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滑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10214发布日期:2020-07-07 14:4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滑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运动滑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原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0510063363.0名称为《模压塑料滑雪板及其制作工艺》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压塑料滑雪板,该滑雪板前端上翘,该滑雪板的两侧边上翘,所述的两侧边上设有扶手,该扶手与滑雪板为一体;该滑雪板的底面上设有滑槽;该发明还公开了模压塑料滑雪板的制作工艺,该发明整体形状呈流水线型,能高速滑行,享受滑雪的乐趣;转弯相当灵活,操作简便易行;重量轻,经久耐用,采用一体化结构,减少了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制作工艺简单,各部分之间融接性好,可得到不同外型的产品。然而,该制作工艺的复合底板需要加热10至15分钟加热时间较长,加工效率较低,因此该制作工艺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片体对发泡芯板表面的全覆盖,且发泡芯板表面粘贴片体效率高,覆盖效果好的运动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运动滑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发泡芯板,在发泡材料基板上按设定的运动滑板尺寸切割,制得所述的发泡芯板;

二、粘接下片体与发泡芯板,将下片体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的底面上,粘接有下片体的发泡芯板在模具中模压成型;

三、粘接上片体与发泡芯板,将上片体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的顶面上,粘接有上片体的发泡芯板在模具中模压成型;

四、制作包边,修整上片体的边缘,使上片体的边缘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的侧壁上,使所述上片体包覆发泡芯板除底面外的外表面,得到成型产品;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体和上片体分别为xpe或epe薄片,

将下片体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的底面上是指,先在所述下片体的底面上流延一层hdpe膜,然后在下片体的顶面上涂上热熔胶,再将下片体的涂胶面在120~180℃烘烤10~40秒,最后将下片体的涂胶面粘贴在发泡芯板的底面上;

将上片体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的顶面上是指,先在所述上片体的顶面上流延一层pe膜,并在pe膜上膜印设定的图案,然后在上片体的底面上涂上热熔胶,再将上片体的涂胶面在120~180℃烘烤10~40秒,最后将上片体的涂胶面粘贴在发泡芯板的顶面上。

作为改进,所述下片体和上片体的厚度可优选分别为1.5~4mm。

进一步改进,所述hdpe膜的厚度可优选为24~50丝。

进一步改进,所述pe膜的厚度可优选为6~10丝。

作为改进,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模压成型可优选是指将下片体和上片体置于相应的模具中在120~180℃模压15~40秒。

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的模压成型的具体步骤可优选为,将涂胶面烘烤后的下片体置于移动上模中,将发泡芯板底面朝上地置于定位下模的定位槽中,驱动移动上模压合在定位下模上,使下片体的涂胶面贴合在发泡芯板的底面上,在120~180℃压合15~40秒后打开移动上模,取出粘接完成的发泡芯板;步骤三中的模压成型的具体步骤可优选为,将涂胶面烘烤后的上片体置于上模体中,将发泡芯板顶面朝上地置于下模体的放置槽中,驱动上模体压合在下模体上,使上片体的涂胶面贴合在发泡芯板的顶面上,在120~180℃压合15~40秒后打开上模体,取出粘接完成的发泡芯板。

作为改进,所述下片体置于120~180℃的下片体烤箱中烘烤10~40秒。

进一步改进,下片体置于120~180℃的下片体烤箱中烘烤10~40秒的具体步骤为,将下片体的边缘夹紧在框型的烘烤架上,将夹有下片体的烘烤架以下片体涂胶面朝下地放置在烘箱顶部,使下片体涂胶面与烘箱的顶面开口相对齐,烘箱顶面开口中的热气烘烤下片体涂胶面使热熔胶软化。

作为改进,所述上片体置于120~180℃的上片体烤箱中烘烤10~40秒,具体步骤为,将上片体的边缘夹紧在框型的定位架上,将夹有上片体的定位架以上片体涂胶面朝下地放置在烘烤箱顶部,使上片体涂胶面与烘烤箱的顶面开口相对齐,烘烤箱顶面开口中的热气烘烤上片体涂胶面使热熔胶软化。

