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0534发布日期:2020-10-23 12:0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脂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是一种功能型化合物,因它特殊的化学结构,以及可应用于涂料、胶合剂、电子产品、铸造业及工艺品等,被人们所熟知。随着化工的发展,有很多由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产生,当中有些聚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和天然树脂很相似,这些聚合物会被称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最重要的应用是制造塑料。合成树脂种类繁多,其中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abs树脂为五大通用树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树脂材料,并且合成树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冷却加工,现有的树脂冷却装置大多都是采用单一的水冷方式对树脂进行冷却,这种方式其冷却效果单一且冷却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生产用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树脂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单一且冷却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容纳箱、水冷机构、承载机构和搅动机构,所述容纳箱呈中空结构且其前侧壁上设有能够打开的门板,所述承载机构呈水平设置在容纳箱内,并且承载机构的两端均与容纳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动机构安装在承载机构上,水冷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容纳箱的旁侧,水冷机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承载机构上,所述容纳箱的内顶壁上设有冷风扇。

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连接支架、安装板、滑动板、承料盘、两个承托板和两个固定轴,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箱的内壁和安装板的后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轴的后端均与安装板的前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的前端均与容纳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承托板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轴上,滑动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承托板之间,承料盘设置在两个承托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轴和联动拌架,转动电机呈竖直安装在滑动板的底部且其输出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的顶端延伸至承料盘内设置,联动拌架固定在转轴的顶端上。

优选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支撑台、水箱、水泵、冷却盒、连接管和回流管,所述支撑台设置在容纳箱的旁侧,水箱呈竖直设置在支撑台的顶部,水箱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出水口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泵的输出端和冷却盒相连通,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盒和进水口相连通,冷却盒设置在两个承托板的后端顶部上,并且冷却盒的前侧壁为与承料盘的外侧壁相吻合的弧形面。

优选的,每个承托板上均设有与滑动板的一端滑动配合的滑槽,滑动板的前端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拉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待冷却的树脂倾倒至承料盘内,人工手动推动拉手部带动滑动板在两个承托板内的滑槽内滑动,使承料盘的外侧壁抵触在冷却盒的前侧上,随后,关闭门板,达到防止树脂在冷却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过度氧化的目地;其次,冷风扇对承料盘内的树脂进行风冷,与此同时,水泵工作将水箱内的冷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冷却盒内,利用承料盘的外侧壁与冷却盒的前侧抵触进行换热冷却,完成水冷步骤,并且通过转动电机驱动转轴顶端上的联动拌架对承料盘内的树脂进行搅动,进一步提高了树脂的冷却效果及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提高树脂冷却效果和冷却速度;

(2)通过回流管的设计,能够持续对冷却盒内的水进行回流至水箱内更换,提高了水冷热交换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水冷效果及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容纳箱1,水冷机构2,支撑台21,水箱22,出水口221,水泵23,冷却盒24,连接管25,回流管26,承载机构3,连接支架31,安装板32,滑动板33,拉手部331,承料盘34,承托板35,固定轴36,搅动机构4,转动电机41,转轴42,联动拌架43,门板5,冷风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脂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容纳箱1、水冷机构2、承载机构3和搅动机构4,所述容纳箱1呈中空结构且其前侧壁上设有能够打开的门板5,所述承载机构3呈水平设置在容纳箱1内,并且承载机构3的两端均与容纳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动机构4安装在承载机构3上,水冷机构2的一部分设置在容纳箱1的旁侧,水冷机构2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承载机构3上,所述容纳箱1的内顶壁上设有冷风扇6。

具体地,所述承载机构3包括连接支架31、安装板32、滑动板33、承料盘34、两个承托板35和两个固定轴36,连接支架31的两端分别与容纳箱1的内壁和安装板3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轴36的后端均与安装板32的前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的前端均与容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承托板35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轴36上,滑动板33滑动安装在两个承托板35之间,承料盘34设置在两个承托板35的顶部,通过将待冷却的树脂倾倒至承料盘34内,滑动板33在两个承托板35内的滑槽内滑动,在搅动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承料盘34随之在滑槽内移动,便于树脂的上下料及水冷作业。

具体地,所述搅动机构4包括转动电机41、转轴42和联动拌架43,转动电机41呈竖直安装在滑动板33的底部且其输出端与转轴42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42的顶端延伸至承料盘34内设置,联动拌架43固定在转轴42的顶端上,通过转动电机41驱动转轴42顶端上的联动拌架43对承料盘34内的树脂进行搅动,进一步提高了树脂的冷却效果及效率。

具体地,所述水冷机构2包括支撑台21、水箱22、水泵23、冷却盒24、连接管25和回流管26,所述支撑台21设置在容纳箱1的旁侧,水箱22呈竖直设置在支撑台21的顶部,水箱22上设有出水口221和进水口,出水口221与水泵2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连接管25的两端分别与水泵23的输出端和冷却盒24相连通,回流管26的两端分别与冷却盒24和进水口相连通,冷却盒24设置在两个承托板35的后端顶部上,并且冷却盒24的前侧壁为与承料盘34的外侧壁相吻合的弧形面,通过水泵23工作将水箱22内的冷水通过连接管25输送至冷却盒24内,利用承料盘34的外侧壁与冷却盒24的前侧抵触进行换热冷却,完成水冷步骤,并且通过回流管26的设计,能够持续对冷却盒24内的水进行回流至水箱22内更换,提高了水冷热交换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水冷效果及效率。

具体地,每个承托板35上均设有与滑动板33的一端滑动配合的滑槽,滑动板33的前端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拉手部331,通过人工拉动拉手部331带动滑动板33在两个承托板35的滑槽内移动,故而能够带动承料盘34的移动,便于树脂的上下料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待冷却的树脂倾倒至承料盘34内,人工手动推动拉手部331带动滑动板33在两个承托板35内的滑槽内滑动,使承料盘34的外侧壁抵触在冷却盒24的前侧上,随后,关闭门板5,达到防止树脂在冷却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过度氧化的目地;其次,冷风扇6对承料盘34内的树脂进行风冷,与此同时,水泵23工作将水箱22内的冷水通过连接管25输送至冷却盒24内,利用承料盘34的外侧壁与冷却盒24的前侧抵触进行换热冷却,完成水冷步骤,并且通过转动电机41驱动转轴42顶端上的联动拌架43对承料盘34内的树脂进行搅动,进一步提高了树脂的冷却效果及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提高树脂冷却效果和冷却速度;通过回流管26的设计,能够持续对冷却盒24内的水进行回流至水箱22内更换,提高了水冷热交换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水冷效果及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