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8691发布日期:2021-03-09 14: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注塑机是制造模压成型产品的主设备,工作时,需装卸用于产品成型的模具,而注塑模具换模台可用于装卸注塑机上的注塑模具。由于传统的注塑模具换模台结构复杂,拆卸繁琐,而且只能进行整体运输,维护运输成本比较高,不利于出口,同时换模过程需要人工采用行车吊装,工作效率低下,使用不安全,换模时间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在的注塑模具换模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包括支架和换膜装置;支架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底板;注塑模具位于一对竖直底板的后端正上方;注塑模具被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移动设置的限位夹板夹紧;换膜装置包括固定换膜座、上换膜座和下换模座;固定换膜座位于一对竖直底板的前侧;固定换膜座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旋转设置的固定换膜辊;一对竖直底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前后移动设置有前后移动座;下换模座前后移动设置在一对前后移动座之间;下换模座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旋转设置的下换膜辊;上换模座升降设置在一对前后移动座的正上方;上换模座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旋转设置的上换膜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竖直底板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前后移动槽;前后移动槽的前后侧壁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竖直底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前后驱动电机;前后驱动螺纹杆的前端与前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一对前后移动座相互远离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前后移动槽配合的前后移动块;前后移动块螺接在相应侧的前后驱动螺纹杆上。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前后移动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外侧滚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前后移动座的后部固定有前后驱动气缸;下换模座的后端面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前后驱动连接块;前后驱动连接块固定在相应侧的前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后端。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侧的前后移动座的上端面前端和右侧的前后移动座的上端面后端分别铰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有上铰接座;上换膜座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端分别成型有上连接板;左侧的上铰接座铰接在左侧的上连接板的下端面后端;右侧的上铰接座铰接在右侧的上连接板的下端面前端。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固定换膜座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固定侧支撑板;
一对固定侧支撑板之间成型有“凵”字形的固定换膜架;固定换膜辊旋转设置在固定换膜架的一对竖直部之间;下换模座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下侧支撑板;一对下侧支撑板之间成型有“凵”字形的下侧换膜架;下换膜辊旋转设置在下侧换膜架的一对竖直部之间;上换模座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上侧支撑板;一对上侧支撑板之间成型有“凵”字形的上侧换膜架;上换膜辊旋转设置在上侧换膜架的一对竖直部之间。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方便换模,省时省力,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0、支架;11、竖直底板;110、前后移动槽;20、换膜装置;21、固定换膜座;211、固定侧支撑板;212、固定换膜架;213、固定换膜辊;22、前后驱动电机;221、前后驱动螺纹杆;23、前后移动座;24、前后驱动气缸;25、下换模座;251、下侧支撑板;2511、前后驱动连接块;252、下侧换膜架;253、下换膜辊;26、升降气缸;261、上铰接座;27、上换膜座;271、上连接板;2711、上连接板;272、上侧换膜架;273、上换膜辊。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包括支架10和换膜装置20;支架10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底板11;注塑模具30位于一对竖直底板11的后端正上方;注塑模具30被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移动设置的限位夹板31夹紧;换膜装置20包括固定换膜座21、上换膜座27和下换模座25;固定换膜座21位于一对竖直底板11的前侧;固定换膜座21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旋转设置的固定换膜辊213;一对竖直底板11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前后移动设置有前后移动座23;下换模座25前后移动设置在一对前后移动座23之间;下换模座25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旋转设置的下换膜辊253;上换模座27升降设置在一对前后移动座23的正上方;上换模座27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旋转设置的上换膜辊273。
16.如图1~图3所示,一对竖直底板11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前后移动槽110;前后移动槽110的前后侧壁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221;竖直底板11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前后驱动电机22;前后驱动螺纹杆221的前端与前后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一对前后移动座23相互远离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前后移动槽110配合的前后移动块;前后移动块螺接在相应侧的前后驱动螺纹杆221上。
17.如图2、图3所示,前后移动座23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外侧滚轮231。
18.如图1所示,前后移动座23的后部固定有前后驱动气缸24;下换模座25的后端面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前后驱动连接块2511;前后驱动连接块2511固定在相应侧的前后驱动气缸24的活塞杆后端。
19.如图1~图3所示,左侧的前后移动座23的上端面前端和右侧的前后移动座23的上端面后端分别铰接有升降气缸26;升降气缸26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有上铰接座261;上换膜座
27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端分别成型有上连接板2711;左侧的上铰接座261铰接在左侧的上连接板2711的下端面后端;右侧的上铰接座261铰接在右侧的上连接板2711的下端面前端。
20.如图1~图3所示,固定换膜座21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固定侧支撑板211;一对固定侧支撑板211之间成型有“凵”字形的固定换膜架212;固定换膜辊213旋转设置在固定换膜架212的一对竖直部之间;下换模座25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下侧支撑板251;一对下侧支撑板251之间成型有“凵”字形的下侧换膜架252;下换膜辊253旋转设置在下侧换膜架252的一对竖直部之间;上换模座27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上侧支撑板271;一对上侧支撑板271之间成型有“凵”字形的上侧换膜架272;上换膜辊273旋转设置在上侧换膜架272的一对竖直部之间。
21.双层竖直更换的注塑模具更换装置的工作原理;
22.初始状态如图1~图3所示,工作时,首先新的注塑模具放置在固定换膜座21上,接着固定换膜辊213旋转把新的注塑模具移动到下换模座25上;然后一对前后移动座23向后移动,这样上换膜座27位于注塑模具30的正下方,然后上换膜座27上升,这样旧的注塑模具拆卸后位于上换膜座27,然后一对前后移动座23向前移动,同时下换模座25向后移动,这样上换膜座27位于固定换膜座21和下换模座25之间,然后上换膜座27下降,然后上换膜辊273旋转,旧的注塑模具移动到固定换膜座21上,接着下换膜辊253旋转,新的注塑模具移动到上换膜座27上,然后上换膜座27上升回位,然后下换模座25向前移动回位,接着一对前后移动座23向后移动,这样上换膜座27位于一对限位夹板31的正下方,然后上换膜座27进一步上升,这样对新的注塑模具进行安装;最后一对前后移动座23向前移动回位;
23.这样结构简单,方便换模,省时省力,安全性能高。
24.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