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4206发布日期:2022-06-10 22:1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杯碗碟盖等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制杯机的制杯模。


背景技术:

2.日常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饮用具,如一次性杯、碗、碟、盖、盒等制品,现有技术中生产此类一次性塑料餐饮用具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取注塑的方式,注塑生产尽管原料没有边角能充分利用但却存在模具价格昂贵、模具加工及调试周期长及容易失去抢占市场的先机等问题,而且注塑生产每模的数量和速度都无法和片材压空热成型制杯机相提并论。第二种方式是采取片材热成型机冲剪出模,此种方法制备的产品外观纯色无图案,产品档次低,即使再给产品进行曲面印刷,产品的图文清晰度和质感也无法和注塑或者模内贴标相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研发模内贴标生产线以实现在生产制备产品的同时贴上图文丰富的标签,能够大大改善产品的美观程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然而,现有技术的模内贴标生产线每模次的动作需要十一个动作,而且模内贴标时生产线需要增加一个模内贴标机械手,单是制杯连接堆叠传送机械手每模次都需要进行好几个动作,如模内贴标机械手首先要等待取卸料机械手下降空出位置后,模内贴标机械手才能够完成平移进入、下降放标、上升和平移退出四个动作,即连接传统翻转模的模内贴标机械手需要九个动作才能够完成一模次产品的生产,连接上下压合热成型制杯机则需要十一个才能够完成,无论是连接翻转模还是上下压合进行模内贴标,传统的模内贴标技术还是动作多、效率慢。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可利用现有制杯机以保证投入成本低、模具改造成本低且制模周期短、有利于抢占先机、提高产品附加值且有利于生产线动作精简工作效率高的制杯模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可以简化模内贴标机械手和取卸料机械手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速生产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提供一种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其安装于上模并配合下模运作,拉升杆滑设于固定在上模的拉升滑套,拉升杆下尾端部固定有拉升模,拉升杆的上端部固定于拉升连接板,拉升连接板固定于拉升连接杆,拉升连接杆上端固定于拉升横担,拉升横担由拉升驱动装置驱动升降;
7.拉升内置取料装置的吸盘升降支撑架固定在拉升横担,吸盘升降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吸盘升降滑块及电机,电机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吸盘升降支撑架,转轴固定有齿轮,齿轮啮合有吸盘升降齿条,齿条固定于道轨,道轨滑设于吸盘升降支撑架的吸盘升降滑块,吸盘升降齿条和道轨下尾端固定于升降气道杆连接板,电机驱动转动转动而带动升降气道杆
连接板升降;
8.拉升杆和拉升模中空设计并固定有气道杆滑套滑设可升降的升降气道杆,该升降气道杆的上端伸出拉升杆,升降气道杆的上端固定于升降气道杆连接板,升降气道杆内部设置有气道,升降气道杆的下端设有吸盘,气道与吸盘连通;非取卸料时,吸盘藏于拉升模内不影响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制品的热成型,同时,升降气道杆的气道安装有气嘴通过气管和功能电磁阀与正负压发生装置连接;
9.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和功能电磁阀均由plc控制器统一协同控制运作。
10.优选的,拉升驱动装置包括拉升支撑座、拉升电机、轴承座、齿轮、拉升齿条、道轨和滑块,拉升支撑座固定在上模台,拉升支撑座固定安装有拉升电机、轴承座和拉升滑块,拉升电机的转轴可转动安装于轴承座并且转轴固定有齿轮,拉升电机驱动转轴及齿轮转动,齿轮与拉升齿条啮合传动,拉升齿条固定于道轨,道轨滑设于滑块,滑块固定于静止的拉升支撑座,拉升滑杆滑设于固定在拉升支撑座的拉升滑套;拉升滑杆和拉升齿条的下尾端固定于拉升横担,拉升连接杆上端固定拉升横担且下端固定连接拉升连接板,拉升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拉升齿条使拉升齿条升降,拉升齿条带动拉升横担、拉升连接板及多根拉升杆的升降运动。
11.优选的,拉升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滚珠丝杆、升降固定支撑和升降移动件,电机和滚珠丝杆安装于升降固定支撑且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滚珠丝杆的螺杆转动,滚珠丝杆的螺母固接有升降移动件,升降移动件通过连接滑杆连接横担。
