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5830发布日期:2021-08-03 14:3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技术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注塑成型装置来实现产品的注塑成型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产品的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成型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装置在将圆环形嵌件放置于模具内部时,均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作为周期性的操作,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产品成型后下料时也是人工进行操作,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现有的装置中模具的模仁均是采用一体加工成型,当模仁损坏时,需要将整个模仁进行更换,成本较高;最后,现有的装置中模具会将产品与浇口一体成型,而浇口需要切除,现有的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切除,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人工成本。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其通过机械臂单元控制ccd相机模组采集圆环形嵌件放置区域位置的图像信息及模具内成型后的产品的位置的图像信息,在通过机械臂单元控制嵌件夹取模组夹持圆环形嵌件并根据ccd模组采集的图像信息将圆环形嵌件放置于模具内的圆环形嵌件放置区域,通过机械臂单元驱动工件吸取模组活动并根据ccd模组采集的图像信息将模具内成型后的工件吸取转移,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其通过将下模仁模组设置为由多个下模仁组成,当其中一个下模仁损坏时,只需将损坏的下模仁进行更换,无需将整个下模仁模组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成产成本,同时,将设置多个下模仁组成下模仁模组,便于单个下模仁的加工成型,进而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其通过设置浇口内切模组以在上模仁与下模仁模组未分模时将进胶通道内的浇口与型腔内部的产品分离,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注塑模具,其用于将圆环形嵌件与产品一体成型;以及

机械手机构,其设于所述成型注塑模具的旁侧;

其中,所述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其包括上模仁;以及

下模组件,其包括与所述上模仁相适配的下模仁模组;

所述下模仁模组包括:第一下模仁;

第二下模仁,其布置于所述第一下模仁的中心区域;以及

第三下模仁,其布置于所述第二下模仁的中心区域;

所述第三下模仁的中心区域内部设有镶杆,所述镶杆的顶端外周套接有圆环形嵌件;

所述机械手机构包括:机械臂单元;以及固定座,其与所述机械臂单元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座的侧端固定安装有ccd相机模组、工件吸取模组及嵌件夹取模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下模仁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成型部;

所述第二下模仁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成型部,每个所述第二成型部呈螺旋状的布置与所述第二下模仁的顶端;

所述第三下模仁的顶端设有第三成型部;

所述上模仁的顶端设置有第四成型部;

通过所述第四成型部与所述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成型部及所述第三成型部的配合以成型出与圆环形嵌件一体成型的产品。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上模框,所述上模仁设置于所述上模框的内部;以及

上模板,其固定安装与所述上模框的上方;

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框,所述下模仁模组设置于所述下模框的内部;

下模座,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框的底端;以及

推杆模组,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下模框与所述下模座之间,且所述推杆模组贯穿所述下模仁模组。

优选的是,所述成型注塑模具还包括:浇口内切模组,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上模框的内部,

所述浇口内切模组包括:旋转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框的侧端;中间传动单元,其与所述旋转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旋转轴,其与所述中间传动单元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轴的内部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旋转轴的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旋转驱动器通过中间传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进胶通道的出口处开设有至少两个出胶口,每个所述出胶口分别布置于所述进胶通道出口处的周向区域,且每个所述出胶口均与所述型腔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进胶通道的出口处,且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圆环形嵌件的上半部相适配,所述圆环形嵌件的上半部套接于所述密封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嵌件夹取模组包括:夹持驱动器;以及

至少两个夹爪,每个所述夹爪均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夹持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夹持驱动器驱动每个所述夹爪进行夹持或松离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夹爪包括:夹持部;以及

铰接部,其与所述夹持部一体成型,且所述铰接部与所述连接块相铰接;

其中,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铰接部呈一定的夹角。

优选的是,假定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铰接部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大小为45°~135°。

优选的是,所述工件吸取组件包括:升降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与所述固定部的侧端;

连接固定板,其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吸取头,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固定板上;

