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7511发布日期:2022-12-27 21:3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3.现有注塑件包括底部呈开口状的壳体,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功能孔。在利用注塑模具对该类注塑件进行注塑成型时,通常将定模仁拆分为固定部、移动部以及安装于移动部上的凸块,移动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固定部,凸块远离移动部一端抵接于固定部,使注塑件在成型时能够在凸块位置处加工出功能孔。当注塑件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后,工人通过拆卸移动部,使凸块与固定部相分离,以使工人能够将成型后的注塑件取下。取下注塑件后,需要工人再次将移动部固定回原先的位置,使模具进行下一轮的注塑工作。
4.但是,这种脱模方式操作比较繁琐,降低了注塑件的加工效率。因此,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了模具对注塑件的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座、安装于动模座朝向定模座一侧的动模仁、定模座以及安装于定模座朝向动模座一侧的定模仁,所述定模仁包括固定部以及四个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于定模座,四个所述移动部分别分布于固定部的四周,四个所述移动部均滑动安装于定模座,且四个所述移动部在合模时均朝靠近固定部方向滑动,四个所述移动部在开模时均朝远离固定部方向滑动,每个所述移动部朝向固定部一侧均安装有相对应的凸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时,由于四个移动部均朝靠近固定部方向滑动,使凸块能够被移动至与固定部相抵紧位置,以使固定部、四个移动部以及相对应的凸块能够形成用于加工成品件所需的动模仁,此时动模仁和定模仁能够形成用于供注塑机注塑成型的成型腔,以使成品件能够在成型腔内注塑成型。在开模时,由于四个移动部均朝远离固定部方向滑动,使四个移动部均能够与固定部形成分离状态,以使凸块均能够与相对应的功能孔相分离,使工人能够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件取下。由于移动部在开模式能够同时完成与固定部相分离的动作,使工人在开模后能够直接将注塑件取出,提高了模具对注塑件的加工效率。
9.可选的,所述定模座朝向动模座一侧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分别沿垂直于固定部四个侧面方向延伸,四个所述移动部分别滑动设置于四个滑槽内,所述动模座上
安装有四个滑轨,四个所述滑轨顶部固定安装于动模仁,四个所述滑轨远离动模仁一端分别朝远离固定部四个侧面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四个所述移动部分别滑动设置于四个滑轨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模时,由于四个滑轨顶部固定安装于动模仁,使动模仁带动四个滑轨朝远离定模座方向移动,由于四个滑轨远离动模仁一端分别朝远离固定部四个侧面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四个移动部分别同时滑动设置于四个滑轨以及四个滑槽内,使四个移动部能够分别朝远离固定部四个侧面方向移动,使安装于移动部上的凸块能够与相对应的功能孔相分离,以使工人能够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件取出。同理,在合模时,动模仁带动四个滑轨朝靠近定模座方向移动,使四个移动部能够分别朝靠近固定部四个侧面方向移动,以使凸块能够被移动至与固定部相抵紧位置,此时动模仁能够与定模仁形成加工注塑件所需的成型腔。
11.可选的,所述定模座包括基座以及多个限位块,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四个分别与固定部四个侧面相垂直的第一分槽,所述基座在第一分槽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分槽,每个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式安装于一个第二分槽内,所述第一分槽以及两个相对设置限位块相夹持间隙形成滑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分槽以及两个限位块相夹持间隙形成滑槽,且限位块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分槽内,使工人能够对限位块进行拆卸以及安装,便于工人将移动部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13.可选的,位于所述固定部左右两侧的移动部所滑动设置的滑轨的数量为两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位于固定部左右两侧的移动部所滑动设置的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使左右两侧的移动部均能够同时沿两个滑轨滑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左右两侧移动部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定模座以及动模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动模座与两个定模座相对应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动模座与两个定模座相对应设置,使该模具能够一次成型两个注塑件,能够进一步提高注塑件的生产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与定模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部与定模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工人能够对固定部进行进行拆卸更换。
19.可选的,所述动模仁与动模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动模仁与动模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工人能够对动模仁进行拆卸更换。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在开模时,由于四个移动部均朝远离固定部方向滑动,使四个移动部均能够与固定部形成分离状态,以使凸块均能够与相对应的功能孔相分离,使工人能够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件取下。由于移动部在开模式能够同时完成与固定部相分离的动作,使工人在开模后能够直接将注塑件取出,提高了模具对注塑件的加工效率;
23.2.由于第一分槽以及两个限位块相夹持间隙形成滑槽,且限位块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分槽内,使工人能够对限位块进行拆卸以及安装,便于工人将移动部滑动安装于滑槽
内;
