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5269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属于注塑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托盘的体积大,因此其注塑模具的体积也很大,重量重。在塑料托盘注塑成型后,由注塑机动力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模具的顶针板,顶针板带动顶针将塑料托盘顶出模具外,再由工人取走。传统的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在顶出时,由导柱导向和承重,而在实际生产中,模具侧卧放置在注塑机上,导柱承受着顶针板的重量,在顶出时,导柱由于顶针板发生摩擦,因此,很容易导致导柱变形和磨损,需要经常更换导致,增加维护成本,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直线导轨导向和承重,摩擦小,使用寿命长,减少维护,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具定模复板和动模复板,定模复板下安装热流道板,热流道板下安装定模板,动模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两块模脚上安装动模板,两块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模脚的内侧壁上各设置直线导轨,在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的两侧壁面上各设置直线导滑块,直线导滑块与直线导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采用直线导轨和直线导滑块配合方式顶出(移动),其优点有:一、由于直线导轨安装在模脚上,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的重量通过直线导轨传递到模脚上,更能承受重量,无需导柱,不存在变形等问题;二、直线导轨和直线导滑块配合,摩擦更小,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顶出更顺畅,使用寿命更长,减少维护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所述的两块模脚内侧壁上各设置两根直线导轨,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上各设置相对应的直线导滑块,顶出时移动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定模复板1和动模复板2,定模复板下安装热流道板3,热流道板下安装定模板4,动模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5,两块模脚上安装动模板6,两块模脚5之间设置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所述的两块模脚5的内侧壁上各设置直线导轨9,在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的两侧壁面上各设置直线导滑块10,直线导滑块10与直线导轨9相配合。本方案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采用直线导轨9和直线导滑块10配合方式顶出(移动),其优点有:一、由于直线导轨安装在模脚上,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的重量通过直线导轨传递到模脚上,更能承受重量,无需导柱,不存在变形等问题;二、直线导轨和直线导滑块配合,摩擦更小,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顶出更顺畅,使用寿命更长,减少维护次数,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的两块模脚5内侧壁上各设置两根直线导轨9,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上各设置相对应的直线导滑块10,顶出时移动更平稳。



技术特征:

1.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包括模具定模复板(1)和动模复板(2),定模复板下安装热流道板(3),热流道板下安装定模板(4),动模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5),两块模脚上安装动模板(6),两块模脚(5)之间设置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模脚(5)的内侧壁上各设置直线导轨(9),在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的两侧壁面上各设置直线导滑块(10),直线导滑块(10)与直线导轨(9)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模脚(5)内侧壁上各设置两根直线导轨(9),下顶针板(7)和上顶针板(8)上各设置相对应的直线导滑块(10)。


技术总结
塑料托盘模具顶针板承重导向机构,包括模具定模复板和动模复板,定模复板下安装热流道板,热流道板下安装定模板,动模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两块模脚上安装动模板,两块模脚之间设置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所述的两块模脚的内侧壁上各设置直线导轨,在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的两侧壁面上各设置直线导滑块,直线导滑块与直线导轨相配合。其优点有:一、由于直线导轨安装在模脚上,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的重量通过直线导轨传递到模脚上,更能承受重量,无需导柱,不存在变形等问题;二、直线导轨和直线导滑块配合,摩擦更小,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顶出更顺畅,使用寿命更长,减少维护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项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荣新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