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0886发布日期:2020-06-26 23:3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降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餐具,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丁烷)等进行挤出拉片,将片材收卷后在通风潮湿的环境中放置养生后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各种餐饮具如快餐盒、汤碗、方便面碗、生鲜托盘等。其中快餐盒的用途是最广的,尤其是在油炸店内,在打包油炸食品时所用的容器基本是发泡塑料制成的快餐盒。

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能够回收进行集中降解的发泡塑料快餐盒,在回收这些用于包装油炸食物的废弃可降解快餐盒时需要解决几点问题。首先,人们在吃完包装盒内的油炸食物后,一般会将油炸食物的竹签留在快餐盒内然后将快餐盒关闭好再丢弃,这些竹签并不能够被专门降解快餐盒的微生物降解,如果竹签和快餐盒没有分离而是一同被破碎然后进行降解,竹签轻则大大延长降解时间,重则破坏降解过程导致快餐盒无法降解;其次,快餐盒内会存在油炸食物残渣和煎炸的油,这些物质与竹签一样必须从快餐盒内取出,现有方法都是依靠人工去打开快餐盒盖,再将它们从快餐盒体内倒出,重复的机械劳动极易使人疲劳,人力消耗大;最后,分拣快餐盒同样要依靠人力。以上问题都只能依靠人工进行处理,没有专门的机械使用。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自动抽离快餐盒内竹签,自动排出快餐盒内的食物残渣和油,同时能够自动分拣收集快餐盒的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抽离快餐盒内竹签,无法自动排出快餐盒内的食物残渣和油,无法自动分拣收集快餐盒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无法自动抽离快餐盒内竹签,无法自动排出快餐盒内的食物残渣和油,无法自动分拣收集快餐盒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包括支脚,放置板,拔签装置,开盖装置,风力分离装置,控制屏,传送带,橡胶餐盒底座和伸缩废弃物收集箱;支脚顶端与放置板进行螺栓连接;放置板顶端前中部与拔签装置相连接;放置板顶端中后部设置有风力分离装置,并且风力分离装置前顶部与拔签装置相连接;放置板顶端右前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屏;放置板左方设置有传送带,并且传送带右前侧与拔签装置相连接;拔签装置后端右顶部与开盖装置相连接,并且开盖装置内左底部与传送带相连接;传送带顶中部前侧与橡胶餐盒底座互相粘连;传送带后下方设置有伸缩废弃物收集箱。

优选地,拔签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三传动轮,杆套,转传杆,固定传动块,滑动传动块,t形插块,纵向滑杆,第一横杆滑块,第一横向滑杆,第二横杆滑块,第二横向滑杆,第一可动固定板,第一弹簧杆,第二可动固定板,第一支撑滑动柱,第二支撑滑动柱,双槽板,竹签收集盒,第二弹簧杆和竹签正位板;电机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顶部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第一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轴心与杆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左侧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杆套内中部与转传杆进行传动连接;转传杆左上侧与固定传动块进行焊接;固定传动块前中部与滑动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滑动传动块前端轴心与t形插块进行焊接;滑动传动块内中部与纵向滑杆进行传动连接;t形插块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可动固定板;纵向滑杆顶端与第一横杆滑块进行焊接;纵向滑杆底端与第二横杆滑块进行焊接;第一横杆滑块内后侧与第一横向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横杆滑块内后侧与第二横向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可动固定板底端右后侧与第一弹簧杆进行焊接;第一弹簧杆底端与第二可动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可动固定板底中部前侧与第一支撑滑动柱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底中部后侧与第二支撑滑动柱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左中部前侧与第二弹簧杆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左后侧左方设置有竹签正位板;第一支撑滑动柱底端与双槽板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双槽板顶端左后侧与第二支撑滑动柱相连接;第二支撑滑动柱下方设置有竹签收集盒;电机底端与放置板相连接;第一直齿轮后端轴心与开盖装置相连接;第一直齿轮后端轴心与风力分离装置相连接;第二弹簧杆左侧与传送带相连接;竹签正位板左底部与传送带相连接。

