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8829发布日期:2020-07-07 14:3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滚珠保持架是指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的滚动体,并随之运动的轴承零件,其不仅用于隔离滚动体,且还能引导滚动体并将其保证在轴承内。目前现有的滚珠保持架只能满足与钢珠装配到保持架,但是对于钢珠的压紧度却无法保障,因此易导致在轴承装配时钢珠从保持架上掉出,其不仅提高了返修率,还大大降低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其能将滚珠紧压于保持架架体中,同时还保证装配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灵活度提升,降低了产品的返修率,还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组件与动模组件;

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型腔;

所述动模组件由用于形成保持架外径的动模薄套、用于形成保持架内径的动模芯子、用于形成保持架中球兜的多个动模球棒及动模型腔构成;于所述动模型腔上开设多个球棒装配孔、多个第一安装孔及第一模架固定孔,各动模球棒均沿周向装配于所述球棒装配孔内,在相邻动模球棒之间、于所述动模型腔上还沿轴向延伸形成多个成型凸台,于各成型凸台的两侧还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成型保持架中保险口的凹口,在相邻凹口之间、于成型凸台上还开设顶针孔,所述动模芯子装配于各动模球棒围合的环形结构内圈并与动模型腔表面抵接,在所述动模芯子的轴心处开设第二模架固定孔,所述动模薄套装配于各动模球棒围合的圆型结构外圈并也与动模型腔表面抵接,在所述动模薄套上分别开设成型贯通孔、注胶孔、排气孔及多个用于与第一安装孔对接的第二安装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动模球棒由柱部及凸圆部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凹口为弧形凹口;

于所述定模型腔上还开设用于形成保持架底部倒角的倒角槽;

沿所述动模型腔的外圈还沿周向开设多个用于固定动模球棒的球棒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保持架在安装、运动过程中不易使钢球脱落,同时保持架的内外径在一定的转速与温度下不会与轴承摩擦触碰,钢球通过保险口卡死在球兜内,避免其安装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利用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返修率,还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ⅰ。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ⅱ。

其中:1、动模型腔;101、球棒装配孔;102、球棒固定孔;103、成型凸台;104、凹口;105、顶针孔;106、第一安装孔;107、第一模架固定孔;2、动模球棒;201、柱部;202、凸圆部;3、保持架;301、球兜;302、保险口;303、开口;4、动模芯子;401、第二模架固定孔;5、动模薄套;501、成型贯通孔;502、第二安装孔;503、注胶孔;504、排气孔;6、定模型腔;601、倒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组件与动模组件,于定模型腔6上还开设用于形成保持架3底部倒角的倒角槽601。

如图1、图2所示,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型腔6;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动模组件由用于形成保持架3外径的动模薄套5、用于形成保持架3内径的动模芯子4、用于形成保持架3中球兜301的多个动模球棒2及动模型腔1构成;于动模型腔1上开设多个球棒装配孔101、多个第一安装孔106及第一模架固定孔107,沿动模型腔1的外圈还沿周向开设多个用于固定动模球棒2的球棒固定孔102。各动模球棒2均沿周向装配于球棒装配孔101内,动模球棒2由柱部201及凸圆部202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在相邻动模球棒2之间、于动模型腔1上还沿轴向延伸形成多个成型凸台103,成型凸台103用于形成保持架3中开口303,于各成型凸台103的两侧还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成型保持架3中保险口302的凹口104,凹口104为弧形凹口。在相邻凹口104之间、于成型凸台103上还开设顶针孔105;动模芯子4装配于各动模球棒2围合的环形结构内圈并与动模型腔1表面抵接,在动模芯子4的轴心处开设第二模架固定孔401,动模薄套5装配于各动模球棒2围合的圆型结构外圈并也与动模型腔1表面抵接,在动模薄套5上分别开设成型贯通孔501、注胶孔503、排气孔504及多个用于与第一安装孔106对接的第二安装孔502。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及工作过程如下:

装配过程:如图1、图2及图3所示,首先将各动模球棒2与动模型腔1的球棒装配孔101配合,然后分别将动模芯子4、动模薄套5分别置于各动模球棒2围合的环形结构的内圈及外圈,如图1所示,动模薄套5通过第二安装孔502与动模型腔1的第一安装孔106对接后通过紧固件固接。

工作过程:如图1至图3所示,动模组件与定模组件闭合,材料通过注胶孔503注入后保持压力冷却使材料定型,动模组件与定模组件打开后利用顶针通过顶针孔105将成型的保持架3脱离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动模球棒2的凸圆部202形成了保持架3的球兜301,同时在球兜301的槽口两侧分别形成朝向向内的保险口302,该保险口302由成型凸台103左右两侧的凹口104成型,上述保险口302由于其朝向球兜301,且保险口302为弧形使其能与钢球外表面贴合,在钢球装入球兜301后能不仅能贴合钢球表面还能对其施加压紧力,保证钢球紧配于球兜301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保持架在安装、运动过程中不易使钢球脱落,同时保持架的内外径在一定的转速与温度下不会与轴承摩擦触碰,钢球通过保险口卡死在球兜内,避免其安装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利用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返修率,还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与动模组件;

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型腔(6);

所述动模组件由用于形成保持架(3)外径的动模薄套(5)、用于形成保持架(3)内径的动模芯子(4)、用于形成保持架(3)中球兜(301)的多个动模球棒(2)及动模型腔(1)构成;于所述动模型腔(1)上开设多个球棒装配孔(101)、多个第一安装孔(106)及第一模架固定孔(107),各动模球棒(2)均沿周向装配于所述球棒装配孔(101)内,在相邻动模球棒(2)之间、于所述动模型腔(1)上还沿轴向延伸形成多个成型凸台(103),于各成型凸台(103)的两侧还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成型保持架(3)中保险口(302)的凹口(104),在相邻凹口(104)之间、于成型凸台(103)上还开设顶针孔(105);所述动模芯子(4)装配于各动模球棒(2)围合的环形结构内圈并与动模型腔(1)表面抵接,在所述动模芯子(4)的轴心处开设第二模架固定孔(401);所述动模薄套(5)装配于各动模球棒(2)围合的圆型结构外圈并也与动模型腔(1)表面抵接,在所述动模薄套(5)上分别开设成型贯通孔(501)、注胶孔(503)、排气孔(504)及多个用于与第一安装孔(106)对接的第二安装孔(5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球棒(2)由柱部(201)及凸圆部(202)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104)为弧形凹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定模型腔(6)上还开设用于形成保持架(3)底部倒角的倒角槽(6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模型腔(1)的外圈还沿周向开设多个用于固定动模球棒(2)的球棒固定孔(1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滚珠保持架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组件与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型腔,动模组件由用于形成保持架外径的动模薄套、用于形成保持架内径的动模芯子、用于形成保持架中球兜的多个动模球棒及动模型腔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保持架在安装、运动过程中不易使钢球脱落,同时保持架的内外径在一定的转速与温度下不会与轴承摩擦触碰,钢球通过保险口卡死在球兜内,避免其安装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利用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返修率,还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腾达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