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丝套塑料柄的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4384发布日期:2021-11-18 01:2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丝套塑料柄的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丝套塑料柄的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一个的产品,中间凸起的那部分是塑料手柄,它套在一个弯曲好的不锈钢钢丝上,很明显,在不锈钢钢丝直的时候,塑料手柄被套上,然后被折出弯儿来。那个塑料套手柄只不过是一个摆设,重点是折出弯来。不锈钢折弯儿回弹比较大,这是其一,其二是容易粘模,(介绍概念:冲压模具生产中,被加工材料因与模具摩擦而粘在模具零件接触表面,并被从材料基体上撕裂,叫做粘模),就是导致产品表面不光洁,这对于一个把手来说是致命的缺陷,由于普通碳素钢的通常弯曲力臂的长度是逐步够变小的,导致在弯曲的后期需要的力最大的时候,被弯曲的钢丝变形也最大,当变成最大的时候,产生的反抗力也最大,这导致摩擦力急剧上升。由于碳素钢和模具钢的摩擦系数小,可能会产生压痕,但是不会产生粘模。同样的方法用在不锈钢丝上就不一样了,首先会产生粘模,其次回弹比较大,并且粘模的位置是靠近圆角的根部,也就是受力最大的部位,这和不锈钢丝的性能指标:摩擦系数大,冷作硬化强对上了这样一来,导致对普通碳素钢材料所用的折弯方法基本无效,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技术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折弯模具,充分利用滚压摆杆结构,来克服不锈钢丝折弯时回弹大,易粘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丝套塑料柄的折弯模具,通过以下方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丝套塑料柄的折弯模具,整体结构左右对称布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四周固定安装有导柱,上模板四周套在导柱上,其特征在于:下模板外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下模板的上侧中部安装有摆块,所述摆块的后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端中间设有挡块,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楔紧块和下压杆,下压杆位于楔紧块的左右两侧。
5.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后侧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头部与滑块连接,滑块两侧设有滑道,拉杆的尾部安装有弹簧。
6.优选的:所述摆块数量为两块,左右对称布置,摆块的形状为“l”,头部安装有滚轮。
7.优选的:所述楔紧块头部为斜面,并且与滑块尾部斜面相对平行,楔紧块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下压杆。
8.优选的:所述下压杆头部安装有下摆头,下摆头头部也安装有滚轮,形状为“l”。
9.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头部安装有侧摆头,所述侧摆头形状为“l”,并且头部也安装有滚轮。
10.关键的设计点如下:
11.1).初始成型。
12.基本上不是弯曲而是挤压成型。所以这里用常规的挤压方法就可以,只是由于有金属的挤压流动变形,所以在此处位置镶嵌了硬质合金,利用其硬度高以及与不锈钢摩擦系数较小的特点,以增加其耐磨性。
13.2).两侧弯曲。
14.这两个形状对称,圆角大,回弹一定严重,经过反复的实验,为了使尺寸合格,设计摆杆机构,一开始对面与原始平面的角度并不是现在的13度,二是标准尺寸十度,但是试压以后,85
°
回弹,就变成了87度,而这里的尺寸是没有公差要求的,但是他会影响底边153
±
1这个尺寸,根据153
±
1这个尺寸公差,所以角度85度应该尽可能准,所以就把这个最后压紧的基准面调整为现在的7度。基准边可以摆动7度,杆的另一侧也做相对应的摆动,另一侧设有圆滚,圆滚推动钢丝弯曲套有塑料把手的钢丝被机械手准确地放置在模具正确位置中,滑块被推动接触到钢丝,挤压整形开始,同时通过钢丝推动摆杆儿,当摆杆的7度面儿与基准面儿重合时,挤压变形与成型85度角同时完成成型动作。
15.3).下压弯曲。
16.这时候模具的状态滑块与摆杆将钢丝压紧固定了,这时候弯曲r5和100度的角钢丝不会移动,采取的结构和上道工序原理相同,只不过从水平转为竖直。在弹簧的作用下,摆杆儿一开始向上偏转10度,随着上模带动其固定块儿下降,摆杆前端的滚轮接触水平面儿上的钢丝上面,随着继续下压,钢丝在r角处开始弯曲,随着弯曲的进行,摆杆的另一水平端也开始接触水平面儿上的钢丝,再继续向下行的压力下,摆杆开始绕圆心转动角度,这时摆杆前端的圆滚不但向下,还在水平方向转动,其转动将钢丝继续弯曲,直到摆杆的水平端完全与钢丝平行接触,另一端的滚轮也停止下降和转动,此工序弯曲完成。
17.4).侧部弯曲
18.因为r0.5太小,成型时反抗力很大,滚轮又不在r0.5附近,被弯曲端会有突起,就是说不会平直。所以,设计了侧摆头,开始接触钢丝的是侧摆头的滚轮端,这一端用滚轮,因为这端有滚轮与钢丝的相对移动,可以减少摩擦,随着侧摆头被推动,侧摆头的另一端开始接触竖直方向的钢丝(弯角的另一边),侧摆头开始旋转,侧摆头的滚轮端既平移又旋转,侧摆头的另一端完全接触压紧竖直方向的钢丝(弯角的另一边),侧摆头的滚轮端同时变成内侧平面与滚轮全接触钢丝,在液压缸提供的强大推力下,形成挤压的效果,保证r0.5和其外侧的平直。这是一个侧压型,不是由上下运动的模板带动的,而是在两侧添加了液压缸作为动力。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弯曲不锈钢丝不会产生粘模,保证在弯曲过程中,弯曲的力臂长度不会短到使钢丝受力大于合适值(产生粘模的力),设计的弯曲模具的成型块(共计三处:下摆头、摆块和侧摆头,关键点的设计)有一定角度的摆动,由于这种摆动的结构的加入,只要控制合理的摆动幅度就可以抵消回弹,而且不粘模,效率提高,稳定性强,产品的合格率相对以前的工艺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22.图3为a