优选地,开盖装置包括双向伸缩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板,第三锥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丝杆,传动柱,卡位块,通孔梯形块,复位长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伸缩穿刺杆,第二伸缩穿刺杆,升降插块,反弹限制柱,固定组障悬板,第二电动推杆,侧边支撑板和偏移三棱柱;双向伸缩杆外表面中前侧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双向伸缩杆外表面中后侧与第二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双向伸缩杆外表面后侧与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后顶部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板前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左侧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底端轴心与丝杆进行传动连接;丝杆外表面中顶部与传动柱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柱右顶部与卡位块进行焊接;卡位块底端与通孔梯形块进行滑动连接;通孔梯形块后方设置有复位长板;通孔梯形块底端左后侧与第一伸缩穿刺杆相连接;通孔梯形块底端右后侧与第二伸缩穿刺杆相连接;通孔梯形块顶端前中部与升降插块进行传动连接;复位长板后端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升降插块外表面中部与反弹限制柱进行焊接;反弹限制柱外表面与固定组障悬板进行滑动连接;固定组障悬板左端与侧边支撑板进行焊接;侧边支撑板右端中前部通过连接杆与偏移三棱柱相连接;双向伸缩杆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侧边支撑板右底部与传送带相连接。

优选地,风力分离装置包括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和风扇;第六传动轮底端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后左侧与第五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五锥齿轮左端轴心与风扇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

优选地,拔签装置共设置右两组,对称安装在传送带的左前侧和右前侧。

优选地,第一可动固定板顶端后中部设置有一个孔槽,并且t形插块位于孔槽正上方。

优选地,当第二电动推杆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传动双向伸缩杆,双向伸缩杆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当第二电动推杆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脱离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传动双向伸缩杆,双向伸缩杆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使之朝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的反方向转动;当第二电动推杆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使第三锥齿轮同时不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时,装置保持静止。

优选地,伸缩废弃物收集箱顶部设置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滤板,并且滤板底中部与箱体内底中部之间连接有一个弹簧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装置无法自动抽离快餐盒内竹签,无法自动排出快餐盒内的食物残渣和油,无法自动分拣收集快餐盒的问题,设计了拔签装置、开盖装置和风力分离装置。

1.通过拔签装置,能够实现自动除签工作,节约人力,同时因为是在餐盒闭盖状态下将竹签抽出,经过餐盒缝隙的挤压限制,可以直接将竹签上的食物和残油从竹签上刮除留在餐盒内,单纯的取出竹签,避免竹签收集盒内混入食物,降低回收竹签的难度,将竹签从餐盒内取出,避免后续对餐盒进行破碎处理等操作时餐盒塑料内混入难以降解的物质影响餐盒降解过程。

2.通过开盖装置,够对饭盒实现自动开盖,节约人力资源,避免人工直接接触餐盒,降低工人受到内部剩余食物和油中滋生的细菌感染的概率,保护工人的健康,提升工作舒适度和安全性,排出杂物,防止影响后续降解过程。

3.通过风力分离装置,利用餐盒本身质量极轻的特质,运用风力将餐盒吹入收集容器中,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餐盒的收集工作,节约能源和资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拔签装置右前视图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拔签装置右后视图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拔签装置左前视图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开盖装置右前视图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开盖装置右后视图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风力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脚,2-放置板,3-拔签装置,4-开盖装置,5-风力分离装置,6-控制屏,7-传送带,8-橡胶餐盒底座,9-伸缩废弃物收集箱,301-电机,302-第一传动轮,303-第二传动轮,304-第一直齿轮,305-第二直齿轮,306-第三传动轮,307-杆套,308-转传杆,309-固定传动块,3010-滑动传动块,3011-t形插块,3012-纵向滑杆,3013-第一横杆滑块,3014-第一横向滑杆,3015-第二横杆滑块,3016-第二横向滑杆,3017-第一可动固定板,3018-第一弹簧杆,3019-第二可动固定板,3020-第一支撑滑动柱,3021-第二支撑滑动柱,3022-双槽板,3023-竹签收集盒,3024-第二弹簧杆,3025-竹签正位板,401-双向伸缩杆,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传动板,405-第三锥齿轮,406-第四传动轮,407-第五传动轮,408-丝杆,409-传动柱,4010-卡位块,4011-通孔梯形块,4012-复位长板,4013-第一电动推杆,4014-第一伸缩穿刺杆,4015-第二伸缩穿刺杆,4016-升降插块,4017-反弹限制柱,4018-固定组障悬板,4019-第二电动推杆,4020-侧边支撑板,4021-偏移三棱柱,501-第六传动轮,502-第七传动轮,503-第四锥齿轮,504-第五锥齿轮,505-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支脚1,放置板2,拔签装置3,开盖装置4,风力分离装置5,控制屏6,传送带7,橡胶餐盒底座8和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支脚1顶端与放置板2进行螺栓连接;放置板2顶端前中部与拔签装置3相连接;放置板2顶端中后部设置有风力分离装置5,并且风力分离装置5前顶部与拔签装置3相连接;放置板2顶端右前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屏6;放置板2左方设置有传送带7,并且传送带7右前侧与拔签装置3相连接;拔签装置3后端右顶部与开盖装置4相连接,并且开盖装置4内左底部与传送带7相连接;传送带7顶中部前侧与橡胶餐盒底座8互相粘连;传送带7后下方设置有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

