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8440发布日期:2020-08-28 15:1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



背景技术:

在pi薄膜生产时通过电晕装置进行薄膜电晕,从而提高薄膜的达因值,薄膜在电晕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传统的电晕装置没有废气收集装置,有害气体会排放到设备周围,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包括门形支架,所述门形支架之间连接前导辊、后导辊、正面电晕机构和背面电晕机构,所述正面电晕机构包括上电晕辊和上电晕电极,所述背面电晕机构包括下电晕辊和下电晕电极,所述前导辊、后导辊、上电晕辊和下电晕辊均与门形支架上的电机连接,所述门形支架之间还连接上吸气罩和下吸气罩,所述上吸气罩包括上c形支架,所述上c形支架下侧铰接上活动门,所述下吸气罩包括下c形支架,所述下c形支架上侧铰接下活动门,所述上活动门和下活动门分别连接上吸气管和下吸气管,所述上活动门和下活动门通过转座连接驱动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电晕电极和下电晕电极均开设卡槽,所述上电晕电极和下电晕电极通过卡槽与电极安装座的卡座连接,所述门形支架内侧位于电极安装座上方的位置连接安装座连接板,安装座连接板上连接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尾端转动连接电极安装座,所述调节螺栓上连接锁紧螺母。

所述上活动门下侧和下活动门上侧均连接橡胶片。

所述上活动门下侧和下活动门与门形支架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通过上吸气罩和下吸气罩将电晕装置完全罩在内部,收集有害气体,防止有害气体排到设备外,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的部分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的上、下吸气罩的侧视图。

图中:1、门形支架;2、前导辊;3、后导辊;4、正面电晕机构;41、上电晕辊;42、上电晕电极;5、背面电晕机构;51、下电晕辊;52、下电晕电极;6、电机;7、上吸气罩;71、上c形支架;72、上活动门;73、上吸气管;8、下吸气罩;81、下c形支架;82、下活动门;83、下吸气管;9、驱动气缸;10、电极安装座;101、卡座;11、安装座连接板;111、调节螺栓;112、锁紧螺母;12、橡胶片;13、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包括门形支架1,门形支架1之间连接前导辊2、后导辊3、正面电晕机构4和背面电晕机构5,正面电晕机构4包括上电晕辊41和上电晕电极42,背面电晕机构5包括下电晕辊51和下电晕电极52,前导辊2、后导辊3、上电晕辊41和下电晕辊51均与门形支架1上的电机6连接,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均开设卡槽,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通过卡槽与电极安装座10的卡座101连接,门形支架1内侧位于电极安装座10上方的位置连接安装座连接板11,安装座连接板11上连接调节螺栓111,调节螺栓111尾端转动连接电极安装座10,调节螺栓111上连接锁紧螺母112,通过调节螺栓111可调节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的位置,可加工不同规格的薄膜,门形支架1之间还连接上吸气罩7和下吸气罩8,上吸气罩7包括上c形支架71,上c形支架71下侧铰接上活动门72,下吸气罩8包括下c形支架81,下c形支架81上侧铰接下活动门82,上活动门72下侧和下活动门82上侧均连接橡胶片12,上活动门72下侧和下活动门82与门形支架1之间通过密封条13密封,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分别连接上吸气管73和下吸气管83,上吸气管73和下吸气管83连接排风扇,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通过转座连接驱动气缸9。

本实施例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使用时,驱动气缸9先驱动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打开,然后将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卡接电极安装座10,再根据pi薄膜的厚度,进行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调节,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11,即可上、下调节电极安装座10位置,从而调节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螺母112固定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将pi膜依次绕过前导辊2、下电晕电极52、上电晕电极42和后导辊3,完成装配,然后驱动气缸9再次驱动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关闭,且此时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的橡胶片12与pi膜上、下接触,最后电机6驱动前导辊2、下电晕电极52、上电晕电极42和后导辊3转动输送pi膜,同时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启动,分别对pi膜正面和背面进行电晕操作,电晕产生有害气体通过上吸气管73和下吸气管83排出收集即可。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形支架(1),所述门形支架(1)之间连接前导辊(2)、后导辊(3)、正面电晕机构(4)和背面电晕机构(5),所述正面电晕机构(4)包括上电晕辊(41)和上电晕电极(42),所述背面电晕机构(5)包括下电晕辊(51)和下电晕电极(52),所述前导辊(2)、后导辊(3)、上电晕辊(41)和下电晕辊(51)均与门形支架(1)上的电机(6)连接,所述门形支架(1)之间还连接上吸气罩(7)和下吸气罩(8),所述上吸气罩(7)包括上c形支架(71),所述上c形支架(71)下侧铰接上活动门(72),所述下吸气罩(8)包括下c形支架(81),所述下c形支架(81)上侧铰接下活动门(82),所述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分别连接上吸气管(73)和下吸气管(83),所述上活动门(72)和下活动门(82)通过转座连接驱动气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均开设卡槽,所述上电晕电极(42)和下电晕电极(52)通过卡槽与电极安装座(10)的卡座连接(101),所述门形支架(1)内侧位于电极安装座(10)上方的位置连接安装座连接板(11),安装座连接板(11)上连接调节螺栓(111),所述调节螺栓(111)尾端转动连接电极安装座(10),所述调节螺栓(111)上连接锁紧螺母(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门(72)下侧和下活动门(82)上侧均连接橡胶片(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门(72)下侧和下活动门(82)与门形支架(1)之间通过密封条(13)密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包括门形支架,所述门形支架之间连接前导辊、后导辊、正面电晕机构和背面电晕机构,所述正面电晕机构包括上电晕辊和上电晕电极,所述背面电晕机构包括下电晕辊和下电晕电极,所述前导辊、后导辊、上电晕辊和下电晕辊均与门形支架上的电机连接,所述门形支架之间还连接上吸气罩和下吸气罩,所述上吸气罩包括上C形支架,所述上C形支架下侧铰接上活动门,所述下吸气罩包括下C形支架,所述下C形支架上侧铰接下活动门,所述上活动门和下活动门分别连接上吸气管和下吸气管,所述上活动门和下活动门通过转座连接驱动气缸,所述PI膜表面处理用电晕装置,防止有害气体外泄,改善操作者工作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高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