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2028发布日期:2020-06-30 20:5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塑料的模压成型方法有很多,其中发展较快的是块状或团状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bmc、dmc)以及片状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smc),块状不饱和聚酯bmc和片状不饱和聚酯smc是最常用的树脂基材。由于在模压固化过程中,树脂基材会产生收缩,导致现有的smc/bmc产品表面颜色单调,不能一次成型表面层次丰富的花纹。在卫浴行业,特别是在生产a级表面的浅色制品时,可以采用加入低轮廓材料来减小其收缩率,也可以在成品的表面外喷涂涂料,印刷或者水转印等来改善其表面性能,但是存在工艺过程复杂,消耗人工及时间,而且外观容易磨损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02615756a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过程复杂,消耗人工及时间,外观性能容易磨损等问题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模塑料模压成型方法,其通过将面积较大的覆膜材料和模塑料铺放在模具里一起进行模压成型的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过程复杂,消耗人工及时间,外观性能容易磨损的问题,但由于并为对覆膜材料进行任何处理,并且也为设计防溢结构,从而会导致成型时覆膜材料压入模具内部时多余的材料发生折叠,然后两个折叠边相连处会发生严重的挤皱现象,影响模塑料成型,而且其中混入的增稠剂等物质在受挤压后会沿着模具与压块之间的缝隙流动并填满缝隙,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开模变得非常困难的问题。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处理覆膜材料还能够防止溢出现象的注塑加工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成型时覆膜材料压入模具内部时多余的材料发生折叠,然后两个折叠边相连处会发生严重的挤皱现象,影响模塑料成型,而且其中混入的增稠剂等物质在受挤压后会沿着模具与压块之间的缝隙流动并填满缝隙,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开模变得非常困难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成型时覆膜材料压入模具内部时多余的材料发生折叠,然后两个折叠边相连处会发生严重的挤皱现象,影响模塑料成型,而且其中混入的增稠剂等物质在受挤压后会沿着模具与压块之间的缝隙流动并填满缝隙,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开模变得非常困难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加工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注塑加工装置,包括支脚,底板,框架,模具,控制屏,液压杆,防皱装置,平压装置,防溢辅助装置和模压块;支脚顶端与底板相连接;底板顶端右侧与框架进行焊接;底板顶中部与模具相连接;底板顶端中右侧设置有平压装置;框架右中部设置有控制屏;框架内顶中部与液压杆相连接;框架内顶中部设置有防皱装置,并且防皱装置位于液压杆的外围;模具前右侧与防皱装置相连接,并且防皱装置内底部右侧与平压装置相连接;液压杆底部与模压块相连接;防皱装置内右侧中底部与防溢辅助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防皱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直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一丝杆,传动板,第二丝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防皱机构;电机底部轴心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电机底部轴心与第一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直齿轮位于第一传动轮上方;第一传动轮左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顶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左侧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顶部轴心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齿轮左侧与第三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三直齿轮顶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侧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左侧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传动轮右侧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底部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底部与第二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顶部与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并且传动板内左侧与第二丝杆相连接;传动板底部中左前侧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传动板底部中右前侧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丝杆底部与防皱机构相连接,并且防皱机构顶端前部中右侧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电机底部轴心与防溢辅助装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顶部与防溢辅助装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侧与平压装置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右侧与平压装置相连接;第一直齿轮底部轴心与防溢辅助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平压装置包括第六传动轮,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直齿轮,内齿轮,第七传动轮,第三丝杆,第一异形压爪,第八传动轮,第四丝杆和第二异形压爪;第六传动轮顶部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顶部与第四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直齿轮上方设置有内齿轮;内齿轮顶部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顶部与第三丝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丝杆底部与第七传动轮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左侧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异形压爪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顶部与第四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异形压爪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左侧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右侧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

