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0366发布日期:2021-12-25 02:3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收缩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2.热收缩膜作为一种稳固、遮盖及保护产品,可广泛用于各种产品的销售和运输。
3.在热收缩膜的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对其拉伸后的热收缩膜进行拉伸定型烘干,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后续的分切收卷作业的备用装置,通常,现有的热收缩膜生产用定型烘干一般采用将收缩膜裸露在设备之间的外界环境中,通过热收缩膜在传输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热量交换,来达到热收缩膜的烘干定型效果,但这样的定型效果差、且耗费时间长,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4.因此,亟需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热收缩膜在传输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的定型效果差、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热收缩膜在传输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的定型效果差、耗费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用于对热收缩膜进行吹风,包括:
7.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中空;
8.支架,所述支架内置于所述箱体并设置于所述热收缩膜的上方;
9.盘体,所述盘体绕自身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10.扇叶,所述扇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并相对所述热收缩膜设置;
11.连杆组件,包括固定杆和摇杆,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盘体且转动连接处偏离所述盘体的中心设置;
12.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固定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铰接、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扇叶和所述盘体,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绕自身轴线转动,还用于驱动所述盘体绕自身轴线转动,并经所述盘体、固定杆和摇杆驱使所述支架和扇叶摆动。
13.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为蜗轮,所述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还包括蜗杆,所述蜗杆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轴线设置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扇叶,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呈l形并具有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所述支架的第一直边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支架的第二直边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蜗轮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第一直边并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第二直边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轴线开设有转轴
孔,所述支架还包括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内置于所述转轴孔并连接于所述转轴孔的内壁,所述蜗杆插设于所述转动轴承的轴承孔。
16.进一步的,所述摇杆的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于所述蜗轮的另一侧且连接点偏离所述蜗轮的中心设置,所述摇杆经所述转动孔可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
1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截面呈阶梯状并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转动杆的小径段穿过所述转动孔连接于所述蜗轮,所述转动杆的大径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孔的直径。
18.进一步的,所述摇杆的另一端沿其轴线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径向贯穿所述摇杆,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连接杆、至少一个螺钉及至少一个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滑槽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径向贯穿所述连接杆,所述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螺母与所述螺钉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钉的螺纹端并抵接于所述连接杆。