a剖视示意图;
23.图4为b

b剖视示意图;
24.图5为c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d放大示意图;
26.图7为液压缸中轴局部剖视示意图;
27.图8为e处放大示意图;
28.图9为产品示意图。
29.图中: 1、上模板,2、导柱,3、下模板,4、液压缸,5、摆块,6、滑块,7、挡块,8、楔紧块,9、下压杆,10、支座,11、拉杆,12、弹簧,13、下摆头,14、滑道,15、滚轮,16、侧摆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31.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32.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 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
”ꢀ
的含义。
33.请参阅图1

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整体结构左右对称布置,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3,下模板2四周固定安装有导柱2,上模板1四周套在导柱2上,其特征在于:下模板2外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下模板2的上侧中部安装有摆块5,所述摆块5的后侧设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前端中间设有挡块7,所述上模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楔紧块8和下压杆9,下压杆9位于楔紧块8的左右两侧。
34.所述下模板2的后侧固定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上安装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头部与滑块6连接,滑块6两侧设有滑道14,拉杆11的尾部安装有弹簧12。
35.所述摆块5数量为两块,左右对称布置,摆块5的形状为“l”,头部安装有滚轮15。
36.所述楔紧块8头部为斜面,并且与滑块6尾部斜面相对平行,楔紧块8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下压杆9。
37.所述下压杆9头部安装有下摆头13,下摆头13头部也安装有滚轮15,形状为“l”。
38.所述液压缸4的头部安装有侧摆头16,所述侧摆头16形状为“l”,并且头部也安装有滚轮15。
3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套着塑料把手的钢丝工件已经放到模具的合适位置。随着模具上模板1的下降,楔紧块8接触到滑块6背面的斜面,从而推动滑块6向钢丝靠近(同时在拉杆11上的弹簧12被压缩),而后接触钢丝并将钢丝推动,钢丝前进,另一侧接触到两侧的两个摆块5的压型部位,和滚轮15,随着滑块6继续推进钢丝弯曲变形,两侧钢丝绕在滑块6头部,完全进入摆块5内部,在这同时,摆块5摆动,两侧的滚轮15压紧钢丝,将钢丝内收形成85度角,同时45度角的成型完毕。这时楔紧块5的斜面已经越过滑块6后部的斜面,但上
部的垂直部分紧紧顶在滑块儿后部,这样钢丝被夹紧固定不动,随着上模板1继续下行,成型r5角,100度的摆块接触钢丝,随着下降,钢丝弯曲变形,直到下压杆9头部的下摆头13接触钢丝水平面,上面的滚轮15到位,这步压型完成,此时上模板1已经不能下降,但设定压力机保持压紧状态,为r0.5,90度的弯曲做好准备,随着压力机发出指令,启动电磁阀,使液压油推动两侧的液压缸4伸出活塞杆,活塞杆推动侧摆头16前进,使位于侧摆头16上的滚轮15与钢丝接触发生弯曲变形,直到最后弯曲并挤压成型,到此钢丝弯曲成形完毕,随后液压缸4复位,压力机向上分开上下模,随着上下模的分开,滑块6在弹簧12的回弹作用下复位,并在弹簧12的作用下保持位置不变,由于两侧的张开角度小于90度,此时产品应包在滑块6上,保持这种状态,机械手无法获得夹持空间,取不出产品,因此设置了挡块7,滑块6移动成型时避开了挡块7,滑块6后退时,产品包在滑块6上,由于挡块7不动,挡住了产品,而滑块6正常移动,产品被卡下,机械手伸进模具可以夹持紧,并向上运动,使成品从滑块6上方脱离模具,再由机械手送到指定位置,而后机械手在夹一个套上塑料把手的钢丝将其放到模具内的指定合适位置,准备好进行下一次循环。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