染,那么所谓柔性连通的结构方式还可以是两者上下设置、且凌空相对,位于下方的直接承接上方卸下的物料。

计量桶2装主料,量大,称量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而相对于主料,微量原料的称量精度就有很高的要求了。

微量原料首先也是暂时储存在暂存桶3内,在暂存桶3的底部通过计量装置与混料机4连通,当需要取用暂存桶3内的微量原料时,通过计量装置从暂存桶3内量取所需要量的微量原料,然后卸往混料机4内,与主料进行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该计量装置包括设有重量传感器二50的下料桶5,下料桶5以悬空状态设于暂存桶3的下方,下料桶5通过重量传感器二50与机架1连接。

这里的重量传感器二51同样为平行梁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二51的前端与下料桶5侧壁固定连接,而重量传感器二51的末端通过水平支架57与机架1固定连接。下料桶5的体积和重量均控制在平行梁传感器能承受的范围内,比如下料桶5选择轻质的材料制成,其体积控制在微量原料所需要的最大值多一些即可。因此水平支架57和重量传感器二51足以支撑下料桶5及其内部盛放的微量原料的重量。

为了不影响下料桶5,暂存桶3与下料桶5之间的物料传递,也需要通过柔性连通的方式,但由于微量原料的称量精度较高,因此,即便使用常规的布管,仍然有可能会影响到计量装置的计量结果。所以,下料桶5与暂存桶3之间的柔性连通方式,优选凌空相对的方式,即两者出料和接料的方式不接触。如,暂存桶3底部的出料口一30直接伸至下料桶5的顶部,下料桶5的顶部敞口即可。

同样的,下料桶5底部设有出料口二50,出料口二50与混料机4为柔性连通,与暂存桶3的连接方式相同,出料口二50也是选择选择凌空相对的方式,即出料口二50也正对着混料机4的进料口。

结合图3所示,在出料口二50处还设有阀门一52。再如图4所示,该阀门一52包括门板53、气缸54和t形连杆55,门板53固定在t形连杆55的前端一侧,t形连杆55的后端两头分别与气缸54的伸缩杆56的前端和下料桶5的外壁转动连接。结合图5,气缸54的伸缩通过t形连杆55带动门板53相对出料口二50转动,实现出料口二50的打开和闭合。

通常,存放物料的容器的底部均为倒锥形,方便物料卸出,本实施例中,下料桶5的底部呈倒锥形,为了方便门板53的开合,本实施例中,出料口二50是倾斜地设置于下料桶5底端的一侧。

由于微量原料在从暂存桶3至下料桶5、以及从下料桶5至混料机4的过程中,均是以无接触的方式进行微量原料的转移,所以,为了防止受外界的影响,优选的,计量装置还设置一个保护桶6,该保护桶6围在下料桶5外,且该保护桶6与下料桶5无接触,保护桶6通过其顶部与暂存桶3的底部固定连接。保护桶6和下料桶5均可使用质量较轻的材料来制造,并且本身体积也控制得较小,所以两者的重量可以很好地控制,以期不会影响到其结构的稳固性。

重量传感器二51从保护桶6的侧壁伸入,保护桶6上可设置透空部分供水平支架57贯穿,现有技术中会在透空部分设置柔软材料进行封挡,柔软材料可以是布质或者橡胶等等。

保护桶6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三60,该出料口三60与混料机4连通,两者的连通方式是封闭的,可以是刚性材料(如塑料、金属等)或者是柔性材料(如布料、橡胶等)制成的连通接头61。而暂存桶3的出料口一30则设于保护桶6内,保护桶6的顶部可以封闭,暂存桶3的出料口一30可以从保护桶6的顶部贯穿伸入,那么下料桶5的顶部可以是敞口,暂存桶3的出料口一30则位于下料桶5的顶部正上方,微量原料正好可以从出料口一30落入下料桶5内。

下料桶5的出料口二50位于保护桶6出料口三60的上方,出料口二50的阀门一52在打开时,计量好的微量原料便可以从下料桶5的出料口二50、保护桶6的出料口三50直接落入混料机4内。

那么,在混料机4的上部设有进料口一40和进料口二41,所述计量桶2底部的出料口四20与进料口一40连通,保护桶6底部的出料口三60与进料口二41连通,所述下料桶5的出料口二50与进料口二41隔空相对。

为了便于物料的输送,进料口一40与出料口四20正好上下相对,中心线重合。进料口二41与出料口三60、出料口二50也正好上下相对,中心线重合。物料可以靠重力直接向下落入混料机4中。

在计量桶2和暂存桶3的底部分别水平设有螺旋供料装置7,螺旋供料装置7包括设有螺旋叶片71的送料管70,驱动螺旋叶片71转动的电机72,电机72设于送料管70的一端,出料口四20与出料口三60分别设于送料管70上与电机72相对的另一端。

通过螺旋供料装置7,可以精确控制物料的送料量,减小误差。

在混料机4的底部设置出料口五45是常规的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其出料口处设置阀门二42,阀门二42由油缸或者气缸43通过曲轴连杆44来控制其开合,阀门二42位于混料机4的内部,油缸或者气缸43和曲轴连杆44设于混料机4外的一侧,曲轴连杆44的一端与阀门二42同轴同步转动。这在现有技术中也是常规技术,无需再次对其投入创造性的劳动进行改进,因此,本实施例中仅简要地对其进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