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9242发布日期:2022-10-19 00: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聚酯光学膜在生产线中,挤出系统是很关键的一道工艺,经结晶干燥后的物料注入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使熔体迅速贴附在冷鼓上,制成固态铸片。挤出机机筒的内部压力为150mpa左右,工作温度为180-350℃的条件下工作,所以,机筒必须选用耐温、耐压、耐磨、的合金钢材料或内衬为合金钢的符号管材。挤出机的机筒必须带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加热分为电阻加热、电感加热或以蒸汽为介质的夹套式加热等几种形式,由于电加热比较方便,不污染环境,易于控制,是当前绝大多数薄膜生产线的首选。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多采用电热管、电热板或电热带等方式,其存在有升温速度慢,温度向外辐射严重需要外敷保温层、能耗高及体积大等缺陷或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
4.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和控制器,加热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器包括机筒和线圈,所述机筒一周均匀分布有长条状的硅钢片,硅钢片上绕制有线圈,所述机筒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脉宽控制电路和微控制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输入端,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脉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脉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线圈,所述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微控制电路的一输出端通过频率调整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频率控制端,微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出端通过脉宽调整电路连接脉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
5.进一步地,所述机筒一周均匀分布的硅钢片及其上部绕制的线圈设为2—6对,所有线圈为反向串联或反向并联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有直径为0.2—1mm的高强度漆包线绕制100—2000匝。
7.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电路为plc或单片机电路。
8.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机筒上设置硅钢片和线圈的结构,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升温速度快、温度向外辐射微小、无需外敷保温层、能耗低、体积小且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器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参照图1,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和控制器2,加热器1和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加热器1包括机筒11和线圈12,所述机筒1一周均匀分布有6对长条状的硅钢片13,也就是12个长条状的硅钢片13,硅钢片13上用直径0.9mm的高强度漆包线绕制300匝的线圈12,线圈12与硅钢片13之间及线圈12上下端部均设有绝缘材料,或者在硅钢片13上设置线圈骨架,线圈12绕制在骨架上;所有线圈12反向串联,即头—头、尾—尾串联起来,最好剩余一线圈12的头及一线圈12的尾作为这个加热器1的电源端;线圈12还可以用直径0.2 mm的高强度漆包线绕制2000匝,相邻线圈12呈反向并联连接。
14.机筒1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4,用于监测机筒11的温度,所述机筒11由高强度导磁材料制作。
15.所述控制器2包括整流电路21、滤波电路22、逆变电路23、脉宽控制电路24和微控制电路27,整流电路2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20,整流电路21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22连接逆变电路23的输入端,逆变电路23的输出端连接脉宽控制电路24的输入端,脉宽控制电路24的输出端连接线圈12,所述微控制电路27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14,微控制电路27的一输出端通过频率调整电路25连接逆变电路23的频率控制端,微控制电路27的另一输出端通过脉宽调整电路26连接脉宽控制电路24的控制端。所述微控制电路27为plc或单片机电路。
16.工作原理:电感加热是通过电磁感应的线圈12通电后在机筒11中产生电的涡流而使机筒发热,附图1、2中,是有12组包有线圈12的硅钢片13组成,它们紧贴在机筒11外壁,彼此保持一定的间距。通电后,在相邻硅钢片13和机筒11之间就形成封闭的磁环,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硅钢片13的导电率很高,对磁力线的阻力很小,而作为封闭回路的一部分的机筒11的磁阻很大,在磁通发生变化时,就会在封闭回路中磁阻大的地方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二次感应电压即二次感应电流即涡流,涡流在机筒11中遇到阻力,就会产生热量,其大小与交流电频率有关,频率可由微控制电路27通过频率调整电路调整逆变电路25的输出频率;机筒11径向温度梯度小,温度调节较电阻加热灵敏,加热效率高,热量损失小,容易设置冷却系统,使用寿命强。一般靠近料口的加热器温度低,压缩段的温度高,当温度传感器14检测在挤出机机筒11的工作温度为180-350℃的就挤出系统就处于工作状态,当低于180℃,或高于350℃时,温度传感器14就向微控制电路27传递信号,由微控制电路27通过脉宽调整电路26及脉宽控制电路24进行输出的脉冲宽度调整及报警。
17.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机筒上设置硅钢片和线圈的结构,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升温速度快、温度向外辐射微小、无需外敷保温层、能耗低、体积小且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非常灵活方便等优点。
1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和控制器,加热器和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机筒和线圈,所述机筒一周均匀分布有长条状的硅钢片,硅钢片上绕制有线圈,所述机筒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脉宽控制电路和微控制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输入端,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脉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脉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线圈,所述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微控制电路的一输出端通过频率调整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频率控制端,微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出端通过脉宽调整电路连接脉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一周均匀分布的硅钢片及其上部绕制的线圈设为2—6对,所有线圈为反向串联或反向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由直径为0.2—1mm的高强度漆包线绕制100—2000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电路为plc或单片机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膜挤出机专用电感加热装置,包括机筒和线圈,机筒一周均匀分布有长条状的硅钢片,硅钢片上绕制有线圈,机筒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中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顺次通过逆变电路、脉宽控制电路连接线圈,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微控制电路的一输出端通过频率调整电路连接逆变电路的频率控制端,微控制电路的另一输出端通过脉宽调整电路连接脉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升温速度快、温度向外辐射微小、无需外敷保温层、能耗低、体积小且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制非常灵活方便。制非常灵活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孙楠楠 王伟 张红霞 魏婷婷 褚云霄 姚成法 王宗浩 王锐 孙洪磊 段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