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4343发布日期:2021-05-25 12:2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吸塑是塑料原料加工工艺中突出的一种,在吸塑过程中首先要将塑料原料通过加热送料进入真空腔抽气达成真空后吸附在吸塑模腔内利用模腔进行定型冷却后成型后产生塑料产品。

现有的吸塑机由于在送料到吸塑模内的加热冷却都是同一腔体进行的容易影响真空吸塑过程中效率较慢且在吸塑模腔内成型的过程中耗时较长影响产品产品的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塑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出料机构、传送链、第一吸塑机构、第二吸塑机构、裁切机构和收料机构;

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且所述传送链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工作台上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另一面上设置有机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传送链的外侧;

所述第一吸塑机构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活动抵接;

所述第二吸塑机构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模,所述第四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四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上模与所述第二下模活动抵接;

所述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塑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吸塑机构的一侧,且另一侧设置所述收料机构;

还包括一抽气机和两个气管,所述抽气机通过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下模连接,所述抽气机通过另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二下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放置架、转动轮、料轮和第一电机,所述转动轮两端都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放置架与所述工作台间隔设置,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放置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放置架转动连接,所述料轮套设于所述转动轮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弹性件,每一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轴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包括第五气缸、切割刀和固定块,所述第五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五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切割刀,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第五气缸驱动所述切割刀沿着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箱、支撑架、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所述收料箱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下方,且所述收料箱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机通过一控制阀连接两个所述气管,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每一所述气管的连通或者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二上模上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用于加热所述第一上模或者所述第二上模。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冷却机构,两个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塑机构和所述裁切机构中间。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风机、进气管和出气通道,所述冷风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冷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嘴,每一所述出气嘴转动设置于所述出气通道上,且每一所述出气嘴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第一吸塑机构和第二吸塑机构同时进行加工时,通过出料机构传出原料然后经过工作台上的传送链进行传送,原料经过第一下模后传送至第二下模的上方,然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对原料进行压合成型,且通过抽气机进行抽气,成型效果好,因此,使用此吸塑成型机能同时进行双工位压合成型,加工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塑成型机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收料机构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机构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机构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吸塑成型机,包括:工作台100、出料机构、传送链、第一吸塑机构、第二吸塑机构、裁切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工作台100间隔设置,且所述传送链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且所述工作台100上的一面上设置有固定架110,另一面上设置有机架120,所述固定架110设置于所述传送链的外侧,所述第一吸塑机构包括第一上模310、第一下模320、第一气缸330和第二气缸340,所述第一气缸33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10上,且所述第一气缸33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310,所述第二气缸340设置于所述机架120上,且所述第二气缸34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320,所述第一上模310和所述第一下模320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模310与所述第一下模320活动抵接。

所述第二吸塑机构包括第二上模410、第二下模420、第三气缸430和第四气缸440,所述第三气缸43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10上,且所述第三气缸43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模410,所述第四气缸440设置于所述机架120上,且所述第四气缸44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420,所述第二上模410和所述第二下模420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上模410与所述第二下模420活动抵接,所述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塑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吸塑机构的一侧,且另一侧设置所述收料机构,还包括一抽气机130和两个气管131,所述抽气机130通过一个所述气管131与所述第一下模320连接,所述抽气机130通过另一个所述气管131与所述第二下模420连接。

具体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放置架210、转动轮220、料轮230和第一电机240,所述转动轮220两端都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放置架210与所述工作台100间隔设置,所述放置架210上设置有放置板211,所述第一电机240固定设置于所述放置板211上,且所述第一电机240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放置架210转动连接,所述料轮230套设于所述转动轮220的外侧。所述放置板211远离所述第一电机240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弹性件212,每一所述弹性件212远离所述放置板211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架210连接。所述放置架210上设置有轴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240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两个弹性件212,使得第一电机240在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能通过两个弹性件212很好地进行缓冲。避免由于长时间震动而导致容易出现机器故障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包括第五气缸510、切割刀520和固定块530,所述第五气缸51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10上,所述第五气缸51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切割刀520,所述固定块53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且所述第五气缸510驱动所述切割刀520沿着所述固定块530的方向往返运动。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箱610、支撑架620、第一转动板630、第二转动板640、第二电机650和第三电机660,所述支撑架620设置于所述固定块530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架620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机650和所述第三电机660,所述第二电机650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630,所述第三电机660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640,所述收料箱61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板630和所述第二转动板640的下方,且所述收料箱610与所述支撑架620可拆卸连接。所述抽气机130通过一控制阀连接两个所述气管131,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每一所述气管131的连通或者断开。具体地,根据具体需求单独使用第一吸塑机构或者第二吸塑机构或者第一吸塑机构和第二吸塑机构同时使用,当仅使用第一吸塑机构时,控制阀控制与第一吸塑机构相连接的气管131连通,与第二吸塑机构相连接的气管131关闭,当仅使用第二吸塑机构时,控制阀控制与第二吸塑机构相连接的气管131连通,与第一吸塑机构相连接的气管131关闭,当第一吸塑机构和第二吸塑机构同时使用时,控制阀打开两个气管131。

也就是说,启动第一电机240,第一电机24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轮220转动,进而带动料轮230转动,使得料轮230上的原料带能从出料机构传出,然后原料经过工作台100上的传送链进行传送,原料经过第一下模320后传送至第二下模420的上方,然后第一气缸330、第二气缸340、第三气缸430和第四气缸440对原料进行压合成型,且通过抽气机130进行抽气,便于原料热压成型,然后加工后的成品经过切割刀520的下方,此时加工后的成品位于固定块530的一侧,然后第五气缸510的气杆驱动切割刀520进行切割,使得成品从原料带上脱离,然后成品由于倾斜的固定块530而滑至第一转动板630和第二转动板640上,然后第二电机650控制第一转动板630转动,第三电机660控制第二转动板640转动,使得位于上方的成品落至收料箱61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模310和所述第二上模410上均设置有加热管311,所述加热管311用于加热所述第一上模310或者所述第二上模410。且所述吸塑成型机还包括两个冷却机构,两个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塑机构和所述裁切机构中间。每一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风机710、进气管720和出气通道730,所述冷风机7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进气管720的一端与所述冷风机7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通道730连通,所述出气通道730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嘴740,每一所述出气嘴740转动设置于所述出气通道730上,且每一所述出气嘴740与所述出气通道730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加热管311,在第一上模310压合第一下模320或者第二上模410压合第二下模420时,能很好的对原料进行加热,也就是便于对原料进行热压成型。通过设置两个冷却机构,且通过在工作台100上设置第一门体101和第二门体102,一所述冷风机710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101上,另一所述冷风机710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体102上,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门体101和第二门体102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103,且每一冷风机710安装于一摇动板105上,所述摇动板105的一端设置有齿轮106,另一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设置于第一门体101或者第二门体102上,每一所述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连接一扇形齿轮104,每一所述扇形齿轮104与一所述齿轮106活动啮合,也就是说,通过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扇形齿轮104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摇动板105来回摇动,也就是位于摇动板105上的冷风机710能摇动进行吹风。因此,热压成型之后的成品先经过第一门体101然后再经过第二门体102,能很好地进行散热。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