作为改进,使上片体的边缘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的侧壁上的具体操作为,将上片体的边缘推向发泡芯板的侧壁,将刀头温度400℃以上的高温熨刀的刀头插入至上片体的边缘的涂胶面与发泡芯板的侧壁之间,刀头依次滑过发泡芯板的侧壁,并将上片体的边缘推至发泡芯板的侧壁上而与发泡芯板的侧壁粘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先在上片体和下片体上涂上热熔胶,并加热软化热熔胶,再将涂胶面软化后的片体模压在对应的发泡芯板表面上。现有技术中复合底板需要10至15分钟加热时间,本制作方法改进了流程,通过两次高温而短时间的加热,只需1分钟左右即能实现上\下片体与发泡芯板的粘合,大大加快了运动滑板的生产效率。下片体和上片体分别为xpe或epe薄片,材料无毒,绿色环保,抗拉抗压,能改善发泡芯板的性能,防水效果好,适用于冲浪,滑雪等多种运动领域。在上片体和下片体的外表面还流延有一层保护膜,进一步增加防水效果,降低破损概率,延长运动滑板的使用寿命。本制作方法能实现片体对发泡芯板表面的全覆盖,且发泡芯板表面粘贴片体效率高,覆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烘箱与下片体对应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制作完成的运动滑板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运动滑板的中部沿左右方向的竖向平面剖开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烘烤下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将烘烤架打开取出下片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片体对应模具连接下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下片体对应模具将下片体粘接在发泡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运动滑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发泡芯板1,在发泡材料基板上按设定的运动滑板尺寸切割,制得的发泡芯板1;

二、粘接下片体2与发泡芯板1,将下片体2经热熔胶4粘接于发泡芯板1的底面上,粘接有下片体2的发泡芯板1在模具中模压成型;

三、粘接上片体3与发泡芯板1,将上片体3经热熔胶4粘接于发泡芯板1的顶面上,粘接有上片体3的发泡芯板1在模具中模压成型;

四、制作包边,修整上片体3的边缘,使上片体3的边缘经热熔胶4粘接于发泡芯板1的侧壁上,使上片体3包覆发泡芯板1除底面外的外表面,得到成型产品;

其中,下片体2和上片体3分别为xpe或epe薄片,将下片体2经热熔胶4粘接于发泡芯板1的底面上是指,先在下片体2的底面上流延一层hdpe膜21,然后在下片体2的顶面上涂上热熔胶4,再将下片体2的涂胶面在120~180℃烘烤10~40秒,最后将下片体2的涂胶面粘贴在发泡芯板1的底面上;将上片体3经热熔胶粘接于发泡芯板1的顶面上是指,先在上片体3的顶面上流延一层pe膜31,并在pe膜31上膜印设定的图案,然后在上片体3的底面上涂上热熔胶4,再将上片体3的涂胶面在120~180℃烘烤10~40秒,最后将上片体3的涂胶面粘贴在发泡芯板1的顶面上。下片体2和上片体3的厚度分别为1.5~4mm。hdpe膜21的厚度为24~50丝。pe膜31的厚度为6~10丝。丝为长度单位,1丝等于0.01mm。

发泡材料基板可以是eps泡沫板。eps为聚苯乙烯泡沫、xpe是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epe是聚乙烯发泡棉、hdpe为高密度聚乙烯、pe是聚乙烯,eps、xpe、epe、hdpe以及pe均为现有材料。流延工艺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在下片体2的底面上流延一层hdpe膜21以及在上片体3的顶面上流延一层pe膜31的具体步骤。采用的热熔胶4可以是杜邦树脂胶。在pe膜31上膜印设定的图案可以采用镭射里印技术。

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模压成型是指将下片体2和上片体3置于相应的模具中在120~180℃模压15~40秒。步骤二中的模压成型的具体步骤为,将涂胶面烘烤后的下片体2置于移动上模5中,将发泡芯板1底面朝上地置于定位下模6的定位槽61中,驱动移动上模5压合在定位下模6上,使下片体2的涂胶面贴合在发泡芯板1的底面上,在120~180℃压合15~40秒后打开移动上模5,取出粘接完成的发泡芯板1;步骤三中的模压成型的具体步骤为,将涂胶面烘烤后的上片体3置于上模体中,将发泡芯板1顶面朝上地置于下模体的放置槽中,驱动上模体压合在下模体上,使上片体3的涂胶面贴合在发泡芯板1的顶面上,在120~180℃压合15~40秒后打开上模体,取出粘接完成的发泡芯板1。

由于上片体3与下片体2的面积大小不同,所以通常采用不同大小的两台模具进行模压加工,当然也可以选用同一台模具,如果选用同一台模具则下片体材料浪费较多,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两台模具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相同,仅尺寸大小不同,故附图仅显示下片体2对应的模具结构。