拔签装置3包括电机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一直齿轮304,第二直齿轮305,第三传动轮306,杆套307,转传杆308,固定传动块309,滑动传动块3010,t形插块3011,纵向滑杆3012,第一横杆滑块3013,第一横向滑杆3014,第二横杆滑块3015,第二横向滑杆3016,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第一弹簧杆3018,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双槽板3022,竹签收集盒3023,第二弹簧杆3024和竹签正位板3025;电机301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02顶部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3后端轴心与第一直齿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3前端轴心与杆套30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304左侧与第二直齿轮305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305后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轮306进行传动连接;杆套307内中部与转传杆308进行传动连接;转传杆308左上侧与固定传动块309进行焊接;固定传动块309前中部与滑动传动块3010进行传动连接;滑动传动块3010前端轴心与t形插块3011进行焊接;滑动传动块3010内中部与纵向滑杆3012进行传动连接;t形插块3011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纵向滑杆3012顶端与第一横杆滑块3013进行焊接;纵向滑杆3012底端与第二横杆滑块3015进行焊接;第一横杆滑块3013内后侧与第一横向滑杆3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横杆滑块3015内后侧与第二横向滑杆3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底端右后侧与第一弹簧杆3018进行焊接;第一弹簧杆3018底端与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相连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底中部前侧与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底中部后侧与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左中部前侧与第二弹簧杆3024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左后侧左方设置有竹签正位板3025;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底端与双槽板3022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双槽板3022顶端左后侧与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相连接;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下方设置有竹签收集盒3023;电机301底端与放置板2相连接;第一直齿轮304后端轴心与开盖装置4相连接;第一直齿轮304后端轴心与风力分离装置5相连接;第二弹簧杆3024左侧与传送带7相连接;竹签正位板3025左底部与传送带7相连接。

开盖装置4包括双向伸缩杆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传动板404,第三锥齿轮405,第四传动轮406,第五传动轮407,丝杆408,传动柱409,卡位块4010,通孔梯形块4011,复位长板4012,第一电动推杆4013,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升降插块4016,反弹限制柱4017,固定组障悬板4018,第二电动推杆4019,侧边支撑板4020和偏移三棱柱4021;双向伸缩杆401外表面中前侧与第一锥齿轮402进行传动连接;双向伸缩杆401外表面中后侧与第二锥齿轮403进行传动连接;双向伸缩杆401外表面后侧与传动板4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2后顶部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传动板404前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4019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405顶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6左侧与第五传动轮407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7底端轴心与丝杆408进行传动连接;丝杆408外表面中顶部与传动柱409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柱409右顶部与卡位块4010进行焊接;卡位块4010底端与通孔梯形块4011进行滑动连接;通孔梯形块4011后方设置有复位长板4012;通孔梯形块4011底端左后侧与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相连接;通孔梯形块4011底端右后侧与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相连接;通孔梯形块4011顶端前中部与升降插块4016进行传动连接;复位长板4012后端与第一电动推杆4013进行传动连接;升降插块4016外表面中部与反弹限制柱4017进行焊接;反弹限制柱4017外表面与固定组障悬板4018进行滑动连接;固定组障悬板4018左端与侧边支撑板4020进行焊接;侧边支撑板4020右端中前部通过连接杆与偏移三棱柱4021相连接;双向伸缩杆401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303相连接;侧边支撑板4020右底部与传送带7相连接。

