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尾料用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4949发布日期:2021-11-18 11:2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塑料尾料用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塑料尾料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塑料是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合成材料,通过注塑、挤塑等工艺可加工出各种塑料制品,广泛运用于生活、工业等用品的加工。在塑料制品的批量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塑料尾料,为节约资源,需要将尾料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倡导环保理念。目前塑料尾料采用熔融再生的方法回收利用,然而部分塑料尾料的体积较大,所需熔融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回收系统的工作时间,增加耗电量,不环保,工作效率低,且熔融时尾料集中堆叠于某一处,分布不均匀,同样增加熔融时间,降低熔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塑料尾料用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塑料尾料回收时尾料体积较大,熔融速度较慢,尾料熔融时分布不均,降低熔融效率,增加系统的工作时间,耗电量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塑料尾料用回收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和切碎机构,所述切碎机构设置于加热机构的上方,所述切碎机构包括切碎箱,所述切碎箱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且切碎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切碎箱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切刀装置,所述切刀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有纵向阵列刀片和横向阵列刀片,且所有刀片的底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切碎箱的内侧底部平行。
5.优选的,所述切碎箱的内部还设置有拨料装置,所述拨料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呈u字型,且固定框的底部阵列设置有拨料块,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框的两个竖边均固定于切碎箱的内侧顶部,且固定框的横边设置于滑槽内,并与之相对滑动,所述纵向阵列刀片与横向阵列刀片交错设置,并形成多个矩形间隙,每个所述拨料块的底端均贯穿安装板的底端,并与之相对滑动,同时与矩形间隙滑动配合。
6.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顶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下料管,且内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内壳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打散组件,所述打散组件包括柱体和至少一个杆组件,每个所述杆组件均包括至少三根打散杆,且每个杆组件的打散杆均阵列分布于柱体的外壁上。
7.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内壁上固定有滤板,且滤板位于杆组件的下方,所述滤板上阵列开设有通孔。
8.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罩设于内壳的外部,并与之形成间隙,所述内壳的外壁上缠绕有电磁线圈,且电磁线圈位于间隙内。
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脚。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机构的上方设置切碎机构,其中切刀装置可上下移动,能够将塑料尾料切碎,缩短后续的熔融时间,横向刀片与纵向刀片之间形成多个矩形间隙,拨料装置的拨料块能够将间隙中卡住的塑料推出,保障了切刀装置的正常工作,切刀装置与切碎箱的底部均呈倾斜状,并相互平行,切割后的塑料能自动滑落至加热机构中。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机构的内壳中转动设置打散组件,由柱体与至少一个杆组件组成,每个杆组件均包括至少三根打散杆,并阵列分布于柱体的外壁上,能够将滑落至加热箱内的塑料碎块打散,令其均匀分布于滤板上,提高熔融效率,缩短熔融时间,节省耗电量,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刀装置的仰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拨料装置的仰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散组件的俯视图;
17.图中:1、加热机构;2、切碎机构;3、外壳;4、第一进料口;5、切碎箱;6、拨料装置;7、切刀装置;8、滑槽;9、控制器;10、第一出料口;11、第二进料口;12、下料管;13、打散组件;14、滤板;15、通孔;16、第二出料口;17、电磁线圈;18、安装板;19、纵向阵列刀片;20、横向阵列刀片;21、固定框;22、拨料块;23、杆组件;24、柱体;25、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塑料尾料用回收系统,包括加热机构1和切碎机构2,切碎机构2设置于加热机构1的上方,切碎机构2包括切碎箱5,切碎箱5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4,且切碎箱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0,第一进料口4和第一出料口10的开口均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略小于切碎箱5的宽度,能够放入体积较大的塑料尾料,切碎箱5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切刀装置7,切刀装置7包括安装板18,切碎箱5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液压杆,且电动液压杆的活动端延伸至切碎箱5内,并连接至安装板18的顶部,安装板18的底部固定有纵向阵列刀片19和横向阵列刀片20,且所有刀片的底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切碎箱5的内侧底部平行,切碎箱5的底部倾斜设置,切碎后的塑料碎块能自动从第一出料口10滑出。
20.进一步的,切碎箱5的内部还设置有拨料装置6,拨料装置6包括固定框21,固定框21呈u字型,且固定框21的底部阵列设置有拨料块22,安装板18的内部开设有滑槽8,固定框21的两个竖边均固定于切碎箱5的内侧顶部,且固定框21的横边设置于滑槽8内,并与之相对滑动,两个竖边贯穿安装板18的顶部,并与之相对滑动,纵向阵列刀片19与横向阵列刀片20交错设置,并形成多个矩形间隙,每个拨料块22的底端均贯穿安装板18的底端,并与之相
对滑动,同时与矩形间隙滑动配合,当切刀装置7切割后向上移动时,拨料块22能将矩形间隙内卡住的塑料碎块推出,保证后续切刀装置7能正常切割。
21.更进一步的,加热机构1包括内壳25,内壳25的顶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1和下料管12,且内壳2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16,下料管12和第二出料口16内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起初闭合,第二出料口16的开口尺寸略大于第一出料口10的开口尺寸,保证塑料碎块均能掉入内壳25中,内壳25内侧顶部设置有锥形的斜坡,下料管12安装于斜坡的底部,待塑料碎块到达一定量时,将下料管12闭合,避免加热时热量散失,内壳25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打散组件13,打散组件13包括柱体24和至少一个杆组件23,每个杆组件23均包括至少三根打散杆,且每个杆组件23的打散杆均阵列分布于柱体24的外壁上,将下降过程中的塑料碎块打散,令其均匀分布,提高熔融效率,内壳25的底部倾斜设置,便于熔融塑料滑出,内壳25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柱体24转动连接。
22.具体的,内壳25的内壁上固定有滤板14,且滤板14位于杆组件23的下方,滤板14上阵列开设有通孔15,熔化后的塑料从通孔15流至内壳25底部,其余未熔化的塑料继续熔融,将固液分离,进一步提高熔融效率。
23.值得说明的是,加热机构1还包括外壳3,外壳3罩设于内壳25的外部,并与之形成间隙,内壳25的外壁上缠绕有电磁线圈17,且电磁线圈17位于间隙内,电磁线圈17采用多股绝缘的铜导线绕制而成,用于加热熔融塑料。
24.进一步的,外壳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9,电磁线圈17、电磁阀、电动液压杆与电机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控制器9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外壳3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脚。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控制器9启动电磁线圈17、电机和电动液压杆,并开启下料管12内的电磁阀,将塑料尾料从第一进料口4倒入切碎箱5中,电动液压杆带动切刀装置7不断上下移动,纵向阵列刀片19与横向阵列刀片20的底部与切碎箱5底部接触时,能将塑料尾料进行切碎,再向上移动,拨料块22能将矩形间隙中卡住的塑料碎块推出;
26.切碎后的塑料碎块均从第一出料口10滑落至第二进料口11,再从下料管12滑进内壳25中,电机带动打散组件13转动,不断旋转的杆组件23将下降过程中的塑料碎块打散,令其均匀分布于滤板14表面,待内壳25中的塑料碎块到达一定量后,停止加入塑料尾料,关闭下料管12中的电磁阀,电磁线圈17不断加热内壳25,从而将塑料碎块熔化,熔融的塑料经通孔15流动至内壳25底部,最后开启第二出料口16中的电磁阀,令熔融塑料流出,可将注塑机的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16对接,实现塑料尾料的回收利用。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