进一步的,防溢辅助装置包括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九传动轮,第五直齿轮,第六直齿轮,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五丝杆,传动块,第二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四锥齿轮,防溢槽磨头,第五锥齿轮,第七直齿轮和长齿轮;第二锥齿轮后顶部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锥齿轮前端轴心左上侧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第五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直齿轮顶部与第六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五直齿轮左侧与长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直齿轮左侧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内顶部与第一电动滑轨相连接;第一电动滑块左中部与第五丝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丝杆右侧与第六直齿轮相连接;第五丝杆外表面中左侧与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丝杆左侧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传动连接;传动块前底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传动块右底部与第五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锥齿轮左前侧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电动滑块内顶部与第二电动滑轨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前端轴心与防溢槽磨头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右侧与第七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直齿轮底部与长齿轮相连接;第二锥齿轮顶轴心部与电机相连接;第二锥齿轮底轴心部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二锥齿轮顶部轴心与第一直齿轮相连接,并且第一直齿轮位于电机下方。

进一步的,防皱机构包括中空矩形安装架,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十传动轮,第六锥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三切刀和第四切刀;中空矩形安装架底右侧与第一切刀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切刀顶部轴心与第二切刀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切刀底部与中空矩形安装架相连接;第一切刀底部轴心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底部轴心与第六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六锥齿轮顶部轴心与第一切刀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左侧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顶部轴心与第三切刀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切刀顶部与中空矩形安装架相连接;第三切刀顶部轴心与第四切刀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切刀底部与中空矩形安装架相连接;中空矩形安装架前底部中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中空矩形安装架前底部中右侧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模具顶端中上部左侧、顶端中上部右侧、顶端中下部左侧和顶端中下部右侧均设置有一道凹槽。

进一步的,模压块左中部和右中部均设置有一道凹槽。

进一步的,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组合装置共设置有两组,对称连接在中空矩形安装架的顶端前部和顶端后部。

进一步的,当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伸缩使第六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时,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防皱机构;当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伸缩使第六锥齿轮不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时,防皱机构保持静止。

进一步的,防溢辅助装置共设置有两组,对称安装在模压块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成型时覆膜材料压入模具内部时多余的材料发生折叠,然后两个折叠边相连处会发生严重的挤皱现象,影响模塑料成型,而且其中混入的增稠剂等物质在受挤压后会沿着模具与压块之间的缝隙流动并填满缝隙,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开模变得非常困难的问题,设计了防皱装置、平压装置和防溢辅助装置。

1.通过防皱装置和平压装置互相配合,在模压之前对覆膜材料进行切口,模压成型时多余的覆膜材料沿着切口折叠并且不再互相连接,由此避免覆膜材料因连接导致相互挤皱,解决了挤占模具内部空间影响模塑料正常成型的问题。

2.通过防溢辅助装置和模压块本身的特殊结构相互配合,让因挤压流动的液体流入模压块的侧槽中,防止其进一步填满缝隙,削弱增大摩擦力的效果,保证开模能够正常进行,后续定期清理侧槽,保证侧槽能够稳定发挥防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溢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溢辅助装置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模具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异形压爪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脚,2-底板,3-框架,4-模具,5-控制屏,6-液压杆,7-防皱装置,8-平压装置,9-防溢辅助装置,10-模压块,701-电机,702-第一传动轮,703-第二传动轮,704-第一锥齿轮,705-第一直齿轮,706-第二直齿轮,707-第一电动推杆,708-第三直齿轮,709-第三传动轮,7010-第四传动轮,7011-第五传动轮,7012-第一丝杆,7013-传动板,7014-第二丝杆,7015-第二电动推杆,7016-第三电动推杆,7017-防皱机构,801-第六传动轮,802-第四电动推杆,803-第四直齿轮,804-内齿轮,805-第七传动轮,806-第三丝杆,807-第一异形压爪,808-第八传动轮,809-第四丝杆,8010-第二异形压爪,901-第二锥齿轮,902-第三锥齿轮,903-第九传动轮,904-第五直齿轮,905-第六直齿轮,906-第一电动滑块,907-第一电动滑轨,908-第五丝杆,909-传动块,9010-第二电动滑块,9011-第二电动滑轨,9012-第四锥齿轮,9013-防溢槽磨头,9014-第五锥齿轮,9015-第七直齿轮,9016-长齿轮,701701-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2-第一切刀,701703-第二切刀,701704-第十传动轮,701705-第六锥齿轮,701706-第十一传动轮,701707-第三切刀,701708-第四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注塑加工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支脚1,底板2,框架3,模具4,控制屏5,液压杆6,防皱装置7,平压装置8,防溢辅助装置9和模压块10;支脚1顶端与底板2相连接;底板2顶端右侧与框架3进行焊接;底板2顶中部与模具4相连接;底板2顶端中右侧设置有平压装置8;框架3右中部设置有控制屏5;框架3内顶中部与液压杆6相连接;框架3内顶中部设置有防皱装置7,并且防皱装置7位于液压杆6的外围;模具4前右侧与防皱装置7相连接,并且防皱装置7内底部右侧与平压装置8相连接;液压杆6底部与模压块10相连接;防皱装置7内右侧中底部与防溢辅助装置9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注塑加工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方,外接电源,先将覆膜材料放置在模具4表面中部,然后用控制屏5启动装置,控制平压装置8固定住覆膜材料,然后控制防皱装置7下降将覆膜材料切出四道切口,如果不切这四道切口,在后续压膜成型的过程中,覆膜材料的折角处会发生强烈的挤皱问题,严重影响压膜产品的成型,切口完成后升起防皱装置7和平压装置8并在覆膜材料中央放上模塑料,模塑料和覆膜材料一同落入模具4的压槽内部,然后控制液压杆6降下模压块10进行压膜,压模完成升起模压块10,有需要时可通过防溢辅助装置9对模压块10侧边进行清理,维护防溢的功能。该装置,使用简单,对覆膜材料预先切口防止后续压模时折角处发生挤皱现象,并且遇到某些压模时可能会渗出液体的模塑料时具有防止液体过度溢出的功能,保障了压模产品的完整性,同时还保护了装置的正常运转,值得推广使用。

