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2641发布日期:2020-08-07 19:1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翻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翻边机。



背景技术:

硅胶软管应用广泛如应用在分析仪等精密仪器中的连接管路,为提高软管与设备接口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需要对管口进行翻边处理,但硅胶软管韧性较好,通过挤压模具直接对软管进行冷挤压无法使翻边形状得以保持住,所以现如今大都采用热翻边设备对硅胶软管进行翻边加工,在高温环境下对待加工管件既硅胶软管进行挤压,但是热翻边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造成烫伤,并且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对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翻边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翻边机,从而能够通过冷挤压对硅胶软管进行自动化翻边,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翻边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翻边机,用于对待加工管件进行翻边处理,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承载立板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纵向导轨;所述自动翻边机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传递机构、裁剪机构和翻边机构,所述传递机构包括安装板、自适应滚轮和从动滚轮,所述自适应滚轮和从动滚轮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裁剪机构设置在承载立板上与传递机构同侧的位置,所述裁剪机构包括承载座、下压台和裁剪刀片,所述下压台活动设置于承载座的上方,所述裁剪刀片活动设置在承载座的一侧,所述翻边机构包括承载组件和翻边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基座和横向进给台,所述翻边组件包括纵向进给台以及翻边辊组,所述纵向进给台滑动设置在纵向导轨上,所述横向进给台滑动设置在纵向进给台上,所述翻边辊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翻边辊组包括第一成型辊、第二成型辊、定型辊以及环切辊。

进一步的,所述传递机构还包括有传递电机,所述传递电机的输出端与自适应滚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裁剪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座上的裁剪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裁剪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并且偏离驱动轴的中心轴位置设置有与裁剪刀片相对应的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裁剪机构还包括有竖向进给电机,所述竖向进给电机与下压台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进给台上设有垂直于纵向导轨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进给台架设在横向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进给台上还设有翻边电机,所述翻边电机通过齿轮传动与翻边辊组实现扭矩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辊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圆锥体,所述第一圆锥体的圆锥角为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成型辊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圆锥体,所述第二圆锥体的圆锥角为1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辊、第二成型辊、定型辊和环切辊的端部均设有导向圆柱。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翻边机,在翻边机的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传递管件的传递机构、用于夹持并裁剪管件的裁剪机构和用于对管件进行挤压翻边的翻边机构,传递机构包括相互紧靠地设置的自适应滚轮和从动滚轮,可对位于自适应滚轮和从动滚轮之间的管件进行传递输送至裁剪机构中,裁剪机构中包括承载座以及活动设置在承载座上方的下压台,可对管件进行夹持固定,在承载座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用于裁剪管件的裁剪刀片,翻边机构包括有翻边组件,翻边组件中设有翻边辊组,翻边辊组包括可转动的第一成型辊、第二成型辊、定型辊以及环切辊,通过第一成型辊对管件进行小倾角的初翻边,通过第二成型辊进一步扩大管件的翻边倾角,最后通过定型辊将管件翻边处挤压成垂直于管件侧壁的最终翻边,从而通过第一成型辊、第二成型辊和定型辊对管件进行分布挤压,避免一次挤压施力应力集中使管件发生破裂,并且分步进行多次挤压可降低管件变形部分的韧性,从而使翻边部分能够得以保持住,并且旋转挤压的翻边辊组可对管件起到类似铰孔的作用,使管壁不容易因为应力集中而发生破裂,同时旋转的辊组与管件摩擦会使管件得到升温,均有利于管件发生变形,保证了翻边的质量和成型效果,综述本发明的自动翻边机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翻边效果好,并且与热翻边相比不会发生烫伤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翻边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自动翻边机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自动翻边机中传递机构和裁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裁剪机构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去除裁剪刀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自动翻边机(去除承载立板后)的背面立体图;

图7为图6的正视图;

图8为图1自动翻边机中翻边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沿图8的纵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00、工作台;101、承载立板;102、纵向导轨;103、第四电机座;104、纵向轴承座。

