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体压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4933发布日期:2020-08-14 20:0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体压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塑料瓶压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体压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方法,静脉输液使用的输液瓶在使用完全后被堆积在回收筐内,不能充分利用回收筐的空间,占据空间大,且当回收筐堆满时不能及时地将输液瓶输送出去进行回收利用,收集效率低,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操作简便、方便移动、稳定性强、占据空间小、及时将输液瓶输送出去进行回收利用、压缩和收集效率高、适用性强的医疗用输液瓶压缩收集装置。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201820225723.5的专利,该专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安装有滚筒,所述壳体的上方一侧铰接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上方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输出端贯穿壳体的上壁,且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与第一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壳体的下方位于出料口的对立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壳体的侧壁,且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将输液袋进行压缩回收,值得大力推广。

随着该装置在实际的生产使用中,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只要表面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其中该装置应用于医院或者小型诊所的室内角落里,所需要的设备应当是简便,小型的,其该装置通过液压缸实现动力传递,这就使得还需提供液压泵站,这就使得明显不适用于室内的使用,若是设置于室外使用,则与设计初衷相悖理。

第二,该装置利用第一压缩缸进行压缩后,再利用第二压缩缸将压缩后的瓶体推出,使得还需增设第二压缩缸动力用以将瓶体推出,操作步骤繁琐,便捷性低。

第三,众所周知,瓶体输完液后是处于鼓起状态的,受限于瓶口处的橡胶盖的密封,其是受到一般的压力不会使得漏气,这就使得,该装置要想通过压板对瓶体进行压缩,则极易出现压爆的现象,发出的巨大声响,与其所应用的场合是觉得相悖理的。

第四,其中输液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液体使用不彻底的现象,会有部分的液体残留于瓶体内,这就使得压缩瓶体后,会有部分液体被挤出,使得压缩环境受到污染,易滋生细菌,导致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体压缩收集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压缩方式,需通过液压泵站或者电控,提高设备复杂性,明显不适用于室内的使用,与设计初衷相悖理;压缩后还需动力将瓶体排出,便捷性低;易压爆瓶体,与应用环境相矛盾;以及液体被挤出,使得压缩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体压缩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以将瓶体先刺破,后压扁的压缩部件,

随所述压缩部件在复位过程中自动将瓶体导出的导出部件,

以及位于所述导出部件下方用以对漏液进行收集的收集部件。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压缩部件包括上下滑动并列安装的刺针,及固接于刺针上的压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出部件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箱体内的支撑板,且铰接处设有扭簧,并通过所述扭簧将所述支撑板常态下处于倾斜撑起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还并列开设有用以避让所述刺针的避让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收集部件包括开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箱体底部的集液壳体,所述集液壳体的顶部开口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用以将所述集液壳体进行装卸的取拿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箱体内还固接有退料板,且所述退料板上开设有用以避让所述压板的孔体。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还固接有支撑凸起部,并通过所述支撑凸起部用以对所述支撑板进行水平支撑。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退料板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排出口,且所述排出口的下边沿与所述支撑板的铰接端相平齐。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刺针的上端部共同固接有一联动板,所述箱体内处于所述联动板与所述退料板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取拿孔处铰接有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备小巧便捷,通过人工按压联动板实现对瓶体进行压缩,无需液压泵站及任何电控方式,由其适用于室内,比如墙角及桌面上的放置使用,实现随手压瓶,操作便捷;其中该装置利用刺针对瓶体进行刺破放气后,便于利用压板进行压扁,其中利用刺针进行放气可以防止传统技术中压爆导致的巨响,保证室内的安静;利用铰接的支撑板实现对瓶体压缩时的支撑,还实现对瓶体压缩后的自动导出,使得无需单独利用动力部件将瓶体导出,实现自动化导出瓶体;并且箱体内的集液壳体可以对刺破后瓶内漏出的液体进行收集,便于集中排出,防止滋生细菌;实现循环使用,降低成本;简化了操作者的劳动力;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料导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刺针;3-压板;4-孔体;5-投料口;6-支撑板;7-支撑凸起部;8-盖板;9-集液壳体;10-避让孔;11-扭簧;12-排出口;13-推料板;14-联动板;15-竖杆;16-按压板;17-投料导筒;18-压缩前瓶体;19-压缩后瓶体;20-限位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瓶体压缩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用以将瓶体先刺破,后压扁的压缩部件,