风力分离装置5包括第六传动轮501,第七传动轮502,第四锥齿轮503,第五锥齿轮504和风扇505;第六传动轮501底端与第七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2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503后左侧与第五锥齿轮504相互啮合;第五锥齿轮504左端轴心与风扇505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303相连接。

拔签装置3共设置右两组,对称安装在传送带7的左前侧和右前侧。

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顶端后中部设置有一个孔槽,并且t形插块3011位于孔槽正上方。

当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401使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303传动双向伸缩杆401,双向伸缩杆401带动第一锥齿轮402旋转,第一锥齿轮402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405;当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401使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三锥齿轮405脱离啮合,第二锥齿轮403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303传动双向伸缩杆401,双向伸缩杆401带动第二锥齿轮403旋转,第二锥齿轮403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405,使之朝与第一锥齿轮402啮合传动的反方向转动;当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401使第三锥齿轮405同时不与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二锥齿轮403相互啮合时,装置保持静止。

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顶部设置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滤板,并且滤板底中部与箱体内底中部之间连接有一个弹簧杆。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生物降解发泡塑料餐盒降解预处理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方,外接电源,然后将待处理的餐盒以开口朝后的状态横向放置在橡胶餐盒底座8内,然后通过控制屏6启动装置,传送带7开始向后运送餐盒,用于盛装油炸食品的餐盒内一般会残留有竹签并且竹签会从餐盒的两侧伸出到餐盒外,竹签无法被专门降解发泡塑料的微生物降解,如果混入发泡塑料内将会影响其降解过程,因此需要将竹签先取出,通过拔签装置3将竹签正位后再固定,然后直接从餐盒内抽出,避免竹签混入发泡塑料内影响其降解过程。取签完成后,继续向后运送餐盒,接着通过开盖装置4,运用机械结构配合将餐盒盖打开,开盖后因为餐盒盖和底的连接处本身具有弹力,餐盒盖会打开直接旋转一百八十度。开盖后继续运送餐盒直至到最后的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的顶部高度低于传送带7高度,同时因为餐盒最初的放置状态就是开口朝后的状态,因此当餐盒从传送带7后端掉落的时候是餐盒底先掉落,然后餐盒内残余的油和油炸食品会直接从餐盒内翻倒出来,掉落在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表面,当绝大多数的油从餐盒内流出后,餐盒重量大减,通过风力分离装置5将餐盒直接吹入收集容器中。该装置使用简单,通过拔签装置3自动抽出餐盒内的竹签,防止竹签混入餐盒内影响最终的降解;通过开盖装置4代替人工实现餐盒的自动开盖,进行重复单调的劳动,节约人力资源;通过风力分离装置5,利用餐盒自重极轻的特点将排净内容物的餐盒直接分离,该装置能够完全代替人工处理盛装废弃油炸食品发泡餐盒,避免人工长时间接触导致生病的现象发生,并为后续降解过程提供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拔签装置3包括电机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一直齿轮304,第二直齿轮305,第三传动轮306,杆套307,转传杆308,固定传动块309,滑动传动块3010,t形插块3011,纵向滑杆3012,第一横杆滑块3013,第一横向滑杆3014,第二横杆滑块3015,第二横向滑杆3016,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第一弹簧杆3018,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双槽板3022,竹签收集盒3023,第二弹簧杆3024和竹签正位板3025;电机301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02顶部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3后端轴心与第一直齿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3前端轴心与杆套30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304左侧与第二直齿轮305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305后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轮306进行传动连接;杆套307内中部与转传杆308进行传动连接;转传杆308左上侧与固定传动块309进行焊接;固定传动块309前中部与滑动传动块3010进行传动连接;滑动传动块3010前端轴心与t形插块3011进行焊接;滑动传动块3010内中部与纵向滑杆3012进行传动连接;t形插块3011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纵向滑杆3012顶端与第一横杆滑块3013进行焊接;纵向滑杆3012底端与第二横杆滑块3015进行焊接;第一横杆滑块3013内后侧与第一横向滑杆3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横杆滑块3015内后侧与第二横向滑杆3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底端右后侧与第一弹簧杆3018进行焊接;第一弹簧杆3018底端与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相连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底中部前侧与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底中部后侧与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左中部前侧与第二弹簧杆3024进行焊接;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左后侧左方设置有竹签正位板3025;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底端与双槽板3022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双槽板3022顶端左后侧与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相连接;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下方设置有竹签收集盒3023;电机301底端与放置板2相连接;第一直齿轮304后端轴心与开盖装置4相连接;第一直齿轮304后端轴心与风力分离装置5相连接;第二弹簧杆3024左侧与传送带7相连接;竹签正位板3025左底部与传送带7相连接。