12.优选的,吸盘升降支撑架固定于拉升横担,吸盘升降齿条位于拉升横担的外侧,吸盘升降齿条固定于道轨,道轨滑设于吸盘升降滑块。
13.优选的,拉升杆内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升降气道杆滑套,升降气道杆滑套内设密封圈,的升降气道杆滑设于升降气道杆滑套,升降气道杆的下端固定吸盘或吸盘连通件,升降气道杆的上端固定于吸盘气道杆连接板,吸盘气道杆连接板由拉升齿条驱动升降。
14.优选的,升降气道杆的上端部固定气嘴,气嘴通过气管及安装在气管的电磁阀与正负压发生装置连接,正负压发生装置按预设编程把高压气体导入气嘴使高压气体进入升降气道杆的气道和气道连通件及对应通向吸盘,plc控制器控制功能电磁阀的开与闭以使冷气冷却制品底部、负压吸紧制品进行取料或转换正压气吹气卸料。
15.优选的,升降气道杆的下尾端固定有的气道连通件,根据制杯机的下模成型模腔设置气道连通件安装吸盘的数量,当气道连通件需固定方向角度时,气道连通件即成为升降的限位件,而拉升模对应气道连通件设置有中空的升降滑腔。
16.优选的,吸盘气道杆连接板位于拉升连接板的上方,拉升连接杆穿过吸盘气道杆连接板与拉升杆横担固接,升降气道杆与拉升杆分别独立运动。
17.优选的,当制杯机闭模,拉升模下降、成型电磁阀同步动作开启通入高压气体完成定型后排气的同时,拉升模和取料吸盘相背而行的上升或下降动作,气嘴通入冷气冷却制品底部,并在下模下降的同时拉升模带着吸盘同步下降至制品底部冷却至合适温度;另一气嘴通过电磁阀及气管连接正负压发生装置实现正负压转换,同时,制杯机下模同步下降至预设编程位置,顶制品底模气缸动作把制品顶至吸盘,吸盘完成吸紧制品后即上升至plc指定的位置,下模继续不停顿地下降至plc控制器预设的指定位置。
18.优选的,与生产线的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配合工作,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
手连贯平移至制杯机的龙门柱外侧,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的纵向滑动副和横向滑动副的滑动件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带着贴标模按照成型模腔间距进行排列平移进入模,下模在杠杆推拉结构的多吨位大幅度升降装置的驱动上升接标签,同时,制杯拉升内置取卸料装置的升降气道杆同步下降,吸盘负压转正压卸料,在模内贴标取料传送堆叠机械手的取卸料组件配合从吸盘接料,当下模完成取标签下降到位的同时,拉升模和升降气道杆的吸盘完成卸料后全部上升复位;随后进片电机驱动进片、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带着制品平移复位至取卸料工位。
19.优选的,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带着制品平移至龙门柱外时,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的贴标模滑行至对应标签中转传送装置的标签排行置放位拉开间距以满足贴标模接标签和标签中转传送装置传送标签功能的动作需要,在下模上升至上模闭模、气压和拉升模下降的同时完成冲剪的同时,完成本装置在闭模制品成型的过程按plc完成预编程需要完成的全部动作和下模按预编程下降至指定位置,多功能接料传送机械手的取料吸盘下降完成取料传送,标签中转传送装置同步完传送标签后下降,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在plc的控制下协同配合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以及下模动作做好卸料、取签及贴标模对准成型模腔的收缩待机完成一模次的全部动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安装于制杯机的上模,而上模对应下模的成型模腔设置有多个拉升模,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制杯模具是基于现有技术传统制备模具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在拉升模的内部中空且上部安装有拉升杆,拉升杆内有升降气道杆,升降气道杆的下端安装有吸盘,吸盘连通气道并通过气嘴连通正负压发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2.(1)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的制杯模具机构可实现多级升降取卸料,拉升驱动装置带动拉升杆、升降气道杆及升降驱动装置一并升降,而升降驱动装置则在制杯模开模时使升降气道杆单独再伸出拉升模与下模生成的产品接触并吸紧取料,取料时需下模的顶杆配合将成型模腔中的产品微微顶起,实现制杯模内的取料传送。