所述,防皱装置7包括电机701,第一传动轮702,第二传动轮703,第一锥齿轮704,第一直齿轮705,第二直齿轮706,第一电动推杆707,第三直齿轮708,第三传动轮709,第四传动轮7010,第五传动轮7011,第一丝杆7012,传动板7013,第二丝杆7014,第二电动推杆7015,第三电动推杆7016和防皱机构7017;电机701底部轴心与第一传动轮702进行传动连接;电机701底部轴心与第一直齿轮70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直齿轮705位于第一传动轮702上方;第一传动轮702左侧与第二传动轮7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3顶部与第一锥齿轮7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705左侧与第二直齿轮706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706顶部轴心与第一电动推杆707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齿轮706左侧与第三直齿轮708相互啮合;第三直齿轮708顶部与第三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709左侧与第四传动轮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10左侧与第五传动轮7011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传动轮7011右侧与第三传动轮709相连接;第四传动轮7010底部与第一丝杆7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11底部与第二丝杆7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7012外表面顶部与传动板701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传动板7013内左侧与第二丝杆7014相连接;传动板7013底部中左前侧与第二电动推杆7015相连接;传动板7013底部中右前侧与第三电动推杆7016相连接;第二丝杆7014底部与防皱机构7017相连接,并且防皱机构7017顶端前部中右侧与第三电动推杆7016相连接;电机701底部轴心与防溢辅助装置9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2顶部与防溢辅助装置9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2左侧与平压装置8相连接;第二传动轮703右侧与平压装置8相连接;第一直齿轮705底部轴心与防溢辅助装置9相连接。

进行覆膜材料切口时,电机701同时传动第一传动轮702和第一直齿轮705,第一传动轮702出传动第二传动轮703,第二传动轮703带动第一锥齿轮704旋转作为动力源,第一直齿轮705啮合传动第二直齿轮706,第二直齿轮706再啮合传动第三直齿轮708,第三直齿轮708传动第三传动轮709,第三传动轮709同时传动第四传动轮7010和第五传动轮7011转动,第四传动轮7010带动第一丝杆7012旋转,第五传动轮7011带动第二丝杆7014旋转,第一丝杆7012和第二丝杆7014同时传动传动板7013使其向下移动,下降到底部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07伸缩使第二直齿轮706脱离与第一直齿轮705和第三直齿轮708的啮合,固定传动板7013的位置,然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7015和第三电动推杆7016伸缩使防皱机构7017下移并与第一锥齿轮704相接触,第一锥齿轮704传动防皱机构7017使其运转对覆膜材料进行切口。该装置使用简单,通过对覆膜材料进行切口,在后续压模时,覆膜材料折边时,两折边相交的折角处不会发生挤压变形,防止破坏模塑料,并且该装置还能与平压装置8和防溢辅助装置9形成联动,值得推广使用。

