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8751发布日期:2020-07-07 14:3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传统技术中,注塑模具的内模定位是通过模胚开框来实现的,要求模胚框和内模外形进行配合。但其存在的缺陷是:加工模胚框时间长,对加工设备精度要求高,而且加工内模外形时间长且精度要求高。开框或者内模外形精度加工一旦出现失误,返修难度大,可能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将传统模具通过模胚开框来进行定位的方式改进为通过定位块定位,能够减少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成本,且减少浪费、方便维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其关键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内模、模胚、下模部分,在所述上模部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所述内模,在所述内模的下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所述模胚,在所述内模与模胚之间形成产品型腔,所述模胚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模板上,在所述上模部分的下端面以及下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内模的上表面以及模胚的下表面均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机构由若干行横向定位块与若干列竖向定位块组成,所述横向定位块与竖向定位块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在所述上模座的上端外表面中心开设有进料孔,在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所述内模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上模板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锁扣,该锁扣的下端与所述下模部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上均开设有进气孔与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部分包括第一下模板与第二下模板与下模座,所述第一下模板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二下模板活动安装,所述第二下模板与位于其下方的下模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排气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下模板内形成有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内设置有弹簧针板,所述弹簧针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下模板活套连接,在该弹簧针板的上端面位于连接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上端能够伸入所述内模与模胚之间形成的型腔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模部分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柱,在所述下模部分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套。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定位块与竖向定位块的结构一致,且安装方向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取消现有技术中模具通过模胚开框来进行定位的方式,而通过定位块定位,如加工失误,只需要更换定位块,从而既减少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又使得模具拆装方便,加工失误后维修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所述定位机构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内模、模胚、下模部分;

对于所述上模部分,其包括上模座1、第一上模板2与第二上模板3,在所述上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中心开设有进料孔4,在所述上模座1的下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上模板2与第二上模板3,所述内模5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板3的底部,在所述第二上模板3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锁扣6,该锁扣6的下端与所述下模部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模板2与第二上模板3上均开设有进气孔7与排气孔8。

对于所述下模部分,其包括第一下模板9与第二下模板10与下模座11,所述第一下模板9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二下模板10活动安装,所述第二下模板10与位于其下方的下模座11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7与排气孔8。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下模板10内形成有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内设置有弹簧针板15,所述弹簧针板15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柱16,所述连接柱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下模板9活套连接,在该弹簧针板15的上端面位于连接柱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顶针17,所述顶针17的上端能够伸入所述内模5与模胚13之间形成的型腔内。

在所述上模部分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柱12,在所述下模部分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12相配合的导向套。

本例中,在所述内模5的下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所述模胚13,在所述内模5与模胚13之间形成产品型腔,所述模胚13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模板9上,在所述上模部分的下端面以及下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14,所述内模5的上表面以及模胚13的下表面均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机构14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机构14由若干行横向定位块14a与若干列竖向定位块14b组成,所述横向定位块14a与竖向定位块14b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横向定位块14a与竖向定位块14b的结构一致,且安装方向相垂直,采用上述结构,从而能够达到简化结构,并且便于维护与管理的目的。

本实施例通过对定位机构的改进,有效克服了传统技术中内模、模胚加工时间长、精度要求高的缺陷,而且即便出现加工失误也仅需更换定位块,维修方便,有效节约了时间、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内模、模胚、下模部分,在所述上模部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所述内模,在所述内模的下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所述模胚,在所述内模与模胚之间形成产品型腔,所述模胚活动安装于第一下模板上,在所述上模部分的下端面以及下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内模的上表面以及模胚的下表面均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机构由若干行横向定位块与若干列竖向定位块组成,所述横向定位块与竖向定位块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在所述上模座的上端外表面中心开设有进料孔,在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所述内模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模板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上模板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锁扣,该锁扣的下端与所述下模部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上均开设有进气孔与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分包括第一下模板与第二下模板与下模座,所述第一下模板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二下模板活动安装,所述第二下模板与位于其下方的下模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下模板内形成有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内设置有弹簧针板,所述弹簧针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下模板活套连接,在该弹簧针板的上端面位于连接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上端能够伸入所述内模与模胚之间形成的型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部分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柱,在所述下模部分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块与竖向定位块的结构一致,且安装方向相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内模、模胚、下模部分,在所述上模部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所述内模,在所述内模的下方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所述模胚,在所述内模与模胚之间形成产品型腔,所述模胚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模板上,在所述上模部分的下端面以及下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内模的上表面以及模胚的下表面均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机构由若干行横向定位块与若干列竖向定位块组成,所述横向定位块与竖向定位块交错设置。其显著效果是:能够减少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成本,且减少浪费、方便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吴霞波;袁顺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开物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