23.(2)当闭模拉升和气压以正常动作完成成形排气的同时拉升驱动装置和拉升内置取卸料装各按编程完成其升降动作并同时冷气冷却制品底部,并在下模下降的同时同步下降至制品底部冷却至合适温度转换负压,下模顶制品底部的气和动作把制品顶至吸盘在吸盘负压配合下完成取料,而下一直不停顿的下降到位,这样用其下降的时间又减少了取料机械手平移进入模体和下降取料两个动作的时间的有益效果,也因有升降气道上面的气嘴冷气冷却制品底部为保制品质和高速传送而创造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4.(3)下模下降到位的模内贴标机械手平移到位,在下模上升接标签的同时完成卸料,在下模完成接标签下降的同时本装置的拉升和升降气道杆也同时复位待机,使之减少白杯专用机械手下降取料和完成取料后上升两个动作。
25.(4)本实用新型拉升内置取料装置的升降气道杆连接板的升降结构特色在于轴承座固定于支撑架传动轴安装于轴承座的轴承控制固定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实现啮合点式高精度升降,并通过齿条及道轨下端固定升降气道杆连接扳而带动升降气道杆连接板上所有升降气道杆的同步升降运动,精度高、可反复运动。
26.(5)所述的拉升内置取料装置的支撑架固定于拉升横担,滑块滑设道轨固定牙条
和轴承座安装传动轴安装齿轴链接电机使整装置在升降运动的同时也可随着拉升驱动带动拉升横担的升降,使之不影响各自的独立升降。
27.(6)电机通过拉升横担外侧的升降齿条的下端固定吸盘气道杆连接板,带动吸盘气道杆连接板所固定的多根升降气道杆,构成拉升横担在带动拉升连接板升降运动的同时也带动吸盘气道杆连接板承载着吸盘升降,在驱动装置的全部机械与传动构件配置和电机同步升降的同时影响固定于吸盘升降电机的独立驱动,位于拉升横担外侧的齿条与道轨固定合为一体滑设于支撑架上的滑块而实现定点限位,构成了精准的垂直升降运动路线,同时安装于支撑架的轴承配装转轴固定齿轮啮合升降齿条其一静一动的安装保证了齿轮啮合升降齿条的传动精度,实现电机链接转轴与齿轮旋转,齿轮啮合升降齿条动吸盘升降连接板独立升降运动的有益效果。
28.(6)本装置独特的结构方便于控制器给指令使其它装置能配合本装实现增加模内贴标功能,也不减传统技术六个动作完成成型取料传送。当模内贴标机械手完成传送标签和取料复位至接卸料工位,下模上升和下降本装置也按编程完成动作的同时,多功能取料传送机械手与标签传送机械手也利用下模的升与降制品成型及本装置按编程完成各种动作的时间段内,完成标签传送至模内贴标机械手的贴标模并下降,和多功能取料传送机械手也与标签中转传送装置也在同一时间段完成接料传送,包括制品完成型在下模下降到位和吸盘完成取料上升到达编程指定位置前,完成贴标排行距对准模腔十道线的收缩,至此又减少了取卸料机械手下降空出让模内贴标机械手的运动空间,合计减少了五个动作,实现白杯生产机械手连接制杯机六个动作完成有限数量的堆叠传送,在保证不增加传统技术一模次六个动作的基础上增加模内贴标传送装箱。使之应用本装配合上述的装置和机械手颠覆了传统技术收到了突破性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必另设取卸料机械手,模内贴标机械手不用等待取卸料机械手将物料取出再动作,省去额外使用机械手传送产品的动作,动作流程更加简洁,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29.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应用于制杯生产吸纳的示意图。
31.图2是图1局部x1的放大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安装于示意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的部分升降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的升降气道杆和拉升升降杆装配示意图。
3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示意图。
3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安装于制杯机与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配合的示意图。
37.图8是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配合工作的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是应用于实施例1中生产线的侧向压合标签中转传送装置。
39.图10是应用于实施例1中生产线的上下压合标签中转传送装置。
40.图11是制杯机中与本实施例1的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配合工作的顶制品底机构的示意图。
41.图12是本实施例1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应用于制杯机的示意图。
42.图13是图12的x2的局部放大图。
43.图14是应用于实施例1中生产线的模内贴标模式的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的示意图。
44.图15是应用于实施例1中生产线的白杯专用模式的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的示意图。