19.进一步的,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还包括轮辊组件,所述轮辊组件内置于所述箱体,所述轮辊组件包括展开轮辊和回收轮辊,所述展开轮辊和所述回收轮辊相互间隔设置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热收缩膜绕设于所述展开轮辊,所述热收缩膜可沿所述回收轮辊的方向展开并缠绕至所述回收轮辊的表面。
20.进一步的,轮辊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皮带,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固定端和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输出轴与所述展开轮辊同轴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展开轮辊,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于所述展开轮辊,所述第二传动轮套设于所述回收轮辊,所述皮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轮辊组件还包括平台板,所述平台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展开轮辊和所述回收轮辊之间并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支架、盘体、扇叶及第一驱动件均内置于箱体的内壁并设置于热收缩膜的上方,连杆组件连接于箱体的顶部内壁并与盘体铰接,摇杆与盘体转动连接处偏离盘体的中心设置,用于形成类似曲柄摇杆的机构,第一驱动件的固定端与箱体的顶部内壁铰接、输出端连接于扇叶和盘体,用于驱动扇叶和盘体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时经盘体、固定杆和摇杆驱使支架和扇叶摆动,这样的设置,仅需通过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扇叶绕自身轴线转动,对热收缩膜进行吹风,同时还可以通过类似曲柄摇杆的机构带动扇叶和支架在其工作范围内进行摆动,不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热收缩膜在传输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的定型效果差、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摇杆、连接杆、螺钉及螺母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示意图;
27.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转动轴承及蜗杆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用于对热收缩膜1进行吹风,包括:箱体2、支架3、盘体4、扇叶5、连杆组件6及第一驱动件7,箱体2内部中空,支架3内置于箱体2并设置于热收缩膜1的上方,盘体4绕自身轴线可转动连接于支架3,扇叶5可转动连接于支架3并相对热收缩膜1设置,连杆组件6包括固定杆61和摇杆62,固定杆61连接于箱体2的顶部内壁,摇杆62的一端与固定杆61铰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盘体4且转动连接处偏离盘体4的中心设置,第一驱动件7具有固定端和输出端,第一驱动件7的固定端与箱体2的顶部内壁铰接、输出端连接于扇叶5和盘体4,用于驱动扇叶5绕自身轴线转动,还用于驱动盘体4绕自身轴线转动,并经盘体4、固定杆61和摇杆62驱使支架3和扇叶5摆动。
31.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支架3、盘体4、扇叶5及第一驱动件7均内置于箱体2的内壁并设置于热收缩膜1的上方,连杆组件6连接于箱体2的顶部内壁并与盘体4铰接,摇杆62与盘体4转动连接处偏离盘体4的中心设置,用于形成类似曲柄摇杆62的机构,第一驱动件7的固定端与箱体2的顶部内壁铰接、输出端连接于扇叶5和盘体4,用于驱动扇叶5和盘体4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时经盘体4、固定杆61和摇杆62驱使支架3和扇叶5摆动,这样的设置,仅需通过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扇叶5绕自身轴线转动,对热收缩膜1进行吹风,同时还可以通过类似曲柄摇杆62的机构带动扇叶5和支架3在其工作范围内进行摆动。
32.进一步地,固定杆61竖直设置并与第一驱动件7相互间隔设置,且固定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顶部内壁,用于形成本装置的固定端,当第一驱动件7带动盘体4和摇杆62摆动时,用于推动第一驱动件7沿其自身的铰接处的转轴转动,从而实现本装置的摆动。
33.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盘体4为蜗轮,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还包括蜗杆8,蜗杆8沿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端的轴线设置且其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扇叶5,蜗杆8与蜗轮传动连接。
34.进一步地,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蜗杆8,蜗杆8设置于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轴和扇叶5之间并与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扇叶5均相连接,盘体4为蜗轮,蜗轮和蜗杆8传动连接,用于将第一驱动件7的动力传递至蜗轮。
35.进一步地,蜗轮和蜗杆8组成蜗轮蜗杆8传动机构,蜗轮蜗杆8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过多阐述。
36.如图5所示,支架3呈l形并具有第一直边31和第二直边32,支架3的第一直边31与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架3的第二直边32连接于第一驱动件7,蜗轮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于支架3的第一直边31并与蜗杆8传动连接。