24.3.由于设置有四个辅助导轨,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部在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为了展示定模座及定模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为了展示定模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动模座;2、定模座;21、基座;211、滑槽;212、第一分槽;213、第二分槽;22、限位块;3、动模仁;4、定模仁;41、固定部;42、移动部;43、凸块;5、滑轨;100、注塑件;101、壳体;102、功能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注塑件成型模具。参照图1,图1是注塑件100,包括底部呈开口状的壳体101,壳体101侧壁上开设有功能孔102。参照图2,注塑件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座1、动模仁3、定模座2以及定模仁4;其中,动模座1与定模座2相对设置,动模仁3安装于动模座1朝向定模座2一侧,定模仁4安装于定模座2朝向动模座1一侧,当动模座1与定模座2合模时,动模仁3与定模仁4相互盖合而形成成型腔,使注塑机能够在成型腔内进行注塑件100的注塑成型工作。
33.在本实施例中,动模仁3以及定模仁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动模仁3与两个定模仁4一一相对应设置,使该模具能够一次成型两个注塑件100,能够进一步提高注塑件100的生产效率。
34.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定模仁4包括固定部41以及四个移动部42;其中,固定部41固定安装于定模座2,定模座2在靠近固定部41位置处开设有四个滑槽211,四个滑槽211分别与固定部41的四个侧面相垂直,且四个滑槽211分别与四个移动部42一一相适配,使四个移动部42能够分别滑动设置于相对应的滑槽211内。动模座1上安装有四个均长圆杆状的滑轨5,四个滑轨5顶部均与动模仁3固定连接,四个滑轨5远离动模仁3一端分别朝远离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四个移动部42分别滑动设置于四个滑轨5上,使四个移动部42在合模时均朝靠近固定部41方向滑动,同时使四个移动部42在开模时均朝远离固定部41方向滑动。移动部42朝向固定部41一侧固定安装有凸块43,且凸块43与相对应的功能槽相吻合。
35.在开模时,由于四个滑轨5顶部固定安装于动模仁3,使动模仁3带动四个滑轨5朝远离定模座2方向移动,由于四个滑轨5远离动模仁3一端分别朝远离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四个移动部42分别同时滑动设置于四个滑轨5以及四个滑槽211内,使四个移动部42能够在相对应的滑槽211内分别朝远离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移动,使安装于移动部42上的凸块43能够与相对应的功能孔102相分离,以使工人能够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件100取下。同理,在合模时,动模仁3带动四个滑轨5朝靠近定模座2方向移动,使四个
移动部42能够在相对应的滑槽211内分别朝靠近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移动,以使凸块43能够被移动至与固定部41相抵紧位置,此时动模仁3能够与定模仁4形成加工注塑件100所需的成型腔,以使成品件能够在成型腔内注塑成型。由于移动部42在开模式能够同时完成与固定部41相分离的动作,使工人在开模后能够直接将注塑件100取出,提高了模具对注塑件100的加工效率。
36.参照图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定模座2包括基座21以及多个限位块22;其中,固定部41固定安装于基座21,基座21在靠近固定部41四个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分槽212,且每个第一分槽212均与相对应的固定部41的侧面相垂直。基座21在第一分槽212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分槽213,且第二分槽213与第一分槽212相连通。每个限位块22对应安装于一个第二分槽213内,且每个限位块22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相对应的第二分槽213内,使每个限位块22均能够可拆卸式安装于一个第二分槽213内;且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22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第一分槽212的宽度,使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2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分槽212形成呈倒t字型的滑槽211,每个移动部42底部横截面轮廓与滑槽211横截面轮廓相吻合,使每个移动部42底部均能够滑动嵌设于相对应的滑槽211内。
37.由于第一分槽212以及两个限位块22相夹持间隙形成滑槽211,且限位块22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分槽213内,使工人能够对限位块22进行拆卸以及安装,便于工人将移动部42滑动安装于滑槽211内。
38.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固定部41左右两侧的移动部42所滑动设置的滑轨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轨5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39.由于位于固定部41左右两侧的移动部42所滑动设置的滑轨5的数量为两个,使左右两侧的移动部42均能够同时沿两个滑轨5滑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左右两侧移动部42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1通过螺钉固定于基座21,使固定部41能够与基座21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使工人能够对固定部41进行进行拆卸更换。
41.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动模仁3通过螺钉固定于动模座1,使动模仁3与动模座1之间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以使工人能够对动模仁3进行拆卸更换。
4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开模时,由于四个滑轨5顶部固定安装于动模仁3,使动模仁3带动四个滑轨5朝远离定模座2方向移动,由于四个滑轨5远离动模仁3一端分别朝远离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四个移动部42分别同时滑动设置于四个滑轨5以及四个滑槽211内,使四个移动部42能够在相对应的滑槽211内分别朝远离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移动,使安装于移动部42上的凸块43能够与相对应的功能孔102相分离,以使工人能够直接将成型后的注塑件100取下。同理,在合模时,动模仁3带动四个滑轨5朝靠近定模座2方向移动,使四个移动部42能够在相对应的滑槽211内分别朝靠近固定部41四个侧面方向移动,以使凸块43能够被移动至与固定部41相抵紧位置,此时动模仁3能够与定模仁4形成加工注塑件100所需的成型腔,以使成品件能够在成型腔内注塑成型。由于移动部42在开模式能够同时完成与固定部41相分离的动作,使工人在开模后能够直接将注塑件100取出,提高了模具对注塑件100的加工效率。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