11、传递机构;110、安装板;1101、从动滚轮;1102、芯轴;1103、第一弹簧座;111、送料管;112、衔接管;113、自适应滚轮;114、摆动板;1141、第二弹簧座;115、传递电机;116、弹性件。

12、裁剪机构;120、承载座;1201、第一夹块;12011、凹槽;121、下压台;1210、第二夹块;1211、第一丝杠螺母;122、裁剪电机;1221、驱动轴;1222、滚轮;123、裁剪刀片;1231、滑槽;124、竖向进给电机;1241、第一电机座;1242、第一驱动带轮;125、竖向丝杠;1251、第一从动带轮。

2、翻边机构。

21、承载组件;210、基座;2101、夹槽;2102、斜劈卡头;2103、螺纹通孔;2104、放置槽;2105、定位凹槽;211、限位体;2111、螺柱体;2112、圆锥面;212、紧固螺丝;213、横向进给台;2131、卡块;21311、斜劈卡槽;2132、定位凸起;2133、螺纹盲孔。

22、翻边组件;220、翻边辊组;2201、第一成型辊;22011、第一圆锥体;22012、第一齿轮;2202、第二成型辊;22021、第二圆锥面;22022、第二齿轮;2203、定型辊;22031、挤压平面;22032、第三齿轮;2204、环切辊;22041、环切刀;22042、第四齿轮;2205、导向圆柱;221、纵向进给台;2211、横向导轨;2212、第二电机座;2213、第二丝杠螺母;222、纵向进给电机;2221、第二驱动带轮;223、纵向丝杠;2231、第二从动带轮;224、第三电机座;2241、第三丝杠螺母;225、从动齿轮;226、翻边电机;2261、驱动齿轮;227、横向进给电机;2271、第三驱动带轮;228、横向丝杠;2281、第三从动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翻边机包括:位于最底部起到承载作用的工作台100、固定在工作台100上的承载立板101、安装在承载立板101上的传递机构11、裁剪机构12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00上并且对向设置在裁剪机构12一侧的翻边机构2;传递机构11用于对待加工管件传递,裁剪机构12用于对待加工管件进行固定和裁剪,翻边机构2用于对经裁剪机构12固定的管件进行翻边。

本实施方式中所指的待加工管件为硅胶软管但不限于硅胶软管,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翻边机也可以对类似的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管件进行翻边加工。

如图3和6所示,传递机构11包括安装板11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0外侧的送料管111、与送料管111共线设置的衔接管112、设置在安装板110上的从动滚轮1101、活动设置在安装板110另一侧的传递电机115以及设置在传递电机115上的自适应滚轮113。

安装板110固定安装在承载立板101的一侧面上,送料管111和衔接管112均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110的同一侧面上。

参考图6和7所示,在安装板110上并且背向送料管111的另一侧面上偏向一边地固设有芯轴1102,在安装板110上并与芯轴1102对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座1103,芯轴1102上转动设置有摆动板114,摆动板114上与第一弹簧座1103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第二弹簧座1141,在第二弹簧座1141和第一弹簧座1103之间衔接有弹性件116(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6为拉伸弹簧。

参考图6所示,传递电机115固定安装在摆动板114的侧面;自适应滚轮113固定套设在传递电机115的输出轴末端,并且自适应滚轮113穿过安装板110并位于送料管111和衔接管112之间偏向上的位置(参考图3)。

从动滚轮1101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10上并位于自适应滚轮113的正下方,在弹性件116的拉力作用下自适应滚轮113抵压在从动滚轮1101上。

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裁剪机构12包括承载座120、固定设置在承载座120上端面的第一夹块1201、设置在承载座120底部的裁剪电机122、滑动设置在第一夹块1201端面上的裁剪刀片123、设置在承载座120上方的下压台121、设置在下压台121底部与第一夹块1201相对应的第二夹块1210以及用于驱动下压台121的竖向进给电机124。