当伸出餐盒侧边的竹签进入竹签正位板3025的缺口内后,因为竹签的尖端通常串有未食用完的食物,或者因为尖端长时间浸泡在油内吸油导致尖端变重,手持端翘起,经过竹签正位板3025缺口内顶部前侧的弧线段滑动引导,使竹签的手持端滑入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和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之间的间隙中,然后电机301传动第一传动轮302,第一传动轮302带动第二传动轮303旋转,第二传动轮303接着传动杆套307逆时针旋转,然后杆套307带动转传杆308转动,杆套307除了能带动转传杆308转动外它们之间还能够进行相对滑动,以便在固定传动块309转动的过程中进行距离平衡;转传杆308转动后会带动固定传动块309一同旋转,接着固定传动块309带动滑动传动块3010沿着纵向滑杆3012向下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固定传动块309与滑动传动块3010之间还有相对转动,滑动传动块3010下降的过程中会带动t形插块3011一同下降,当滑动传动块3010下降到底后t形插块3011也插入了位于其正下方的孔槽中并推动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下移同时压缩第一弹簧杆3018,下移的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会与下方的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一同配合将伸入二者之间间隙的竹签夹住。随着转传杆308的继续旋转,固定传动块309带动滑动传动块3010向右滑动至最右侧,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横杆滑块3013会同步沿着第一横向滑杆3014向右滑动、第二横杆滑块3015会同步沿着第二横向滑杆3016向右滑动,共同起到辅助支撑滑动传动块3010的作用。同时插入孔槽的t形插块3011会带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第一弹簧杆3018和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一同在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和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的支撑下沿着双槽板3022的轨道槽向右滑动,并且拉伸第二弹簧杆3024,将夹住的竹签从餐盒内抽出。然后随着转传杆308的继续旋转,滑动传动块3010会先带动t形插块3011上升,但在最初的一段上升过程中t形插块3011并不会从孔槽中退出,只会放弃对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的压制,然后失去压制的第二横向滑杆3016就会开始回弹,于是竹签就失去了束缚直接掉落入竹签收集盒3023,当t形插块3011继续上升至退出孔槽后,第二弹簧杆3024也会失去阻碍开始收缩,将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第一弹簧杆3018、第二可动固定板3019、第一支撑滑动柱3020和第二支撑滑动柱3021拉回原位。随着转传杆308继续旋转,最终将带动t形插块3011回到最初的左上角原位,整个装置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准备进行下一个餐盒的竹签拔取工作。该装置使用简单,通过机械机构的传动,能够实现自动除签工作,节约人力,同时因为是在餐盒闭盖状态下将竹签抽出,经过餐盒缝隙的挤压限制,可以直接将竹签上的食物和残油从竹签上刮除留在餐盒内,单纯的取出竹签,避免竹签收集盒3023内混入食物,降低回收竹签的难度,将竹签从餐盒内取出,避免后续对餐盒进行破碎处理等操作时餐盒塑料内混入难以降解的物质影响餐盒降解过程,并且该装置能够与开盖装置4和风力分离装置5形成联动,值得推广使用。