37.进一步地,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支架3呈l形并连接于第一驱动件7,用于支撑蜗
轮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并与第一驱动件7形成整体,用于实现本装置的摆动。
38.如图4至图6所示,支架3的第二直边32沿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轴的轴线开设有转轴孔33,支架3还包括转动轴承34,转动轴承34内置于转轴孔33并连接于转轴孔33的内壁,蜗杆8插设于转动轴承34的轴承孔。
39.进一步地,蜗杆8通过转动轴承34和支架3的第二直边32连接,用于将支架3连接于第一驱动件7,并防止支架3沿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端的轴线转动。
40.进一步地,转动轴承34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蜗杆8,用于防止支架3与蜗杆8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蜗杆8与蜗轮的传动连接方式分离。
41.进一步地,此处支架3的直角边也可以直接与第一驱动件7的固定端相连接,用于将支架3、蜗杆8、蜗轮及第一驱动件7形成整体件,在第一驱动件7的驱动下,沿第一驱动件7与箱体2的铰接处的轴线转动。
42.如图5所示,摇杆62的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转动孔,连接组件6还包括转动杆63,转动杆63连接于蜗轮的另一侧且连接点偏离蜗轮的中心设置,摇杆62经转动孔可转动套设于转动杆63的外表面。
43.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摇杆62和蜗轮之间通过转动杆63连接,用于实现摇杆62和蜗轮的相对转动。
44.如图5所示,转动杆63的截面呈阶梯状并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转动杆63的小径段穿过转动孔连接于蜗轮,转动杆63的大径段的直径大于转动孔的直径。
45.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转动杆63的截面呈阶梯状,摇杆62经转动孔套设于转动杆63的小径段,并通过转动杆63的大径段限制摇杆62与转动杆63分离。
46.如图1至图3所示,摇杆62的另一端沿其轴线开设有第一滑槽621,第一滑槽621沿径向贯穿摇杆62,连杆组件6还包括连接杆64、至少一个螺钉65及至少一个螺母66,连接杆64的一端与固定杆61铰接、另一端相对第一滑槽621开设有第二滑槽641,第二滑槽641沿径向贯穿连接杆64,螺钉65的螺纹端依次穿过于第一滑槽621和第二滑槽641,螺母66与螺钉65一一对应设置,螺母66螺纹连接于螺钉65的螺纹端并抵接于连接杆64。
47.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连接杆64、摇杆62通过螺钉65和螺母66的配合,实现连接组件长度的伸缩,从而改变扇叶5和支架3等摆动的角度。
48.如图1、图4所示,热收缩膜生产定型装置还包括轮辊组件9,轮辊组件9内置于箱体2,轮辊组件9包括展开轮辊91和回收轮辊92,展开轮辊91和回收轮辊92相互间隔设置并可转动连接于箱体2的内壁,热收缩膜1绕设于展开轮辊91,热收缩膜1可沿回收轮辊92的方向展开并缠绕至回收轮辊92的表面。
49.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热收缩膜1通过展开轮辊91展开,并由回收轮辊92进行缠绕回收,由展开轮辊91运动至回收轮辊92的过程会形成一端用于定型的路径,扇叶5、支架3、盘体4、、连杆组件6及第一驱动件7设置于轮辊组件9的上方,用于对热收缩膜1进行吹风,促进其定型。
50.如图1、图4所示,轮辊组件9还包括第二驱动件93、第一传动轮94、第二传动轮95及皮带96,第二驱动件93具有固定端和输出轴,第二驱动件93的固定端连接于箱体2的内壁、输出轴与展开轮辊91同轴设置并连接于展开轮辊91,第一传动轮94套设于展开轮辊91,第二传动轮95套设于回收轮辊92,皮带96与第一传动轮94和第二传动轮95传动连接。
51.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轮辊组件9通过第二驱动件93驱动,并通过第一传动轮94、第二传动轮95及皮带96组成的传动组件进行运动。
52.如图1所示,轮辊组件9还包括平台板97,平台板97水平设置于展开轮辊91和回收轮辊92之间并连接于箱体2的内壁。
53.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平台板97设置于展开轮辊91和回收轮辊92之间,用于对热收缩膜1从展开轮辊91运动至回收轮辊92提供支撑,有利于装置的运行和热收缩膜1的回收。
5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支架3、盘体4、扇叶5及第一驱动件7均内置于箱体2的内壁并设置于热收缩膜1的上方,连杆组件6连接于箱体2的顶部内壁并与盘体4铰接,摇杆62与盘体4转动连接处偏离盘体4的中心设置,用于形成类似曲柄摇杆62的机构,第一驱动件7的固定端与箱体2的顶部内壁铰接、输出端连接于扇叶5和盘体4,用于驱动扇叶5和盘体4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时经盘体4、固定杆61和摇杆62驱使支架3和扇叶5摆动,这样的设置,仅需通过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扇叶5绕自身轴线转动,对热收缩膜1进行吹风,同时还可以通过类似曲柄摇杆62的机构带动扇叶5和支架3在其工作范围内进行摆动。
55.进一步地,使用人员在使用时,首先驱动第二驱动件93,使得热收缩膜1沿平台板97展开,并搭接至回收轮辊92,然后停止第二驱动件93,驱动第一驱动件7,第一驱动件7带动扇叶5转动,同时通过蜗轮和蜗杆8传动,带动扇叶5绕第一驱动件7的铰接处转轴转动,最后,一段时间后,重新启动第二驱动件93,使得热收缩膜1缠绕至回收轮辊92,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热收缩膜1的生产定型。
56.不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热收缩膜1在传输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的定型效果差、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