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2687发布日期:2021-11-15 23:3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成型制作光学镜片的模具,其构造概略包括有一上固定板、一下固定板及分别固定在该上、下固定板的一母模板与一公模板,该上固定板及该下固定板在受到动力驱动后可呈相对贴靠的合模或相对分离的开模,再者依据所欲制作成型的光学镜片形状在相对应的该母模板与该公模板的合模面上设有至少一模腔,通常在一组模具上设有数十个模腔,模具上设有浇道,该浇道一端与各该模腔连通,另一端与射料机连接,藉以将成型镜片的材料经浇道挤压进入位于各该模腔内,待镜片成型后,由该公模板与该母模板的模腔内将成型的镜片成品予以顶出。
3.由于现有技术的模腔直接成型在公模板及母模板,并且依据所欲制作的镜片尺寸予以制作该模具的模腔形状及尺寸大小,因此模具上所成型的模腔形状及尺寸大小即已固定,当欲成型生产不同尺寸的镜片时,成型机必须停止生产,将该母模板与该公模板由成型机的该上固定板及该下固定板予以拆卸取出,将另一组具有不同尺寸模腔的公模板及母模板安装在成型机的该上固定板及该下固定板,始可进行镜片的生产制造,故存在有生产不同尺寸产品时,必须拆下原模具及组装不同尺寸的另一组模具,不但耗费工时人力且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不用尺寸的光学镜片需要拆下原模组重新组装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形成与所述模具本体内部的模腔以及与所述模腔相连通的流道,在所述模腔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模腔的成型直径以及所述模腔成型厚度以形成不同尺寸的光学镜片的组合调节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腔设置有多个,所述流道同时与多个所述模腔相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腔由多段直径不一的成型段连接组成,所述组合调节机构用于定向选择单个用于形成光学镜片的所述成型段并对该所述成型段进行厚度调节,所述流道选择性的与单个所述成型段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以及与所述上模相嵌合的下模;
10.所述模腔包括直径大小不一的上模穴和下模穴,所述上模穴和所述下模穴一对一设置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且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上模穴和所述下模穴共同形成两段直径不一的成型段;
11.所述组合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上模穴厚度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下模穴厚度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同时工作用于调节所述模腔的成型直径以及成型厚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穴的内部并与所述上模穴的内壁紧密契合的第一成型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成型板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成型板移动的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贯穿所述上模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联动杆并控制所述第一成型板移动距离的第一推动结构;
13.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穴的内部并与所述下模穴的内壁紧密契合的第二成型板以及与所述第二成型板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成型板移动的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贯穿所述下模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联动杆并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板移动距离的第二推动结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包括呈圆环状的外环座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环座内部的内环座,上下两个内环座嵌合形成一同转动的叠加座,多个所述模腔呈圆环状分布在所述外环座内,所述流道包括沿所述内环座叠加座的中轴线方向开设的主流通道,所述主流通道顺次连接有用于导通所述上模穴的第一分流通道以及用于导通所述下模穴的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完全重叠以使得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在上下两个所述内环座的一同转动下所述上模穴和所述下模穴同时仅有一个导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的端部均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均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柱外周的旋动环,在所述旋动环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一面开设有内沉孔,所述螺纹柱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沉孔截面一致且厚度小于所述内沉孔深度的定位齿轮,通过外部压力装置对所述旋动环施加压力以使得所述第一成型板和所述第二成型板到达指定位置以完成模腔的成型尺寸调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位于所述旋动环下表面的位置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凹口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口外部并在所述旋动环移动时与所述旋动环相接触。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模腔的内部设置有组合调节机构,通过组合调节机构可以对模腔的成型直径以及所述模腔成型厚度进行同步调节从而形成不同尺寸的模腔成型尺寸用于生产不同尺寸需求的光学镜片,使一个模具具有多样性,避免了频繁更换模具尺寸的繁琐。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码垛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22.10