所述,平压装置8包括第六传动轮801,第四电动推杆802,第四直齿轮803,内齿轮804,第七传动轮805,第三丝杆806,第一异形压爪807,第八传动轮808,第四丝杆809和第二异形压爪8010;第六传动轮801顶部与第四电动推杆80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802顶部与第四直齿轮80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直齿轮803上方设置有内齿轮804;内齿轮804顶部与第七传动轮805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5顶部与第三丝杆806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丝杆806底部与第七传动轮805相连接;第七传动轮805左侧与第八传动轮8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丝杆806外表面中部与第一异形压爪807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808顶部与第四丝杆80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丝杆809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异形压爪8010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801左侧与第二传动轮703相连接;第六传动轮801右侧与第一传动轮702相连接。

为保证切口工作能顺利进行,第六传动轮801带动第四电动推杆802旋转,第四电动推杆802传动第四直齿轮803,然后控制第四电动推杆802伸缩使第四直齿轮803和内齿轮804相互啮合,然后第四直齿轮803传动内齿轮804,内齿轮804传动第七传动轮805,第七传动轮805同时传动第三丝杆806和第八传动轮808,第三丝杆806传动第一异形压爪807使其向下移动,第八传动轮808带动第四丝杆809旋转,第四丝杆809传动第二异形压爪8010使其向下移动,第一异形压爪807和第二异形压爪8010同步下移直至与模具4顶部相接触,将盖在上面的覆膜材料压紧,防止切割时材料移动影响切割,压紧后控制第四电动推杆802伸缩使第四直齿轮803和内齿轮804脱离啮合固定第一异形压爪807和第二异形压爪8010位置,切割完成后再次使第四直齿轮803和内齿轮804啮合并反向转动,升起第一异形压爪807和第二异形压爪8010解除对覆膜材料的限制。该装置使用简单,通过对覆膜材料的压紧限制保证切口时材料不会移动影响切口效果,并且该装置能够与防皱装置7和防溢辅助装置9形成联动,值得推广使用。

所述,防溢辅助装置9包括第二锥齿轮901,第三锥齿轮902,第九传动轮903,第五直齿轮904,第六直齿轮905,第一电动滑块906,第一电动滑轨907,第五丝杆908,传动块909,第二电动滑块9010,第二电动滑轨9011,第四锥齿轮9012,防溢槽磨头9013,第五锥齿轮9014,第七直齿轮9015和长齿轮9016;第二锥齿轮901后顶部与第三锥齿轮902相互啮合;第三锥齿轮902前端轴心左上侧与第九传动轮903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903后端轴心与第五直齿轮9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五直齿轮904顶部与第六直齿轮905相互啮合;第五直齿轮904左侧与长齿轮9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六直齿轮905左侧与第一电动滑块9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906内顶部与第一电动滑轨907相连接;第一电动滑块906左中部与第五丝杆9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丝杆908右侧与第六直齿轮905相连接;第五丝杆908外表面中左侧与传动块9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丝杆908左侧与第二电动滑块9010进行传动连接;传动块909前底部与第四锥齿轮9012进行传动连接;传动块909右底部与第五锥齿轮9014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锥齿轮9014左前侧与第四锥齿轮9012相连接;第二电动滑块9010内顶部与第二电动滑轨9011相连接;第四锥齿轮9012前端轴心与防溢槽磨头9013相连接;第五锥齿轮9014右侧与第七直齿轮901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直齿轮9015底部与长齿轮9016相连接;第二锥齿轮901顶轴心部与电机701相连接;第二锥齿轮901底轴心部与第一传动轮702相连接;第二锥齿轮901顶部轴心与第一直齿轮705相连接,并且第一直齿轮705位于电机701下方。

