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7518发布日期:2021-08-20 16:4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在制鞋技术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鞋底的加工是通过在模具的成型腔内注塑成型,然后打开模具将成型后的鞋底取出。如图1所示,是现有一种tpu注塑成型的鞋底,该鞋底内部形成有一圈倒钩着的贴胶面,贴胶面便于该鞋底与中底和鞋帮粘合时粘得更加牢固,而且该鞋底底部需有孔洞成型。但是这样结构的鞋底在注塑成型时,如图2所示,倒钩着的贴胶面是嵌在内仁上的(鞋底贴胶面的薄壁倒钩在内仁上),使得拔出鞋底时十分费力,而且在拔出过程中容易将贴胶面拉破,从而造成鞋底的损坏,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使鞋底能轻易顺畅地从模具上取下,鞋底贴胶面不会形成脱模阻碍,提高鞋底的成品合格率高,而且生产得到的鞋底底面成型有孔洞。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边模、设置在边模上方的底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内仁模芯,内仁模芯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下内仁和活动连接在下内仁上的上内仁,所述上内仁的中部向下形成导柱,所述下内仁的中部朝上形成导槽,导柱活动连接在导槽内,所述导柱上形成多个开槽,所述上内仁与下内仁之间连接有多个导杆,所述导杆的中部设置在开槽内,导杆的中部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导槽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抵压开槽的顶部,所述上内仁正对下内仁的沿边或下内仁正对上内仁的沿边形成凹边,所述底模正对上内仁的位置形成多个轧块,所述底模与上内仁连接使上内仁与下内仁相互贴合,轧块贴合在上内仁的表面,所述上内仁与下内仁闭合后凹边的位置构成贴胶面成型腔,所述底模、边模、底板及内仁模芯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鞋底成型腔。

上述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使用方式为:先将底模盖在内仁模芯上方,此时底模的轧块会与上内仁接触,向下按压使底模的模锁扣住底板,轧块传递的压力作用于上内仁的表面,弹簧被压缩,使上内仁下压与下内仁贴合,再将两侧的边模合并,使鞋底模具内部形成鞋底成型腔,此时向鞋底成型腔内注入高温热塑性材料直至充满鞋底成型腔,同时充满贴胶面成型腔,由于轧块的存在使得成型的鞋底上会形成孔洞;当内部高温热塑性材料成型后,先松开模锁,向两侧打开边模,再向上打开底模,上内仁失去底模对它的压制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复位,下、上内仁分离后,鞋底的贴胶面就不会紧密地连接在贴胶面成型腔内,这样就可以把鞋底从上内仁上简单、顺滑地取下。本实用新型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利用成型时底模对上内仁的压制来实现上内仁与下内仁的贴紧配合,底模上的轧块直接对鞋底底部的孔洞进行成型,具有鞋底成型快、脱模方便、成品合格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导杆的上端固定在上内仁上,所述导槽的下方形成卡槽,所述导槽和卡槽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所述导杆的末端形成限位块,限位块活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连接通道的口径小于限位块的口径。

上述限位块能限制导杆的活动行程,避免打开注塑模具后,上内仁在弹簧的作用下从下内仁上脱离,提高内仁模具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上内仁上形成上贴合面,上贴合面位于贴胶面成型腔和导柱之间,所述下内仁上形成与上贴合面适配的下贴合面,下贴合面位于贴胶面成型腔和导槽之间,所述上内仁与下内仁闭合后上贴合面与下贴合面形成紧密配合。

上述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的配合设计,高温热塑性材料只会充盈贴胶面成型腔,不会进入上内仁和下内仁之间的细缝中,使成型的鞋底没有毛刺、边角是平滑的,同时避免高温热塑性材料进入开槽影响弹簧的复位动作。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凹边设置在下内仁正对上内仁的沿边上。

上述凹边设置在下内仁上,使上内仁的沿边是平滑的,鞋底成型在上内仁表面并上内仁在注塑模具打开后弹起,从而让鞋底更容易从上内仁上取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tpu注塑成型鞋底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鞋底在内仁模具上成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塑前打开状态下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塑时闭合状态下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需要生产的一种注塑鞋底a,该鞋底a内部形成有一圈倒钩着的贴胶面a1,贴胶面a1便于该鞋底a与中底和鞋帮粘合时粘得更加牢固,鞋底a的底部需有孔洞a2成型。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两侧的边模2、设置在边模2上方的底模3,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内仁模芯4,内仁模芯4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下内仁41和活动连接在下内仁41上的上内仁42,所述上内仁42的中部向下形成导柱421,所述下内仁41的中部朝上形成导槽411,导柱421活动连接在导槽411内,所述导柱421上形成多个开槽422,所述上内仁42与下内仁41之间连接有多个导杆43,所述导杆43的中部设置在开槽422内,导杆43的中部上设置有弹簧44,所述弹簧44的一端抵压导槽411的底部,弹簧44的另一端抵压开槽422的顶部,所述导杆43的上端固定在上内仁42上,所述导槽411的下方形成卡槽413,所述导槽411和卡槽413之间形成连接通道414,所述导杆43的末端形成限位块431,限位块431活动连接在卡槽413内,所述连接通道414的口径小于限位块431的口径,所述下内仁41正对上内仁42的沿边形成凹边412,所述底模3正对上内仁42的位置形成多个轧块31,所述底模3与上内仁42连接使上内仁42与下内仁41相互贴合,轧块31贴合在上内仁42的表面,所述上内仁42与下内仁41闭合后凹边412的位置构成贴胶面成型腔5,所述底模3、边模2、底板1及内仁模芯4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鞋底成型腔6,所述上内仁42上形成上贴合面423,上贴合面423位于贴胶面成型腔5和导柱421之间,所述下内仁41上形成与上贴合面423适配的下贴合面415,下贴合面415位于贴胶面成型腔5和导槽411之间,所述上内仁42与下内仁41贴合时上贴合面423与下贴合面415形成紧密配合。

根据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内仁向上弹开的鞋底模具使用方式为:先将底模盖在内仁模芯上方,此时底模的轧块会与上内仁接触,向下按压使底模的模锁扣住底板,轧块传递的压力作用于上内仁的表面,弹簧被压缩,使上内仁下压与下内仁贴合,再将两侧的边模合并,使鞋底模具内部形成鞋底成型腔,此时向鞋底成型腔内注入高温热塑性材料直至充满鞋底成型腔,同时充满贴胶面成型腔,由于轧块的存在使得成型的鞋底上会形成孔洞;当内部高温热塑性材料成型后,先松开模锁,向两侧打开边模,再向上打开底模,上内仁失去底模对它的压制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复位,下、上内仁分离后,鞋底的贴胶面就不会紧密地连接在贴胶面成型腔内,这样就可以把鞋底从上内仁上简单、顺滑地取下。

当然除了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技术方案内容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且这些改变或变形和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是等同的,则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