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8376发布日期:2020-07-31 22:52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膜模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吹膜模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挤出模具由内部进料口一侧设有内部冷却通道,但由于受到材料的厚度限制,冷却通道不能设置过大,于是由内部进料口改变成侧面的进料口,而模具的中心设有最大的冷却通道,如美国专利文献号us7811073b公开的结构。

美国专利文献号us7811073b于22010.10.12公开一种适于连续生产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的单层或多层管状薄膜的多熔体通道膜模头,包括提供聚合物熔体的熔体供给单元、熔体入口开口、环形狭缝形式的至少两个熔体通道,两个熔体通道和膜模头的中心轴互为同心排列,以形成内部熔体通道和外部熔体通道,其中每个熔体通道具有带螺旋分配器的第一定界壁和由圆柱表面形成的第二定界壁,其中,与内部熔体通道相关联的第一定界壁位于与内部熔体通道相关联的第二定界壁的径向内侧,与外部熔体通道相关联的第一定界壁位于与外部熔体通道相关联的第二定界壁的径向外侧,其中,具有内部熔体通道的螺旋分布器的第一定界壁基本上由具有外部熔体通道的螺旋分布器的第一定界壁反射;在模头内的至少两个熔体通道合并的单个环形模具,其中每个螺旋分布器具有具有从熔体入口口向环形模减小的深度,以及从熔体入口口向环形模的至少两个熔体通道变宽,以便在切向和轴向上通过熔体通道分布熔体;以及至少两个将从熔体进料装置流出的熔体进入多个单独的熔体流,然后在相应的熔体入口开口处并入螺旋分配器。随著社会的发展要求,生产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该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钢性较好、进料均匀、加工容易,有效解决传统的进料不均的吹膜模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吹膜模头,包括底座,底座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在底座内均延伸设有两条分流道,分流道设有出料口,底座顶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和相应的出料口连通,在底座的外侧面上下方向上,相邻两个进料口呈上下错位分布,以在底座内形成上下错位、且互不干扰的多层分流道。

每个进料口在底座内均延伸设有第一、第二分流道,第一、第二分流道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出料口,第一、第二出料口的中心分别为m1、m2,底座的中心为m3,m1、m2和m3均在同一水平线上,m1和m3之间的距离为l1,m2和m3之间的距离为l2,l1=l2,第一、第二出料口形成对称结构。

底座顶部设有用于装配芯轴的第一环形凹陷,芯轴底部设有台阶,台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台阶,第一台阶嵌入第一环形凹陷内;第一台阶设有第一内螺旋体,第二台阶设有第二内螺旋体,第三台阶设有第三内螺旋体,第一、第二、第三内螺旋体分别通过相应的台阶定位套设在芯轴外侧上;且第一内螺旋体包覆第二内螺旋体;第二内螺旋体包覆第三内螺旋体;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上的通孔a,芯轴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a,进料口a和相应的通孔a对齐,芯轴外表面还设有第一螺旋流道,两个进料口a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支流道,第一支流道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一螺旋流道,通孔a、进料口a、第一支流道和第一螺旋流道依次连通。

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上的通孔b、c、d,第一内螺旋体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b,第一台阶对应进料口b设有第一穿孔,相应的通孔b、第一穿孔、进料口b相对齐,第一内螺旋体外表面还设有第二螺旋流道,两个进料口b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支流道,第二支流道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二螺旋流道,通孔b、第一穿孔、进料口b、第二支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依次连通;

第二内螺旋体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c,第二台阶对应进料口c设有第二穿孔,相应的通孔c、第二穿孔和进料口c相对齐,第二内螺旋体外表面还设有第三螺旋流道,两个进料口c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三支流道,第三支流道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三螺旋流道,通孔c、第二穿孔、进料口c、第三支流道和第三螺旋流道依次连通;

第三内螺旋体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d,第三台阶对应进料口d设有第三穿孔,相应的通孔d、第三穿孔、进料口d相对齐,第三内螺旋体外表面还设有第四螺旋流道,两个进料口d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四支流道,第四支流道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四螺旋流道,通孔d、第三穿孔、进料口d、第四支流道和第四螺旋流道依次连通。

底座顶部设有用于装配外螺旋体的第二环形凹陷,外螺旋体底部位于第二环形凹陷内,外螺旋体包覆第一内螺旋体,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凹陷上通孔e,外螺旋体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e,进料口e和相应的通孔e对齐,外螺旋体外表面还设有第五螺旋流道,两个进料口e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五支流道,第五支流道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五螺旋流道,通孔e、进料口e、第五支流道和第五螺旋流道依次连通。

