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1973发布日期:2021-12-08 14:2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手必备的常用工具,手机的各种使用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为了防止手机显示屏被划花,人们通常会对显示屏进行贴膜保护。早期的手机膜为普通软膜,贴膜比较麻烦,贴膜时容易产生气泡,且表面易留指纹,以致其逐步被钢化膜取代;钢化膜比较厚,贴膜方便,防爆、抗指纹和抗划,在市面上比较流行,但其厚度对清晰度略有影响,且在曲面屏手机上使用效果差,进而出现了水凝膜;水凝膜其实也是一种软膜,其在显示屏上具有非常紧密的贴合度,且水凝膜很薄,给人的感觉是贴了和没贴一样,具有高清、防反光、抗指纹的特点,更能自动修复划痕的功能,质感和透光度接近手机屏,适用于各类手机显示屏,体验感极强。
3.现在市面上出现一种uv水凝膜,其在贴膜时与普通的水凝膜一样,当贴膜后通过紫外线照射后表层就会硬化,从而加强保护膜的耐磨性及防爆性,但是这种uv水凝膜在贴膜后如果只是通过自然光进行固化的话,等待时间较长,如果通过紫外灯进行照射的话,需要放到另外一个紫外灯设备上进行照射才可以,这样就导致贴膜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较快的完成,而且整个贴膜过程中,贴膜难以定位,难以固定,对于经验不足的用户,自己贴膜非常容易出现贴膜倾斜的现象,而专业贴膜人员虽然能保证贴膜位置正确,但是耗时较长,效率很低,且贴膜成本也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包括定位框、uv灯板及底板,所述uv灯板设于所述定位框下端,所述底板罩于所述uv灯板且与所述定位框下端连接,所述uv灯板下端设有多个uv灯珠,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uv灯珠适配的透光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折叠的支撑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一侧还设有与所述uv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框包括第一边棱、与所述第一边棱平行设置的第二边棱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边棱与所述第二边棱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棱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及与所述第二边棱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可伸缩机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边棱及所述第二边棱上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面高于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的待贴膜移动终端的上端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边棱中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定位插件,所述定位插件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一插件及设于另一端的第二插件,所述第一插件与micro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适配,所述第二插件与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架上端面设有配件容置槽,所述定位插件能够卡于所述配件容置槽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伸缩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滑杆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套于所述滑杆上的滑套,所述底板一端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支架下端设有安装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底板另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支架下端卡扣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下端面设有容置凹槽,两侧的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内且能够折叠于所述容置凹槽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下端均设有方形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架还设有用于避让手机外凸摄像头的避让槽。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使其贴膜更加精准快捷,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进行贴膜,而且还能够使其uv水凝膜快速固化,减少贴膜后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

定位框;2

uv灯板;3

底板;4

支撑板;5

滑槽;6

滑块;7

配件容置槽;11

第一边棱;12

第二边棱;13

第一支架;14

第二支架;15

滑杆;16

滑套;21

定位柱;22

方形限位块;31

定位插件;32

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uv灯的贴膜辅助工具,包括定位框1、uv灯板2及底板3,所述uv灯板2设于所述定位框1下端,所述底板3罩于所述uv灯板2且与所述定位框1下端连接,所述uv灯板2下端设有多个uv灯珠,所述底板3设有与所述uv灯珠适配的透光孔,所述定位框1可以对手机进行定位,方便进行贴膜操作,当手机等移动终端贴好膜后,再将手机放在定位框1下端,然后通过uv灯对其贴好的uv水凝膜进行照射,从而使其uv水凝膜的表层快速固化,普通消费者自己也能够进行精准快速的贴膜,大大节约了贴膜成本,且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2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3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折叠的支撑板4,支撑板4能够将该定位框1支撑起来,增加高度,方便贴膜操作,并且还能够将定位框1支撑起来使其待贴膜产品至于下方,能够达到更大范围及更好的照射效果。
23.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3一侧还设有与所述uv灯板2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通过
连接线连接电源对其uv灯进行供电,当然还可以再支撑框下端内置可充电电池,使用起来更方便,当然,还可以再定位框1侧面设置uv灯开关,方便进行开关操作。
24.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框1包括第一边棱11、与所述第一边棱11平行设置的第二边棱12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边棱11与所述第二边棱12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棱11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13及与所述第二边棱1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一支架13与所述第二支架14之间设有可伸缩机构,连接支架能够对待贴膜产品进行背面进行秤承托,设置可伸缩机构能够改变定位框1的长度,从而实现对不同长度尺寸的手机进行贴膜操作,通用性更好。
25.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边棱11及所述第二边棱12上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21,所述定位柱21的上端面高于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的待贴膜移动终端的上端面,保证保护膜位于待贴膜产品上端且能够进行有效限位。
26.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边棱12中部设有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内安装有定位插件31,所述定位插件31包括设于一端的第一插件及设于另一端的第二插件,所述第一插件与micro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适配,所述第二插件与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适配,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充电接口的手机等移动终端更换第一插件或第二插件与其适配,通用性好,定位插件31固定再限位槽32内可以对手机灯移动终端进行横向限位。
27.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13上端面设有配件容置槽7,所述定位插件31能够卡于所述配件容置槽7内,当不使用时可以将定位插件31安装在配件容置槽7内,防止定位插件31的丢失。
28.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可伸缩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3上的滑杆15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架14上且套于所述滑杆15上的滑套16,所述底板3一端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5,所述第一支架13下端设有安装在所述滑槽5内的滑块6,所述底板3另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支架14下端卡扣连接,定位框1伸缩时,底板3与第二支架14不动,第一支架13可以进行滑动,实现定位框1长度的调节,其结构简单,方便伸缩操作,成本低。
29.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3下端面设有容置凹槽,两侧的所述支撑板4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内且能够折叠于所述容置凹槽内,能够保证下端面平整,方便贴膜操作,而且能够减少支撑板4的占用空间,使其结构更轻薄。
30.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柱21下端均设有方形限位块22,所述第一支架13还设有用于避让手机外凸摄像头的避让槽,保证待贴膜手机等移动终端与该贴膜辅助工具保持水平,从而保证贴膜效果。
31.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柱21为四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边棱1111与所述第二边棱12上,限位效果更好,更稳定。
32.所述第一边棱11及所述第二边棱12在长度方向上均设有条形滑槽,且对应的所述定位柱21能够在所述条形滑槽内滑动,这样可以适配保护膜上的不同宽度的通孔,通用性更好。当然,所述定位柱21还可以通过磁吸等方式设置在第一边棱11及第二边棱12上,同样能够实现定位柱21的移动,从而适配保护膜上的不同宽度的通孔。
33.本技术方案中,该手机贴膜辅助工具还包括用于对保护膜进行施力刮平的刮膜板,方便对保护膜进行刮平。
34.使用时,先将定位插件31从配件容置槽7内取出,将其对应端插入待贴膜手机的充
电接口内,然后将待贴膜手机放置在连接支架上端,同时定位插件31装入到第二边棱12的限位槽32内,实现对手机的横向定位,然后移动第一边棱11将其手机的长度方向进行卡紧,然后将手机贴膜两端的通孔套入到定位柱21上进行限位,然后通过施力在保护膜上将其保护膜贴于待贴膜手机的屏幕上,当贴好uv水凝膜后,再讲下端支撑板4打开,将贴好膜的手机放在下端,打开uv灯,对其进行照射,其固化更快速,当uv水凝膜上表面固化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