下片体2对应的模具结构包括定位下模6和能相对定位下模6上下移动的移动上模5以及驱动移动上模5的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通过线路与电源、开关构成回路。在移动上模5的底面上前后设置有能架置下片体2的架体51,架体51能随移动上模5上下移动,在定位下模6的顶面上设置有模压座,在模压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槽61,定位槽61的外形与运动滑板的外形相适配,模压下片体2与发泡芯板1时,先将发泡芯板1底面朝上地放置在定位槽61中,将下片体2用框型的烘烤架8夹住,并将烘烤架8水平架置在架体51上,下片体2的涂胶面正对发泡芯板1的底面。向下移动移动上模5,移动上模5带动烘烤架8向下移动,移动上模5与定位下模6相压合,使下片体2的涂胶面贴合在发泡芯板1的底面上,模具内温度为120~180℃,热熔胶4软化将下片体2与发泡芯板1粘接在一起。移动上模5与定位下模6相压合的时间为15~40秒,结束后移动上模5升起,取下烘烤架8,完成操作。

上片体3对应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体和能相对下模体上下移动的上模体以及驱动上模体的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通过线路与电源、开关构成回路。在上模体的底面上前后设置有能架置上片体3的支架,支架能随上模体上下移动,在下模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放置座,在放置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外形与运动滑板的外形相适配,模压上片体3与发泡芯板1时,先将发泡芯板1顶面朝上地放置在放置槽中,将上片体3用框型的定位架夹住,并将定位架水平架置在支架上,上片体3的涂胶面正对发泡芯板1的顶面。向下移动上模体,上模体带动定位架向下移动,上模体与下模体相压合,使上片体3的涂胶面贴合在发泡芯板1的顶面上,模具内温度为120~180℃,热熔胶4软化将上片体3与发泡芯板1粘接在一起。上模体与下模体相压合的时间为15~40秒,结束后上模体升起,取下定位架,完成操作。

下片体2置于120~180℃的下片体烤箱7中烘烤10~40秒。下片体2置于120~180℃的下片体烤箱中烘烤10~40秒的具体步骤为,将下片体2的边缘夹紧在框型的烘烤架8上,将夹有下片体2的烘烤架8以下片体涂胶面朝下地放置在烘箱7顶部,使下片体涂胶面与烘箱7的顶面开口相对齐,烘箱顶面开口中的热气烘烤下片体涂胶面使热熔胶软化。烘烤架8有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组成,在第一框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铰链结构,第一框体通过铰链结构与第二框体连接在一起,在第一框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卡扣部,当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夹住下片体2时,卡扣结构连接在第二框体上固定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铰链结构和卡扣结构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常识,故不再详细描述。烘箱7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热器,壳体顶部开口,在顶部开口相应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网格状的栅栏71,电热器发出的热气能透过栅栏71的网格孔发散至顶部开口外,在顶部开口外侧的壳体顶面上设置有顶块,烘烤架8能不与壳体顶面相接触地水平架置在顶块上,下片体2的涂胶面与顶部开口相对齐,电热器发出的热气透过栅栏71加热下片体2的涂胶面使热熔胶4软化。

上片体3置于120~180℃的上片体烤箱中烘烤10~40秒。上片体3置于120~180℃的上片体烤箱中烘烤10~40秒的具体步骤为,将上片体3的边缘夹紧在框型的定位架上,将夹有上片体3的定位架以上片体涂胶面朝下地放置在烘烤箱顶部,使上片体涂胶面与烘烤箱的顶面开口相对齐,烘烤箱顶面开口中的热气烘烤上片体涂胶面使热熔胶软化。定位架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上述的烘烤架8相同,仅尺寸大小不同,故不再详细描述。同理,烘烤箱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上述的烘箱7相同,仅尺寸大小不同,故不再详细描述。

使上片体3的边缘经热熔胶4粘接于发泡芯板1的侧壁上的具体操作为,将上片体3的边缘推向发泡芯板1的侧壁,将刀头温度400℃以上的高温熨刀的刀头插入至上片体3的边缘的涂胶面与发泡芯板1的侧壁之间,刀头依次滑过发泡芯板1的侧壁,并将上片体3的边缘推至发泡芯板1的侧壁上而与发泡芯板1的侧壁粘接在一起。修整上片体的边缘包括切除不与发泡芯板1适配的多余部分,以及切除与发泡芯板1顶角对应的重叠部分。在上片体3边缘与发泡芯板1的侧壁贴合后,还可以再次修整,使上片体3的边缘与发泡芯板1完全适配。

工作原理:先在上片体和下片体上涂上热熔胶,并加热软化热熔胶,再将涂胶面软化后的片体模压在对应的发泡芯板表面上。现有技术中复合底板需要10至15分钟加热时间,本制作方法改进了流程,通过两次高温而短时间的加热,只需1分钟左右即能实现上\下片体与发泡芯板的粘合,大大加快了运动滑板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