45.在图1至图13中包括有:
46.1-12上模:1上模模体、1-1拉升模、1-2拉升杆、1-21升降滑腔、1-4升降气道杆、1-5吸盘、1-6气道、1-7气嘴、1-8密封圈、1-9升降气道杆滑套、1-10拉升杆滑套、1-11气道连通件;
47.2下模:2-1成型模腔、2-2下升降模台、2-3制品底模升降杆、2-4制品底模连接板、2-5顶制品底模气缸、2-6龙门柱、2-7进片电机;
48.3拉升连接板、4吸盘气道杆连接板、5静止模台、
49.6-1拉升驱动装置、6-2横担、6-3拉升连接杆、6-4电机、6-5滚珠丝杆、6-6滚珠丝杆的螺母、6-7升降固定支撑、6-8升降架、6-9同步轮、6-10同步带、6-11连接滑杆、6-12拉升支撑座;
50.7升降驱动装置:7-1电机、7-2齿轮、7-3吸盘升降齿条、7-4转轴、7-5道轨、7-6滑块、7-7吸盘升降支撑架、7-9同步轮、7-10同步带、7-11升降驱动支撑架;
51.8-1拉升齿条、8-2齿条支撑板、8-3滑块、8-4拉升电机、8-9轴承座、8-10转轴、8-11拉升驱动滑套;
52.9杠杆推拉结构的多吨位大幅度升降装置;
53.a制杯机、
54.b模内贴标取料传送堆叠机械手、
55.b1贴标模、b2取卸料组件、b3纵向滑动副、b4横向滑动副、b5驱动源;
56.c标签中转装置、c1标签放置位、d标签传送机械手、e标签仓装置、f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f1取料吸盘、g交替接叠传送装置、h中转传送机械手、i单排整条接叠侧向推送装置、j限位接料翻转横向定量传送装置、l按层接料传送装置、m多规格形状的装箱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57.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58.实施例1
59.在本领域中制备一次性塑料容器和盖(如杯子、碗、盘、碟和盖等)使用制杯机的制作流程包括有送片、加热、拉伸、成型、切边、吹杯、废料收卷,其中制杯机的制杯模在此过程的拉伸、成型、切杯和吹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见图3至7,本实施例的制杯拉升内置
取卸装置安装于上模1-12并配合下模2运作,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安装于拉升杆1-2,该拉升杆1-2滑设于固定在上模的拉升滑套1-10,拉升杆1-2下尾端部固定有拉升模1-1,拉升杆1-2的上端部固定于拉升连接板3,拉升连接板3固定于拉升连接杆6-3,拉升连接杆6-3上端固定于拉升横担,拉升横担6-2由拉升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制备产品时拉升模1-1压着片材嵌入下模2的成型模腔2-1使片材拉伸成型切边,卸料时,下模2安装有的顶杯底装置将成型模腔的产品顶起。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拉升驱动装置可不限定具体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横担6-2带动上升或者下降的功能即可,例如拉升驱动装置可为气缸、电机和传动组件组成、螺杆升降机、直线电机或者液压缸等。本实施例中,拉升驱动装置包括拉升支撑座6-12、拉升电机8-4、轴承座8-9、齿轮、拉升齿条8-1、道轨8-2和滑块8-3,拉升支撑座6-12固定在上模台1-13,拉升支撑座6-12固定安装有拉升电机8-4、轴承座8-9和滑块8-3,拉升电机8-4的转轴8-10可转动安装于轴承座8-9并且转轴8-10固定有齿轮,拉升电机8-4驱动转轴8-10及齿轮转动,齿轮与拉升齿条8-1啮合传动,拉升齿条固定于道轨8-2,道轨8-2滑设于滑块8-3,滑块8-3固定于静止的拉升支撑座6-12,拉升滑杆8-6滑设于固定在拉升支撑座6-12的拉升驱动滑套8-11;拉升滑杆8-6和拉升齿条8-1的下尾端固定于拉升横担6-2,拉升连接杆6-3上端固定拉升横担6-2且下端固定连接拉升连接板3,拉升电机8-4驱动转轴8-10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拉升齿条使拉升齿条升降,拉升齿条带动拉升横担6-2、拉升连接板3及多根拉升杆1-2的升降运动。本实施例中,为使多根拉升杆1-2同步升降,本实施例的上模顶部设置有多个滑套1-10,拉升杆1-2穿过滑套1-10且拉升杆的1-2尾端固定在拉升连接板3,拉升连接板3安装于拉升连接杆6-3的下端,拉升连接杆6-3的上端固定有横担6-2,横担6-2由拉升驱动装置驱动升降。