开盖装置4包括双向伸缩杆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传动板404,第三锥齿轮405,第四传动轮406,第五传动轮407,丝杆408,传动柱409,卡位块4010,通孔梯形块4011,复位长板4012,第一电动推杆4013,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升降插块4016,反弹限制柱4017,固定组障悬板4018,第二电动推杆4019,侧边支撑板4020和偏移三棱柱4021;双向伸缩杆401外表面中前侧与第一锥齿轮402进行传动连接;双向伸缩杆401外表面中后侧与第二锥齿轮403进行传动连接;双向伸缩杆401外表面后侧与传动板4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2后顶部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传动板404前左侧与第二电动推杆4019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405顶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6左侧与第五传动轮407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7底端轴心与丝杆408进行传动连接;丝杆408外表面中顶部与传动柱409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柱409右顶部与卡位块4010进行焊接;卡位块4010底端与通孔梯形块4011进行滑动连接;通孔梯形块4011后方设置有复位长板4012;通孔梯形块4011底端左后侧与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相连接;通孔梯形块4011底端右后侧与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相连接;通孔梯形块4011顶端前中部与升降插块4016进行传动连接;复位长板4012后端与第一电动推杆4013进行传动连接;升降插块4016外表面中部与反弹限制柱4017进行焊接;反弹限制柱4017外表面与固定组障悬板4018进行滑动连接;固定组障悬板4018左端与侧边支撑板4020进行焊接;侧边支撑板4020右端中前部通过连接杆与偏移三棱柱4021相连接;双向伸缩杆401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303相连接;侧边支撑板4020右底部与传送带7相连接。

进行餐盒开盖时,第二传动轮303传动双向伸缩杆401,双向伸缩杆401带动第一锥齿轮402旋转,第一锥齿轮402接着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405,然后第三锥齿轮405带动第四传动轮406旋转,第四传动轮406再传动第五传动轮407,然后第五传动轮407带动丝杆408旋转,接着丝杆408传动传动柱409下移,传动柱409通过表面连接的卡位块4010保证通孔梯形块4011不会脱离传动柱409,然后随着通孔梯形块4011的下降靠近餐盒,在通孔梯形块4011接触到偏移三棱柱4021之前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013和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伸长,底部尖端刺穿餐盒顶盖后中部带有扣孔的塑料片然后保持穿刺状态,随着通孔梯形块4011的继续下降接触到偏移三棱柱4021,二者的斜面互相接触后通孔梯形块4011继续下降,偏移三棱柱4021是固定在侧边支撑板4020上的,因此通孔梯形块4011在偏移三棱柱4021的推动下开始向后滑动,然后通孔梯形块4011就会带动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和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同时后移,此时二者是处于穿刺状态的,于是他们就拉动带有扣孔的塑料片和整个餐盒盖后移,在橡胶餐盒底座8阻碍餐盒底移动的情况下,使扣孔中的、连接在餐盒底后中部的塑料凸块从扣孔中退出,于是整个餐盒被开启。在通孔梯形块4011与偏移三棱柱4021接触之前,通孔梯形块4011顶中部前侧都支撑着升降插块4016,通过升降插块4016支撑反弹限制柱4017阻止其下滑,当通孔梯形块4011下移与偏移三棱柱4021接触后,升降插块4016被固定组障悬板4018卡住,同时通孔梯形块4011与升降插块4016分离,反弹限制柱4017下降到它所能下降的最低处,此时反弹限制柱4017低端刚好摁在餐盒盖的顶端前中部,因为餐盒盖与盒体的连接轴有弹力,如果不通过反弹限制柱4017施加外力将其摁住,餐盒盖会立刻反弹打开,此时完成餐盒的开启工作后应当将所有装置回归原位后将餐盒送走,但收回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和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时,如果没有反弹限制柱4017阻挡餐盒盖弹开,则餐盒盖会随着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和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的上升而同时增大开启角度,这样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和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与餐盒盖就永远无法分离甚至会因为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和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餐盒翻倒,使内部的食物和油倒在传送带7上,影响环境卫生、阻碍餐盒处理。因此通过反弹限制柱4017压住餐盒盖,然后收回第一伸缩穿刺杆4014和第二伸缩穿刺杆4015,再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传动板404,让传动板404带动双向伸缩杆401前移使第二锥齿轮403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啮合后第三锥齿轮405反转,经过传动导致丝杆408反转,丝杆408传动传动柱409使其升高,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013伸缩推动复位长板4012,通过复位长板4012推动通孔梯形块4011使其顶中部前侧再次运动到升降插块4016底部,然后传动柱409通过卡位块4010带动通孔梯形块4011上升,并再次抬升升降插块4016,然后升降插块4016带动反弹限制柱4017上升,逐步放松对餐盒盖的压制,彻底失去压制后餐盒盖会直接因弹力完全打开,最终完好的开启餐盒。该装置使用简单,通过机械机构配合,能够对饭盒实现自动开盖,节约人力资源,避免人工直接接触餐盒,降低工人受到内部剩余食物和油中滋生的细菌感染的概率,保护工人的健康,提升工作舒适度和安全性,排出杂物,防止影响后续降解过程,并且该装置能够与拔签装置3和风力分离装置5形成联动,值得推广使用。

