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6118发布日期:2020-12-29 09:3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型材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折弯成型板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家具等产品都会使用板体结构,而在板体成型过程中,需要按照预定规格尺寸,将整块面积较大的原板材通过切割等方式而裁剪为对应尺寸,但是板体通过裁切成型后,通常至少包括一条新切割的边沿,为了实现板体边沿防水以及具有较好美观性,则需要在板体的边沿位置贴上封边条,但贴上封边条则会使用较多胶水,长期使用将会造成甲醛等污染物向外释放。与此同时,因为封边条主要通过粘贴方式相连,若封边条和板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将会容易造成板体发霉或者受潮膨胀甚至变形,并且若通过手工粘贴,也会受限于安装人员的操作技巧,最终影响实际粘贴效果。因此制造简易、安装便捷且耐候性强的板体制造方式以及板体结构,对于提高家具的安装便捷性以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制造简易、安装便捷且耐候性强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旨在提高家具的安装便捷性以及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包括上下叠合相连为整体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上板体包括设置于中部的中心板,中心板为多边形板体,中心板每一边沿向外设有折弯板,中心板和折弯板之间设有n个凸出块,中心板和折弯板之间设有n+1个凹槽将凸出块分别与中心板和折弯板分离以及将相邻凸出块分离;全部折弯板向中心板翻折后,全部折弯板的覆盖面积与中心板顶面面积相同,上板体完全设置于下板体包裹形成腔室内,中心板和凸出块以及折弯板共同形成实心结构。优选地,所述中心板为边数大于2的板体结构。优选地,所述中心板为四边形板体,中心板与每个所述折弯板之间沿分界边沿设有一个三角形凸出块,三角形凸出块两侧分别设有三角形凹槽,中心板顶部边沿角度和三角形凸出块顶部边沿角度以及折弯板顶部边沿角度相加为360°。优选地,所述中心板为四边形板体,中心板与每个所述折弯板之间沿分界边沿设有一个矩形凸出块,矩形凸出块两侧分别设有矩形凹槽,中心板顶部边沿角度和矩形凸出块两侧顶部边沿角度以及折弯板顶部边沿角度相加为360°。优选地,所述中心板为矩形板体结构或正方形板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折弯板与所述中心板贴合相连后,使用紧固件贯穿向中心板翻转后的所述下板体部分结构并将折弯板和中心板紧固相连。优选地,所述折弯板和所述中心板相互贴合表面之间和/或相邻两块折弯板侧面附着有粘接剂。优选地,所述下板体为塑性变形材料或弹性变形材料制成,所述下板体表面具有较好的印刷附着性能。优选地,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为高密度环保pvc板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上板体经过科学的计算数据,利用数控机械设备在中心板和折弯板之间开设处相应凹槽和凸出块,并且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可通过将全部折弯边向中心板方向进行翻折而形成板体结构,最终只通过下板体作为表面覆盖层,使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具有较好整体美观性以及不需要粘贴封边条。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经过开槽折弯后,由于板材弯曲物理性发生改变,且折弯后使上板体和下板体上下重合,二板相互贴合和拉扯,在各种高低温应用环境中不容易发生变形,并且在折弯后,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侧边无缝、光滑,具有更好的美观。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解决了市面上单片板材做门板容易发生变形、侧边毛糙、易掉边的技术问题,通过选用高密度环保pvc板材折弯成形门板,具有尺寸精准,无缝折弯等优点,能通过各种恶劣条件的暴力实验,门板依然不变形,适用于适合衣柜、厨柜、浴室柜等各种柜体上配套使用,具有环保、美观、防水防火防虫蛀等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组装后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上板体13凸出块11中心板131凸出块顶部边沿角度111中心板边沿角度14凹槽12折弯板2下板体121折弯板顶部边沿角度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实施例1请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包括上下叠合相连为整体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上板体1包括设置于中部位置的中心板11以及沿中心板11边沿设置的多个折弯板12,其中本实施例的中心板11为矩形板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心板11可为正方形板体或者三角形、五边形等多边板体。本实施例中心板11的每条边沿分别设有一个折弯板12,并且中心板11与折弯板12之间设有一个沿边界方向延伸设置的凸出块13,并且凸出块13与中心板11之间设有凹槽14,凸出块13与折弯板12之间同样设有凹槽14,其中本实施例的凸出块13为三角形凸出块,并且凹槽14为三角形凹槽,因此通过凹槽14能够将凸出块13分别与中心板11以及折弯板12相互分离。另外,本实施例的折弯板12可在凹槽14位置处产生翻折痕迹并向中心板11方向进行翻折,这样使得凹槽14消失,并且凸出块13被中心板11、折弯板12以及下板体2共同包围。由于本实施例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可用于作为家居等应用场景的板体结构,因此本实施例的全部折弯板12向中心板11翻折后,全部折弯板12的覆盖面积与中心板12顶面面积相同,也就是全部折弯板12共同将中心板11顶面覆盖,并且此时的上板体11完全设置于下板体2包裹形成的腔室内。为了实现翻折成型后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的内部结构具有更好稳定性以及内部不会存在虚位,中心板11、凸出块13以及折弯板12共同形成实心结构,也就是本实施例的中心板边沿角度111和凸出块顶部边沿角度131以及折弯板顶部边沿角度121相加为360°。为了实现将折弯板12与中心板11紧密贴合相连,本实施例在折弯板12和中心板11贴合相连后,再使用紧固件贯穿向中心板12翻转后的下板体2部分结构,从而将折弯板12和中心板11紧固相连,这样也可方便运输以及进一步提高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内部结构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结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折弯板12和中心板11相互贴合的表面之间附着有粘接剂或者在相邻两个折弯板12相对侧面附着有粘接剂,以使折弯板12和中心板11可靠相连。由于本实施例的下板体2需要相对上板体1进行翻转,因此本实施例的下板体2为塑性变形材料制成,因此通过下板体2向中心板11进行翻转后,通过下板体2产生塑性变形,而使下板体2保持在凹槽14位置处发生折弯状态,这样折弯成型板体结构成型后具有较好的垂直边沿外观。在本实用新型的下板体2也可采用弹性变形材料制成。此外下板体2表面需要具有较好的印刷附着性能,以方便用户在下板体2的表面印刷不同图案而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另外,本实施例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可采用高密度pvc板,使得本实施例的折弯成型板体结构具有防水、阻燃、环保等性能,并且在下板体2表面可热贴上成千上万种各式各样的pvc装饰膜后加工。实施例2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存在以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中心板11为四边形结构,中心板11与每个所述折弯板12之间沿分界边沿设有一个横截面为矩形的凸出块13,凸出块13两侧分别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凹槽14,中心板顶部边沿角度111和凸出块两侧顶部边沿角度131以及折弯板顶部边沿角度121相加为360°。因此通过中心板11、凸出块13以及折弯板12相互翻转折叠而形成结构可靠且强度较高的连接部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