60.为了改进现有技术中每模次动作多的问题,设置有本实施例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该吸盘升降支撑架7-7固定在拉升横担6-2,吸盘升降支撑架7-7固定安装有吸盘升降滑块7-6及电机7-1,电机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吸盘升降支撑架7-7,转轴固定有齿轮7-2,齿轮7-2啮合有吸盘升降齿条7-3,齿条7-3固定于道轨7-5,道轨7-5滑设于吸盘升降支撑架7-7的吸盘升降滑块7-6,吸盘升降齿条7-3和道轨7-5下尾端固定于升降气道杆连接板4,电机7-1驱动转动而带动升降气道杆连接板升降。本实施例中,吸盘升降齿条7-3位于拉升横担6-2的外侧以使结构更加合理紧凑,不仅整体体积小而且避免运动部件之间的碰撞。其中,拉升杆1-2和拉升模1-1中空设计并固定有气道杆滑套1-9滑设可升降的升降气道杆1-4,该升降气道杆1-4的上端伸出拉升杆1-2,升降气道杆1-4的上端固定于升降气道杆连接板4,升降气道杆1-4内部设置有气道1-6,升降气道杆1-4的下端设有吸盘1-5,气道1-6与吸盘1-5连通;非取卸料时,吸盘1-5藏于拉升模1-1内不影响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制品的热成型,同时,升降气道杆1-4的气道1-6安装有气嘴1-7通过气管和功能电磁阀与气源或者正负压发生装置连接,气嘴1-7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气嘴为分别独立通过气管连接气源或者正负压发生装置连接,独立工作,所述正负压发生装置为可产生高压气体或者产生负压的设备,例如高压气泵等设备。为了保证拉升杆内的密封性,本实施例拉升杆1-2内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升降气道杆滑套1-9,升降气道杆滑套1-9内设密封圈,的升降气道杆1-4滑设于升降气道杆滑套1-9,升降气道杆1-4的下端固定吸盘或吸盘连通件1-8,升降气道杆1-4的上端固定于吸盘气道杆连接板4,吸盘气道杆连接板4由拉升齿条8-1驱动升降。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7-1和功能电磁阀均由plc控制器统一协同控制运作。气源或者正负压发生
装置按预设编程把高压气体导入气嘴使高压气体进入升降气道杆1-4的气道和气道连通件1-11及对应通向吸盘1-5,plc控制器控制功能电磁阀的开与闭以使冷气冷却制品底部、负压吸紧制品进行取料或转换正压气吹气卸料。由于颠覆了原结构控制模式和动作,特别是各个功能电磁阀的独立协同配合切换各功能气压,为高速高质量创造了先决条件,使吸盘快速取料无印痕而保证了质量。同时,升降气道杆1-4的下尾端固定有的气道连通件1-11,根据制杯机的下模2成型模腔2-1设置气道连通件1-11安装吸盘1-5的数量,当气道连通件需固定方向角度时,气道连通件1-11即成为升降的限位件,而拉升模1-1对应气道连通件1-11设置有中空的升降滑腔1-21。本实施例中,吸盘气道杆连接板4位于拉升连接板3的上方,拉升连接杆6-3穿过吸盘气道杆连接板4与拉升杆横担6-2固接,升降气道杆1-4与拉升杆1-2分别独立运动。
61.当制杯机闭模,拉升模下降、成型电磁阀同步动作开启通入高压气体完成定型后排气的同时,拉升模1-1和取料吸盘1-5相背而行的上升或下降动作,气嘴1-7通入冷气冷却制品底部,并在下模2下降的同时拉升模1-1带着吸盘1-5同步下降至制品底部冷却至合适温度;另一气嘴1-7通过电磁阀及气管连接正负压发生装置实现正负压转换,同时,制杯机下模2同步下降至预设编程位置,顶制品底模气缸2-5动作把制品顶至吸盘1-5,吸盘1-5完成吸紧制品后即上升至plc指定的位置,下模2继续不停顿地下降至plc控制器预设的指定位置,该位置可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设定。
62.其中,与生产线的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配合工作,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连贯平移至制杯机的龙门柱2-6外侧,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的纵向滑动副b3和横向滑动副b4的滑动件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带着贴标模b1按照成型模腔2-1间距进行排列平移进入模2,下模2在杠杆推拉结构的多吨位大幅度升降装置9的驱动上升接标签,同时,制杯拉升内置取卸料装置的升降气道杆1-4同步下降,吸盘1-5负压转正压卸料,在模内贴标取料传送堆叠机械手b的取卸料组件b2配合从吸盘1-5接料,当下模2完成取标签下降到位的同时,拉升模1-1和升降气道杆1-4的吸盘1-5完成卸料后全部上升复位;随后进片电机2-7驱动进片、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带着制品平移复位至取卸料工位。其中,杠杆推拉结构的多吨位大幅度升降装置9也为其他能够实现下模上升或者下降的升降驱动装置。
63.其中,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带着制品平移至龙门柱2-6外时,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的贴标模b1滑行至对应标签中转传送装置c的标签排行置放位c1拉开间距以满足贴标模b1接标签和标签中转传送装置传送标签功能的动作需要,在下模2上升至上模1-12闭模、气压和拉升模下降的同时完成冲剪的同时,完成本装置在闭模制品成型的过程按plc完成预编程需要完成的全部动作和下模2按预编程下降至指定位置,多功能接料传送机械手f完成取料传送,标签中转传送装置c同步完传送标签后下降,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在plc的控制下协同配合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以及下模2动作做好卸料、取签及贴标模b1对准成型模腔2-1的收缩待机完成一模次的全部动作;如此反复连贯循环动作实现增加模内贴标传送功能,而保证按原来白杯生产一模次六个动作的有益效果。