其中,所述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吸取头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机械臂单元控制ccd相机模组采集圆环形嵌件放置区域位置的图像信息及模具内成型后的产品的位置的图像信息,在通过机械臂单元控制嵌件夹取模组夹持圆环形嵌件并根据ccd模组采集的图像信息将圆环形嵌件放置于模具内的圆环形嵌件放置区域,通过机械臂单元驱动工件吸取模组活动并根据ccd模组采集的图像信息将模具内成型后的工件吸取转移,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将下模仁模组设置为由多个下模仁组成,当其中一个下模仁损坏时,只需将损坏的下模仁进行更换,无需将整个下模仁模组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成产成本,同时,将设置多个下模仁组成下模仁模组,便于单个下模仁的加工成型,进而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浇口内切模组以在上模仁与下模仁模组未分模时将进胶通道内的浇口与型腔内部的产品分离,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成型注塑模具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成型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产品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浇口内切模组的爆炸结构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上模仁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上模仁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下模仁模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下模仁模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第一下模仁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浇口内切模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旋转轴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旋转轴的剖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机械手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机械手机构隐藏机械臂单元后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嵌件夹取模组的爆炸结构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中夹爪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的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18的示出,可以看出,圆环形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装置,其包括:成型注塑模具1,其用于将圆环形嵌件144与产品14一体成型;以及

机械手机构2,其设于所述成型注塑模具1的旁侧;

其中,所述成型注塑模具1包括:上模组件11,其包括上模仁113;以及

下模组件12,其包括与所述上模仁113相适配的下模仁模组123;

所述下模仁模组123包括:第一下模仁1231;

第二下模仁1232,其布置于所述第一下模仁1231的中心区域;以及

第三下模仁1233,其布置于所述第二下模仁1232的中心区域;

所述第三下模仁1233的中心区域内部设有镶杆125,所述镶杆125的顶端外周套接有圆环形嵌件144;

所述机械手机构2包括:机械臂单元21;以及固定座22,其与所述机械臂单元21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座22的侧端固定安装有ccd相机模组23、工件吸取模组24及嵌件夹取模组25。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所述机械臂单元21控制所述ccd相机模组23采集圆环形嵌件放置区域位置的图像信息,在通过所述机械臂单元21控制所述嵌件夹取模组25夹持圆环形嵌件并根据所述ccd模组23采集的图像信息将圆环形嵌件放置于模具内的圆环形嵌件放置区域,同时,通过所述机械臂单元21驱动所述ccd相机模组23采集模具内成型后的产品的位置的图像信息,在通过所述机械臂单元21驱动所述工件吸取模组24活动并根据所述ccd模组23采集的图像信息将模具内成型后的工件吸取转移,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本发明中下模仁模组13由第一下模仁1231、第二下模仁1232及第三下模仁1233组成,当其中一个下模仁损坏时,只需将损坏的下模仁进行更换,无需将整个下模仁模组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成产成本,同时,将设置多个下模仁组成下模仁模组,便于单个下模仁的加工成型,进而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现有的模具中均是直接将圆环形嵌件放置于模仁上,容易造成模仁的损坏,而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镶杆对圆环形嵌件进行支撑,圆环形嵌件只会对镶杆进行损坏,不会对模仁造成损坏,可有效的对模仁进行保护,延长模仁的使用寿命,同时镶杆损坏时只需将镶杆进行跟换,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仁113与所述第一下模仁123、第二下模仁1232及第三下模仁1233之间限定出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圆环形嵌件144位于所述型腔内部。

所述产品14包括:轮盘部141;至少两个叶片部142,每个所述叶片143呈螺旋状的布置于所述轮盘部141的外周;以及外轮部143,其布置于每个所述叶片部142的外周;所述圆环形嵌件144设置于所述轮盘部141的中心区域。

所述镶杆125的上半部设有限位部1251,所述圆环形嵌件144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限位孔1441,通过所述限位孔1441与所述限位部1251的配合以将所述圆环形嵌件144限位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模仁123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成型部12311;

所述第二下模仁1232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成型部12321,每个所述第二成型部12321呈螺旋状的布置与所述第二下模仁1232的顶端;

所述第三下模仁1233的顶端设有第三成型部12331;

所述上模仁113的顶端设置有第四成型部1131;

通过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与所述第一成型部12311、所述第二成型部12321及所述第三成型部12331的配合以成型出与圆环形嵌件144一体成型的产品。

