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剂注入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8538388发布日期:2022-01-19 14:1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泡剂注入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发泡剂注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剂注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又称xps挤塑板,是经有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材料,其表面形成的硬膜均匀平整,内部完全闭孔发泡连续均匀,成蜂窝状结构,因此具有高抗压、轻质、不吸水、不透气耐磨、不降解的特性,是当今建筑业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之一。
3.挤塑板多少年来一直沿袭传统设备生产,其工作原理如下:由上料工人把一定配方的原料在拌料机里混合后,注入发泡剂,结合水、电、气的有效控制;通过挤、压、拉;制造出具有闭孔结构、质轻、强度好、不透气、抗老化的硬质挤塑板。
4.现有挤塑板多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通过二氧化碳储液罐连接高压泵与促进剂高压混合后注入挤出机进行发泡,但由于二氧化碳的沸点为-78℃,在注入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及不稳定压力的影响,易造成气化或结干冰,致使二氧化碳不能稳定注入、无法达到顺利发泡的目的。
5.在专利201010252257.8一种co2塑料发泡剂制备方法及co2塑料发泡剂注入系统:所述发泡剂由液态co2和食用级乙醇制备而成,两者的重量份配比为:液态co23-4份、食用级乙醇1-2份;制备方法为:co2由co2储液罐经制冷系统进入高压隔膜低温注入泵经co2流量数据传感器计量配比进入静态混合器,乙醇由乙醇储液罐进入高压注入泵经乙醇流量数据传感器计量配比进入静态混合器,在静态混合器经过充分混合后进入储能罐、由单向注入阀将混合液不间断地注入发泡剂机体生产出co2塑料发泡剂。本发明的co2塑料发泡剂注入系统及注入方法能完全满足co2发泡剂所需的组份配比、精确计量、不间断稳定注入等技术要求。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不稳定,出现压力波动,导致二氧化碳发泡剂气化或者结成干冰。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剂注入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泡剂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发泡剂原料从发泡剂原料储液罐进入到低温制冷系统,经过低温处理后经过一号缓冲泵、二号缓冲泵,经加压泵注入到静态混合器中;
9.乙醇从乙醇存储罐经高压注入泵注入到静态混合器中,经过混合后进入到储能罐中,经过单向注入阀注入到发泡剂机体中生产出发泡剂,在这个过程中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分别对一号缓冲泵、二号缓冲泵进行调节控制。
10.一种发泡剂注入系统,包括
11.发泡剂原料储液罐;
12.低温制冷系统,与发泡剂原料储液罐连接,所述低温制冷系统与一号缓冲泵连接,所述一号缓冲泵上连接有二号缓冲泵,所述二号缓冲泵上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静态混合器连接;
13.乙醇存储罐;
14.高压注入泵,与乙醇存储罐连接,所述高压注入泵与静态混合器连接。
15.优选的是,所述一号缓冲泵上设置有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
16.所述静态混合器与储能罐连接;
17.所述储能罐与单向注入阀连接;
18.所述单向注入阀与发泡剂机体。
1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二号缓冲泵上设置有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
2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压泵与静态混合器之间设置有电子式质量流量计。
2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
2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发泡剂注入方法和系统一号缓冲泵、二号缓冲泵的工作压力控制于稳定的状态,避免工作压力波动导致二氧化碳发泡剂气化或结成干冰。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发泡剂原料储液罐;2、低温制冷系统;3、一号缓冲泵;4、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5、二号缓冲泵;6、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7、加压泵;8、电子式质量流量计;9、静态混合器;10、乙醇存储罐;11、高压注入泵;12、储能罐;13、单向注入阀;14、发泡剂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泡剂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发泡剂原料从发泡剂原料储液罐进入到低温制冷系统,经过低温处理后经过一号缓冲泵、二号缓冲泵,经加压泵注入到静态混合器中;
30.乙醇从乙醇存储罐经高压注入泵注入到静态混合器中,经过混合后进入到储能罐中,经过单向注入阀注入到发泡剂机体中生产出发泡剂,在这个过程中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分别对一号缓冲泵、二号缓冲泵进行调节控制。
31.一种发泡剂注入系统,包括
32.发泡剂原料储液罐1;
33.低温制冷系统2,与发泡剂原料储液罐1连接,低温制冷系统2与一号缓冲泵3连接,一号缓冲泵3上连接有二号缓冲泵5,当一号缓冲泵3的工作压力偏高时,通过控制中心降低一号缓冲泵3的工作频率;当一号缓冲泵3的工作压力偏低时,通过控制中心提高一号缓冲泵3的工作频率,二号缓冲泵5上连接有加压泵7,加压泵7与静态混合器9连接,当二号缓冲泵5的工作压力偏离预设的工作压力数值或工作压力范围时,由控制中心对二号缓冲泵5的变频器进行调节,
34.乙醇存储罐10;
35.高压注入泵11,与乙醇存储罐10连接,高压注入泵11与静态混合器9连接;
36.静态混合器9与储能罐12连接;
37.储能罐12与单向注入阀13连接;
38.单向注入阀13与发泡剂机体14。
39.具体的,一号缓冲泵3上设置有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4。
4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二号缓冲泵5上设置有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6。
41.具体的,加压泵7与静态混合器9之间设置有电子式质量流量计8。
42.具体的,一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4、二号电子式压力传感器6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的控制模块可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如plc控制器,控制方法可采用pid闭环反馈自动控制技术等现有技术。
4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