6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原热成型机的加热温控系统和片材送片装置和利用原来的模具,改造成本低,速度快。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制杯模具机构可实现多级升降取卸料,制杯拉升模的升降驱动与取料吸盘的升降驱动装置可各独立升降,而升降驱动装置则在制杯模开模时可使升降气道杆单独下降伸出拉升模与下模的成型模腔内的产品接触并
吸紧取料,取料时,下模的顶杯底装置配合将成型模腔中的产品微微顶起,下模及其顶杯底装置以及制杯机的其他部件均是现有设备,故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必另设取卸料机械手即可利用升降气道杆及吸盘在下模下降的同时取料,因而模内贴标机械手不用等待下模下降完全到位及传统的取卸料机械手进入上模和下模之间取料,和利用下模升与下降本装置按编程完成动作的时间段,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平移复位后,上面的多功能取料传送机械手和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与下面的标签中转传送机械手同时动作完成取料传送标签传送后降、从而减少了动作简化流程及节省了时间,
65.此时的模内贴标机械手该模内贴标机械手可采取公开号为cn110217455a的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但需要在该模内贴标机械手的单行多排滑行支撑板的上部设有取卸料吸盘,该取卸料吸盘与正负压发生装置连接并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共同工作,从而实现减少动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使吸盘快速取料没有印痕而保证了质量,使得模内贴标机械手既保证原模内贴标机械手在完成标签传送功能的同时也代替了原白杯取卸机械手的全部动作,即模内贴标机械手进入后,下模上升接标签,模内贴标机械手卸标,与此同时,本装置吸盘1-5则在升降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独立下降并将制品传递给模内贴标机械手的取卸料吸盘,省去额外使用取卸料机械手传送步骤,动作流程更加简洁,生产效率更高。
66.本实施例的制杯拉升内置取卸装置适用于一模次六动作热成型模内贴标传送装箱生产线,配合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可以有效简化整条生产线的动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一模次六动作热成型模内贴标传送装箱生产线包括有制杯机a、模内贴标机组和堆叠传送装箱机组,其中,模内贴标取料传送设备组包括有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f、标签中转装置c、标签仓装置e及标签传送机械手d,制杯机a用于将片材生产成型制杯,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用于从标签中转传送装置取标放入制杯机a的制杯模内并取出产品;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f用于从模内贴标取料传送机械手b中取料传送给堆叠传送装箱机组。堆叠传送装箱机组包括有交替接叠传送装置g、中转传送机械手h、两个单排整条接叠侧向推送装置i、限位接料翻转横向定量传送装置j、按层接料传送装置l和多规格形状的装箱传送装置m,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从制杯机a中取料并将物料叠放于交替接叠传送装置g其中一个接料盘,中转传送机械手h从交替接叠传送装置g的接料盘取料并传递给单排整条接叠侧向推送装置i堆叠成整条,单排整条接叠侧向推送装置i将多条物料传送给限位接料翻转横向定量传送装置j,限位接料翻转横向定量传送装置j中将物料推送给按层接料传送装置l,按层接料传送装置l将物料按层推送给多规格形状的装箱传送装置m的纸箱,多规格形状的装箱传送装置m装放有纸箱,将物料送入纸箱时,多规格形状的装箱传送装置m无需不升降,按层接料传送装置l可升降将物料按层推入装箱。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接料翻转横向定量传送装置j和按层接料传送装置l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接料定量传送平台k,接料定量传送平台k用于将限位接料翻转横向定量传送装置j上的物料传送给按层接料传送装置l。前述的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f、标签中转装置c、标签仓装置e及标签传送机械手d及堆叠传送装箱机组的设备均可采取现有技术中的设备。
