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涎薄膜薄膜专用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1568发布日期:2020-07-21 12:13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涎薄膜薄膜专用模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涎薄膜薄膜专用模头。



背景技术:

流涎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有单层流涎和多层共挤流涎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流延薄膜具有优越的热封性能和优良的透明性,是主要的包装复合基材之一,用于生产高温蒸煮膜、真空镀铝膜等,市场极为看好,而且,随着国产流延膜生产设备的发展,其中部分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流涎薄膜需通过模头在钢带和钢辊上铺展成型的成为一定厚度未取向薄膜。

当模头在进行流涎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模头内部中模唇调节繁琐,并且模头宽幅调节精准度较低,导致了模头生产流涎薄膜其薄膜厚度难以控制并且模头宽幅不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流涎薄膜薄膜专用模头,解决了当模头在进行流涎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模头内部中模唇调节繁琐,并且模头宽幅调节精准度较低,导致了模头生产流涎薄膜其薄膜厚度难以控制并且模头宽幅不精准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流涎薄膜薄膜专用模头,包括上模、同位推拉螺丝组、合模螺丝、定位销、封头板、吊装块、圆环、小插板、下模、加热管和外堵,所述上模前端面与同位推拉螺丝组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前端面与合模螺丝螺纹连接,所述上模前端面嵌入定位销,所述上模右端与封头板固定连接,所述封头板右端与吊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吊装块右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下端固定连接有小插板,所述上模背端面与下模相互接触,并且下模右端面与封头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前端面与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下模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下模背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堵。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模唇自由间隙为1.6mm。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立分布于上模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与下模连接的流道磨修光洁,镀硬铬0.03-0.04mm。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呈对立分布于圆环左右两端,并且圆环内圆环内设有防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合模螺丝设有多个,并且其底部与下模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堵调幅范围为2200-2600m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当模头在进行流涎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模头内部中模唇调节繁琐,并且模头宽幅调节精准度较低,导致了模头生产流涎薄膜其薄膜厚度难以控制并且模头宽幅不精准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同位推拉螺丝组合外堵,可通过手动推拉同位推拉螺丝组并且通过外堵对模头的宽幅进行调节,达到了对上模唇进行准确微调和对模头宽幅的调节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果与速率,解决了当模头在进行流涎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模头内部中模唇调节繁琐,并且模头宽幅调节精准度较低,导致了模头生产流涎薄膜其薄膜厚度难以控制并且模头宽幅不精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1、同位推拉螺丝组-2、合模螺丝-3、定位销-4、封头板-5、吊装块-6、圆环-7、小插板-8、下模-9、加热管-10、外堵-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涎薄膜薄膜专用模头:包括上模1、同位推拉螺丝组2、合模螺丝3、定位销4、封头板5、吊装块6、圆环7、小插板8、下模9、加热管10和外堵11,上模1前端面与同位推拉螺丝组2滑动连接,上模1前端面与合模螺丝3螺纹连接,上模1前端面嵌入定位销4,上模1右端与封头板5固定连接,封头板5右端与吊装块6固定连接,吊装块6右端与圆环7固定连接,上模1下端固定连接有小插板8,上模1背端面与下模9相互接触,并且下模9右端面与封头板5固定连接,下模9前端面与定位销4固定连接,上模1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0,下模9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0,下模9背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堵11。

其中,所述上模1与下模9之间的模唇自由间隙为1.6mm,有利于对流涎薄膜的生产的厚度。

其中,所述定位销4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立分布于上模1左右两端,使上模1与下模9两端精准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上模1与下模9连接的流道磨修光洁,镀硬铬0.03-0.04mm,有利于对生产的流涎薄膜的表面进行保护,避免表面被划伤。

其中,所述圆环7呈对立分布于圆环7左右两端,并且圆环7内圆环内设有防护层,减少圆环7在进行固定的内环产生的磨损。

其中,所述合模螺丝3设有多个,并且其底部与下模9螺纹连接,使配合定位销4加强对上模1与下模9之间的固定。

其中,所述外堵11调幅范围为2200-2600mm,使外堵11对模头的调幅更加精准。

工作原理: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本设备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即可为本设备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首先将本设备与挤压机及复合分配器进行连接,流涎薄膜生产的原料通过上模1与下模9之间的向下端进行流动,并且加热管10可使流涎薄膜原料不会在上模1与下模9冷却导致上模1与下模9内部堵塞,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上模1与下模9之间生产的流涎薄膜向外端流动部位可通过卷收器进行对生产流涎薄膜进行卷收,在对模头的宽幅进行调节时可通过外堵11进行对模头进行宽幅的调节,并且在通过对上模1的上模唇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手动同位推拉同位推拉螺丝组2进行对上模唇微调,达到了对上模唇进行准确微调和对模头宽幅的调节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果与速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