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6742发布日期:2022-01-19 14:0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注塑槽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3.然而现有的注塑模具为了加快注塑槽内的成型速度,常常会将水注入模具内部对注塑槽进行冷却,但是冷却完成后,会有一些水分残留在模具内部,长时间容易使得模具内部锈蚀,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往模具内注水进行冷却,水在模具内流动性差,进而导致冷却效果差,所以实用性不高,难以满足现有的注塑工作使用,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使其不会将水残留在模具内部,并提高模具的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广、使用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顶端配合连接有上模块,所述下模块和上模块的上端四角均开设有连接螺槽,多个所述连接螺槽贯穿上模块的四角,多个所述连接螺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通过上模块拧入下模块的内部,所述下模块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上模块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与注塑槽相适配的注塑块。
7.优选的,所述下模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槽,所述下模块的一侧中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外界水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插入下模块的一侧并连接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贯穿下模块的一侧并曲形安装在第一冷却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贯穿下模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贯穿下模块的两侧处均开设有配合槽,两侧所述配合槽的内部均缠绕安装有配合管,两个所述配合管分别与第一冷却管位于配合槽内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位于第一冷却槽中部的两侧上端均安装有连接管。
8.优选的,所述下模块的上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两侧所述卡接槽均与连接管的内腔相适配,两侧所述连接管的的内腔下侧均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贴合安装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顶端外侧环形安装有压力环板,所述压力环板与固定块的顶端相适配,所述压力环板的底端等间距环形安装有多个伸缩弹簧,多个所述伸缩弹簧远离压力环板的一端与固定块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移动管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移动管的下
端一侧开设有吸水槽。
9.优选的,所述上模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槽,所述上模块的底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适配槽,两侧所述适配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与连接管相适配,两侧所述卡接管均通过适配槽插入第二冷却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冷却槽的内部曲形安装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侧分别与两侧卡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一端贯穿第二冷却槽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上模块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内腔半径大于第二冷却管的内腔半径,两侧所述配合管放置位于注塑槽的两侧,所述卡接管的内腔与移动管的内腔相适配,所述第一冷却管、配合管、连接管、移动管、卡接管和第二冷却管均为耐热材质制成。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有益效果在于:
12.通过安装有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连接管等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进水管将外界水源注入第一冷却管内,进入第一冷却管内的水一部分会流入两侧配合管内,然后再通过第一冷却管的另一端排出,从而达到使水源在下模块的内部流动的效果,另一部分水通过两侧吸水槽流入移动管内,进而使得水通过移动管流入卡接管内,进入卡接管内的水通过卡接管流入第二冷却管内,流入第二冷却管内的水经过在第二冷却槽内部一循环后,再通过第二冷却管贯穿第二冷却槽的一端排出,从而通过水在第一冷却管、配合管和第二冷却管内流动达到对注塑模具的冷却效果,使得模具内部的水流动输出,不会出现残留而导致生成锈蚀的情况,同时有效提高了模具的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广、使用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结构仰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下模块结构剖视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上模块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连接管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固定块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中:1、下模块;11、注塑槽;12、第一冷却槽;13、进水管;14、第一冷却管;15、配合槽;16、配合管;17、连接管;18、卡接槽;19、固定块;101、移动管;102、压力环板;103、伸缩弹簧;104、底板;105、吸水槽;2、上模块;21、注塑块;22、第二冷却槽;23、适配槽;24、卡接管;25、第二冷却管;3、连接螺槽;31、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21.参照图1-6,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块1,下模块1的顶端配合连接有上模块2,下模块1和上模块2的上端四角均开设有连接螺槽3,多个连接螺槽3贯穿上模块2的四角,多个连接螺槽3的内部均安装有紧固螺钉31,紧固螺钉31通过上模块2拧入下模块1的内部,下模块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注塑槽11,上模块2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与注塑槽11相适配的注塑块21,使得上模块2和下模块1之间稳定贴合连接,保证了模具的生产质量。
22.下模块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槽12,下模块1的一侧中部安装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与外界水源相连接,进水管13的一端插入下模块1的一侧并连接有第一冷却管14,第一冷却管14贯穿下模块1的一侧并曲形安装在第一冷却槽12的内部,第一冷却管14远离进水管13的一端贯穿下模块1的另一侧,第一冷却管14的两端贯穿下模块1的两侧处均开设有配合槽15,两侧配合槽15的内部均缠绕安装有配合管16,两侧配合管16放置位于注塑槽11的两侧,两个配合管16分别与第一冷却管14位于配合槽15内的两端相连接,第一冷却管14位于第一冷却槽12中部的两侧上端均安装有连接管17,下模块1的上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18,两侧卡接槽18均与连接管17的内腔相适配,两侧连接管17的的内腔下侧均安装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内部贴合安装有移动管101,移动管101的顶端外侧环形安装有压力环板102,压力环板102与固定块19的顶端相适配,压力环板102的底端等间距环形安装有多个伸缩弹簧103,多个伸缩弹簧103远离压力环板102的一端与固定块19的顶端相连接,移动管101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04,移动管101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吸水槽105,使得上模块2与下模块1连接时,可通过卡接管24将吸水槽105压入第一冷却管14内,从而达到往上模块2输水冷却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3.上模块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槽22,上模块2的底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适配槽23,两侧适配槽23的内部均安装有卡接管24,卡接管24的内腔与移动管101的内腔相适配,卡接管24与连接管17相适配,两侧卡接管24均通过适配槽23插入第二冷却槽22的内部,第二冷却槽22的内部曲形安装有第二冷却管25,第一冷却管14的内腔半径大于第二冷却管25的内腔半径,第二冷却管25的两侧分别与两侧卡接管24相连接,第二冷却管25的一端贯穿第二冷却槽22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上模块2的外侧,第一冷却管14、配合管16、连接管17、移动管101、卡接管24和第二冷却管25均为耐热材质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对模具输水冷却时,管道自身不会受热导致变形,有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稳定性。
24.工作原理: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高温熔化的塑料注入注塑槽11内,接着通过注塑槽11与注塑块21的配合将上模块2压至下模块1的上端,其次通过多个紧固螺钉31贯穿连接上模块2内侧的连接螺槽3并拧入下模块1内部的连接螺槽3内,使得下模块1和上模块2保持紧固连接,当下模块1和上模块2连接的同时,上模块2下端两侧的卡接管24会插入下模块1上端两侧的卡接槽18内,插入卡接槽18内的卡接管24紧接着会进入连接管17内,并将压力环板102向下挤压,压力环板102受力并通过压缩伸缩弹簧103向下移动的同时使得移动管101同步向下移动,进而达到将吸水槽105移动至第一冷却管14的内腔,进一步的,打开外界水源,使得水通过进水管13进入第一冷却管14内,进入第一冷却管14内的水一部分会流入两侧配合管16内,然后再通过第一冷却管14的另一端排出,从而达到使水源在下模块1的内部流动的效果,另一部分水通过两侧吸水槽105流入移动管101内,进而使得水通过
移动管101流入卡接管24内,进入卡接管24内的水通过卡接管24流入第二冷却管25内,流入第二冷却管25内的水经过在第二冷却槽22内部一循环后,再通过第二冷却管25贯穿第二冷却槽22的一端排出,从而通过水在第一冷却管14、配合管16和第二冷却管25内流动达到对注塑模具的冷却效果,解决了在模具内部注水进行冷却会导致出现锈蚀且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率。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