67.实施例2
68.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
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参见图6,拉升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6-4、滚珠丝杆6-5、升降固定支撑6-7和升降移动件6-8,电机6-4和滚珠丝杆6-5安装于升降固定支撑6-7且电机6-4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滚珠丝杆6-5的螺杆转动,滚珠丝杆6-5的螺母6-6固接有升降移动件6-8,升降移动件6-8通过连接滑杆6-11连接横担6-2。
69.实施例3
70.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参见图10,本实施例的顶制品底机构包括有制品底模升降杆2-3、制品底模连接板2-4和顶制品底模气缸2-5,每个成型模腔内的制品底模2-6对应设有一根底模升降杆2-3,底模升降杆2-3可穿过下升降模台并且多根底模升降杆的下端安装于制品底模连接板2-4,制品底模连接板2-4可由顶制品底模气缸2-5往上顶而将制品底模2-6顶起。
71.实施例4
72.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f包括有一级平移支撑架f1、一级平移驱动装置f2、升降平移支撑座f4、升降驱动装置f3、升降平移支撑板f8和手掌盘f13,升降平移支撑座f4通过第一滑动副f17可滑动地安装于一级平移支撑架f1,其中,第一滑动副f17由滑轨和滑块组成。其中,一级平移驱动装置f2安装于一级平移支撑架f1并且由电机、同步轮和同步带组成,同步带通过夹子、螺栓或者其他连接件与升降平移支撑座f4固接,当同步带在电机的驱动下运动时,升降平移支撑座f4带动升降平移支撑板f8、升降驱动装置f3及手掌盘f13等部件同时平移。
73.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f3安装于升降平移支撑座f4并驱动升降平移支撑板f8升降,该升降平移支撑板f8固接有导杆f7,导杆7穿过升降平移支撑座f4且顶部连接有升降板f6。同时,升降驱动装置f3由电机、同步轮和同步带组成,同步带竖直设置且通过夹子、螺栓或者其他连接件与升降板f6连接,当同步带在电机的作用下运动时,升降板f6随同步带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升降板f6带动导杆f7和升降平移支撑板f8升降。需要说明的是,升降驱动装置f3也可更换为其他驱动装置,如气缸、螺杆升降机或者压条齿轮电机组成的装置等。
74.升降平移支撑板f8通过第二滑动副f19安装有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其中第二滑动副f19由导轨和滑块组成,本实施例的升降平移支撑板f8固接有滑块,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固接有滑轨,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升降平移支撑板f8安装有二级平移驱动装置f14,二级平移驱动装置f14由电机、同步轮和同步带组成,同步带与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连接并且可带动所述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平移运动。
75.用于取卸杯件的手掌盘f13可拆卸地安装于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其中,手掌盘f13包括有手掌盘支撑板f12和多个取卸料组件,手掌盘支撑板f12可拆卸地安装于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如此可方便地更换不同类型的手掌盘以满足不同产品传送物料的需求,例如图13的模内贴标模式时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和图14的白杯专用模式时多功能取卸料传送机械手。手掌盘支撑板f12的中轴线与二级平移滑行安装板f9的中轴线平行相平行或者相垂直,具体是平行还是垂直根据制杯生产线不同模式选择以及跟换不同的手掌盘。上述所有的气嘴与正负压发生装置之间均设有气阀,且正负压发生装置为可实现正负压的
正负压发生装置,例如气泵,由于正负压发生装置为现有技术可从市面上直接购买获得,在此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及结构。
7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说明而非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相同和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