可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第一成型部12311与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的配合以将所述外轮部143成型,通过所述第二成型部12321与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的配合以将所述叶片部132成型,通过所述第三成型部12331与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的配合以将所述轮盘部141成型,同时所述第三下模仁1233的中心区域内部设有镶杆125,所述镶杆125的顶端外周套接有圆环形嵌件144,以使得所述圆环形嵌件144与所述轮盘部141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仁113的内部开设有至少两条第一环形冷却运水1132,每条所述第一环形冷却运水1132以向外扩散的阵列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模仁113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模仁123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运水12312;

所述第二下模仁1232的内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环形冷却运水12322,每条所述第三环形冷却运水12322以向外扩散的阵列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仁1232的内部;

所述第三下模仁12332的内部开设有第四环形冷却运水12332。

可理解的是,所述上模仁的内部开设有多条第一环形冷却运水1132,以对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进行冷却,以便于产品的成型;所述第一下模仁123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冷却运水12312,以便于所述第一成型部12311与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配合将所述外轮部143成型;所述第二下模仁1232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三环形冷却运水12322,以便于所述第二成型部12321与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配合将所述叶片部132成型;所述第三下模仁12332的内部开设有第四环形冷却运水12332,以便于所述第三成型部12331与所述第四成型部1131配合将所述轮盘部141成型。

每条所述第一环形冷却运水113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冷却槽11321,每个所述第一冷却槽11321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第一冷却槽11321沿所述第一环形冷却运水1132的延伸方向规则阵列,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冷却槽11321以增强所述第一环形冷却运水的冷却效果;

每条所述第三环形冷却运水1232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冷却槽12323,每个所述第二冷却槽12323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第二冷却槽12323沿所述第三环形冷却运水12322的延伸方向规则阵列,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冷却槽12323以增强所述第三环形冷却运水12322的冷却效果;

每条所述第四环形冷却运水12332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冷却槽12333,每个所述第三冷却槽12333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第三冷却槽12333沿所述第四环形冷却运水12332的延伸方向规则阵列,通过设置多个第三冷却槽12333以增强所述第四环形冷却运水12332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上模组件11还包括:上模框112,所述上模仁113设置于所述上模框112的内部;以及

上模板111,其固定安装与所述上模框112的上方;

所述下模组件12还包括:下模框122,所述下模仁模组123设置于所述下模框122的内部;

下模座12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框122的底端;以及

推杆模组124,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下模框122与所述下模座121之间,且所述推杆模组124贯穿所述下模仁模组123。

进一步,所述成型注塑模具1还包括:浇口内切模组13,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上模框112的内部,

所述浇口内切模组13包括:旋转驱动器13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框112的侧端;

中间传动单元,其与所述旋转驱动器13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旋转轴134,其与所述中间传动单元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轴134的内部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旋转轴134的进胶通道1341,所述进胶通道1341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旋转驱动器131通过中间传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轴134转动。

可理解的是,所述上模仁113与所述下模仁模组123合模后会在所述型腔内成型出产品,同时在所述进胶通道1341内产生与产品一体的浇口,而浇口需要切除,本发明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器131通过中间传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轴134转动,以在所述上模仁113与所述下模仁模组123未分模时将所述进胶通道1341内的浇口与型腔内部的产品分离,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进胶通道1341的出口处开设有至少两个出胶口1342,每个所述出胶口1342分别布置于所述进胶通道1341出口处的周向区域,且每个所述出胶口1342均与所述型腔相连通。

可理解的是,所述旋转驱动器131通过中间传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轴134转动,以使得所述旋转轴134对所述进胶通道1341出口处的各出胶口1342处形成的浇口施加一定的力,从而使得各出胶口1342处形成的浇口与所述型腔内部成型的产品分离,最终使得所述进胶通道1341内产生的浇口整体与所述型腔内部成型的产品分离。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134的底端开设有密封槽1343,所述密封槽1343位于所述进胶通道1341的出口处,且所述密封槽1343与所述圆环形嵌件144的上半部相适配,所述圆环形嵌件144的上半部套接于所述密封槽1343内。

