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7700发布日期:2021-05-07 19: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商场超市销售洁净水果、蔬菜、肉食品,这些洁净蔬菜水果的包装也在升级换代,需要大量的popp膜、pof、pe膜等蔬果包装膜,包装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粉状物料例如纳米二氧化钛和液体物料例如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进行挤出吹膜,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方式为人工手动混合,混合效率低,混合效果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混料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可自动定量称取粉状物料和液体物料加入料桶中,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搅拌叶转动对混料进行快速搅拌,混料和料桶内壁快速摩擦生热,混料快速受热变成干粉状原料,将干粉状原料通过出料支管排出即可,省略了热源,降低了成本,混合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包括料桶,桶盖,安装在料桶底部的搅拌叶,驱动搅拌叶转动的驱动机构,延伸入料桶内的温度探头;所述料桶连接有出料管以及连接在出料管上的出料支管,所述出料管中螺接有堵料柱,所述堵料柱在出料管中螺旋以堵住或者打开出料支管,所述桶盖上开设有粉料加料口和液料加料口,所述粉料加料口上安装有称重下料机构,所述称重下料机构进料口连接有第一加料管,所述第一加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泵体,所述液料加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中安装有气动阀门,所述进料斗连接有第二加料管,所述第二加料管上安装有第二泵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轮,与搅拌叶连接的从动轮,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盖一端和料桶铰接,所述料桶上铰接有卡接在桶盖另一端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螺接有抵接桶盖的第一手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桶包括不锈钢内层以及包覆在不锈钢内层两侧的保温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堵料柱上设有第二手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盖上设有手提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料桶的支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粉料仓和液料仓,所述第一加料管延伸入粉料仓中,所述第二加料管延伸入液料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内标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可自动定量称取粉状物料和液体物料加入料桶中,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搅拌叶转动对混料进行快速搅拌,混料和料桶内壁快速摩擦生热,混料快速受热变成干粉状原料,将干粉状原料通过出料支管排出即可,省略了热源,降低了成本,混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料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包括料桶1,桶盖11,安装在料桶1底部的搅拌叶5,驱动搅拌叶5转动的驱动机构,延伸入料桶1内的温度探头3。还包括支撑料桶1的支架14。

所述桶盖11一端和料桶1铰接,便于活动掀开桶盖11。所述料桶1上铰接有卡接在桶盖11另一端的卡板2,所述卡板2上螺接有抵接桶盖11的第一手轮21,起到压持桶盖11的作用。所述桶盖11上设有手提部12,便于掀开桶盖11。

所述桶盖11上开设有粉料加料口131和液料加料口132,所述粉料加料口131上安装有称重下料机构6,所述称重下料机构6进料口连接有第一加料管61,所述第一加料管61上安装有第一泵体62。还包括粉料仓63,所述第一加料管61延伸入粉料仓63中。称重下料机构6为现有结构例如可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21042673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粉料精确称重装置。

第一泵体62工作,第一加料管61从粉料仓63中吸取粉状物料,添加到称重下料机构6中进行称重,称重后下落到粉料加料口131中继而加入料桶1中。

所述液料加料口132上安装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中安装有气动阀门70,所述进料斗7连接有第二加料管71,所述第二加料管71上安装有第二泵体72。还包括液料仓73,所述第二加料管71延伸入液料仓73中。

第二泵体72工作,第二加料管71从液料仓73中吸取液体物料,添加到进料斗7中,所述进料斗7内标有刻度线,当液体物料达到一定量时,第二泵体72停止工作,气动阀门70打开,液体物料通过液料加料口132继而加入料桶1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4,连接在电机54转轴上的主动轮53,与搅拌叶5连接的从动轮51,连接主动轮53和从动轮51的皮带52。电机54驱动主动轮53转动,主动轮53带动皮带52转动,皮带52带动从动轮51转动,从动轮51带动搅拌叶5转动,从而对混料进行快速搅拌。所述电机54为变频控制电机,转速为1600-1800r/s,电机54工作3-5min即可生成干粉状原料,高效快捷。

所述料桶1连接有出料管4以及连接在出料管4上的出料支管41,出料管4和出料支管41连通。所述出料管4中螺接有堵料柱42,所述堵料柱42在出料管4中螺旋,当堵料柱42堵住出料支管41时,可防止混料从出料支管41中排出,当堵料柱42退出出料支管41,可露出料支管41的料口,可使干粉状原料从出料支管41中排出。所述堵料柱42上设有第二手轮43,便于旋转堵料柱42。

所述料桶1包括不锈钢内层15以及包覆在不锈钢内层15两侧的保温层16,对料桶1中的混料起到保温作用。

粉状物料和液体物料加入料桶1中,搅拌叶5转动,从而对混料进行快速搅拌,混料和料桶1内壁快速摩擦生热,混料受热变成干粉状原料,温度探头3位于混料中,当探测到料桶1中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搅拌叶5停止搅拌,将干粉状原料通过出料支管41排出即可,混合效率高。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1),桶盖(11),安装在料桶(1)底部的搅拌叶(5),驱动搅拌叶(5)转动的驱动机构,延伸入料桶(1)内的温度探头(3);所述料桶(1)连接有出料管(4)以及连接在出料管(4)上的出料支管(41),所述出料管(4)中螺接有堵料柱(42),所述堵料柱(42)在出料管(4)中螺旋以堵住或者打开出料支管(41),所述桶盖(11)上开设有粉料加料口(131)和液料加料口(132),所述粉料加料口(131)上安装有称重下料机构(6),所述称重下料机构(6)进料口连接有第一加料管(61),所述第一加料管(61)上安装有第一泵体(62),所述液料加料口(132)上安装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中安装有气动阀门(70),所述进料斗(7)连接有第二加料管(71),所述第二加料管(71)上安装有第二泵体(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4),连接在电机(54)转轴上的主动轮(53),与搅拌叶(5)连接的从动轮(51),连接主动轮(53)和从动轮(51)的皮带(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1)一端和料桶(1)铰接,所述料桶(1)上铰接有卡接在桶盖(11)另一端的卡板(2),所述卡板(2)上螺接有抵接桶盖(11)的第一手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包括不锈钢内层(15)以及包覆在不锈钢内层(15)两侧的保温层(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料柱(42)上设有第二手轮(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1)上设有手提部(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料桶(1)的支架(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料仓(63)和液料仓(73),所述第一加料管(61)延伸入粉料仓(63)中,所述第二加料管(71)延伸入液料仓(7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7)内标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包括料桶,桶盖,搅拌叶,驱动机构,延伸入料桶内的温度探头;桶盖上开设有粉料加料口和液料加料口,粉料加料口上安装有称重下料机构,称重下料机构进料口连接有第一加料管,第一加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泵体,液料加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中安装有气动阀门,进料斗连接有第二加料管,第二加料管上安装有第二泵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料式混料机,可自动定量称取粉状物料和液体物料加入料桶中,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搅拌叶转动对混料进行快速搅拌,混料和料桶内壁快速摩擦生热,混料快速受热变成干粉状原料,将干粉状原料通过出料支管排出即可,省略了热源,降低了成本,混合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裕;李明达;严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德惠热收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