底座、芯轴分别设有用于冷却的中间通道、且二者的中间通道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a、在底座的外侧面上下方向上,相邻两个进料口呈上下错位分布,以在底座内形成上下错位、且互不干扰的多层分流道,有效利用底座的内部空间错位结构,使底座的内部空间设有多层分流道,充分利用底座内部空间,且底座具有容易加工,生产效率高,钢性好的特点;流道对称能减小模具的变形,提高制品精度,降低压力;

b、进料口的两个分流道出料口形成对称结构,且内、外螺旋体均设有连通并对称出料口的入料口,以使进料均匀,不容易引起产品变形;

c、底座、芯轴分别设有用于冷却的中间通道、且二者的中间通道相连通,保留传统技术上的最大冷却通道,使产品在挤出的过程中有效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座内部部分透视图。

图3、图4、图5分别为底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座、芯轴和内、外螺旋体相装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座、芯轴和内、外螺旋体相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座、芯轴和内、外螺旋体相装配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底座、芯轴和第三内螺旋体相装配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吹膜模头,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进料口2,每个进料口2在底座1内均延伸设有两条分流道,分流道设有出料口,底座1顶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和相应的出料口连通,在底座1的外侧面上下方向上,相邻两个进料口2呈上下错位分布,以在底座1内形成上下错位、且互不干扰的多层分流道。

底座1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进料口2。

参见图3-图5,每个进料口2在底座1内均延伸设有第一、第二分流道2.1、2.2,第一、第二分流道2.1、2.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出料口2.3、2.4,第一、第二出料口2.3、2.4的中心分别为m1、m2,底座1的中心为m3,m1、m2和m3均在同一水平线上,m1和m3之间的距离为l1,m2和m3之间的距离为l2,l1=l2,第一、第二出料口2.3、2.4形成对称结构。

参见图7-图9,底座1顶部设有用于装配芯轴3的第一环形凹陷1.1,芯轴3底部设有台阶,台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台阶3.1、3.2、3.3,第一台阶3.1嵌入第一环形凹陷1.1内;第一台阶3.1设有第一内螺旋体4,第二台阶3.2设有第二内螺旋体5,第三台阶3.3设有第三内螺旋体6,第一、第二、第三内螺旋体4、5、6分别通过相应的台阶定位套设在芯轴3外侧上;且第一内螺旋体4包覆第二内螺旋体5;第二内螺旋体5包覆第三内螺旋体6;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1.1上的通孔a1.2,芯轴3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a3.4,进料口a3.4和相应的通孔a1.2对齐,芯轴3外表面还设有第一螺旋流道3.5,两个进料口a3.2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支流道3.6第一支流道3.6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一螺旋流道3.3,通孔a1.2、进料口a3.2、第一支流道3.4和第一螺旋流道3.3依次连通。

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1.1上的通孔b、c、d1.3、1.4、1.5,第一内螺旋体4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b4.1,第一台阶3.1对应进料口b4.1设有第一穿孔3.1.1,相应的通孔b1.3、第一穿孔3.1.1、进料口b4.1相对齐,第一内螺旋体4外表面还设有第二螺旋流道4.3,两个进料口b4.1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支流道4.2,第二支流道4.2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二螺旋流道4.3,通孔b1.3、第一穿孔3.1.1、进料口b4.1、第二支流道4.2和第二螺旋流道4.3依次连通;

第二内螺旋体5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c5.1,第二台阶3.2对应进料口c5.1设有第二穿孔3.2.1,相应的通孔c1.4、第二穿孔3.2.1和进料口c5.1相对齐,第二内螺旋体5外表面还设有第三螺旋流道5.2,两个进料口c5.1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三支流道5.3,第三支流道5.3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三螺旋流道5.2,通孔c1.4、第二穿孔3.2.1、进料口c5.1、第三支流道5.3和第三螺旋流道5.2依次连通;

参见图10,第三内螺旋体6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d6.1,第三台阶3.3对应进料口d6.1设有第三穿孔3.3.1,相应的通孔d1.5、第三穿孔3.3.1、进料口d6.1相对齐,第三内螺旋体6外表面还设有第四螺旋流道6.3,两个进料口d6.1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四支流道6.2,第四支流道6.2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四螺旋流道6.3,通孔d1.5、第三穿孔3.3.1、进料口d6.1、第四支流道6.2和第四螺旋流道6.3依次连通。

参见图7-图9,底座1顶部设有用于装配外螺旋体7的第二环形凹陷1.3,外螺旋体7底部位于第二环形凹陷1.6内,外螺旋体7包覆第一内螺旋体4,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凹陷1.3上通孔e1.7,外螺旋体7外表面设有两个前后两侧对称的进料口e7.1,进料口e7.1和相应的通孔e1.7对齐,外螺旋体7外表面还设有第五螺旋流道7.3,两个进料口e7.1分别延伸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五支流道7.2,第五支流道7.2通过延伸的支流连通第五螺旋流道7.3,通孔e1.7、进料口e7.1、第五支流道7.2和第五螺旋流道7.3依次连通。

底座1、芯轴3分别设有用于冷却的中间通道8、且二者的中间通道8相连通。

底座1、芯轴3和内、外螺旋体分别通过螺丝进行紧固连接。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