承载座120固定安装在承载立板101的侧面,第一夹块1201固定设置在承载座120的上端,并为了方便按需更换第一夹块1201,第一夹块1201通过螺钉与承载立板101实现固定,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块120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对待加工管件进行定位的凹槽12011,且凹槽12011与传递机构11中衔接管112相对应,便于待加工管件从衔接管112移动到第一夹块1201的凹槽12011中。

裁剪电机122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在承载座120的底部,如图4和5所示裁剪电机122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轴1221,在驱动轴1221的端部并且偏离驱动轴1221的中心轴位置转动设置有滚轮1222(参考图5)。

在本实施方式中,裁剪刀片123为刀刃倾斜的扁平结构,裁剪刀片123贴靠着第一夹块1201的端面,裁剪刀片123上设有与滚轮1222对应配合的滑槽1231,裁剪刀片123通过滑槽1231套设在滚轮1222上而与裁剪电机122实现动力传输,并且在其他未给出的实施例中,为使管件切口更平齐或针对不同硬度的管件,也可将裁剪刀片123替换为其他具有不同刀刃形状的刀片,例如锯齿形刀刃。

下压台121的顶部固设有垂直于工作台100的第一丝杠螺母1211,第二夹块1210通过螺钉与下压台121实现便于拆装的固定,并且第二夹块1210为底部外凸并与第一夹块1201上的凹槽12011形状对应相同的结构,这样第二夹块1210移动到第一夹块1201上时能够更好地与第一夹块1201实现对准。

为实现下压台121的上下移动,在承载立板101上并且位于第一丝杠螺母1211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竖向轴承座1011,在竖向轴承座1011中转动设置有与第一丝杠螺母1211对应配合的竖向丝杠125,竖向丝杠125的穿过第一丝杠螺母1211并与第一丝杠螺母1211相配合,在竖向丝杠125的顶部套设固定有第一从动带轮1242。

竖向进给电机124位于承载立板101上并且背向竖向轴承座1011的另一侧,为了对竖向进给电机124实现稳定固定,在承载立板101上与竖向进给电机124相对应的位置与承载立板101一体固设有第一电机座1241,竖向进给电机124通过螺钉或螺栓紧固在第一电机座1241上,竖向进给电机124的输出端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驱动带轮1242,并且第一驱动带轮1242通过皮带传动与第一从动带轮1251实现连接;在其他未给出的实施例中,为使得下压台121能够实现更稳定的移动,在承载立板101上并与下压台121相对应的位置还固设有供下压台121滑动的导轨(图未示)。

如图1和10所示,翻边机构2包括承载组件21和翻边组件22。

承载组件21包括基座210、限位体211、紧固螺丝212以及横向进给台213。

基座210可实现快拆装地设置在横向进给台213上。

基座210呈长方体状,基座210的中间开设有夹槽2101,在基座210底部一端与基座210一体固设有斜劈卡头2102,如图11所示基座210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2105,如图12所示在基座210的底部还设有放置槽2104,基座210上对应放置槽2104的位置设有与放置槽2104连通的螺纹通孔2103。

紧固螺丝212与基座210上的螺纹通孔2103对应配合(参考图11)。

横向进给台213的一端一体固设有卡块2131,卡块2131上靠里侧的位置开设有与斜劈卡头2102形状大小相对应的斜劈卡槽21311,参考图10所示在横向进给台213上一体固设有与基座210上定位凹槽2105形状大小相对应的定位凸起2132,在横向进给台213上并与基座210上放置槽210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盲孔2133。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体211为回转体结构,并且限位体211的外侧面位置开设有圆锥面2112,限位体211的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横向进给台213上螺纹盲孔2133对应配合的螺柱体2111,并且圆锥面2112的底面背向螺柱体2111。

当限位体211紧固在螺纹盲孔2133中时,基座210上螺纹通孔2103的投影位于限位体211的圆锥面2112上。

参考图1,翻边组件22包括滑动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纵向进给台221、以及翻边辊组220。