清理防溢槽时,第二锥齿轮901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902,第三锥齿轮902传动第九传动轮903,第九传动轮903带动第五直齿轮904旋转作为动力源,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滑轨907控制第一电动滑块906移动,同时也通过第二电动滑轨9011控制第二电动滑块9010同步移动,使第五直齿轮904与第六直齿轮905相互啮合、第七直齿轮9015与长齿轮9016相互啮合,并且此时防溢槽磨头9013伸入模压块10的侧槽中,然后长齿轮9016啮合传动第七直齿轮9015,第七直齿轮9015传动第五锥齿轮9014,第五锥齿轮9014啮合传动第四锥齿轮9012,第四锥齿轮9012带动防溢槽磨头9013旋转,将存积在侧槽中的凝固物摩擦清除,同时第五直齿轮904啮合传动第六直齿轮905,第六直齿轮905传动第五丝杆908,第五丝杆908传动传动块909使其向右移动,然后带动防溢槽磨头9013在槽内移动清理整个槽内空间。该装置使用简单,能够与模压块10互相配合,清理防溢槽,辅助模压块10,保证防溢槽不会被填满后失去防溢功能,进而防止模压块10和模具4之间的缝隙被压模材料填满导致二者之间摩擦力过大影响装置使用,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

所述,防皱机构7017包括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第一切刀701702,第二切刀701703,第十传动轮701704,第六锥齿轮701705,第十一传动轮701706,第三切刀701707和第四切刀701708;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底右侧与第一切刀7017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切刀701702顶部轴心与第二切刀70170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切刀701703底部与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相连接;第一切刀701702底部轴心与第十传动轮70170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701704底部轴心与第六锥齿轮70170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六锥齿轮701705顶部轴心与第一切刀701702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1704左侧与第十一传动轮701706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1706顶部轴心与第三切刀701707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切刀701707顶部与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相连接;第三切刀701707顶部轴心与第四切刀7017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切刀701708底部与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相连接;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前底部中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7015相连接;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前底部中右侧与第三电动推杆7016相连接。

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将装置整体运送到位后,第六锥齿轮701705与第一锥齿轮704相互啮合,第一锥齿轮704啮合传动第六锥齿轮701705,然后第六锥齿轮701705传动第十传动轮701704,第十传动轮701704同时传动第一切刀701702和第十一传动轮701706,第一切刀701702带动第二切刀701703旋转,第十一传动轮701706传动第三切刀701707,第三切刀701707带动第四切刀701708旋转,第一切刀701702、第二切刀701703、第三切刀701707和第四切刀701708共同在覆膜材料上切出四道切口,防止覆膜材料被压入模具4后,侧边折叠时,折叠边的相交处发生强烈的挤皱现象,使模塑料压模成型后表面产生变形,破坏产品的美感。

所述,模具4顶端中上部左侧、顶端中上部右侧、顶端中下部左侧和顶端中下部右侧均设置有一道凹槽。这四个凹槽分别对应第一切刀701702、第二切刀701703、第三切刀701707和第四切刀701708,保证在完成切口任务的同时不会切伤模具4表面,保护装置的安全。

所述,模压块10左中部和右中部均设置有一道凹槽。当压模的模塑料内浸润、混合有某些凝固后能够增强摩擦力液体物质,如融化橡胶或增稠剂时,压力会使这些液体从模塑料内溢出,然后顺着模具4与模压块10之间的缝隙流动并填满所有缝隙,凝固后造成模具4与模压块10之间的摩擦力大增,影响模压块10在模具4内进出,甚至卡死模压块10造成装置损坏,通过设置两个凹槽,当液体在缝隙内流动时,会直接填充在凹槽内,凹槽能容纳大量的液体,减少液体在缝隙中的填充体积,减小模具4与模压块10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模压块10能在模具4内进出不被卡死。

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015和第三电动推杆7016的组合装置共设置有两组,对称连接在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的顶端前部和顶端后部。二者共同控制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升降,并且对称设置能够保证中空矩形安装架701701移动或者静置时都能够保持平衡,后续切口时不会切歪,保护装置不会损坏。

所述,当第二电动推杆7015和第三电动推杆7016伸缩使第六锥齿轮701705与第一锥齿轮704相互啮合时,第一锥齿轮704啮合传动防皱机构7017;当第二电动推杆7015和第三电动推杆7016伸缩使第六锥齿轮701705不与第一锥齿轮704相互啮合时,防皱机构7017保持静止。通过控制第三电动推杆7016与第一锥齿轮704的啮合,控制防皱机构7017的运转与否,不需要使用时保持静止,减少能源消耗。

所述,防溢辅助装置9共设置有两组,对称安装在模压块10左右两侧。设置两组防溢辅助装置9,配合模压块10,提高防溢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