通过将所述圆环形嵌件144的上半部套接于所述密封槽1343内,以使得所述进胶通道1341只能通过每个出胶口1342与型腔连通,从而便于将所述进胶通道1341产生的浇口与型腔内成型的产品分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将圆环形嵌件144限位固定,防止所述圆环形嵌件144随意活动,从而减少不良产品的形成。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组件11还包括:浇口套114,其与所述进胶通道1341的进口处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中间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齿条132,其与所述旋转驱动器13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传动齿轮133,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134的外周,且所述传动齿轮133与所述传动齿条132传动连接。

可理解的是,所述旋转驱动器131通过驱动所述传动齿条132活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齿轮133转动,最终带动所述旋转轴134转动,从而控制所述旋转轴134将浇口与产品分离。

所述上模框112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1121,所述传动齿条132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121内部。

可理解的是,所述导向槽1121对所述传动齿条132进行导向作用。

所述导向槽1121的表面设有耐磨块,以防止所述传动齿条132烧毁,以延长所述传动齿条13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134与所述上模仁113之间设有第一防护套135,所述第一防护套135套接于所述旋转轴134的下半区域;

所述旋转轴134与所述上模框112之间设有第二防护套136及第三防护套137,所述第二防护套136套接于所述旋转轴134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三防护套137套接于所述旋转轴134的上半区域。

可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旋转轴134周期性的转动,可能导致所述上模仁113损坏,通过在所述旋转轴134与所述上模仁113之间设置第一防护套135,以防止所述旋转轴134多次转动后对所述上模仁113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由于所述旋转轴134周期性的转动,可能导致所述上模框112损坏,通过在所述旋转轴134与所述上模框112之间设置第二防护套136及第三防护套137,以防止所述旋转轴134多次转动后对所述上模框112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22包括:第一固定部221、第二固定部222、第三固定部223及传动连接部224;

所述第一固定部221、所述第二固定部222、所述第三固定部223及所述传动连接部224均一体成型;

所述ccd相机模组23固定安装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21的侧端,所述工件吸取模组2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22的侧端,所述嵌件夹取模组2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部223的侧端,所述传动连接部224与所述机械臂单元21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嵌件夹取模组25包括:夹持驱动器251;以及

至少两个夹爪253,每个所述夹爪253均通过连接块252与所述夹持驱动器25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夹持驱动器251驱动每个所述夹爪253进行夹持或松离操作。

可理解的是,所述夹持驱动器251通过驱动所述连接块25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控制所述夹爪253进行对圆环形嵌件进行夹持或松离。

进一步,所述夹爪253包括:夹持部2531;以及

铰接部2532,其与所述夹持部2531一体成型,且所述铰接部2532与所述连接块252相铰接;

其中,所述夹持部2531与所述铰接部2532呈一定的夹角。

可理解的是,所述夹持部2531与所述铰接部2532呈一定的夹角,以便于所述夹爪253对圆环形嵌件进行夹持,使得所述夹爪253夹持圆环形嵌件不易掉落。

进一步,假定所述夹持部2531与所述铰接部2532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大小为45°~13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大小为45°,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大小为135°,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大小为90°,

工作人员可根据圆环形嵌件的大小选择具体设置所述夹角α的大小,以使得所述夹爪253可对不同大小的圆环形嵌件进行夹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2531的外周包覆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层,以防止所述夹持部2531对夹持的圆环形嵌件造成损伤,使得所述夹持部2531可有效的对圆环形嵌件进行一定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嵌件夹取模组25还包括:紧固块254,其位于所述夹持驱动器251的正下方,

所述紧固块254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2541,每个所述连接部2541分别设置于所述紧固块254的周向区域,且每个所述连接部2541沿所述紧固块254的周向区域规则阵列,每个所述连接部2541分别与相应一个所述铰接部2532相铰接。

可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紧固块254以将每个所述夹爪253紧固为一体,使得每个所述夹爪253同步活动。

进一步,所述工件吸取组件24包括:升降驱动器241,其固定安装与所述固定部221的侧端;

连接固定板242,其与所述升降驱动器2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吸取头24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固定板242上;

其中,所述升降驱动器241驱动所述吸取头24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取头243与外部的气源装置相连通。

可理解的是,所述升降驱动器241驱动所述吸取头24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扩大所述吸取头243的吸取范围,同时使得所述吸取头243方便对模具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吸取转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