风力分离装置5包括第六传动轮501,第七传动轮502,第四锥齿轮503,第五锥齿轮504和风扇505;第六传动轮501底端与第七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2后端轴心与第四锥齿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503后左侧与第五锥齿轮504相互啮合;第五锥齿轮504左端轴心与风扇505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303相连接。

当餐盒完成拔签和开盖后,需要将内部残存的食物和油从中排出,开盖后的餐盒随着传送带7运送到最后,然后从传送带7上掉落至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顶部,因为餐盒盒体内装有油和食物比盒盖更重,而且盒体比盒盖先从传送带7上掉落,所以餐盒会直接翻倒,将内部的食物和油从中倒出在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顶部表面,油会透过顶部滤板漏入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内部进行收集,食物残渣会留在顶部,通过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将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油和无回收利用价值的食物残渣进行分离,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最后失去食物残渣和油的餐盒重量大减,通过第二传动轮303传动第六传动轮501,第六传动轮501带动第七传动轮502,第七传动轮502接着传动第四锥齿轮503,第四锥齿轮503再啮合传动第五锥齿轮504,最终第五锥齿轮504传动风扇505旋转,将轻质的餐盒直接吹入收集容器中,至此完成餐盒回收预处理部分工作。该装置使用简单,利用餐盒本身质量极轻的特质,运用风力将餐盒吹入收集容器中,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餐盒的收集工作,节约能源和资金,值得推广使用。

拔签装置3共设置右两组,对称安装在传送带7的左前侧和右前侧。竹签可能从餐盒的左侧或者右侧或者两侧均有,设置两组拔签装置3能够提高整个装置的泛用性,面对多数情况都能处理,强化处理效果。

第一可动固定板3017顶端后中部设置有一个孔槽,并且t形插块3011位于孔槽正上方。通过控制t形插块3011与孔槽的结合,来控制拔签装置3对竹签的固定和抽出,来控制装置的运转和复位,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最大的功能,简单的机构让装置更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当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401使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303传动双向伸缩杆401,双向伸缩杆401带动第一锥齿轮402旋转,第一锥齿轮402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405;当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401使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三锥齿轮405脱离啮合,第二锥齿轮403与第三锥齿轮405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303传动双向伸缩杆401,双向伸缩杆401带动第二锥齿轮403旋转,第二锥齿轮403啮合传动第三锥齿轮405,使之朝与第一锥齿轮402啮合传动的反方向转动;当第二电动推杆4019伸缩传动双向伸缩杆401使第三锥齿轮405同时不与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二锥齿轮403相互啮合时,装置保持静止。本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4019控制第三锥齿轮405与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之间的啮合状态,以此来实现控制传动柱409的升降,进而控制餐盒的开盖工作。

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顶部设置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滤板,并且滤板底中部与箱体内底中部之间连接有一个弹簧杆。设置滤板分离油和食物残渣便于直接回收利用油,降低处理油的工作量,而且随着处理量的增加,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顶部堆积的食物残渣会越来越多,设置一个可伸缩移动的滤板和弹簧杆,随着食物残渣中量增加,滤板不断下降,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食物残渣掉落到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外部,同时还能够保证餐盒始终位于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顶部水平面之上,避免餐盒受到伸缩废弃物收集箱9壁的阻拦导致风力分离装置5无法将餐盒吹走,影响餐盒收集工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