进一步参考图1和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实现纵向进给台221的可移动性,在工作台100上与纵向进给台221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两个但不限于两个的纵向导轨102,在工作台100上并靠近纵向导轨102一端的位置固设有纵向轴承座104,纵向轴承座104的轴承孔中转动连接有纵向丝杠223,纵向丝杠223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从动带轮2231,在工作台100的底部与纵向轴承座104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或与工作台100一体固设有第四电机座103,第四电机座103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纵向进给电机222,纵向进给电机222的输出端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二从动带轮223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带轮2221;纵向进给台221滑动架设在纵向导轨102上,并且纵向进给台221上靠近纵向轴承座1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设并配合连接在纵向丝杠223上的第二丝杠螺母2213(参考图6)。

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进给台213设置在纵向进给台221上,纵向进给台22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垂直于纵向导轨102的横向导轨2211,在纵向进给台221上偏靠一边的位置固设有第二电机座2212,第二电机座22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进给电机227,横向进给电机227其输出端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驱动带轮2271,在第二电机座2212上还转动连接有与横向导轨2211相平行的横向丝杠228,横向丝杠228上并位于第三驱动带轮2271的下方位置固定套设有第三从动带轮2281,第三从动带轮2281与第三驱动带轮227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横向进给台213滑动架设在横向导轨2211上,在横向进给台213上并朝向第二电机座22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配合套设在横向丝杠228上的第三丝杠螺母2241,横向进给台213的侧面还固设有第三电机座224,在第三电机座22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翻边电机226,参考图2所示翻边电机226的输出端上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2261;翻边组件22中的翻边辊组220设置在基座210上,参考图8和9所示翻边辊组220包括第一成型辊2201、第二成型辊2202、定型辊2203以及环切辊2204,第一成型辊2201、第二成型辊2202、定型辊2203和环切辊2204并排设置在基座210上朝向裁剪机构12的一侧。

第一成型辊2201转动设置在基座210上,第一成型辊2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2012,并且第一齿轮22012位于夹槽2101中,第一齿轮220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夹槽2101侧壁上,在第一成型辊2201的端面上一体固设有第一圆锥体22011(参考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圆锥体22011的圆锥角为60度,并且第一圆锥体22011的两边对称去除四分之一的圆锥,在第一圆锥体22011的正中心与第一圆锥体22011一体固设有导向圆柱2205。

第二成型辊2202邻近第一成型辊2201并同样转动设置在基座210上,第二成型辊2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022,第二齿轮22022转动架设在夹槽2101侧壁上并与第一齿轮22012相啮合,第二齿轮22022的另一端贯穿过基座210并在末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225,从动齿轮225与驱动齿轮2261相啮合(参考图2),在第二成型辊2202的端面上一体固设有第二圆锥体22021(参考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圆锥体22021的圆锥角为120度,并且第二圆锥体22021同样为两边对称去除四分之一圆锥的形状,在第二圆锥体22021的正中心也一体固设有导向圆柱2205。

定型辊2203临近第二成型辊2202并转动设置在基座210上,定型辊2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2032,第三齿轮22032转动连接在夹槽2101侧壁上并且第三齿轮22032与第二齿轮22022相啮合,定型辊2203的端面上设有挤压平面22031,挤压平面22031的正中心固设有导向圆柱2205。

环切辊2204邻近定型辊2203并转动设置在基座210上,在环切辊2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2042,第四齿轮22042转动设置在夹槽2101侧壁上并与邻近的第三齿轮22032相啮合,在环切辊2203的端面靠外的位置固设有环切刀22041,在环切刀22041的正中心同样固设有导向圆柱2205。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自动翻边机的整个工作过程:

参考图3所示,将成卷的待加工管件从送料管111右端送入,当待加工管件一头伸至自适应滚轮113和从动滚轮1101之间时,由于自适应滚轮113由传递电机115带动顺时针旋转,从而通过滚轮的滚动摩擦力带动待加工管件向左移动并穿入到衔接管112中,同时由于传递电机115与摆动板114可围绕安装板110上的芯轴1102摆动(参考图7),在弹性件116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自适应滚轮113和从动滚轮1101之间的间距可自动补偿,使得自适应滚轮113不会给予待加工管件过大的压力,从而避免待加工管件发生严重的挤压变形影响后续对管件进行翻边,使得传递机构11可对各种不同粗细的管件均能实现很好的传输作用。

在传递机构11中衔接管112的引导作用下待加工管件最终被传输至裁剪机构12中的第一夹块1201上,当管件的末端伸出至第一夹块1201左端一段距离后(管件伸出至第一夹块1201左端外侧这部分用于后续进行翻边处理),传递电机115暂停,竖向进给电机124启动带动竖向丝杠124旋转,竖向丝杠124通过螺纹配合带动第一丝杠螺母1211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向下带动下压台121移动,最终带动第二夹块1210下移抵接在第一夹块1201上,对待加工管件实现夹紧固定。

在翻边机构2的翻边组件22中,翻边电机226驱动通过驱动齿轮2261啮合带动从动齿轮225旋转,从动齿轮225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齿轮22022以及第二成型辊2202旋转,第二齿轮22022通过啮合带动两侧啮合的第一齿轮22012以及第三齿轮22032旋转,进而带动第四齿轮22042同时转动,由此通过翻边电机226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成型辊2201、第二成型辊2202、定型辊2203和环切辊2204同时旋转,并且通过纵向进给电机222经皮带传动带动纵向丝杠223旋转,通过纵向丝杠223与第二丝杠螺母2213的螺旋配合从而驱动纵向进给台221沿纵向导轨102精确移动,使得第一成型辊2201首先移动并与固定在第一夹块1201和第二夹块1210之间的待加工管件对准。

接着横向进给电机227启动,带动横向进给台213沿横向导轨2211平移向待加工管件靠近,第一成型辊2201随横向进给台213移动过程中,位于第一成型辊2201端部的导向圆柱2205首先插入到代加工管件的内孔中,用于引导第一圆锥体22011进入代加工管件的内孔,随着第一成型辊2201继续进给(圆锥角为60度的第一圆锥体22011其倾斜面较为平缓,使其容易进入到管件最初平直的内孔中),带动第一圆锥体22011旋转并进入到管件内孔中,并且由于第一圆锥体22011为不完整的圆锥结构,使第一圆锥体22011的侧面具有棱角边,减小了第一圆锥体22011的圆锥面与管件内壁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第一圆锥体22011与管件内壁的摩擦,避免管件跟转发生扭曲变型,同时旋转的第一圆锥体22011其棱角边会对待加工管件的内管壁起到一个铰孔的作用(并且旋转的第一圆锥体22011会与管件摩擦使管件升温,更有利于管件发生变形),在第一圆锥体22011对管件施加的挤压和铰孔双重作用力下使待加工管件的管口部分变形成为60度的圆锥翻边。

完成初步的60度翻边后,横向进给电机227驱动带动第一圆锥体22011后退,接着由纵向进给电机222驱动带动第二成型辊2202移动到对准管件的位置,同样由横向进给电机227驱动使第二成型辊2202向管件靠拢移动,第二成型辊2202端部的第二圆锥体22021首先通过插入到管件内孔中的导向圆柱2205对第二圆锥体22021起到导向的作用,最终第二圆锥体22021进入到管件初翻边形成的60度圆锥翻边内腔中,同样的第二圆锥体22021与第一圆锥体22011相同对的管件施加挤压和铰孔双重作用力,使得管件的60度圆锥翻边挤压成与第二圆锥体22021轮廓相同的120度翻边,多次分步进行旋转挤压,防止管件发生应力集中从而破裂,既翻边效果好。