随压缩部件在复位过程中自动将瓶体导出的导出部件,

以及位于导出部件下方用以对漏液进行收集的收集部件。

压缩部件包括上下滑动并列安装的刺针2,及固接于刺针2上的压板3。

导出部件包括一端铰接于箱体1内的支撑板6,且铰接处设有扭簧11,并通过扭簧11将支撑板6常态下处于倾斜撑起状态,处于常态下的支撑板6与退料板13之间的间距大于瓶体的外径。

利用扭簧11的弹性可以使得支撑板6处于撑起状态并对瓶体进行支撑,其中扭簧11的弹性大于瓶体的重力,但是小于人体施加的力,扭簧11的一端与箱体1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支撑板6的内壁相抵,扭簧11的型号和结构因属于日常常见的,且不属于本方案的创新之处,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支撑板6上还并列开设有用以避让刺针2的避让孔10,实现辅助刺针2实现高效穿透。

收集部件包括开拆卸式安装于箱体1底部的集液壳体9,集液壳体9的顶部开口设置。

箱体1上开设有用以将集液壳体9进行装卸的取拿孔。

箱体1内还固接有退料板13,且退料板13上开设有用以避让压板3的孔体4,利用孔体4实现避让刺针2和压板3。

箱体1的内壁上还固接有支撑凸起部7,并通过支撑凸起部7用以对支撑板6进行水平支撑,实现对支撑板6的支撑,便于实现对瓶体进行压缩。

处于支撑凸起部7上方的位置还固接有限位凸起部20,用以倾斜状态下的支撑板6进行限位,防止其处于扭簧11的弹性,出现过度翻转的现象。

箱体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投料口5,投料口5位于支撑板6与退料板13之间,实现将瓶体导入至支撑板6与退料板13之间。

投料口5上还安装有投料导筒17,便于投料。

箱体1上开设有排出口12,且排出口12的下边沿与支撑板6的铰接端相平齐,实现辅助瓶体平滑的导出;

排出口12的孔高度大于压缩后瓶体19的厚度且小于压缩前瓶体18的厚度,实现在投入瓶体时利用排出口12的上边沿进行自当使其防止掉出;而压缩后小于排出口12,则便于排出。

刺针2的上端部共同固接有一联动板14,箱体1内处于联动板14与退料板13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复位弹簧,利用复位弹簧实现自动复位,操作便捷。

取拿孔处铰接有盖板8,通过盖板8可以对取拿孔进行封闭,防止细菌滋生,打开可以便于将集液壳体9取出清洁。

其中联动板14的上方通过竖杆15固接有按压板16。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投料导筒17投入瓶体,瓶体沿着投料口5进入到箱体1内,位于倾斜设置的支撑板6上,如压缩前瓶体18的样子,其中通过按压联动板14,带动刺针2下降,刺针2从退料板13内伸出对瓶体表面进行按压刺破,此时,支撑板6受瓶体和刺针2的按压会下降,使得支撑板6的摆动端与支撑凸起部7相抵时,支撑板6实现定位,此时刺针2继续下压,通过刺针2上的压板3对刺破后的瓶体进行压缩,其中支撑板6上的退让孔是用以避让刺针2,使其刺针2可以完全的将瓶体刺破,使瓶体内的液体漏于集液壳体9内并实现收集;

此时压缩工作完成,如压缩后瓶体19的样子,松开联动板14,联动板14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推动其上升复位,刺针2在上升时,因刺针2插于瓶体内,瓶体会随着刺针2一同上升,当刺针2完全隐藏于退料板13的孔体4内时,瓶体通过退料板13与刺针2分离,再次掉落到支撑板6上,此时的支撑板6由于不再承受刺针2的压力,会处于复位状态;掉落后的瓶体掉落于支撑板6上,利用倾斜的支撑板6实现将瓶体沿着排出口12排出,实现自动排出,完成瓶体的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