模具本体;20

模腔;30

流道;40

组合调节机构;
23.11

上模;12

下模;
24.21

上模穴;22

下模穴;23

第一成型板;24

第一联动杆;25

第二成型板;26

第二联动杆;27

螺纹柱;28

旋动环;
25.31

主流通道;32

第一分流通道;33

第二通道;
26.121

外环座;122

内环座;123

凹口;124

弹簧;
27.271

定位齿轮;
28.281

内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0以及形成与所述模具本体10内部的模腔20以及与所述模腔20相连通的流道30,在所述模腔2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模腔20的成型直径以及所述模腔20成型厚度以形成不同尺寸的光学镜片的组合调节机构40。
31.基于上述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的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之处在于,可通过组合调节机构40可以对模腔20的成型直径以及所述模腔20成型厚度进行同步调节从而形成不同尺寸的模腔20成型尺寸用于生产不同尺寸需求的光学镜片,使一个模具具有多样性,避免了频繁更换模具尺寸的繁琐。
32.具体地,上述模腔20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当模腔设置为多个时,所述流道30同时与多个所述模腔20相连通。
33.上述组合调节机构40的具体调节原理为:所述模腔20由多段直径不一的成型段连接组成,所述组合调节机构40用于定向选择单个用于形成光学镜片的所述成型段并对该所述成型段进行厚度调节,所述流道30选择性的与单个所述成型段相连通。
34.即通过组合调节机构40先确定某一段与需求尺寸的直径一致的成型段,再调节该段的高度,从而形成预设直径预设厚度的光学镜片。
35.所述模具本体10包括上模11以及与所述上模11相嵌合的下模12;
36.所述模腔20包括直径大小不一的上模穴21和下模穴22,所述上模穴21和所述下模穴22一对一设置在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12,且在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12合模时所述上模穴21和所述下模穴22共同形成两段直径不一的成型段;
37.所述组合调节机构40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上模穴21厚度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下模穴22厚度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同时工作用于调节所述模腔20的成型直径以及成型厚度。
38.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穴21的内部并与所述上模穴21的内壁紧密契合的第一成型板23以及与所述第一成型板23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成型板23移动的
第一联动杆24,所述第一联动杆24贯穿所述上模11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联动杆24并控制所述第一成型板23移动距离的第一推动结构;
39.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穴22的内部并与所述下模穴22的内壁紧密契合的第二成型板25以及与所述第二成型板25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成型板25移动的第二联动杆26,所述第二联动杆26贯穿所述下模12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联动杆26并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板25移动距离的第二推动结构。
40.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12均包括呈圆环状的外环座121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环座121内部的内环座122,上下两个内环座嵌合形成一同转动的叠加座,多个所述模腔20呈圆环状分布在所述外环座121内,所述流道30包括沿所述内环座122叠加座的中轴线方向开设的主流通道31,所述主流通道31顺次连接有用于导通所述上模穴21的第一分流通道32以及用于导通所述下模穴22的第二分流通道33,所述第一分流通道32和所述第二分流通道3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完全重叠以使得所述第一分流通道32和所述第二分流通道33在上下两个所述内环座122的一同转动下所述上模穴21和所述下模穴22同时仅有一个导通。
41.这里对于流道30内成型的边角料的去除可以通过将内环座122拆分的形式拆模取出,也可以通过顶针等方式取出。
42.在所述第一联动杆24和所述第二联动杆26的端部均连接有螺纹柱27,所述螺纹柱27贯穿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12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均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柱27外周的旋动环28,在所述旋动环28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一面开设有内沉孔281,所述螺纹柱27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沉孔281截面一致且厚度小于所述内沉孔281深度的定位齿轮271,通过外部压力装置对所述旋动环28施加压力以使得所述第一成型板23和所述第二成型25板到达指定位置以完成模腔的成型尺寸调整。
43.在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12位于所述旋动环28下表面的位置开设有凹口123,所述凹口123内设置有弹簧124,所述弹簧124的一端与所述凹口12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口123外部并在所述旋动环28移动时与所述旋动环28相接触。
44.利用上述可调节光学镜片模具应用于模具生产的具体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45.步骤100、推动第一成型板直至第一成型板到达上模穴和下模穴的分界处以使得上模穴被完全关闭,移动第二成型板以获得设定的下模穴的深度,合模,通过流道向下模穴内注入光学镜片原材料,成型后开模获得与下模穴直径一致预定厚度的光学镜片;
46.步骤200、推动第二成型板直至第二成型板到达上模穴和下模穴的分界处以使得下模穴被完全关闭,移动第一成型板以获得设定的下模穴的深度,合模,通过流道向上模穴内注入光学镜片原材料,成型后开模获得与上模穴直径一致预定厚度的光学镜片。
47.进一步地,推动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的方法包括:
48.步骤301、转动旋动环以使得旋动环与模具本体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成型板或第二成型板的预设移动距离;
49.步骤302、利用外部压力机构对旋动板施加压力以使得旋动环与上模或所述旋动板与下模紧密接触,弹簧完全进入凹口内,凹口的设计是为了保护弹簧过分挤压
50.步骤303、光学镜片成型后,释放对旋动环的压力以使得弹簧恢复其初始状态,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第一成型板与第二成型板向远离成型的光学镜片的方向运动实现与成型的光学镜片的快速分离,方便后续镜片的取出。
51.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