接着在横向进给电机227和纵向进给电机222的驱动下使定型辊2203对准待加工管件,并通过横向进给电机227驱动定型辊2203向待加工管件靠拢移动,通过定型辊2203端部正中心的导线圆柱2205插入到管件内孔中,最终通过挤压平面22031对管件之前的120度翻边进行挤压,最终通过挤压平面22031将管件的翻边部分抵压在第一夹块1210和第二夹块1210的左端面上,最终使管件管口形成垂直于管件侧壁的最终翻边结构;最后由横向进给电机227和纵向进给电机222驱动带动定型辊2203撤出,并使环切辊2204对准已完成翻边的管件,环切辊2204通过端部旋转的环切刀22041对管件翻边部分的外沿进行切割,将翻边外沿的毛刺和参差不齐的边缘裁剪去除。

完成翻边工序后,裁剪机构12中的竖向进给电机124驱动带动第二夹块1210上移脱离第一夹块1201,接着传递电机115驱动将待加工管件送出所需长度后竖向进给电机124再次驱动第二夹块1210下移固定住管件,接着裁剪电机122启动通过驱动轴1221带动滚轮1222偏心转动,从而当滚轮1222转动到最上方的位置时带动裁剪刀片123向上滑动将完成翻边的管件从成卷的管件上裁剪下,接着竖向进给电机124再次驱动带动第二夹块1210上移脱离第一夹块1201,通过自适应滚轮113驱动管件向左移动漏出一小段长度,供后续进行下道翻边处理。

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管件进行翻边加工,从而需要对翻边辊组220进行更换时,只需对承载组件21中承载翻边辊组220的基座210进行快速更换,首先将紧固螺丝212拆下,将基座210绕着斜劈卡头2102将基座210抬起即可拆下基座210,而后将装有不同翻边辊组220的的基座210的斜劈卡头2102插入到横向进给台213上的斜劈卡槽21311中,接着将基座210放下使基座210底部的定位凹槽2105对准插入到横向进给台213的定位凸起2132中,并拨动从动齿轮225使其与驱动齿轮2261相啮合,最后将紧固螺丝212重新旋入螺纹通孔2103,并使紧固螺丝212的端部紧压在限位体211上的圆锥面2112上,使基座210不断贴紧横向进给台213的上台面,最终对基座210实现精确定位和紧固,实现对承载组件21中翻边辊组220的快速替换。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翻边机,在翻边机的工作台100上相对设置有用于传递管件的传递机构11、夹持并裁剪管件的裁剪机构12,以及用于对管件进行挤压翻边的翻边机构2,传递机构11包括相互紧靠地设置的自适应滚轮113和从动滚轮1101,可对位于自适应滚轮113和从动滚轮1101之间的管件进行传递输送至裁剪机构12中,裁剪机构12中包括承载座120以及活动设置在承载座120上方的下压台121,可对管件进行夹持固定,在承载座120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用于裁剪管件的裁剪刀片12,翻边机构2包括有翻边组件22,翻边组件22中设有翻边辊组220,翻边辊组220包括可转动的第一成型辊2201、第二成型辊2202、定型辊2203以及环切辊2204,通过第一成型辊2201对管件进行小倾角的初翻边,通过第二成型辊2202进一步扩大管件的翻边倾角,最后通过定型辊2203将管件翻边处挤压成垂直于管件侧壁的最终翻边,从而通过第一成型辊2201、第二成型辊2202和定型辊2203对管件进行分段挤压,避免一次挤压施力应力集中使管件发生破裂,并且多次施力挤压可降低管件变形部分的韧性,从而使翻边部分能够得以保持住,并且旋转挤压的翻边辊组220可对管件起到类似铰孔的作用,同时旋转的辊组与管件摩擦会使管件得到升温,均有利于管件发生变形,保证了翻边的效果,综述本发明的自动翻边机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翻边效果好,并且与热翻边相比不会发生烫伤危险。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